黄泽华
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的衰退及器官功能的减弱,导致其心理更加脆弱,进而引起一系列负性情绪,不仅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心理压力,还会对治疗效果具有不利影响[1]。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眼科手术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中,男24例,女21例,年龄61~81岁,平均年龄(71.32±3.11)岁;观察组中,男26例,女19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2.15±3.23)岁,患者均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简单与患者进行沟通,并进行常规检查,给予患者术前指导、生活护理,告诉患者及家属注意事项,术后佩戴眼罩,防止感染等[2-3]。
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详细内容:(1)心理护理。术前与患者多沟通,并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进行心理疏导,防止或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向患者额讲解相关手术注意事项,如果患者有不懂的地方,护理人员要进行详细的讲解,并将术后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告诉患者。引导患者积极面对手术,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对心理装套较差的患者给予个性化心理护理,加强对这类患者的关注,做到因人而异,促进心理护理的合理性,减轻患者心理压力。(2)健康教育。术前要保证患者饮食的营养,合理饮食,促进患者组织修复能力及抵抗力的提高。术后当天,患者食用清淡、易消化的食物 并且不可过多食用,防止在手术中患者出现呕吐现象[4-5]。术后多食蔬菜和水果。告诉患者不能用手揉眼,防止压迫眼球导致炎症。向患者讲解并发症预防方法,如果患者出现不适,要立刻告诉医生。
采用SAS自评量表评定患者焦虑情绪,评分越低,采用SDS自评量表评定患者抑郁情绪,评分越低,患者心理状态越好。使用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评分越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情况越好。
采取SPSS 20.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护理前SAS评分,对照组(55.29±2.41)分,观察组(55.31±2.39)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039 5,P=0.968 6)。护理后SAS评分,对照组(43.65±3.18)分,观察组(30.32±3.2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635 0,P=0.000 0)。护理前SDS评分,对照组(57.26±2.38)分,观察组(57.31±2.39)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t=0.099 4,P=0.921 0)。护理后SDS评分,对照组(44.57±3.24)分,观察组(31.64±3.1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164 8,P=0.000 0)。护理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有8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17.8%,观察组患者有2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4.4%,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050 0,P=0.044 1<0.05)。
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74.13±2.42)分,观察组满意度评分(93.28±2.51)分,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844 3,P=0.000 0)。对照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73.23±2.36)分,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评分(90.32±1.35)分,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2.166 1,P=0.000 0)。
由于我院步入老年化阶段,所以,很多健康问题也渐渐凸显了出来。由于老年人身体状况较差,导致其适应能力及恢复能力也在急剧下降,尤其在进行眼部手术时,老年患者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具有较强的心理反应[6],所以,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患者需求,给予患者更加有效的护理就显得十分重要。
给予老年眼科手术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护理效果较好[7]。本文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对照组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对照组低,护理满意度评分及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原因如下: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减少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及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学会观察患者心理状态,对患者心理需求给予最大程度上的满足,有利于缓解甚至消除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的认知程度,建立治疗信心,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手术,如果不能对患者不良情绪进行有效的护理,会对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产生不利影响。健康教育加强了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提高了患者自护能力[8],患者通过自我护理,掌握健康知识,改正了不良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个人卫生,均衡饮食,科学合理饮食,多食有营养的食物,提高身体免疫力与抵抗力,有利于术后恢复。在手术过程中,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促进了护理工作的顺利完成,提高手术效果。在患者出院前,将注意事项告诉患者,防止患者因为操作方式不正确,造成更加严重的问题。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应用于老年眼科手术患者,能患者不良情绪,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获得较好的护理满意度,加强了对健康知识的了解。
[1]肖玲,李淑娟,张淑华,等. 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护理分析及对策[J].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2015,36(2):74-76.
[2]张晶瑶. 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影响因素及对应干预效果分析[J]. 河北医药,2017,39(3):471-473.
[3]王燕,江平. 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影响[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4,29(s1):42.
[4]孙向红,李颜. 干预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合并青光眼患者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分析[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3):2615-2616.
[5]丁倩. 眼科手术患者术前心理护理观察[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S2):944-945.
[6]孙霞. 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老年眼科手术患者的影响研究[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7,17(48):198.
[7]游玲,黄雪莲,付佳. 老年眼科手术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效果分析[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8):188-190.
[8]王英楠. 浅析心理护理在老年眼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 基层医学论坛,2015,19(5):706-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