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校政府采购规范化管理的探索研究

2018-02-10 12:53尹立苹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8年15期
关键词:仪器设备规范化政府

尹立苹

天津科技大学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天津 300222

在国家重视创新人才培养的背景下,近年来高校获得的建设资金不断加大。仪器设备作为提升办学层次与水平的重要媒介,由于其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中的基础性作用,采购数量及种类日益增多。为确保教学科研工作顺利开展,提高采购效益,采购工作者应不断加强高校政府采购规范化管理[1]。

1 高校政府采购特点

高校政府采购工作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事业单位的独特性。一是设备采购需求复杂多样,由于高校学科门类众多,研究领域广泛,决定了复杂多样的采购需求[2]。二是科研设备多是高精尖的专业设备,而此类设备多是独家生产或代理,采购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施行单一来源采购,导致采购周期长。三是采购需求时效性强,由于科学研究的进度安排导致采购时间紧迫。因此,在遵循政府采购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高校应充分考虑自身的特殊性,进一步健全采购制度、规范采购行为,提高采购效率。

2 高校政府采购工作面临的困境

近年来,高校政府采购工作得到了长足发展,但采购制度不完善、预算管理缺失、履约验收不规范、采购队伍素质低以及采购信息化建设薄弱仍是采购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影响了采购工作的顺利开展。

2.1 采购制度不完善 执行缺乏操作性

由于高校政府采购制度实施较晚,在制度推行过程中存在政策宣传不到位、对政策理解以及认识不足等问题,高校采购制度不完善[3],而且大部分高校制订的采购制度比较宽泛,缺乏对采购各个环节约束的规章制度及与之配套的监督管理办法,而且在实际采购工作中无具体操作流程,导致随意性较大。

2.2 采购预算不合理 缺乏计划性

制订合理的预算是顺利实施采购的前提,预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仪器设备采购的执行效率与效果。因而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角度出发,有必要对影响采购预算执行的“瓶颈因素”进行分析研究,严格贯彻落实科学的预算编制与执行流程[4]。用户认识不端正、编制过程不规范、预算制订不全面与缺乏计划性是影响采购预算科学性与合理性的典型因素。

由于用户认识不到位,存在各部门把制订预算作为争取学校各项资金的有效途径,预算制订时的使用目标不够准确。而且采购计划制订人员缺乏对市场的深入了解,对可能存在的价格波动以及售后服务对价格的影响等因素考虑不周,导致采购需求不明确、预算价格不合理。部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的购置随项目进度提出,缺乏计划性、随意性强而且需求紧急,要求立即采购,严重影响正常采购程序[5]。采购需求论证不充分,造成重复购置,或存在倾向性,导致招标竞争不够充分。这些不良情形严重影响了预算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成为预算执行的瓶颈因素,最终可能造成采购预算与招标实际状况的脱节、采购效率与结果的不理想等问题[3,6]。

2.3 履约验收不规范 缺乏有效监督

履约验收是采购工作收尾的关键环节,是促进预算资金执行效率、提升合同履约品质及延续售后服务品质的基础。然而,在高校采购工作实践中却普遍存在“重采购结果、轻履约验收”的现象。主要体现在:采购人即用户在合同签订前做了调研、论证等大量细致认真的工作,但不及时组织验收、不按合同验收、只清点数量不看质量。有的未经过验收就出具验收报告,导致不符合合同要求的产品和服务流入学校,给学校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更有甚者,有些经费时效短,为避免资金收回,设备未到货就验收付款,造成后期被动的局面。面对种类性能多样的仪器设备,验收人员存在着专业知识不足的窘况,这也带来了验收不深入,低性能指标仪器设备流入的风险以及资金的浪费。履约验收工作的不规范造成监督力度的下降,可能为不良供应商提供可乘之机,通过调换产品型号、降低性能配置等方式造成学校利益受损[7]。

2.4 采购队伍素质不高 教育培训滞后

高校的仪器设备采购不同于其他政府部门,由于涉及学科门类众多,因而设备种类品目多样化而且专业性较强。高校采购人员不但要掌握政府采购相关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还要了解各类仪器设备的专业知识,才能理清采购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保证采购工作有序开展。

然而,大部分高校的采购人员来源于教学管理岗位,未经过系统的采购业务知识培训,而且受本身所学专业限制,对大部分设备的性能和技术指标等了解甚少,很难全面把控招标文件。招标采购文件编制不规范、采购方案制订不完善、评标规则选择不合理、验收指标不全面等,都会对采购结果造成不良影响,尤其是技术指标带有倾向性,会招致质疑和投诉[1]。

2.5 高校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薄弱 管理效率低

高校的政府采购工作具有采购品种多、数量大、批次多、专业性强和审批过程烦琐等特点,而且采购各环节紧密相连,一环扣一环,但目前高校政府采购各环节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了使采购业务流程更加完善和严密,实现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全周期管理,提高办事效率,高校的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8,9]。

3 加强高校政府采购规范化管理的方法与策略

规范化意味着风险的科学控制,在分析采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着眼采购工作规范化管理的研究,有着切实的现实意义。

3.1 立足监督的强化 加强采购制度的完善与实施

随着高校采购规模的日益扩大和时代的发展变革,高校应不断总结工作经验、完善采购制度,并与时俱进地不断创新工作方法。首先,应本着“依法采购”的理念,在遵从政府采购相关法规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建立科学的采购程序及管理办法;其次,应从系统的角度出发,研究采购预算管理制度、采购项目论证制度、采购审计监督制度、采购标准划定与采购方式选择等各个具体的操作环节的内在影响与衔接[10]。进而在实践工作中本着预测防范的思想,建构多层次、科学有效的监督体制,通过科学严格的监管,促进采购管理制度的科学化与执行工作的规范化。

3.2 着眼资金的使用效益提升 健全采购预算管理的科学性

伴随着政府采购的深入开展和相关法律的完善,高校也应逐步完善预算管理,这样才能不断提升采购的效益。一要提高对政府采购预算的认识,并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6]。二要施行采购项目论证制和专家质询制[3],做好市场调研,确保物尽其用,减少盲目采购,避免重复购置,造成资源浪费,强化政府采购的源头管理。三要贯彻政府采购预算的刚性执行约束机制,杜绝“预算审批前采购、变更仪器设备关键参数”等违规变通的采购情形,杜绝随意性超标采购[11]。四要从“采购全周期管理”的角度出发,将预算制订、招标采购、履约验收等各环节综合考虑起来,建立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促进资金使用效益的提升。

3.3 强化政府采购履约验收管理 保障学校权益

为了确保政府采购质量,要把好最后一道关口:合同履约验收工作。这是政府采购流程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对提升政府采购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都起到有益的作用[7]。一要建立公示制度,及时公布合同内容,广泛接受社会监督。二要完善验收制度,明确验收岗位职责和验收流程,根据项目类型不同,制订出有针对性的验收细则,并细化验收程序,建立纸质和电子验收档案。三要提升采购单位对履约验收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推进供应商诚信履约体系的建立[7]。

3.4 重视采购队伍建设 提高综合素质

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迅猛发展,学科门类日益细化,科学研究对设备的要求与日俱增,面对采购工作的复杂化,采购人员的业务能力成为制约采购工作效率的关键因素之一。

面对纷繁复杂的采购工作,采购部门应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以期全面提高业务素质。第一,要从廉洁自律观念教育入手,加强采购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第二,要以采购法规与专业知识培训为抓手,提升采购人员业务水平;第三,要实施岗位动态调整制度,通过考核与岗位调整,加强其责任意识。

3.5 加强高校政府采购信息化建设 提升管理效率

面对信息化和大数据的发展,高校应加快采购信息化建设,使采购工作更加规范和严密。首先,应注重信息化技术对管理效率的提升作用,构建适应高校采购管理特点的采购信息管理系统,实现采购计划制定、预算审核、采购实施、合同签订、验收履约管理、款项支付、信息统计等工作需求的无缝对接,而且每个环节的数据都可以查询、统计,便于监督管理。其次,可增强采购信息的智能化决策辅助水平,引入专家评审库、产品信息库、供应商信息库等来不断完善采购信息数据库,这样便于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变化,抓住采购的主动权,提高采购效益[12]。

4 结语

加强高校采购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有利于促进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提升与学校内涵发展,从系统的角度全面分析采购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制度建设、预算管理、履约验收、采购人员能力提升与信息化管理等角度入手,增强采购工作规范化管理的方法与措施。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学校发展建设需求的动态变化,及时研究新问题新方法是保障采购管理工作科学性的基本要求,也是服务学校发展建设的必然要求。

猜你喜欢
仪器设备规范化政府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
价格认定的规范化之路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狂犬病Ⅲ级暴露规范化预防处置实践
重视建、配、管、用过程管理 发挥仪器设备效能
高血压病中医规范化管理模式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