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胜
(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地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性,提出了一系列新常态下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和新论断。尤其是2016年12月8日,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重要讲话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理论遵循和实践指南,我们必须深入研究,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
恩格斯指出:“在自然界中没有孤立发生的东西。事物是相互作用着的,并且在大多数情形下,正是忘记了这种多方面的运动和相互作用,阻碍我们的自然科学家去看清最简单的事物”。[2](P157)恩格斯这段话充分说明,人类科学的发现需要科学家们正视事物间的联系,理清事物间联系,找到真理。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容于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具有思维科学的一般性。高校各类课程中既有人文社会科学,也有自然科学,它们与思维科学构建成人类科学的三大支柱。这三大科学支柱相互联系,交相辉映,丰富和发展人类社会实践,推动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真正得到加强和改进,取得实效,必须高度重视与各类课程的协同效应。
1.现代科学高速发展,各类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促使各类学科交互协调、紧密联系,思想政治理论课难以独善其身
在自然界中,各种社会现象存在着相互联系,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无论是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这种相互间交往已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既有经济贸易的往来,也有思想观念的互相影响,还有学科的交叉渗透。科学史表明,科学历经综合、分化、再综合的过程,各学科的交叉融合是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内容非常宽广,不仅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而且还紧跟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和新特点。这种复杂和庞大的教学体系,如果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仅具备单一的学术背景,则难以承担这一重任,或许这是许多学生对这门课程教学效果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就思政论思政,单一的陈旧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难以跟上形势的发展。协同教学(team teaching)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有效的方法。协同教学能促进教师间的相互合作,弥补了每个教师的学科知识不足,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每个教师的能力和专业特长,从而使学生满意度得到提高,教学更有实效性。
2.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目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各类课程的协作创新都提出了挑战
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资本全球化、科技全球化浪潮汹涌,新产品、新思维、新突破叠加呈现,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影响推动着各类学科与课程相互交叉、协调共同发展。可是,透过不断涌现的新事物可以发现,其背后的主题仍旧未变,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依然是现代教育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虽然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存在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手段等不同,但是,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依旧是学科建设和课程建设的根本目的。为此,习近平反复强调:“全国高等院校要走在教育改革前列,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 ”[3]如何贯彻“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着力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各类课程面临的时代课题。
3.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呈现多学科互通交叉融通的良好局面
现时期,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信息高速化、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相应地往多类型、多层次、复合型等方向发展,引发了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方位变革。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实践证明,学科专业布局综合化已成为高水平大学的发展趋势。为此,全国许多高校纷纷采取措施促进了学科专业的快速融合,使学校的综合优势更加突出。比如,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融通,专业建设与学科发展相融通,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通,招生培养与就业创业相融通,有的高校走出校门,加强与单位部门、科研院所、行业企业等机构的多元协同,达到过程协同育人。其目的就是深化交叉育人,全方位全要素探索学生多样成才路径,把学生培养成为知识宽厚、能力卓越、素质优良和人格健全的“时代高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间协同育人不是简单的叠加与组合,而是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管理评价、学科发展等多层次、多领域实现有效的合作、交流和协同创新,使两者能真正达到同向同行、共同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间的协同育人还远未达到目标,还需要在实践的每个环节中加强有机融合、协作配合。
1.协同育人主体不明确,协同育人难成效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与各类课程协同育人,首先必须解决两者间育人主体问题。这种主体既包括协同育人中的主体责任,也包括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和主导作用。一段时期以来,受西方思潮的影响,许多高校不同程度地存在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认识不足、疏于调研、政治定力不够等问题,导致高校党委对意识形态工作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等等乱象。这种乱象直接影响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协同育人功效。与此同时,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协同育人中谁发挥主体作用、谁又起主导作用,还没有清醒的认识。有些专业课教师认为,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责任,专业课教师的职责就是完成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教学任务。这种认识直接导致这些专业课教师以一种消极心态对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忽略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对学生自身成长的重要作用。以上误区导致协同育人难以形成效力。
2.协同育人方式不多,协同育人难以吸引人
受制于人们对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没有任何关联的错误思想的影响,专业课教师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协同育人工作实践开展很不够,与之相对应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方法陈旧、呆板,难见有新探索。在一些人眼里,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与各类课程协同育人不外乎就是开会,通过会议起到上传下达或者以会议形式沟通各方的思想、情报、经验等。当然,也有一些学校会采取各种方式激励专业课教师参与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但这种方法难见效果,也难以持续,很多专业课纯粹是为了完成任务而行事。主要根源在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与各类课程教师的学时互认没有打通、科研成果不予认可,而这些又涉及到每个教师的切身利益,其恶果是各自工作价值不认同,各说各话,不合作和软对立的状态在许多高校是一种常态化。其实,在现代化大数据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协同育人创新形式能够做到多样化,可以通过网络建构协同育人信息平台,开展线上和线下交流;还可以“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到田间地头,到生产企业”中去,与社会各阶层广泛接触;同时还可以聘请地方党政、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各行业先进模范和名师大家 “上思政讲台”。这种多样方式自然会吸引许多学生,协同育人效果将立竿见影。
3.协同育人体制机制受限,协同育人难以展开
长期以来,有些高校没有真正认识到育人是高校中每个老师应尽责任,协同育人概念并没有在这些高校形成共识,存在着许多体制机制障碍,集中表现在:一是教管分离。当前,高校从事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主要有三支:第一,学校党政团班干部,二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三是辅导员和班主任,这三支队伍分别归属不同部门管理,在责、权、利三方面截然不同。三支队伍各自有自己的工作重点,在涉及自身利益问题时如学历教育、职称评定、转岗分流等并没有打通,人为地造成了“教书”“管理”与“育人”脱节。第二,评价体系不一样。思想政治教育具有独特性,它是一项“入脑”“入心”长期性的巨大工程,是一项潜移默化的隐形工程,考核评价这项工程需要综合各种因素,这就决定了它与各类专业课程存在很大的差别。虽然中央与教育部三令五申要求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要在体制机制上对思想政治教育采取倾斜性政策,但是鲜有高校针对思想政治教育独特性而专门设立独立而完整的培育、保障和激励机制。第三,动力机制弱化。许多专业课教师始终认为自己的责任是教授学生知识与技能,育人不属于自己的职责,加上高校对专业课教师的考核只注重教学与科研,而教学评定则以能力为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承担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既要传授知识,又要达到育人目的。因此,两者间在合作起点上就存在着不同,如果不能在高校中形成全员育人理念,构建考核评定、激励等机制,双方凭一时友好激情或者单靠外部强制而采取协同育人,终究难以持久。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谋划长远,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着想,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对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为切实贯彻这些重大部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协同效应必须开拓和创新正确方法和有效路径。
1.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校党委应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协同效应的重要性
对高校来说,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必然要求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此,高校党委高度重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各类课程形成协同效应的重要保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为党立言、为党育人、为党守土的重任,基于此,高校党委应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党委书记亲自负责和主抓这项工作,把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纳入到学校总体发展规划,确保人、财、物优先到位;领导小组要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颁布的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的要求,做到学校党政主要负责人每学期至少讲授1次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校分管领导每学期到堂听课2次以上;学校每年要聚焦思政课教学,在深化教学改革尤其是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各类课程协同以及加强队伍建设方面出实招、有亮点;要按照《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规定的具体指标强化保障机制和优化师资队伍,以行动的结果来体现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
2.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协同教育的方式,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渠道立德树人的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真正取得实效,关键还在于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常言说: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强调的是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适宜性。罗素在《论教育》中指出:“比课程更为重要的问题是关于教学方法和教学精神。 ”[4](P185)大教育观认为,教育应是开放的、多样的、综合性系统,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都是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协同教学就是一种创新,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将两种课程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加以运用,真正发挥它们的联动功效。为此,首先,要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建设,形成结构合理、有知识有价值、学生喜欢的教学内容体系。其次,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这种高科技手段,在时间和空间上多点突破与推进,真正实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课堂联动育人机制。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可以采用新媒体技术,制作网络思政课程视频,也可以在制作专业课视频中加入思政教育内容元素,这样学生可以利用手机和电脑随时、随地学习和接受各种知识与价值观,真正起到“寓教于无形,润物细无声”的效果。最后,要在实践育人协同中取得突破。高校教育是德育与知识的混合体的过程,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专业知识素养等各种理论水平的接班人,同时,也承担着为社会主义建设发展解决各种问题的高素质人才,这就决定了高校教育课程必须有理论教学还有实践教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协同育人应该突破过去实践教学中“单打独斗”的旧方法,要把教学实习、专业实习、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环节统一起来,综合施策,实现联动实践育人。
3.在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和各类课程协同教育中,有效发挥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切实解决德智分离、知行不一的问题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利用,人们对智育的要求和重视远远高于德育,“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还长期存在,一定时期总会在社会上出现德育“喊得高调,干得低调,不时还会不着调”的怪象。解决高校教育出现的德智分离、知行不一的问题,离不开学生与教师两个群体。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为此,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科学准确把握学生的所思、所想、所盼,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文化人,尤其要注重解决学生最困惑、最尖锐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当下,重要的是改变过去许多专业课程教学中“只教书不育人”的传统陋习。要广泛调动大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每门课程学生都有身居其间的参与热情,有着主动投入的积极态度。当他们亲身感受到自己不是过路客,价值感会油然而生,知识的创新就会在实践中产生。同时,教师要秉持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尊重学生,与之平等交流、对话,师生在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中实现思想与思想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流与融合。同时,我们还应建章立制来解决教育中知行不一问题,加强各方协同的工作体系设计和考核制度设计,以制度来规范和解决知行不一的问题。立德树人不应该只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事情,而应该是所有教师的职责,应该是整体作战、协同作战。在大思政体系下,每一门学科课程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为此,要创新各类教育教学的协同运行机制,实现教育与接受的协同、激励与惩戒的协同、显性与隐性的协同、内化与外化的协同。
4.加大科研支持力度,以项目建设为龙头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协同教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高校的一项重要职能,也是体现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跨学科、协同创新项目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的重要途径,也将是未来我国高校改革与创新的重要方向。大学生加入科研团队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的客观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事关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解决这个根本问题,必须解决大学生实践锻炼能力,使其在实践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修为与品德。为此,必须增加课题教学改革经费的投入,以问题为导向,突出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协同教学方法改革创新,重点支持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教学方法改革。同时,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互动项目资助力度。学科建设是科学研究的龙头,是带有全局性、系统性、复杂性的基础性建设工程,也是凝聚人才、发展科技的聚集基地。有条件的高校可以尝试设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跨学科的 “基金项目”,重点支持思想政治教育跨学科协同教学、跨学科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跨学科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成立相应机构对资金的使用、跨学科协同决策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以5年为一个资助周期,采取全程监督、最后一年全面评价的考核机制。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其他学科间投了一定量的资金,就能吸收优秀人才加入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中来,在课程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学习交流中打下坚实经济基础。
5.创新体制机制,形成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
协同理论认为,在一个系统内有多个要素组成,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却又呈现出相对无序的状态。为使这种无序变有序,就必须加强管理,找到系统内部所具有的规律,从而产生协同效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是整个高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既独立又相互融通。两者要协同发展,就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科学的领导体制,彻底改变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类课程相互脱节的现状,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形成合力机制。必须完善整合协同育人机制,加强通识教育,特别注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在深化专业教育中,倡导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交叉育人培养模式。探索建立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纽带的跨专业多门类的学生学习平台,鼓励各专业学生依托自己所学主修专业为基础多层次开展与思想政治理论有关的科目辅修性学习,支持学生交叉学习和兴趣学习。建立和完善思想政治学科跨学科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设立交叉学科的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专项基金,鼓励教师从事与思想政治有关的交叉学科教学科研,同时,积极探索同行评议、学生评价、授课情况、跨学科专业论文等多项指标量化综合评价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