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

2018-02-10 09:18李静霞吴易达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以人民为中心中心思想

李静霞 吴易达

(中国传媒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 100024)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复杂,国家安全面临新情况”[1],因此“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2],使党牢牢掌握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仍然是党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这其中就包含“意识形态建设、意识形态传播、意识形态认同三个环节,建设是前提,传播是关键,认同是目的”[3]。这三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没有有效的传播,得不到人民的广泛认同,意识形态建设只能是空中楼阁;而只有意识形态得到有效传播,被人民接收、认同并逐渐融入到现实实践中真正被人民掌握,意识形态建设才能发挥其凝聚人民力量、维系社会团结的作用。在这一过程中“人民”和“传播”就起着意识形态工作的根基和纽带的作用,“人民”体现着目的和归宿,“传播”体现着手段和方法。因此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探讨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要牢牢锁定“人民”与“传播”两个方面,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为导向,指导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以打破当前存在的两个舆论场的壁障,实现意识形态工作的新突破。

一、坚持以“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指导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价值意蕴

“以人民为中心”是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一条主线,其中“人民”一词在十九大报告中共出现了203次,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经验总结,也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前进的时代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指导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具有深厚的价值意蕴。

(一)彰显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价值取向

马克思主义归根结底是关于“人”的科学,以人民为中心是其基本要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强调人民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生产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力量,“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无产阶级领袖在不同时期都对以人民为中心传播意识形态进行过相关阐述。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讲到:“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一分钟也不能忽视教育工人尽可能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和对立。”[4]再如,恩格斯在为《1848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所撰写的导言所写的:“凡是要把社会组织完全加以改造的地方,群众自己就一定要参与进去,自己就一定要明白这为的是什么,他们为争取什么而流血牺牲。近50年来的历史已经教会了我们认识这一点。但是,为了使群众明白应该做什么还必须进行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工作。”[5]

又如,列宁在《“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中也曾指出:“社会民主主义者应该把马克思主义理论通俗化,并对工人阶级进行‘灌输’。”[6]在这些论述中无产阶级、工人、群众反映到现实社会中就是广大的人民,而其中所提到的工作、灌输也即宣传和传播意识形态的方法。因此在今天我们坚持以“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指导意识形态传播,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发展,彰显着其价值取向。

(二)体现着中国共产党的鲜明特征

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改造再到社会主义建设,可以说“人民至上”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改革和建设的行为准则。而“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更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以及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了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和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自觉性。党的十九大报告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为开篇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切都充分说明了中国共产党鲜明的人民立场,而这种人民立场也是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其他政党的鲜明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旗帜鲜明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多次强调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性。2013年全国思想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7]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坚持百姓情怀、人民本色,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欢乐着人民的欢乐,感动着人民的感动。”[8]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又指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所作为,就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研究导向。脱离了人民,哲学社会科学就不会有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生命力。”[9]同时还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是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社会科学的根本标志,必须旗帜鲜明加以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以人民开篇,以人民结尾,强调了人民群众的创造伟力。这些论断都显示出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尤其是在意识形态工作中鲜明的人民立场,体现出其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和价值导向。

(三)蕴含着实现新时代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伟大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为实现这个伟大梦想,就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和推进伟大事业,而在这一过程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传播主流意识形态也是其必然要求。

首先,这是进行伟大斗争的必然要求。进入新时代我们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其中就包含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当前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问题依然复杂,斗争依然激烈,主要表现为渗透性危机和认同性危机。一方面,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世界各国不但进行着经济的交换,各种思想文化也得到全方位交流,尤其是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更成为了思想文化交流的助推器,这其中也包含着国外各种错误的价值观念的渗透,导致我国意识形态出现渗透危机,影响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伴随着渗透危机的出现以及现实社会客观环境出现的一系列诸如社会分配不公、贪污腐败、诚信缺失等问题,使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地位也受到了各种非马、反马的意识形态和社会思潮的攻击,导致主流意识形态出现了认同性危机。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传播主流意识形态正是解决渗透性危机和认同性危机的强大思想武器。一方面对于渗透性危机,只有以人民为中心才能统一起人民的思想和意志,使主流意识形态成为全体人民的价值共识,在全社会构筑起反对意识形态渗透的思想堡垒;另一方面只有以人民为中心,使人民对主流意识形态高度认同才能构建起共同的文化心理基础,实现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其次,这是建设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建设伟大工程就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个工程解决的是党性的问题,而做好意识形态工作首先就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党性和人民性的关系。就本质而言,党性与人民性是辩证统一的,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也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因此必须把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一方面要更加自觉坚定党性,也即要继续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不断提高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另一方面要更加突出地彰显人民性,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为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不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再次,这是推进伟大事业的必然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求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是前三个自信的“根”和“魂”,只有文化自信了我们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我们的理论体系才能越来越科学,我们的制度才能越来越完善。意识形态决定着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因此坚定和增强文化自信就必须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要使全体人民都能了解主流、认同主流,使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达到“百姓用而不知”的程度,如此文化自信才能在全体人民的心中升腾,伟大事业才能不断开拓向前。

最后,这是实现伟大梦想的必然要求。经历了近代以来的磨难,当前中国终于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新时代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更接近也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而伟大梦想的实现要求中国不仅要实现经济、政治、军事上的强大,还要实现在科技、教育、文化上的强盛,只有中国不仅在物质层面上而且在思想理论和精神文化上也成为强国时,伟大梦想的实现才有其完整意义,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实现思想和精神文化上的强盛首先要解决好方向问题,只有我们创造和发展的文化符合主流,坚守正确立场,才能为伟大梦想的实现提供助力,否则只会南辕北辙,事倍功半。同时,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是国家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有这个梦想融入人民内心,这种主流的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深入人民灵魂,我们的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我们的伟大梦想才能如期得到实现。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任重而道远,做好意识形态传播艰巨而富有挑战,“以人民为中心”思想为当前意识形态转播指明了前进方向,点名了价值导向,具有深远的意蕴。因此基于当前存在的现实背景,我们更需要探索出“以人民

为中心”思想指导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实践路径。

二、“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指导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实践路径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指导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需要凸显“人民性”,要使“人民”体现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全过程和各方面,需要紧紧围绕“人民”这个根本探索出更加适合新时代、更具创新性的实践路径。

(一)更新传播理念,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实践需要理论的指导,因此实践路径的改变首先需要实现顶层设计的转变,需要更新传播理念,以新理念指导新实践。这就需要解决好以人民为中心的灵活性问题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原则性问题的关系。一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是新时代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首要原则。人民是党的根基、血脉和力量源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就应该紧紧围绕“人民”二字,突出人民需求,体现人民价值,彰显人民意识,牢牢把握好人民立场。使人民成为传播的主体,让中国人民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围绕人民进行内容创作,让主流价值寓于人民生活;用人民话语讲述主流声音,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通俗化;融入人民生活,用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传播;明确评价主体,使人民掌握评价权。要使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既要有向度,又要有力度,更要有温度。另一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是新时代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根本原则。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并不意味着无原则、无立场的一味迁就,而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尤其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只强调人民性而忽视党性就可能走邪路、走歪路,这是关涉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一步走错就可能会犯颠覆性错误。因此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也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立场,尤其是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就是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这不仅是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和传播的根本,更是我们的立党之本、立国之本。

(二)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故事人民讲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长期以来政府和媒体处于信息高地的优势逐渐消失,转而面临的是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自媒体以及话语权下放的现实环境。因此政府和媒体面对此种现实更需要改变长期以来的主客体关系,改变自身作为传播主体的理念,使人民自觉成为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主体,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实现中国的故事由中国人民来讲。首先,建立起新型的主客体关系,党、政府和媒体需要放低姿态,走下基层,面向群众,坚持党“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将群众路线不仅走入政治实践中更走入意识形态的传播过程中。坚持“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把党的理论政策主张与人民群众的工作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进行传播。其次,改变单向的、灌输式的硬性传播,将人民纳入传播议程设置的过程当中,不但要从媒体的单向议程设置转向媒体与人民的双向议程设置,更要让媒体主动将议程设置的权力不断下放给人民。在党、政府和媒体履行好“把关人”职能的同时将话筒传递给人民,让人民出现在传播主流的镜头前、报纸上、网络中,激发人民作为传播主体的自觉意识,让人民更多更主动更自觉地参与到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过程当中,尊重人民主动性,激发人民创造性。让人民不仅成为中国故事的倾听者和见证者,更要成为中国故事的讲述者和传播者。

(三)实现“供给侧”改革,围绕人民生活开展内容创作和传播

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府强调通过供给侧改革,以实现要素的最优配置,满足最广大人民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在十九大报告中又进一步得到体现。而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过程中也应注意实现传播内容的“供给侧”改革,根据新时代传播的规律和特点,创造出联系人民生活、反映人民心声、人民喜闻乐见的内容。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评价文学艺术作品时强调的,创作者不能从概念化、抽象化的人出发,而要从现实生活中的人出发。这里的“人”不是单一的个人,而是一个类概念,也就是人民,只有反映了人民生活的精神文化产品才是合格的文化产品,才能让人民满意,让人民认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也指出“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文艺工作者要想有成就,就必须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做人民的孺子牛。”[10]这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传递主流意识形态。詹姆逊认为“我们现在已经没有旧式的意识形态,只有商品消费,而商品消费同时就是其自身的意识形态。”[11]这就要改变以往理论先行和自说自话的灌输模式,将主流寓于人民的日常信息和文化消费当中,将抽象的意识形态贴近人民生活,提供更具相关性、服务性和针对性的信息和文化产品。利用好大数据技术提供的信息,掌握人民的信息需求和关注点所在,根据分众传播的差异化要求,使传递的信息更具针对性,牢牢抓住人民注意力。同时要注意将主流意识形态转化为人民日常消费的文化产品,使人民在消费的过程中无意识地受到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并不断内化为人民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民的生活实践。

(四)降低话语门槛,以人民话语讲述主流声音

马克思认为“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12]也即语言是思想的外在表现,思想是语言的核心内容,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抽象的观念体系只有通过合适的语言才能恰当地表现出来。而长期以来主流意识形态为体现其理论性和系统性,使用的多是抽象词汇和专业术语,多采用宏大叙事的手法,运用官方的、严肃的、理论化的话语方式,具有一定的精英化风格。而以人民为中心进行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就要求降低其话语准入门槛,以人民话语讲述主流声音。正如列宁所说:“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就是最高限度的通俗化。”这就需要在传播主流意识形态的过程中讲究语言艺术,将人民话语置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话语空间,打通官方话语和民间话语的界限,打破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的隔阂,运用人民想用、正在用、喜欢用的话语符号,说真话、实话、大白话,既要让道理深刻化,也要把道理通俗化,实现坚持正确引领和通达社情民意的有机统一。使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话语体系不仅体现中国风格更体现中国人民的风格,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五)融入人民生活,实现多形式多平台传播

媒介作为人的感官的延伸,在传递价值观念的同时也在塑造着人们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判断。正如麦克·卢汉所说:“作为信息和知识的载体,媒介绝不是消极、静态、被动的躯壳。它对所承载的内容具有强烈的反作用,它是积极的、能动的,它决定着信息内容的清晰度、结构方式以及媒介内容的效果。”[13]因此,媒介不仅仅是单纯的传播渠道和形式,它对于信息也具有反作用,它“负载着特定的意识形态偏好,发挥着实现社会意识形态的建构作用。”[14]所以面对当下人民群众对于获取信息的渠道和形式的需求,以及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主流意识形态传播一方面要活用、用好感性化传播形式,综合运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利用好政治象征和政治修辞,将意涵蕴于具体的、直观的、感性的可视化符号之中,引发受众情感共鸣;另一方面要突破单一的传播渠道,借助媒体融合趋势,集各家之所长,既在传统的纸媒、广播、电视媒体牢牢守好“旧土”,掌握话语权,也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领域开疆拓土,通过多平台多渠道传播,“利用‘从众心理’产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集聚效应’,形成强势的舆论引导。”[15]从而形成从多维度提升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能力,以得到群众的广泛拥护和真心认同。让主流与民间画出越来越大的同心圆,如此才能使意识形态的传播形成强大合力,搭建起官方与民间互动互通的桥梁,不断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提供新契机。

(六)明确评价主体,使人民牢牢掌握评价权

意识形态传播目的不仅是为了使人民接收,更是为了使人民接受,也即实现人民对主流的认同。而认同的过程在于受众本身对于传播内容的价值评判,因此实现认同的目的就要明确评价主体,明确评价权的所有者。“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完整回答并确认了人民的评价权。我们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始终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改革发展成果的唯一标尺,始终以人民为最高的价值主体和评价主体,以人民群众的利益、要求和实践为最高的价值标准和评价标准。因此,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指导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要让人民牢牢掌握评价权,尊重社情民意,构建起科学合理的、上下联动的评价体制机制,将政府、媒体、人民各方都纳入到传播效果的评价过程当中。同时调动人民参与评价的积极性,号召人民自觉参与对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监督,注重意见反馈和沟通,及时调整和完善传播过程。

总之,主流意识形态传播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的应有之义,这既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价值彰显,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民立场的显著体现,更是实现新时代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指导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需要从多方面建构,坚持党性原则,突出人民性导向,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传播体系。相信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我们的文化将更加自信,我们的思想将更加活跃,我们的民族将更加振兴,我们的国家将更加强大,中华民族必将找到新时代的最大公约数,唱响新征程的时代最强音。

猜你喜欢
以人民为中心中心思想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中国改革的成功取决于科学的理论指导
浅议在党建中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