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北威远生物化工有限公司植保中心市场总监 刘新兆
回到文章开头说到的与经销商朋友的那次交谈,也许冥冥之中安排好了,我与他第一次谋面是在2009年,那一年也正是行业处于波动与变化、企业发展需要转型、渠道经营模式正在调整的时候,那时刚刚经历了2007年高度农药替代,2008年原药价格上涨,这种形势与2017年的相似度极高。
当时,我们聊到行业现状和未来趋势,那一年他与我当时所在的公司合作上正遇到问题,他对只知道发货、回款、压货的销售模式已经很不满,当时客户库存达40%以上,那时他的销量约400万元。做为杀虫剂产品负责人,我刚从2008年传统的产品策划(定价、标签设计、规格制定、配方调整等)中升华出来,开始制定产品价格体系——出厂价、批发价、零售价,开始了示范试验观摩会三部曲,开始注重产品视觉系统、推广中的宣传语及品牌打造等产品的市场营销策划动作。经过2010年-2012年3年的配合,当时我们一家公司销量在200万元。。
会议营销、试验示范观摩会、品牌建设与推广造势等产品营销策划均被他接受,并带来了销量的快速增长,2012年他的总销量达到700多万元。
2018年5月中旬又一次见到他,此时也经历了新农药条例颁布实施不足一年,原药价格曾涨翻天,2018年行业又进入了一个混沌阶段。这次他发出疑问:“今年我们应该怎么办?”他说了三点困惑:在1300万元左右的销量徘徊几年难以突破,怎么办?什么样的产品才适合现在的市场,如何选择合适的产品?会议营销、试验示范观摩会还有效吗?
听了他的问题,我快速回忆当年的情景,思考着2010年-2015年间经销商快速发展的动力源,“点线面体”的战略判断框架顿时浮现在眼前。那次见他时,行业正处于农药产品品牌发展期(标签整改、注册商标、禁止第三组分、不允许含量超标),这形成了一条品牌产品发展线,合作方式从赊销、压货、追回款的模式向着现款、会议营销、技术服务、推销变拉销的形式改变,形成了新型合作方式的一条线。那时正是抓住了行业发展的线性趋势,企业和经销商都获得了快速发展。
现在又到了类似的战略选择期,经销商应该怎么办?这就要从做得到的“点”出发,经销商的发展也是如此。
经销商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即点。然而应从哪个“点”开始呢?和相亲一样,从能做到的、能稳定提供的那个“点”开始。不要憋大招,自古长考出臭棋,不要等完美的产品出现。如果需要铆足劲跳起来才能够得到的一个“点”,是很难持久的。因为一个人当下能做得到的事,会觉得不甘心,目前手上的产品都觉得不好,没有超越当年的产品。同时,他也更不愿意客观面对,这就是自己实际能够达到的“点”,自己当下配得上的产品。而他自己想要的,抑或只是想象中的乌托邦。无论是相亲还是其它事,看得上我的人我看不上,我看得上的人看不上我。或者我想要的离我太远;我能做到的我看不上。这是无数人的痛苦。
其实,这是同一个问题,就是过于关注“点”,只对“点”有感觉,对“线”“面”“体”的力量,完全无视,甚至完全没概念。
任何点都有其来路,都有使其成为“今天”这个点的线、面、体。如果对线、面、体完全无感,只想拥有一个点的当下,基本是守株待兔。就像那位经销商朋友当年选择的品种,当时那个产品不是最好的,但他看重的是当时市场的发展趋势,看重的是面和体,于是2012年这个产品销量就达到了200万元(以零售价计)。所以要看到这条“线”,而不要纠结于当下的“点”。
在一个“点”上反复纠结,得不出本质的结论。所以当时建议他与其困惑于当下,不如花时间跳出这个“点”,研究“点”下面的大框架——“线”“面”“体”,即新农药条例、环保核查、安全检查、种植大户需求等。雷军曾说过:“一个人要做成一件事情,其实本质上不是在于你多强,而是你要顺势而为,于万仞之上推千钧之石。”
此时的经销商,应该选择规范的产品,而非小白瓶;应该选择符合环保、安评过关的企业,而非三无企业;应该选择有原药的生产企业,而非一到用药就缺货的企业;应该选择满足种植大户需求,而非进行投机销售的企业;应该掌握植保和种植技术、拥有有优势的产品,做好对农户的服务。所以,产品是点,经销商销量增长是点,试验示范观摩会也是点,病虫害发生趋势是线,新农药条例下的农药管理趋势是面,而国家农业政策、农产品价格、农民用药习惯、种植大户发展趋势等是体。
最后,我想说的是:当你想代理一个产品时,入手只能是一个点,即产品本身。但你要想清楚:它附着在哪个面上?这个面在和谁竞争,它能如何展开?这个面,是在哪个经济体上?这个经济体,是在快速崛起,还是沉沦?
2018年,将会是相当混乱的一年,也将是厂家、经销商、零售店包括所有从业人员需要做出判断和选择的时刻,希望今天分享的“点线面体”战略判断框架能够帮到你,让你在混沌的形势下做出正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