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古文学习的意义

2018-02-10 00:53
中学语文 2018年24期
关键词:古文素养文化

李 红

古文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结晶,是连接古今灿烂文化的桥梁,是古人向后世传递信息的手段。高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文更是其中的精品,是各代前贤、名人留下的佳作,其中不乏千古绝句。学习古文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还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加学生的见识。但是由于古文的学习难度比较高,长期以来使得学生对古文的学习兴趣不是很高,更是对学习古文有什么用感到困惑,下面我就学习古文的意义发表一些看法。

中国的文化源远流长,古典诗歌早在公元年前就出现了。古典诗歌记录着我们古代人们生活。现如今我们的中学生,对于古典诗歌的认识就是:需要背诵,死记硬背,无趣,枯燥,这就是古诗文教学现状的不足,老师们要从学生们的兴趣点出发,激发出学生们学习初中古典诗歌的兴趣,才能改变现状。

一、学习古文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

文化传承是上下两代人相互传递承接的过程,如果优秀文化在上一代人身上就已经死亡,那么下一代人还承接什么呢?古文就面临这样的问题。现如今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们对古文的关注度越来越低,学习古文的人越来越少,喜欢古文的人更是凤毛麟角。高中教材中加入古文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文化传承,不管学生们愿意不愿意,古文是一定要教的。如果作为学生都不去学习背诵古文,那今后还有谁去学习,难道让老祖宗留下的这些优秀文化在我们手中断绝传承?现在社会风气比较浮躁,大多数学生很难沉下心来学习古文。作为教师一定要有耐心,要为学生讲解清楚他们身上所承担的传承文化的责任,要让他们明白他们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中国文化是国家不可动摇的根基,传承是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把文化传承下去才能更好地发展文化,我们的文化底蕴才能越来越深厚,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是否深厚决定了这个国家是否能长久持续的发展下去,所以我们应当自觉地充当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和发展者,像古文等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被传承下去。南怀瑾大师说过“古代文化有很多智慧的结晶,是无穷宝库,文言文就是钥匙”。所以为了打开宝库我们就应该学习古文,传承古文,把中华文化发扬光大。

二、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古文中保留了大量的词语、成语的用法,如果用心的学习古文,你会发现你传递信息的效率会提高很多。现在的学生们语言表达能力普遍不强,如果教师们认真观察的话就会发现,有的学生在上课回答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拖拖沓沓表达不清,或者干脆不知道怎么形容的情况,或者一句话中会出现一个接一个的“然后”,这种情况就充分地反映出了学生对词意理解不深,不会应用字词的问题。这种现象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可以接受,问题不大,但是在一些稍微专业点的场合就显得不是那么合适了。而在古文中基本上就没有什么多余的文字,表达得非常简洁明了,把自己想说的话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出来,既不费劲也让听的人不难受。试想一下,寥寥数语就能把一副美好的画面表达下来,情绪、温度等都在里边,这是白话文所达不到的。生活中如果你能有一些引经据典,那么你的说话水平和普通人相比就要高明很多,所以说学习古文对于提高表达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三、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学习古文对于文化素养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孔子、老子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奠定了中国人最基本的人生观和哲学观,并且古文中蕴含了大量古人智慧的结晶。比如孔子的《论语》中就蕴含了大量的人生道理。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就可以让学生们认识到谦虚的重要性,避免了学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持续发展。再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告诉了学生们不要把向别人请教当作可耻的事情,不会的就要大胆问。《论语》中还有很多有助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知识,当然还有很多像《论语》一样的优秀的知识,学生能从中学习到很多的为人处事的道理,对以后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文化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这个人将来成就的高低,文化素养高的人不管在言谈举止上还是素质品味上都要比文化素养低的人强上不少,两者处理事情的方式就会不同。文化素养低的人遇见紧急情况可能会手足所措,不知道该怎么办,而文化素养高的人遇见紧急情况能够很快冷静下来,思考对策解决问题。从这一方面就能充分的反映出两者处事能力的不同,所带来的结果就不同。因此文化素养对一个人来说很重要,学习古文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提升一个人的文化素养,扩展一个人的知识面,增加一个人的认知见识,教师们一定要认真地对待古文教学,让学生做一个文化素养高的人,这对他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会让他们少走很多弯路,为人师表不就是希望学生们都能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吗?

总之,学习古文对学生来说很重要,对国家文化的传承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师一定要耐心教学,让学生们意识到学习古文的意义所在,摆正学生的学习古文无用的观念,让我们师生一起承担起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

猜你喜欢
古文素养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谁远谁近?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