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芳
长期以来,传统的文本阅读有三板斧:一是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生平,二是对课文进行分段概括,从而总结内容,三是归纳全文主旨及写作特色。这样的解读文本,只能使语文教学模式化、碎片化,让学生思维僵化,乃至丧失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从文本的建构理论来看,文本的形成由三个阶段:作者——作品——读者。首先是作者中心。作者是创作的主体,文本存在的意义在于忠实地表达作者的原意。然后是文本中心。文本作为一种独立存在,它直观体现给大家的是言说的内容及怎样言说。最后是读者中心。以读者的视角,实现与文本的互动,进行创造性的深入理解和开发建构。所以,科学的文本阅读应该有三“步”走: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走出文本。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文本细读就是就是徜徉在语言之途,从语言出发,再回到语言对文本进行咀嚼品味的过程。套用时髦的一句话就是:慢慢读,欣赏啊!何谓裸眼?就是不要受任何资料的束缚,不要把前人的定论作为自己的心得,不要因自己的好恶而曲解作品。而是以以自己的直觉去读,以自己的心性去感悟,以自己的眼光去审视。正如教育家叶圣陶所言,文本细读就是“一字未其忽,语语悟其神”。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畅泳,在生僻字词处、朗读抑扬处、行文转折处、矛盾生疑处、文句深奥处、写法精妙处等咀嚼体味。
以《陋室铭》的解读为例,首先要再三朗读,让学生体会铭文韵味如歌的特点所在:多用骈句,形式整齐,句末押韵,琅琅上口。然后再发挥学生想象,欣赏陋室情景如画:屋外,青苔绿草,映入眼帘,清新淡雅。室内,高朋满座,各位鸿儒和主人谈笑风生,蓬荜增辉。再看案头金经一部,屋内陈设古琴一张。最后大家一起欣赏行文的摇曳生姿,灵动如水。巧妙的首尾类比、写景的化静为动、对比鲜明的交往不俗、虚实结合的生活情趣、画龙点睛的引用名言。这些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知识的的自我建构过程,学生初步感知:有雅居,有雅儒,有雅趣。这样的屋子怎能说是简陋?这样的主人怎能会是平凡之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作者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设法缩短作者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寻找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的渠道和方式,准确地把握作者的意图。作家生平介绍、写作背景、作家的其他作品、作家创作意图的阐述,以及前人对这部作品的评论,无一不是我们打开文本大门的钥匙。每个作者都衷心地希望我们能是一个理想的读者,能最大限度的与他的思想契合。
在整体把握《陋室铭》的基本内容后,此时再适时地引入对刘禹锡的生平介绍和写作背景。了解诗豪的被贬经历,三迁陋室的传奇,结合他的代表作品:“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文中提到的 “诸葛庐”“子云亭”“孔子云”,诸葛亮、杨子云、,孔子等人,足以看出他把他们视为同道中人。那么他们都有哪些相同的德馨呢?三国政治家诸葛亮,非淡泊不以明志,非宁静不以致远。西汉文学家杨雄,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春秋教育家、万世圣贤的孔子认为:“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由此,从了解再到理解,通过知人论世,同学们对诗人的形象逐渐清晰,诗人写作的意图也就呈现出来了。刘禹锡傲然面对逆境,蔑视权贵,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他是借陋室不陋,托物言志,表达自己对世俗毫不妥协的反抗精神,表达自己不慕荣利,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志趣情操。
南宋学者陈善说:“读书须知出入法。始当求所以入,终当求所以出。见得亲切,此是入书法;用得透脱,止是出书法。盖不能入得书,则不知古人用心处;不能出得书,则又死在言下。惟知出知入,乃尽读书之法也。”何谓“入”?就是由感受内容到领会主旨的这一理解过程。何谓“出”?就是对书中的内容加以分析,评价,消化,吸收,不拘泥于作者的观点,不满足于书中现成的结论,当取则取,当舍则舍,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语文教学要有语用意识,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可以是阅读文本吸收后的表达,借鉴后的迁移,认知后的实践,现实中的比照,生活中的还原。总之让学生最终从课本走到生活,由小课堂走向大世界。
例如:《陋室铭》中,作者最得意的一句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我们可以引申开来,设计多样的活动形式。可以是对对子,出示上联:苔痕绿绿绿上阶,让学生得出下联:草色青青青入帘。还可以因此引入王安石的“茅檐长扫净无苔”,将诗人和王安石进行对比,一个长扫台阶,一个却任凭苔痕蔓延,到底源于什么样不同的心境?还继续漫溯下去,寻找历史上类似刘禹锡这样有高洁志趣的贤人。还可以让学生小试牛刀,写写《——铭》。
通过“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走出文本”三个阶段的解读,由裸眼细读为基础,到正确得体适当的深入理解,最后到运思极物,自我内化感悟,学生从这篇课文中,了解了一种文体,走进一所陋室,结识了一位雅士,更读懂了一种失意不失志的情怀。我们对照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达成进行反思,不难发现,我们这的这一课,将文体、文章、文化三位一体,是真正地实现了语文味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