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库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 辛 静 单 波
如何认知和理解“一带一路”这个“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称?这或许不仅仅是一个历史的、政治的、经济的问题,还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语言问题。因为人们往往借助已知的、熟悉的、容易理解的事物或概念,通过相似性的投射来认知比较陌生的、不清晰的、抽象的新事物或概念。①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这是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的本质,即人们“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或是“以一种经验来部分建构另一种经验”。②莱考夫和约翰逊认为,隐喻已不仅仅局限于“诗意的想象”和修辞策略,而是人类基本的思维和认知过程,甚至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方式(metaphors we live by)。③隐喻性概念无处不在,例如“时间”这样一个抽象概念通过“金钱”这一具象隐喻,可以被“花费”“投资”“浪费”“节省”和“预算”。④与此呼应的是,伯克⑤、桑塔格⑥、迪兹⑦、奥托尼⑧和里克尔⑨等学者都指出,隐喻构成和界定了人类的概念系统,是理解与思维中密不可分的部分。
传播者可以通过凸显隐喻的某些方面,而隐藏其他方面,来建构特定意义。陈勇和刘肇云⑩、张巨岩等、翁青青、赵鸿燕、Musolff、 Charteris-Black、Goatly、 Gavriely-Nuri、Norocel等国内外学者的相关研究表明,公共话语,尤其是政治和经济话语中蕴含着丰富的隐喻,这些隐喻建构出特殊语义联想关系与序列,隐含着框架、焦点和内涵意义,透露出身份认同、文化与意识形态冲突以及权力关系的博弈等。
隐喻被用于探索一些抽象的议题,例如健康与生命,疾病与死亡,战争与和平等,并进而成为研究一些复杂新闻议题之主旨、细节与微妙处的重要工具。例如,“潮水”这一隐喻(“移民潮”“非法移民潮”“外国人涌入”等)已成为移民话语的主导性框架。“家”“战争”“身体”和“背叛者”是中国香港的《大公报》和《苹果日报》中“爱国主义”话语的主导性隐喻主题。“时间表”“萨达姆的游戏”和“白宫的耐心”则是伊拉克战争爆发前NBC晚间新闻节目的主要隐喻。还有诸多学者对于其他新闻议题进行了隐喻剖析,例如社会运动、信息高速公路、科索沃冲突、克隆和南海问题等。
本文以概念隐喻为理论框架,比较分析世界主流英文媒体对“一带一路”倡议的隐喻建构。试图剖析“一带一路”隐喻的特性与多样性,洞悉传播主体的传播意图,分析隐喻概念化世界的方式,进而探讨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所面临的问题与可行性路径。
建构主义范畴下的概念隐喻理论一定程度上影响和改变了人们对于隐喻本质的认识,但同时也引发了一些争议。批评者(如Goatly,Kovecses)认为,概念隐喻的研究者多采用自上而下的研究方法,较少使用自然发生的真实语料,往往凭借直觉,脱离语境地选取零星例证,为已有的理论假设提供证据,未能从无意识的过程中做出说服力较强的推理等。因此,近十年来,采用语料库的方法优化隐喻研究成为一种潮流与趋势。
相较传统的、完全依靠人工所做的隐喻分析,语料库的分析方法能帮助学者们更便利地针对大型语料进行系统的话语分析,其研究结果往往让人意外。如Krennmayr发现,报纸文本中所采用的隐喻(16.4%)多于小说(11.9%),少于学术文章(18.5%),而会话中使用的隐喻(7.7%)则最少。而且,隐喻广泛出现在硬新闻中,而不是软新闻中,新闻话语中频繁出现的拟人化表述导致隐喻性动词的词频较高。这一研究结果与一般凭借直觉所得出的结论大相径庭。吉伯斯强调,语料库研究的发展是过去十年来隐喻研究的重大进步之一,并“强烈建议所有的隐喻学者都在他们相应的研究中尝试运用语料库分析方法”。
基于此,本文采用基于语料库的隐喻研究方法,即“借助语料库检索和统计工具,以分析大量真实的语言数据为基础,对表层语言隐喻进行描写,总结其规律和模式”。通过计算机辅助的文本索引、词语搭配、词语频次和主题语义域等的计算与呈现,使分析尽可能地脱离直觉、预设和偏见,更为客观和系统。具体而言,本研究借助语料库分析工具,通过自建的小型语料库与标准的大型语料库进行比对,归纳和分析英文主流媒体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隐喻建构,并对不同国家和地区中的主导性概念隐喻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设计如下:
1.将2017年5月1日至5月31日世界主流英文媒体关于“一带一路”的报道与评论作为研究对象。2017年5月14、15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召开,这是该倡议提出三年多来最高规格的论坛活动,来自全球的4000余名记者注册报道此次论坛。因此,2017年5月极有可能是世界媒体聚焦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一个峰值。
2.采用道琼斯Factiva新闻数据库中的文本自建小型语料库。以“带”和“路”和“中国” (Belt and Road and China)为关键词,在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印度、巴基斯坦和非洲这六个颇具代表性的国家和地区中,各选取四家主流英文媒体进行检索。初步的样本统计发现,澳大利亚和非洲的样本量不足,而印度仅三家媒体就已提供了充足的样本量。因此,最终采样时选取了澳大利亚和非洲在数据库中的全部英文媒体作为采样对象。经过查重和删减低相关文本,最终获得涵盖报纸、杂志、电视、通讯社、新闻网站等英文媒体的816篇新闻样本,从而形成526529词次的自建语料库。
3.研究使用的语料分析工具为Wmatrix,由英国兰开斯特大学(Lancaster University)语料库研究中心雷森博士及其团队研发。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有近百个学者团队使用Wmatrix进行语料分析并发表论文,其中不乏新闻话语分析和隐喻分析。Wmatrix与其他语料分析工具类似,可以生成索引、词表、词语搭配等。其优越性在于可将自建语料库与参照语料库比对从而形成主题语义域(key semantic domain),即生成有超常使用频率或过度使用的语义域。其独特性在于拥有内嵌的工具USAS(UCREL Semantic Annotation System),这一工具可自动为文本进行语义域赋码,并再次细分为次语义域,从而可大致对应概念隐喻的源域或目标域。
4.计算机识别和分析隐喻的方法尚处于起步阶段。上文所述的语料库分析工具能较成功地识别出现频次较高的隐喻表述。但在识别出现频次较低的隐喻,以及需要受众积极思考才能获取目标域和源域之间的联系,进而理解其欲表达含义的隐喻上较为薄弱。因此,人工识别的方法将作为重要补充。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计算机识别还是人工识别都或多或少有些遗漏,因为所研究的语料颇具规模。总体而言,将语料库工具辅助的隐喻分析与人工隐喻检测相结合,将尽可能地拓展新闻隐喻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本研究中的量化数据与质化分析呈现出多元而又矛盾的隐喻建构。大体上可分为三类:一是同构化隐喻建构,基于共通经验的“道路”“纽带”“愿景”等隐喻引述和延伸着中国主流话语;二是差异化隐喻建构,从不同经验出发的各国媒体激烈争论着“一带一路”到底是怎样的“冒险”“选择”“战略”“游戏”和“旅程”;三是他者化隐喻建构,基于各自历史、文化、政治体验,用定型化的经验建构出“空洞的概念与口号”“殖民与帝国主义”以及“战争”等意义联想。
1.同构化隐喻建构
“一带一路”倡议从概念、内容到目标都蕴含着丰富的隐喻,国际新闻一方面通过这些既存的中国式隐喻描述这一倡议,一方面基于共同的或相似的经验框架,运用同构化隐喻延伸着中国主流话语。通过自建语料库与英国国家语料库样本(书面语)(British National Corpus sampler,written)进行比对,Wmatrix检测出一系列主题语义集,剔除几乎不包含隐喻的语义集(如“地名”“政府”“参与”“数字”等)后,可以发现部分显著的隐喻集与中国主流话语重合度较高。例如,“车辆/工具和运输”(vehicles and transport,LL=2012.18)是最为显著的包含丰富隐喻的语义集。其中“路”(“road”和“roads”总计出现2461次)成为构成该语义集的主导词汇。鉴于所研究样本的核心词汇包含“路”,这一结果并不意外。构成这一语义集的主要词汇还包括“连接”(connect/connected/connection/connecting,总计出现306次),“关联”(link/links,总计出现108次),“道路”(path/paths,总计出现59次),“驾驶、驱动”(drive/driving,总计出现121次),“车辆、工具(vehicle/ vehicle,总计出现47次)”等。这些词语在样本中,部分使用的是字面意义,如搭建铁路或道路。更多时候则使用的是其广泛的意义,即具有隐喻的含义。例如,尼日利亚《先锋报》(5月25日)指出,习主席“承诺建设和平、包容和自由贸易的道路”;英国《金融时报》(5月29日)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亚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巴基斯坦媒体称之为反战争的工具以及解决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有力工具。在这些围绕着欧亚大陆运输的话语中,一个核心隐喻为“纽带”(ties,出现294次),描述着与该倡议相关的个体、商业、政治、经济和文化关系。例如,“中国长期以来试图与土耳其建立更紧密的联系”(closer ties)(《华盛顿邮报》,5月16日);“堪培拉力求与北京保持密切的经济联系(close economic ties)”(《澳大利亚金融评论》,5月31日)。
关于“移动”(moving)的隐喻也出现在诸多文本中,主要包含“上升”“崛起”(rise,出现122次),“探索”(explore,出现42次),“流动”(flows,出现21次)等隐喻表述。如澳大利亚对话网(5月26日)认为该倡议“有助于加强贸易路线和供应链,从而确保货物和服务的可持续流动”;泛非通讯社(5月11日)将该倡议喻为“一股暖流”,为全球经济复苏带来了新希望;英国的《金融时报》(5月22日)指出,中国正在确保该倡议“不受约束地崛起”。印度报业托拉斯(5月27日)引用中国驻印度总领事的话语指出,该倡议“背后不是形成反对任何国家的一个小集团,而是对合作可能性的探索”。
“精神状态”(mental states)也是一个显著的隐喻集。在这816篇新闻样本中,“一带一路”倡议被描述为“愿景”(vision)222次,“梦”(dream)72次。Wmatrix提供的词语搭配列表显示,这样的隐喻表述延伸着中国的主流话语。例如,出现频率较高的搭配为“中国的愿景”,“全球化的愿景”,“发展的愿景”和“长期合作的愿景”。同时,新闻样本描述着“一带一路”是“中国梦的体现”,延伸着“中国梦”,以及“中国民族复兴的梦想与地区自立和发展的梦想紧密相连”。
总体而言,新闻样本中广泛存在的“道路”“驱动”“连接”“纽带”“移动”“愿景”和“梦想”这一类隐喻体现出对“一带一路”的联接、促进、合作和发展理念的认同。但基于共通性经验程度的不同,这一类隐喻表述呈现出一定的国别和地域差异。“工具”“纽带”和“关联”这一类隐喻在巴基斯坦、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新闻样本中出现较多,在美国、印度和非洲的新闻样本中出现较少。例如,“路径”(path)(如“通往繁荣之路”),在印度和美国的样本中仅出现3次,非洲样本中出现5次,而在巴基斯坦、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样本中分别出现了11次、13次和17次。这样的分布模式在其它同构式隐喻使用中基本一致。例如,“愿景”在美国新闻样本中仅出现4次,而在巴基斯坦新闻样本中出现了59次;“梦”在美国和非洲新闻样本中分别出现4次和5次,而在英国和澳大利亚新闻样本中分别出现了9次和25次。此外,印度还多采用更为中性的词语描述该倡议,例如“项目”(project)出现了287次,“走廊”(corridor,主要指涉“中巴经济走廊”)出现了245次。因此,语料库工具辅助下的隐喻分析表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话语在英国、巴基斯坦和澳大利亚的新闻样本中更为显著。
2.差异化隐喻建构
新闻样本中的“冒险”“选择”“战略”“游戏”和“旅程”等隐喻对该倡议的前景、目的、动机、内涵和实施路径进行着激烈讨论,体现出国际新闻场域内不同经验与各异语境下的意义生产与协商,呈现出或谨慎、或忧虑、或质疑、或支持的多元观点碰撞。
在“商业”(business,LL=2556.02)这一较为显著的语义集中,主要包含“冒险”(venture/ventures,总计出现63次)和“选择”(option/options,总计出现47次)这两个隐喻集。诚如科勒所指出的,商业相关行为常常被描述为冒险的活动。“一带一路”倡议也不例外。澳大利亚媒体称“一带一路”为“历时数载的冒险”;印度媒体称之为“大冒险”,“雄心勃勃的冒险”,“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冒险”;美国媒体称之为“习的旗舰外交政策冒险”;巴基斯坦媒体称之为“有历史影响的冒险”。这些侧重点各异的“冒险”隐喻暗含着态度,建构着基于各自经验的不同意义联想。
此外,该倡议被建构为不同的“选择”。在澳大利亚新闻样本中被喻为“战略选择”和“新的选择”;在非洲新闻样本中被喻为“较之美国控制的旧全球化之更好选择”;在巴基斯坦新闻样本中被喻为“最好的选择”和“唯一的获得成功的选择”。但在英国、美国和印度的样本中,“选择”不是作为隐喻出现,而仅出现在“提供选择”和“做出选择”这样的话语中。换言之,这三国媒体并未将此倡议在概念符号层面建构为一种“选择”。
“战略”(strategy)“策略”(gambit)和“诡计”(ruse)这一类隐喻多出现在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新闻样本中,而且存在相互矛盾的隐喻表述。“发展战略”“双赢战略”“现代化战略”“全球贸易战略”和“中国的外交战略”等隐喻试图从全球化视角阐述该倡议与世界的联系;中国的“欧亚策略”(Eurasian gambit),“中国精心策划的战略”(China-orchestrated strategy)和“中国的地缘政治策略/诡计”等隐喻则偏离了全球化框架,试图将该倡议的目的局限于促进中国自身发展。这样基于不同信源的矛盾隐喻建构广泛存在于英国和澳大利亚的新闻报道与评论中,显示出这两国的学者、政要和新闻记者等依据各自经验对该倡议的目的与动机进行着激烈论辩。
“游戏”隐喻在美国、澳大利亚和巴基斯坦新闻样本中较为显著。美国媒体将“一带一路”比喻为权力游戏——需要其他国家做出非此即彼的选择,并会遭遇相应奖惩的游戏。如道琼斯机构新闻(5月30日)描述道:“这是一场权力游戏。北京希望其邻国,特别是美国的朋友和盟友知道他们将在支持我们或反对我们之间做出选择”;“从北京的视角来看,这个万亿美元的一带一路项目自然要奖励(rewards)给支持其帝国野心的政府,怀疑论者将受到惩罚(penalized)”。在澳大利亚的新闻样本中,中国是“国际经济领导游戏中的新手”(《澳大利亚金融评论》,5月15日);“一带一路”是一场“国际力量角逐的游戏”,中国领导人“掷下了骰子”(《澳大利亚人》,5月17日);是“麻烦重重的危险游戏”,“赌的是21世纪的中国在亚洲的地位”(《澳大利亚人》,5月12日)。在巴基斯坦的新闻样本中,“游戏改变者”(game changer)这一隐喻出现在多个新闻标题中。报道引用巴基斯坦政要和经济学家的话语指出,中巴经济走廊以及“一带一路”倡议促进合作与发展,不仅仅是巴基斯坦,更是整个区域、甚至整个世界的游戏改变者(《俾路支时报》,5月3日,4日,15日,26日,30日;《国际新闻报》,5月8日,10日,13日,16日),报道强调“一带一路”致力于建立国家间互惠互利关系,“并非零和游戏”(《俾路支时报》,5月17日)。
各国媒体还将“一带一路”倡议建构为各式各样的旅程,并将对于该倡议的态度蕴含其中。巴基斯坦媒体称之为“连接人和地区的十字路口” (《俾路支时报》,5月27日),并呼吁未加入的国家“搭上中国支持下的繁荣之车” (《国际新闻报》,5月10日)。美国和印度媒体将之喻为“雄心勃勃的冒险之旅”。澳大利亚媒体则称之为“朝贡之路”——“商人们都摇晃着算盘,走在通往快乐赚钱的朝贡路上”(《澳大利亚人》,5月15日)和“新西游记”——“这个雄心勃勃的新‘西游记’到底能多大程度上落地成功”(《澳大利亚人》,5月26日)。《澳大利亚人》(5月24日)认为,中国传达出来的讯息是:“与中国同行,因为中国能行”(ride with China because China delivers)”,但是对其最终结果是否能与这个修辞相匹配提出质疑。《西澳大利亚人》(5月18日)引用澳大利亚专家的话语,认为该国应该更加积极地参与,以免错过“新丝绸之路之船”,并建议登上船,“随着一带一路潮水航行”。同时,在旅程中需要保持警惕,谨慎行事。正如新闻标题所揭示的,“带,是的,路,是的,但是我们需要系好安全带小心驾驶”(Belt,yes,Road,yes.But we need to buckle up and drive with care,《澳大利亚人》,2017年5月26日)。英国媒体亦在多篇报道与评论中(如《金融时报》,5月10日、12日、15日;BBC,5月11日)讨论如何在“一带一路”沿途优化资源,避免基础设施建设沦为“摆设和累赘”(white elephants)。
各国媒体从国家利益和政治立场等经验背景出发,通过差异化、甚至是矛盾的隐喻形成观点交锋,并透露出与该倡议的亲疏关系。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中的问题通常被建构为相互矛盾的隐喻,而错误选择或者彼此矛盾的隐喻会使预设信息与计划失效。因此,面对这一类隐喻表述,中国需要正视问题、积极回应、及时地释疑解惑方能促进对话、搭建共识。
3.他者化隐喻建构
新闻样本中还发现了一些出现频率不高,但却具有一定显著性(如出现在新闻标题或长篇评论中)的隐喻,引导着受众按照话语生产者的特定传播意图,寻找心理上的联想。这些隐喻的建构往往不是基于客观存在的相似性,而是偏向于用各自历史、文化、政治体验和定型化的经验建构“一带一路”的意义联想,呈现出他者化倾向。“概念”“口号”“标签”和“思想泡沫”等一系列隐喻将“一带一路”倡议指向了不切实际和虚无缥缈。“殖民”“帝国主义”和“战争”等隐喻则传递出危险讯号,制造着迷惑受众的危机。此外,美国媒体从整体上采用焦点转移式隐喻和热议题的“冷处理”方式,试图跳出中国的框架与隐喻建构,将“一带一路”倡议边缘化。
什么是“一带一路”倡议?英国和澳大利亚媒体通过引用非中方信源或匿名信源,将该倡议建构为了一个“空洞的能指”。如英国的《金融时报》(5月4日)在其报道中引用美国商务部部长罗斯(Wilbur Ross)的话语:“他们谈论的丝绸之路和所有东西,都是些概念,不是贸易协定。”《卫报》在其题为《价值9000亿美元的问题:什么是一带一路倡议?》的文章中引用澳大利亚罗伊国际政策研究所的报告指出,“一带一路”是一个未被中国官方澄清的概念。BBC摘选俄罗斯报纸新闻(5月16日),认为该倡议“可能会成为一个成功的项目,但目前看来更像是‘科学发展观’”。还有报道将“一带一路”表述为“说了些漂亮话”(fine words),是“北京的豪言壮语”(Beijing’s lofty rhetoric)”(BBC,5月11日;《金融时报》,5月4日)。《泰晤士报》(5月15日)表示,“一带一路”是一个高度弹性的概念,如同“口号”一般被附在了无数的方案上。
类似的,澳大利亚媒体将之喻为 “口号交响曲”(chorus of sloganeering)(《太阳先驱报》,5月28日),“雄心勃勃的思想泡沫”(thought-bubble)(对话网,5月4日),“难以理解、非常庞大的想法”(《澳大利亚人》,5月24日)。进一步而言,这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其“特点是渐进的,感性思维和实验性,它不是一个统一的项目”(对话网,5月26日),而是 “野心的终极象征”(《澳大利亚人》,5月27日)。中国的各行各业都有“一带一路”的计划,它不只是一个倡议,而“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澳大利亚金融评论》,5月24日)。
殖民与帝国主义的隐喻建构在印度新闻样本中最为显著,其次是美国。印度媒体将该倡议比喻为中国的“新殖民主义”(《印度人报》,5月16日、18日)和“殖民控制”的“战略蓝图”(《印度时报》,5月3日;印度报业托拉斯,5月4日)。《印度时报》5月14日和16日的新闻标题分别为“一带一路倡议像一个殖民的事业”,“北京计划将巴基斯坦变成其经济殖民地”。《印度时报》(5月14日)称,“中国处于帝国建设模式”,该倡议是经济放缓期“中国的帝国弩末”(imperial overreach)。此外,印度媒体还使用了债务陷阱、特洛伊木马、龙的召唤、龙的符咒、阿喀琉斯之踵、妄想狂的长城等隐喻来指涉中巴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倡议,从而摒弃了该倡议开放、合作与发展的核心主题,制造了侵略性的话语主题,将受众再度拖入中国威胁论的陈旧叙事。
美国媒体由古丝绸之路所建构的联想是中国古老的帝国形象。小国来“朝拜帝王” (道琼斯机构新闻,5月15日),并由此演绎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是“帝国主义冒险” (道琼斯机构新闻,5月30日)。《纽约时报》(5月7日)以“扩张主义者”(The Expansionists)为新闻标题,在长达7000多字的报道中细致描绘着“一带一路”背景下正在实施中国的全球计划的工人和移民,称“今天在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可以感受到中国的引力”。道琼斯机构新闻(5月30日)更是直白地将“命运共同体”比喻为软化地缘政治锋芒的“崇高咒语”(lofty mantra)。
战争的隐喻主要出现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的新闻语料中。《华尔街日报》(5月30日)在对《注定一战:中美能否逃脱修昔底德陷阱》(2017)一书所作的书评中特别提到“一带一路”倡议,认为这“无异于是亚洲的多个马歇尔计划”,并妄下结论“中国已经处于战争状态,即使我们没有注意到它”。道琼斯机构新闻(5月30日)则以罗马的道路“不仅是贸易和文化的通道”,也是“行进中的军队”来建构基础设施建设与战争之间的联想。《澳大利亚人》(5月27日)将“一带一路”中的债转股和混合所有制等比喻为“被悄悄地、无情地锁在”经济图景中的“鱼雷”(torpedo)。这里的隐喻已然成为了部分媒体传达其意识形态偏见的说服工具。
此外,“一带一路”高峰论坛被比喻为一场盛大的派对,一场精心准备的秀。这隐喻貌似寻常,但其不寻常之处在于,美国新闻样本的聚焦点并非到会者,而是缺席者和破坏者。道琼斯机构新闻在《中国的世界:融入北京的世界新秩序》一文开篇即指出:“在北京盛大派对的贵宾名单中,值得审视的并非参加的名人,而是那些没有前来的”。CNN新闻网(5月15日)认为朝鲜周日进行的导弹发射发生在“一个令中国非常尴尬的时刻”,这“破坏了中国的一带一路派对”。这样的隐喻表述不动声色地将受众的注意力从北京的论坛转移至媒体希望强调的“焦点”之中。
值得指出的是,美国媒体从整体上采用了转移焦点和“冷处理”的方式,较少提及或有意淡化“一带一路”议题。美国的新闻语料囊括了道琼斯机构新闻、《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这四家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但其形成的语料规模却相对较小(位列第五),体现出较弱的报道力度。而且多篇报道主要聚焦于其他议题,如朝鲜的导弹发射,中国的南海问题,中国夫妇在巴基斯坦遭绑架,以及特朗普与中国的外贸协议等,“一带一路”在这些报道中仅被简略提及或作为背景出现。一个颇具代表性的例子是,在高峰论坛举行的第二日,《纽约时报》发表题为《弗拉基米尔·普京在北京弹奏两首儿时钢琴曲》的文章,“一带一路”高峰论坛仅仅只作为普京弹奏钢琴的地点出现,全文的报道核心在于《自由涅瓦河上之城》和《莫斯科之窗》这两首曲子的创作背景以及普京的才能和魅力。这似乎是在实践美国政治外交中的“别想那只大象”策略,即在话语角力中有意跳出他者的框架,疏离他者的隐喻建构,从而避免唤醒他者的认知图式。
以往的研究表明,世界媒体对于中国(如中国人、中国政府、中国项目、中国活动等)的刻画,往往倾向于使用共产主义和民族主义叙事,将其刻板印象化为独裁主义者,孤立主义者,熟悉而又陌生的他者等。而这项基于语料库的“一带一路”隐喻研究则发现,对于中国的这种简单化联想与定格在一定程度上被消解了,国际新闻所建构的“一带一路”话语呈现出一幅多元而又充满矛盾的图景。
新闻样本中存在较为显著的同构化隐喻建构,延伸着倡导全球化、重塑全球贸易与基础设施格局、建构国家间互利发展关系等中国主流话语。这样的研究发现恐怕部分得益于这一基于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即在实证研究中尽可能脱离直觉和预设,借助语料工具分析大规模真实语料。同时也说明,中国近年来的一系列举措,如2015年《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发布,2016年“一带一路”建设工作座谈会,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召开,以及一系列重大项目的签署与落地等等,在世界范围内积累了共通的经验,使得“纽带”“愿景”“发展之梦”“繁荣之路”等逐步成为认知和概念化“一带一路”的方式。但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命运共同体”在这个包含52万多词次的新闻样本中仅出现了11次。这说明这个在中国颇为主流的“一带一路”隐喻还尚未成为国际新闻流中的规约隐喻,尚未成为国际上普遍地概念化“一带一路”的方式。
新闻样本中的差异化隐喻建构体现出意义的生产、再造与协商。这类隐喻试图在各自的经验背景下重新阐释“一带一路”的意义,并呈现出较为显著的国别与地区差异。英国媒体偏重战略类隐喻,巴基斯坦和澳大利亚媒体青睐旅程类隐喻,美国媒体侧重博弈类隐喻。
新闻样本中的他者化隐喻建构体现出“话语深处”的斗争。部分隐喻建构出与中国主流话语相悖的意义,引导受众建立基于“意识形态魔方”的联想,在冷战思维与对抗堡垒之中思考和审视该倡议;部分隐喻引导受众跳出中国的焦点隐喻与框架,淡化和冷处理与“一带一路”相关的议题,疏离中国主导的语义联想关系与意义序列。
总体而言,“一带一路”所发出的“中国声音”在世界范围内回响,但同时也处于被阐释、被深度加工的过程之中。在“一带一路”这样一个开放的语言场域内,依旧横亘着根据固化经验所建构的意义联想和认知框架,悖离了该倡议“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愿景。一个可沟通的、多元对话的、良性互动的公共话语空间似乎尚且遥远。
值得指出的是,这样的研究结论主要基于主流英文媒体中的“一带一路”研究。近年来的诸多学术讨论亦是此方向,如美国主流媒体、澳大利亚主流媒体和国际新闻流中的“一带一路”图景。后续研究有必要聚焦非英语媒体以及社交媒体中的“一带一路”,以期剖析“一带一路”的多元声音,勾勒其整体话语网络结构与传播生态。
注释:
① 戴卫平:《词汇隐喻研究》,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年版,第12页。
②③④ [美]乔治·莱考夫,马克·约翰逊:《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何文忠译,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3-5、75、129、134、142页。
⑤ Burke K.A.RhetoricofMotives.Berkeley and Los Angele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69,pp.149-182.
⑥ Sontag S.IllnessasMetaphor:AndAidsandItsMetaphors.New York:Farrar,Straus & Giroux.1989.p.102.
⑦ Deetz S.Metaphor Analysis.In W.Gudykunst & Y.Kim (eds.).Methodsfor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Research.Beverly Hills:Sage.1984.p.215-228.
⑧ Ortony A.MetaphorandThought.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3,pp.1-18.
⑨ Ricoeur P.TheRuleofMetaphor.London:Routledge.1978,pp.1-7.
⑩ 陈勇、刘肇云:《隐喻政治与政治隐喻:论美国政治家的政治隐喻》,《外语教学》,200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