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明德小学)
作为教师,我们应“以人为本”,尊重每一位学生。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我们教育学生,首先要与学生之间建立起一座心灵相通的爱心桥梁。这样老师才会产生热爱之情。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的过程便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是充满了人情味的心灵交融。
我班有一个叫小成的学生,他父亲去世,母亲文化水平低,家中经济十分困难。因为家里没有人管教他,放荡不羁,学习成绩很不理想。本学期初的第一节课上就让我领教了他的不良行为习惯。第一节语文课上,他书桌上空空的就来上课,听讲还不认真。当我问他不拿课本的原因时,他满不在乎地说:“忘了!”我警告他下次一定记得带全学习用品时,他开始显得不耐烦。看到他的这副抵触情绪,我暂且决定让他和其他同学合看一本,下课后,我找他谈话。谁知他竟然对我说:“我就这样!”我拍了拍他的肩膀,拿了一个凳子先让他坐下,然后我也坐了下来,轻声地对他说:“坐下来好好谈好吗?”他拘束地抬头看了看我,目光柔和了许多。谈话的过程中他一改上课时的蛮横态度,很自觉的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向我表明了决心,看着他,我感到高兴。在以后的学习中,我还努力取得他的信任,在沟通交流的基础上感化他,在理解尊重中加以引导。深入他的心灵,在相互信任的心理氛围中给以关怀和引导,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他有过错,我不是简单训斥一顿就算了事。而是耐心开导,时时注意满足他自尊的心理需要,防止其产生逆反心理,特别注意以平等、尊重、信任、友好、关爱的态度对待他。
激励永远是教育的态度。由于学困生过去是经常失败、屡遭挫折的,他们大多存在着自卑心理,缺乏学习的内驱力,没有远大的目标。只用批评指责的办法,他们是难以做到心服口服的;讽刺挖苦,责难体罚,更是“征服”不了他们,有时会造成反抗,使师生积怨越来越深。而老师真诚的爱,经常性的鼓励,对于一向生活在“暗淡无光”环境中的学困生来说,这种需求犹为强烈。他们会因为老师的点滴鼓励产生心理愉悦,满足自己的心理需求。实践证明对学困生进行教育,“温柔胜于强力”,“成功的背后是激励”,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可以唤起学困生的上进心,是一种费力小而见效大的好办法。
班里的如飞同学是最令我头痛的,他不完成作业,各科成绩都很差,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老师不在身边,课堂作业他能交空白页,平时的家庭作业就更不必说了。无论是苦口婆心的教育或是声色俱厉的批评均无济于事,一副“软硬不吃”的样子。针对这种情况,于是,我在提高他的学习兴趣上下功夫。他比较爱劳动,我就利用大扫除给他展示的机会,鼓励他、表扬他劳动认真积极。千方百计地创设机会,让他获得成功,细心注意他哪怕是微小的进步,及时给予恰到好处的表扬。终于他获得了成功的喜悦与自信。我高兴地看到他逐渐有好转的迹象了:学习兴趣浓了,上课能专心听讲了,纪律有进步了,下课再也不像一匹野马了;作业不但能完成,而且书写也有很大的进步……总之,在教师不断激励的言语中,这“孺子”居然可教了,且在这学期学习中,他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学困生的个性也千差万别,如有的活泼、好动,有的迟缓、郁闷,有的自尊心极强、有的性格刚烈,等等。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重视这种差异,深入了解弄清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
宝良在我班是大错不犯,小错不断,今天刚刚被批评过的事情,第二天又故伎重演,由此可见,他没有真正认识到犯错的危害,老师的教育也没有被他彻底接受。这个同学有个喜欢打篮球的特长,于是,我决定从和他一起打球入手适时教育。一次,他往卫生区丢废纸,被同学发现,向我作了汇报。我立刻找到他,告诉他课外活动去操场上打球,他非常高兴地去了。在打球过程中,他多次犯规,我以此为契机,警告他没有严格遵守规定,然后联系到他平时总犯错误的行为进行教育,他虚心接受,表示今后决不再犯。以后我和他成了球友,他遵守纪律的自觉性越来越强,改正了以前屡犯错误的毛病。
总之,学困生的转化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我们以满腔的热忱、鼓励、帮助他们自我转化,人人添上一根柴,顽石也能炼成金。真心地希望所有教师都能正确面对学困生,多一份关爱,少一点冷漠;多一份耐心,少一点指责;让校园里的“丑小鸭”都能变成美丽的“白天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