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朗读教学弱化现象及应对策略分析

2018-02-09 19:23◆王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28期
关键词:多元化初中语文文章

◆王 爽

(辽宁省鞍山市华育外国语实验学校)

语文这一门课程的学习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兴趣,为学生传授朗读的技巧,帮助学生更快的汲取更多的文学知识,充分提高学生的文学水平。

一、初中语文朗读教学现状

1. 师生对朗读不够重视。通过对语文教学实践研究发现,初中语文教学中一部分师生都没有认识到朗读教学的重要性。这一现象主要归结于以下两点:第一,因为应试教育的存在使得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陈旧,从而忽视朗读教学这一内容。第二,由于一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仅仅让学生随口一念来代替课文朗读,长此以往学生就对朗读失去兴趣,同时也难以从中获得更多的能力,最终造成学生整体朗读水平的下降。

2. 朗读目标不明确。在语文朗读教学中,由于不同类型的文章具有不同的朗读方法,因此教师要根据文体的不同加以区分,从而制定多元化的朗读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的朗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针对一个朗读目标展开教学,而忽视了学生的需要。且教师并未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朗读目标,而仅仅是让学生模仿朗读的形式,这就不利于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3. 朗读策略缺乏多元化。由于很多老师还在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因此在朗读教学中就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教师本身对于朗读教学的策略把握不准确,教学方法单一。且在朗读教学过程中过于关注课本上的内容,而忽视了课外的朗读。学生平时的朗读练习是建立在熟悉文章的基础上,而一旦遇到陌生文章就会显得无措。这一情况就极大的限制了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

二、朗读教学弱化现象的改进策略

1. 重视朗读教学,给学生充足的朗读时间。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只有通过朗读才能够感受到文章中所蕴含的铿锵之美”。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将朗读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减少不必要的解释,尽可能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学生通过对文章的朗读充分感受其中作者抒发的感情,并欣赏文章的独特魅力。只有不断的朗读和积累,才能够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为学生之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以鲁迅的《故乡》教学为例。这是一篇以叙事为主的文章,文章讲述了作者回故乡遇到的人和事,用饱满的语言描写充分的展现出了其中不同的人物特点。如憨厚朴实的润土以及尖酸刻薄的杨二嫂。在对叙事类文章学习过程中,教师在必要的讲解之后,让学生自己去朗读能够产生与众不同的效果,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加深体会。

2. 为朗读创造适合的朗读情境。影响语文朗读教学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初中生对语文朗读缺乏兴趣。因为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师生关注最多的是写作以及阅读能力的培养,而朗读是一个被忽视的内容。学生在平时朗读的次数就非常少,长此以往逐渐就失去了对朗读的兴趣。因此,作为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就要采用科学的方法来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朗读的积极性。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周围的教学工具比如多媒体,投影仪等等来为学生创造一个浓厚的朗读氛围。

如在学生朗读《沁园春·雪》这词的时候,老师以文章中描写的塞外雪景为基础,借助投影仪为学生展现出一幅壮观的雪景图。在学生朗读过程中配合背景音乐,激发学生的情感表达。又如,在学习《唐雎不辱使命》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配合节奏感较强的音乐以突出紧张的氛围,让学生更容易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朗读中。

3. 促进朗读策略多元化。在朗读教学中,教师要尝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使得朗读课堂教学更加丰富,充分吸引学生的兴趣。在常见的课堂讲解之外,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同时丰富课堂教学的形式,让学生的积极性被激发出来。此外,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单人示范朗读以及学生小组朗读又或者分角色朗读教学等形式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多种朗读教学形式的结合,有效增强课堂朗读教学效果,为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如对《水调歌头》的朗读教学过程,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整体感情基调,更快地融入其中,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展示一组朗读视频。随后在音频和视频的交相辉映下让学生展开诵读,“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以便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总结

综上所述,对于中学生而言,朗读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并为学生创设朗读情境,借助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朗读学习理念,为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只有引导学生产生朗读兴趣,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素质化,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

猜你喜欢
多元化初中语文文章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巧用“多元化”,赋能“双减”作业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