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 钧
(广西省大化县北景镇中心小学)
中国农村里的学生要远远多于城市里的孩子,搞好农村教育意义非常重大,尤其是小学生,他们正处在启蒙的年龄阶段。对于小学数学这一学科,老师在布置课外作业时某些地方存在不足,使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比较低,因此老师要精心设计课外作业,使学生享受作业带来的成功与喜悦,进而巩固所学的知识,形成技能和技巧。
老师在课堂上讲了一个公式和定义,为了能让学生熟练
掌握,会布置许多相似的、重复的作业,让学生去完成,虽然这样机械的练习能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高分,但重复的去计算、重复的练习,学生会对数学学习慢慢失去兴趣,他们会感到学习数学是非常枯燥无聊的,出现一种厌倦情绪,如果在小学学生就出现这样的心理,那么对其以后的数学学习过程是非常不利的。
在农村小学里,老师都是在快放学的时候布置大量的数学课外作业,老师的出发点大都是想让学生多做习题,对所学知识印象更加深刻。但是学生要完成这些作业需要花费两三个小时的时间,小学生都有爱玩的天性,尤其是农村的孩子,他们本想着放学后能够放松一下,跟自己的小伙伴们一块做游戏,享受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而一切被繁重的作业所打破,如果不做的话,怕受到老师的批评,小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尤其在意。一次两次的,学生还可以坚持着去完成,但每次都是这么多的作业,很多时候开始应付了事,漫不经心,书写马虎,甚至开始出现抄袭作业的恶习,种种不良习惯是学生学习进步的拦路石。这样的话,老师布置的作业还有意义吗?既达不到作业应有的效果,也浪费了学生们的时间。
“一刀切”的数学课外作业布置对学习优秀的学生来说,他们“吃不饱”,学习主动性不强,不能进一步开发他们的数学潜力;对于数学学习有困难或动作缓慢的学生来讲,他们“吃不了”,感觉数学学习更加困难。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就是为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目前的学生只会学知识而不会用,他们不知道知识的来源和实际应用。那么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就要选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练习题,让他们知道知识可以用在生活的哪些方面以及怎么用,让学生学有所用,慢慢地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不是培养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
为什么中国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强,这跟他们从小受到的教育密不可分。老师在讲课时总会把每道题的固定解题模式讲给学生,也只讲一种解题方法,这样就抹杀了学生的创造性,造成了学生思维的僵化,模式比较固定,不知变通,这不利于学生更长久的发展。老师应该选取有多种解法的题目,让学生从多渠道、多角度、多实样的进行尝试,寻找新颖独特、有创造性的解法,从小就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的思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数学教师应给每个学生挑选适合于他们的问题,不催促学生,不追求解题数量,让每个学生经过努力都能成功”。每个人生而不同,有的学生对数学那种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而有些学生则对数学学习不太感兴趣,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变得参差不齐,老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来分层次设置作业,老师可以根据每次数学考试班级里同学的排名来布置作业,比如给数学成绩前20名的同学布置一些中上等或上等难度的题目,给排名靠后的同学布置一些中等的或基础的题目,这也算一种因材施教的方式吧,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做作业时取得进步。
小学时代是每个人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不要给小学生太大的压力,他们应该在快乐中、在游戏中去成长,而不是在作业中去成长。小学生目前又不需要去参加中考、高考,为什么要把他们逼得那么紧?是分数重要?还是小学生的快乐重要?大多数老师和家长认为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应该从小竞争,这是不正确的,那么小的孩子就要背着沉甸甸的书包去上学,埋头于做作业,如此反复的话,学生的性格会慢慢变得忧郁、变得内向、变得孤僻,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总之,农村小学数学老师要科学、合理地布置数学作业,不要给学生过多压力,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