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阳
(贵州省遵义市红花岗区第二小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写作一直以来都是困扰小学生的一大难题,可以说在语文“听、说、读、写”四项基本功当中,“写”是最难的,很多学生是谈“文”色变。受传统作文教学理念的束缚,“套话作文”也给小学生思维的创新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要想改变这样的现状,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从小学生成长的环境和自身的特点出发,让小学生们真正认识到“仿写作文”与“套话作文”的本质性区别,这样才能让作文教学回归到“原生态”,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促进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通过有效的作文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小学生们的写作能力,而且还能够进一步增强小学生们的审美意识,能够让他们把自己心中最真实的感情通过文字描述出来。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才能够让小学生正确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脱离框架的束缚等等问题,则成为老师们在作文教学中最为困惑的一个问题。因为作文教学不像数学知识一样可以公式化、程序化,更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而且作文教学的效果也不是立竿见影的。于是,在小学作文教学中,为了写出好作文,就运用写作套路,把一些华丽的语句堆砌在文章当中,或者引用一些名言警钟,或者发出伤春悲秋的感悟,而这样的作文虽然在考试中能够拿到高分,但却并非小学生们的真实感受,更不能够让小学生们在写作的过程中获得乐趣,不利于他们创作灵感的激发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而这一系列的问题也正是老师在作文教学中所摆脱不了的困境,也是当前小学作文教学脱离“套话作文”、回归“原生态”问题中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话题。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每个小学生的心里都会记得几篇常见的,而且容易被考到的作文模式,如在遇到写关于“好人好事”方面的作文时,他们就可以搬出“拾金不昧”“扶盲人过马路”等素材,而要写关于“爱”的作文时,他们就会写“妈妈雨中背我看病”“老师补课”等内容,但是这些内容真的是每个小学生都能够遇到或者经历过的事情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样的内容明显的存在的雷同的套话作文现象,但是有的老师或家长却不以为然,觉得小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和词语积极不够,只有通过这样的仿写才能够促进作文写作能力的提升,但“仿写”与“套话”有着本质性的区别,对于作文的结构老师可以引导小学生去进行理解和模仿,然后再通过对比去进行借鉴,而这样的过程与套话不同,这里需要小学生能够进行合理的掌握和把控,以防把“套话”当作“仿写”,让作文形式变成“虚构体”。
只有在生活中进行深刻的体会,才能在作文中所真实的材料。因此,老师一定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作文教学中为小学生创设更加广阔的学习空间,让他们能够对自然环境中、在生活实践中去进行作文素材的积累,给他们辨别真善美的机会,让他们看到生活中的真实情感,这样才能产生一种写作的冲动。比如,在当今高楼林立的大城市里,看到清洁工阿姨辛苦以及那些随地吐痰现象,这时就可以让小学生展开自己的想象,去感悟这真实性的场景。相信在这种真情实感的沉淀中,小学生的作文一定能够充分情感,而且还会产生一种难以割舍的爱,而这种真实的环境描写中,当然也就不需要空话和套话的出现了,让小学生自然而在的规避“套话作文”登场。
再如,在写作“体验”方面的文章时,小学生就不用再把“西红柿炒鸡蛋”搬出来了,而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走出课堂,去进行一次真正的野炊,这样小学生就可以把在野炊过程中每个人的精彩表现记录下来,而这些记录才是小学生亲身体验的“原生态”,在进行作文素材整理的时候,脑海中自然就会把一幕幕鲜活的场景进行再现,而要达到“下笔如有神”的境界也就不再是难上加难了。
虽然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获得非常大的成效,但以考试成绩论输赢的思想始终没有完全排除,而表现在作文教学方面就更加显著,许多老师一边进行着教学模式的创新,给学生们讲授作文写作的技巧,而另一边又不辞辛劳的给小学生传授一些所谓的“作文技术”,这就难免使小学生们作文出现千篇一律的现象,而且小学生们还会记得老师教给他们的作文套路,知道哪个部分要详写,能拿高分,这些投机取巧的作法给了小学生一个错误的方向,让他们即使有自己的想法也不会轻易写出来,制约着小学生思维能力的发挥。因此,要想改变这种“应试效应”就必须要改变老师的教学理念,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把重点放在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培养以及思维能力的训练上,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创设一个能够激发他们思维与创新的氛围,这样才能使小学生能够推陈出新,写出具有标新立异的好作品。另外,老师一定不能够打击小学生们的“异想天开”,要鼓励他们运用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去捕捉生活中的各种景象,然后把这些可爱的景色以文字的形式写出来,让作文不仅具有“原生态”,更具有生活教育的意义。
写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部分,不能孤立地看待,必须要与我们识字教学、句子教学、阅读教学有机联系起来,相互作用,相互补充。必须要与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有机结合,必须要对我们教学的内容最大优化,对课堂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因此,在小学语文课堂的阅读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和谐的空间,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真正从内心深处掌握知识,理解课文内容。同时,教师要对学生多加引导和指点,让学生在掌握文章内涵的同时,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能够从字里行间,从词语句子,从段落篇章中找到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的构思,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写作思路体系,从而再在思路体系框架下,表达自己的想法,加入事实案例,从而完成写作的任务。而这个过程是让学生能读,会读,让老师能导,会导,学生从中学习写作方法,理解文章布局,清楚写作结构,让学生在想法变得“原生态”,感发自内心深处,真正写出一篇具有学生真心实感的佳作来。比如,在学习《草原》一文时,小学生可以在进行教材内容的预习时对里面的一些好词句,而这些优美的辞藻就是学生作文的最好素材。
另外,还要鼓励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写读书笔记的好习惯,把一些自己认为好的段落、词句摘抄下来,这是最简单的读书笔记,更深一层就是要求小学生在阅读过一篇文章之后,把自己的想法和感悟写出来,而不是以“套话”的模式进行记录,而且自己的读书笔记可以不遵循固定的作文格式,也可以没有体裁的限制,只要是自己内心最为“原生态”的感觉即可。而且老师还可以对学生的这些读书笔记进行指导。久而久之,“原生态”作文教学自然而然地就会替代“套话作文”,作文教学的质量也会得到进一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