芮建民
鲁迅的《朝花夕拾》中的十篇散文,笔调闲静温情,而其中《阿长与 〈山海经〉》可以说是其中更为温暖的一篇,除了内容笔调轻松活泼,充满幽默感外,更表达了成年后的“我”对阿长同情、愧疚、感激、眷念的复杂感情。在此文中,“阿长为我买来《山海经》”的故事无疑是文章的重点内容,值得师生在课堂上细细品悟。
作者没有具体描述 “阿长如何费尽心机购买《山海经》”的经过,而是对《山海经》内容作了三次或简或详的描写,不由得让人深思其写作独具匠心之处。笔者在具体教学中围绕对《山海经》内容的描写部分展开充分的品读,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第一次有关《山海经》内容的描述是一个和蔼的老人说给“我”听的,“曾经有过一部绘图的《山海经》,画着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生着翅膀的人,没有头而以两乳当作眼睛的怪物,……”
教学过程如下:
师:我们都学过《从百草园道三味书屋》,知道了“我”在三味书屋的学习感受是怎样的?
生:在三味书屋的学习是呆板无趣的。
师:所以,当这位和蔼的老人给我《山海经》的时候,我对这本书产生了怎样的情感?请先想象一下,老人描述的场景。教师范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三脚的鸟……
生:渴慕之情,渴望羡慕。
师:对这是一个很有分量的词,不是一般的爱慕,而是一种迫不及待的思慕。这都是在三味书屋里读不到的,当老人说给“我”听的时候,唤起了“我”无穷的好奇心和想象力。所以“我”现在还清晰地记得书中的内容。
师:还有哪些词句写出了“我”的渴慕之情?
生:很愿意、谁也不肯、又没有好机会、一……就,……
师:同学们能感受到“我”内心的那种“焦躁”吗?那阿长,会看到我内心的渴求吗?
生齐答:会。
师:阿长会怎么想呢?(学生自由发言)
师:所以,同学们可以理解了,作者为什么把《山海经》的内容写得那么清晰,把我的渴慕之情说得那么强烈?
生:为下文阿长能给我带来《山海经》埋下铺垫。
生:侧面衬托阿长的伟大,对我的用心关爱。
【点 评】《山海经》的内容不仅对文中的“我”是充满惊奇的,也是学生们感兴趣的,教学时巧用学生的猎奇心理,引导学生感受作者语言文字背后的匠心与人文情怀:“我”对《山海经》的渴慕越加强烈,越衬托阿长心底对我的“真爱”。
第二次描述是当阿长给我带来《山海经》的时候,“我”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这两句,看似简单,却别有深意。
教学过程如下:
师:当阿长给“我”买来心爱的《山海经》时,“我”本应赶紧阅读,不吝笔墨详细描写阅读内容,但此时偏偏就两句带过,对书也只是略略一翻。为什么作者此时只是简单描写呢?
生:“我”非常激动,没有细看。
师:那“我”此时内心深处关注的焦点在哪里呢?为何激动呢?
生:在阿长身上,对她能给我买来《山海经》感到非常意外。
师:哪些词语能看出我的“意外的惊喜”?
生:霹雳、全体都震悚、果然、新的敬意、伟大的神力、完全消失……
师:其中“新的敬意、伟大的神力”与上文中意思一样吗?
生:上文中含有“反语”的意思,现在不是,是含有对阿长真正的佩服之情。
师:这在写作手法上属于——(学生接:直接抒情)
师:所以此时,作者对《山海经》内容的略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用人文性的语言抒发对长妈妈的真挚的情感。因为长妈妈,是伟大的“保姆”,是用真心、爱心关心我成长的。
【点 评】此处教学简用《山海经》内容,通过对重点抒情词语的理解与细品,感受作者 “大词小用”的目的,唤醒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更好地感受长妈妈的细腻的爱心,同时也理解作者心灵的真实剖白。
第三次描述是“回忆中的《山海经》”,而且回忆得非常清晰:印刷十分粗拙的本子……但那是我最为心爱的宝书,看起来,确是人面的兽;九头的蛇;一脚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没有头而“以乳为目,以脐为口”,还要“执干戚而舞”的刑天。其中虽说到“粗拙的本子”,但是两次提到“心爱的宝书”,还对书中的内容再次详细描述,这些都是值得细细琢磨的。
教学过程如下:
师:请同学们在文中再次划出有关对《山海经》具体内容的描写。比较一下,这次描写较前两次怎样?
生:最为详细。
师:“我”对拥有这本书持怎样的态度?找出相关语句说一说。
生:从我看作是“最为心爱的宝书”“到现在还在眼前”……说明“我”对这本书非常珍爱。
师:这可是三十多年前的书啦!印制粗拙、纸张很黄、图像很坏,但“我”却仍然记忆犹新,并两次提到是“宝书”,什么原因呢?
生:说明“我”确实非常喜欢《山海经》。
师:真的是因为“我”喜欢《山海经》,而对《山海经》难以忘却吗?透过“我”对《山海经》喜欢和难忘的背后,“我”真正难忘的是什么?
生:真正难忘的是长妈妈对我的关爱。
师:对,《山海经》只是一个载体。作为一个文学大师,不吝笔墨三次写到《山海经》的内容,原来是有其写作目的的,这是从不同角度,深沉含蓄地写出长妈妈对我的真爱,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这位母亲般的保姆的怀念。
【点%评】%许多教师在本文的赏析品悟时,都能紧抓最后二节开展反复品读学习,这本无可厚非,最后两节也确实是文章的高潮,但更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们应当看到,本文前面的所有描写,尤其是作者反复提到《山海经》的具体内容,都只是一个铺垫,也是情感蓄势酝酿的过程。教学也可顺势而为,通过对《山海经》内容描写的赏析理解,为学生对最后两节的理解,尤其是对“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句话的理解作铺垫。
每个文字都是有温度的,我们在教学时,不仅能抓住文本高潮、重点难点来前后连续性指导学习体悟,还能挖掘那些看似“轻描淡写”,然则“着力”很深的语段,细细揣摩其背后隐藏的立意之处,化艰涩的认知为简约的、水到渠成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