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凤凯
(周口师范学院 文学院,河南 周口 466001)
秒,分,年月,
是用机械算的时间。
白头,绉皮,
是时间栽培的肉身。
谁曾见过心生白发?
起了皱纹?[1]
伽达默尔在讨论荷尔德林时,关注到一个问题,“到处都将荷尔德林视为我们这个世纪的诗人,这到底是什么缘故?”[2]将此问题置换到老学研究中,恰如刘固盛在《老学与中国思想史研究》中所指出的现象,即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老子”,每一个注释研究者有其各自所理解的“老子”[3]。诚如其言,这是老学发展的规律和重要特征,应该从思想史的高度重新认识和研究各历史时期的老学著作。实际上,这一现象本身就值得研究:为什么不同时代有不同的“老子”?为什么每一个注释研究者有其各自所理解的“老子”?对于荷尔德林,伽达默尔解释说,“荷尔德林的作品还永远具有当下性”。对于老子,我们的回答是“老子”永远具有当下性。老子的当下性是指这样一种阅读体验,无论何人何时何地的每一次阅读,《老子》不是作为过去时代的文本被体验到,而是作为当前的体验,且与读者建立起直接的联系。这正是短短五千言的文本能够长久不衰的原因。“我们的阅读就是为了找出本就在那里的东西,并试图按它出现的方式本身来把它找出来。”[4]335试问,《老子》何以具有这种鲜明的当下性?限于篇幅,本文仅仅从老子的时间范畴做出尝试性的解释。
什么是时间呢?在古代,先人们在时间的链条上划分出很多段落,不同的时段做相应的不同的活动,如一年中之四季、十二月、二十四气、七十二候,小则一日中之旦、朝、日中、昃、昏、暮、夕、夜等时段。这些范畴的出现有一个次序,依照刘英的研究,先有“日”“夜”,再分“早”“晚”“朝”“晨”等,继而出现“春”“秋”“冬”“夏”,最后才出现“月”“年”“岁”等[5]。现代的人们所使用的时间是牛顿所发现的有规律的直线运动的时间,60秒为1分,60分为1时,24时为1日,30日为1月,12月为1年。它是在1972年1月1日开始确立的,依据的是原子时变率:1原子秒=9192631770铯周期。这一可估量的时间是达尔文主义意义上之线性发展的时间,也就是黑格尔意义上之“世界历史”的时间。从古至今,时间一直是人为的规定,是人为的建构,人类的生活作息全部要遵循时间的规律。同理,老子在构建《老子》文本时也观察到时间现象,包括时间的顺序、历程以及生命的时段,老子用来描述这些现象的词汇是为《老子》的时间范畴。
《老子》中没有“时间”。“时”在第8章“动善时”中出现,意思是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所以,“时”不是时间范畴。“间”出现很多次,“天地之间”“无有入于无间”,表示间隙、空隙的意思,也非时间范畴。那么,究竟哪些范畴表示时间呢?
第一类是名词性的时间范畴,它们最为明显,也正是我们现在仍在使用的时间性名称。
1.日。第23章王、河本为“骤雨不终日”,帛本为“暴雨不终日”、傅奕本为“骤雨不崇日”,在“日”的使用上一致,都表示一整天。第26章“君子终日行”,整天行走。“日”也是一整天的意思。
2.朝。第23章“飘风不终朝”,狂风刮不了一早上,“朝”是早晨的意思。第53章“朝甚除”的“朝”是朝廷之意。各种版本均如此。
3.春。《老子》第20章“如春登台”,各种版本均如此,意思是春天登台眺望景色。“春”仅仅表示春天,是典型的时间范畴。
4.冬。《老子》第15章“若冬涉川”,各种版本均如此,意思是冬天涉足江河。
5.年。《老子》第30章“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这一句,王、河上公及傅奕本有,但帛书、简本都没有。陈鼓应结合马叙伦、劳健等人的观点,认为该句不是《老子》原文,而是后人注文[6]。倘若该结论成立,《老子》中原本便没有“年”。
第二类是表示时间顺序的时间范畴,主要是“先”“早”。
1.“先”多次出现,大概有两种意思。其一表示“前”,与“后”对应。如第2章为“先后之相随”,王弼本和傅奕本为“前后相随”,帛本和竹本为“先后之相随”。第67章“不敢为天下先”、第62章“虽有拱璧以先四马”(拱璧在前,四马在后)。第66章“欲先民,必以身后之”,竹简本为“圣人之在民前也,以身后之”。第25章“先天地生”(在天地形成之前就存在)。第7章“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帛本为“外其身而身先”(把自己放在后面,反而能被大家推举到前面)。第67章“舍后且先”(舍弃退让而求取争先),“先”表示“向前”。这里的“先”更多的是表示方位。其二是与“胜”同意。第78章唯有傅奕本做“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其余均为“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在第一种意思中,唯有第4章“象帝之先”,意思是道似在天地之前,即好像是天地的祖宗。这里“先”虽仍与“前”同意,但更鲜明地表示出时间顺序。
2.早。第30章“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矣”,意思是不合于道的,很快就会消逝。“早”,不表示早晨。第59章“早服”(早做准备)。
第三类是表示时间历程的时间范畴。在《老子》中这一类的词汇最多,而且是正反同时出现,分别是“古”与“今”、“始”与“终”、“久”与“长”、“晚”、“恒(常)”。
1.“古”与“今”是相对应的词汇,谈古之时,往往隐含着与之比较的“今”;论“今”之际,往往将“古”视为对照物。在《老子》中也是如此。第21章“自今及古”,意思是从当今上溯到古代。第14章为“执古之道”,在马王堆甲乙本中均为“执今之道”。潘雨廷先生说:“‘今’字改成‘古’字似在武帝时,由尚黄老而尊儒术,乃有趋时者,改此以适应当时的儒家思想。”[7]57他解释为:“观《老子》的思想,非常明朗,于古今的时间概念,更有正确的理解,故必须‘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此之谓‘现在’。有此‘现在’的概念,乃能理解‘古代的现在’。古代更有古代,时时上推以知古始。以知古始者,所以知‘古始的现在’。由‘古始的现在’发展成‘近代的现’,由‘近代的现在’发展成‘今日的现在’。此‘现在’的发展,是谓道纪。其后有儒家的道统,佛教的灯传,皆此道纪之象。”[7]58
这里要指出的是,在“古”与“今”的对照中,时间的历程显现出来,《老子》说“今”为第67章“今舍慈且勇”,说“古”为第15章“古之善为士者”,体现出厚古薄今的倾向。
《老子》中还有“昔”,第39章“昔之得一者”,表示“古”的意思。
2.“始”与“终”也是相对应的词语,《老子》中仅在第64章“慎终如始”出现连用,意思是事情要完成的时候也能像开始的时候一样的谨慎。
“始”表示起始、开始,如《老子》第2章“万物作而弗始”,意思是不以首创者或起始者自居[8]139。第32章“始制有名”,意思是万物兴作就产生了各种名称,“始”指万物的开始。第38章“道之华而愚之始”,意思是预设的种种规范,不过是道的虚华,是愚昧的开始。第41章帛本为“善始且善成”,其余诸本均为“善贷且成”,意思是善于辅助万物并使它完成。第64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的远行是从脚下举步走出来的。但是《老子》又赋予“始”以“母”的含义,即“始”表示起源、源头,第1章“无名,天地之始”,与之对照的是“有名,万物之母”。第52章“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这里的“始”与“母”同意,表示起始、起源。第14章“能知古始”,意思是能够了解宇宙的起源,仍然是起源的意思。老子的“天地之始”是从现在的物理学上的宇宙生成论而言,是指道产生于宇宙大爆炸,道就具有与时间相始终的特性。
“终”表示整个、完整,如《老子》第23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狂风大雨持续不到一整天。第26章“是以君子终日行”,整天行走。第55章“终日号而不哑”,意思是整天号哭,喉咙却不会沙哑。我们注意到,《老子》使用“终”字时,往往伴随“日”“朝”等名词性的时间范畴,用来强调时间的度量,突出经历了多长时间。另外,《老子》第34章“以其终不自为大”,意思是由于它始终不自以为伟大,保持着既定的信念与执着。第52章“终身不救”,意思是终身都不可救治。第63章“故终无难矣”,意思是终究没有艰难的事。这些表达中,“终”表示在时间的恒久历程中的常态,也就是说,“终”代表着不断变动中时间的固定特征,是凝固了的时间。
3.“久”与“长”。“久”通常与“长”一起出现在《老子》中,如第7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第44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第16章“天乃道,道乃久”,意思是体道而行,可以长久。第23章“天地尚不能久”,意思是天地的狂暴(狂风、骤雨)都不能持久。第33章“不失其所者久”意思是不离失根基的就能长久。第58章“其日固久”,意思是已经有长久的时日。第59章“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掌握治理国家的道理,就能长久。“长久”是《老子》中表示时间的跨度无限大,乃至于没有界限。
“长”则有很多意思:其一,表示形状,如《老子》第2章“长短相形”。其二,表示高人一等的人,如第28章“圣人用之以为官长”,“官长”是百姓的长官、君主。第67章“故能成器长”,意思是成为万物的长官。第54章“其德乃长”,意思是,拿道的理论贯彻到一乡,他的品德才能可以受到百姓的尊崇。其三,表示生长,如第51章“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意思是使万物生长发育。第10章“长而弗宰”,意思是使其生长而不占有。其四,表示长久,如第9章“揣而锐之,不可长保”,意思是显露锋芒,锐势难以长久。第22章“不自矜,故长”与第24章“自矜者不长”,意思是不自我矜持,反而能够长久。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长生”,如第7章“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长生”等同于“长久”,第59章“长生久视之道”,长久维持、存在。可见,“长”不仅与“久”结合,表示长久,也与生长发育的生命历程相结合,表示生命的跨度。“长”是《老子》诸多时间范畴中,沟通时间历程与生命时间的关键概念,是老子哲学从形而上学走向生命哲学的津梁。
4.晚。第41章“大器晚成”,意思是巨大的器物需要长时间的造就方能完成,用来表示有大成就的人要经过长期的坚持不懈和积累始能为功。但竹简和帛本将“晚”字写成“免”“慢”,由此出现“大器免成”“大器慢成”。王中江先生通过详细的论析,辨明“大器晚成”是正确的[9]。可见,在老子的观念里,“晚”不是“早晚”的“晚”,而是更接近“久”。但“晚”比“久”更突出时间历程的趋后性。
5.恒(常)。对于“恒(常)”,傅雪松在《时间美学导论》中专门论及。他说:“《老子》开篇即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里的‘常’,据考原是个‘恒’字。”“凡是在通行本中出现的‘常’,在《帛书老子》与《郭店老子》中,均为‘恒’”,之所以改为“常”,乃是因为避讳汉文帝刘恒的名讳[10]149。该书研究了“道”与“时间”的关系,指出,“恒”所具有的时间性意义,乃是“道”的时间性。“‘道’之‘恒’所展现出的时间正是天地万物的存在之域,世间的事物只有在时间的给出中才能得起本己之所是,也只有在时间的绽出中才有可能如其所示的存在。”[10]153
这5组(个)词语侧重点各有不同,这也是《老子》同时分别使用这些词语的原因。“古”与“今”偏重于从历史的角度看待现在,是历史性的时间范畴;“始”与“终”表示时间历程的首与尾,侧重时间的整体性;“久”与“长”表示时间的稳定性、长期性;“晚”突出时间历程的趋后性;“恒(常)”说明天地万物的时间性存在。
第四类是表示生命时间的范畴。在《老子》中,与生命密切相关的两组时间范畴是“新”与“老”、“生”与“死”。前者展示出生命的状态,后者表明生命的限度,这也是老子思考生命问题的两个维度。
1.“新”。《老子》第15章“故能弊而新成”,意思是去故更新;第22章“敝则新”意思是破旧反而能够生成新的。可见,老子喜欢变新、革新,“新”是在祛除旧的基础上出现的,而旧的事物不会自行消失,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采取积极的措施,努力去故迎新。
2.“老”。不知老子是否避讳自己的姓氏,“老”在《老子》中仅出现两次。其一,《老子》第30章、第55章“物壮则老”,意思是凡是气势壮盛的就会趋向衰败。其二,第80章“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意思是人们从生到死,不相往来。前者与“新”想对立,后者更接近“死”。
3.“生”与“死”是《老子》中的高频词汇,其意思也较繁杂,从中我们能够切身感悟到老子对生的向往。对于“生”,老子关注了三个问题,分别是什么是“生”、如何“生”、“生”后应如何。
什么是“生”?生长发育谓之“生”,如第2章“生而不有”。自然界到处都是“生”与“死”的生动展示,如第39章“万物无以生,将恐灭”,意思是万物不保持生长的状态,就会灭绝。第30章“师之所处,荆棘生焉”、第64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第46章“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如何“生”?“生”与“死”总是出现在《老子》对“道”的表达中,如第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第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第51章“道生之,德蓄之”、第34章“万物侍之以生而不辞”、第6章“谷神不死”,意思是虚空的变化是永远不会停歇的。“生”与“死”也出现在对“有无”问题的阐述中,如第2章“有无相生”、第40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有”与“无”的关系是通过“生”确立的,“有”与“无”之间的互生是两者割舍不开的联系。
第76章探讨人的生死问题,讲述柔弱胜刚强的道理。“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老子发现一个现象,那就是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的时候身体变得僵硬了;自然界中的草木生长的时候是柔脆的,死的时候就干枯了。由此他发现“生”的特点是“肉”,“死”的特征是“硬”,进而扩展到社会、政治层面,告诫人们要柔弱胜刚强。《老子》第67章“舍后且先,死矣”,意思是舍弃退让而求取争先,是走向死路。
“生”后应如何?《老子》第50章集中探讨生与死的问题。“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理解这一章的难度在于,其文句意义不够清晰[8]528。根据陈鼓应先生的解读,该章形象地描述了生与死是相对立的。何为“生”?出世为生。何为“死”?入地为死。人世间的生死,30%的人可以长寿,30%的人短命,30%的人贪生而自寻死路。老子在此所告诫的正是这些贪生而寻死的人,也就是第55章“益生曰祥”,意思是纵欲贪生就会遭殃。第33章“死而不亡者寿”,意思是身死而不朽者才算长寿。
前文简略介绍了《老子》中的时间范畴,分别是名词性的时间、时间顺序、时间历程、生命时间,展示出老子的思想进路。下面我们将从生成与构成两个方面,分析这些时间范畴的作用和价值。
在老子的象征性思维中,时间一直是一个隐形的因素。或者说,在老子思想的生成中,时间范畴是他思考的标尺,也是其思考的起点,更是其灵感的来源。如《老子》第23章“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描述的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自然气象,老子借此提问“孰为此者?”进而他想到,是“天地”。他没有进一步追问天地为何如此,而是引向对“人”的思考(“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人”如何能持久?或者说什么“人”能够持久?最终的解答就是“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意思是说,统治者用法戒禁令捆缚人民,用苛捐杂税榨取百姓,就如同暴风骤雨一般,不能长久。只有以不扰民为原则,让百姓安然舒畅,才能实现长久的和平与稳定。又如《老子》第30章“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这是对社会经验的总结。为何发生灾荒?因为在战争中,人民不能安心从事各种生产生活,反而要遭受极其惨重的损失,甚至是生命。战争中一方固然赢得了胜利,但荒废生产的代价是粮食缺乏、人力短缺、物资吃紧,乃至战后重建的种种困难。因此,老子引申出“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强”。也就是说,善用兵的人,只要求能够达到救济危难,就可以了,不要用蛮横的军事力量来争强斗胜。再如《老子》第15章“若冬涉川”,通过提醒人们,想想他们走在冰川上的时候是何等的小心翼翼,来描述“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道”。“道”的意义在这种语境中显现出来。
老子通过观察自然,体悟到“生”的重要性(“万物无以生,将恐灭”)。在探讨人的生死问题时,他讲述了他的发现,“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进一步思考,他得出柔弱胜刚强的道理。《老子》第20章“如春登台”,描述了普通的民俗,但老子从这种人们非常熟悉的民俗中,反思自身,“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我独泊兮,其未兆;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累累兮,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从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将一个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展示在大家面前,而且凸显出老子自身的性格特征、审美趣味、个性爱好,等等。
从《老子》的生成角度看,这些活生生的生活体验成为老子思想的开端。正是因为得益于这些观察与思考,老子才能开始创作《老子》。老子通过观察这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感悟这些自然现象,反思这些习以为常的生活经验,开始了其深邃而精妙的思想旅行。这说明:第一,老子是一个曾经活生生存在过的人,而且有着丰富的生活阅历;第二,老子也是一个善于观察、勤于思考、敏锐聪慧之人。
从文本的角度看,这些生活和自然现象的丰富性、直接性、多元性,构成了《老子》话语出场的语境,同时,其话语的意义也受到语境的严格制约,因为同一时间点,老子只能观察到一个现象或现象的某一个方面。准确地说,该意义来源于时间。时间为《老子》文本的生成营造了特定的语境,在这个时间搭建的“舞台”上,老子的话语只能按照既定的“剧本”演出,表达出时间所赋予它的意义。时间因素在老子的写作过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时间对语境的构建角度看,在老子的思维中,时间已经不单单是一个标尺,而是思维发生、发展的空间,即由短时段、中时段、长时段轮流扮演构成一个立方体所必备的长、宽、高,由一个个点滴的短时间,汇集成线段的中时段,并最终融入漫长的时间长河,组成了万物相生的客观世界。在由时间构成的语境中,老子的思想犹如奔流不息的大河,滔滔不绝地奔向远方。
首先,在老子思想的构成中,“道”是最为核心的概念。《老子》中对“道”的表达往往离不开时间范畴。在解决“道”的起源问题时,老子用“象帝之先”“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说明“道”在天地诞生之初就已经存在。在界定“道”的地位时,老子说“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将“道”视为天地之源、万物之祖。在解释“道”的作用时:其一,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说“长之,育之,亭之,毒之,养之覆之”,表述“道”能够化生万千世界。其二,老子说“有国之母,可以长久”,“其德乃长”,表述“道”可以用来治理国家、地方。其三,老子说“不失其所者久”,明确说明掌握了“道”就可以及时躲避危险,保全性命。如何了解、掌握“道”呢?老子说可以通过学习既往的历史(“能知古始”),也可以“不敢为天下先”,且又告诫“舍后且先,死矣”。老子说“合抱之木,生于毫末”,讲明学习“道”,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老子之所以这样进行创作,是因为时间的特性更加贴近“道”,“道”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道”本身可以理解为时间,任何事物都是产生于时间的维度中,没有时间就没有一切。而且《老子》也是在体悟“天地之始”时,体会到时间的重要性,赋予“道”以与天地相始终的特性。
其次,时间范畴构成老子思想的诸多特征,如老子通过比较古与今的差异,显示出厚古薄今的倾向。同时,也暗含着对当代人的期许,既然古人先人能够做到,当代人也可以做到。又如老子对革新、创新的倡导,“故能弊而新成”,“敝则新”,鼓励人们在陈陈相因中鼓起勇气,振奋信心,努力创造新的世界。
再次,时间范畴实现了老子思想从形而上学向生命哲学的跨越。《老子》中讲述老子对生命现象的观察与思考的生命时间范畴最为繁杂,这是因为在老子的视域中,生命是最值得关怀的。老子的思维是从日常生活的现象,深入思考生命的真相,从生命的真相反思时间的本质。从时间的本质来思考日常生活的现象,由此展示出循环论的思维特征。他思考“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的原因,那就是“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为“长生久视之道”。在此,生命的跨度与生长发育的自然历程结合起来,遵循并适应自然规律,体道而行就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长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不自矜”都是切身体道的方式之一。长久并不意味着永恒,老子从未许诺过永恒。相反,老子一直在揭示永恒,展示永恒的魅力。
在《老子》时间范畴的三种时间段中,长时段与老子思想的构成关系密切,老子的理论大厦中,长时段的概念起到尤为重要的作用。在长时段中,时间不仅仅是自然现象,更代表着生命,因为生命被囚禁在时间的周期中。由对时间的思考延伸到对生命的感悟,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的寻觅与建构。也就是说,在长时段中,老子对时间的思考已经到达生命哲学的高度,从而具有异乎寻常的人文关怀,正是这种人文关怀,才在千百年的传承中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老子》诠释的可能性。是什么使得《老子》能不受时间的限制,历久弥新?首先,老子通过文本传达的不是知识,而是体验,切切实实的生活体验,真真正正的生命体悟。老子的当下性在于他是源自于实实在在的生活体验。“作为经验的实现就是理解。”[4]343正是这种体验的真实性和可重复性,或者说是千人同感的特性,构成了老子的当下性。其次,由对现象世界的观察、思考,延伸到生命世界。老子的高超之处在于,他以体验为起点,从生命哲学的高度,关怀人世间的荣辱兴衰,展现出无可比拟的人文关怀。正因如此,《老子》中的问题情境在过去、现在,以至于将来,都会不断地重复自身。人们对《老子》的诠释必将是无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