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教育部等13部委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厦门大学承办的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在厦门大学开赛。最终,经过激烈的对决,北京理工大学“中云智车——未来商用无人车行业定义者”获得冠军。厦门大学“罗化新材料:全球激光荧光陶瓷的领航者”、北京邮电大学“人工智能影视制作—聚力维度”获得亚军,浙江大学“邦巍科技——全球高性能结构材料领跑者”以及北京理工大学“枭龙科技AR智能眼镜”和来自国际赛道的加拿大多伦多大学“FlexCap柔性能源储存”获得季军。
据悉,本届大赛以“勇立时代潮头敢闯会创,扎根中国大地书写人生华章”为主题,于今年3月全面启动。大陆(内地)共有2278所高校的265万名大学生、64万个团队报名参赛,超过以往三届的总和。经激烈角逐,共有400多支队伍参加总决赛。港澳台项目方面,共有近百个项目参赛,从中产生20支队伍参加总决赛。国际赛道方面,来自全球50个国家的600多支队伍参赛,最终60支队伍参加总决赛。
除主体赛事外,本届大赛还同期举办“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成果展、大赛优秀项目对接巡展、改革开放40年优秀企业家对话大学生创业者、“大学生创客秀”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5项活动。
比赛之外,大赛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的触角延伸到了课程、教法、师资、实践等各个环节:目前全国高校开设创新创业相关课程超过2.3万门;建设了19个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200个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组建了万名优秀创新创业导师人才库,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专职教师超过2.6万人;每年近千所高校的20万名大学生参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呈现勃勃生机。
“清华大学5年建设了258门慕课,惠及全球800余万人,是全球所有大学中建设慕课最多的。”在近日举办的“新时代在线教育发展研讨会暨学堂在线五周年大会”上,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袁驷说。
袁驷介绍,在清华大学自主开发的慕课中,生活英语听说课(95万人)、财务分析与决策课(37万人)、心理学概论课(36万人)位列所有在线课程选课人数前三名;其中精品在线课程70门,是国内高校中最多的。目前,国内有98所高校使用“学堂在线”平台和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贵州理工学院是“学堂在线”的受益者。在该校校长龙奋杰看来,慕课大大改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教学生态,是中西部高校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
“中西部高校占到了中国高校的半壁江山,地处偏远地区、教育理念滞后、教育资源缺乏、学生培养目标不清晰等问题一直困扰着中西部高校发展,在‘学堂在线’支持下,学校利用清华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明显提升。”龙奋杰说。
“在线教育工作是清华大学面向未来的战略部署。”在袁驷看来,5年来,“学堂在线”在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日前,福建省首家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在福州大学成立。揭牌仪式采用远程控制模式,清华大学戴琼海院士、中海创集团董事局陈新楚主席、福州大学陈永正书记和付贤智校长共同触摸虚拟按钮,为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揭牌。
仪式上成立以戴琼海院士为主任的福州大学人工智能学科建设咨询委员会,咨询委员会委员将对人工智能本科实验班建设、研究生培养、科研方向凝练、创新团队建设以及国际合作等方面给予咨询建议。此外还组建了绿色智慧能源互联网、大数据与智能技术等首批6个人工智能研究方向的校企联合实验室和产教融合创新基地。
据悉,自7月人工智能学院、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以来,首届人工智能实验班已于今年9月选拔组建,学校在新兴交叉学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上再次进行全新的探索实践;与多家人工智能领域骨干企业、研究院所等达成了合作共识,共建了多类型的集科研合作、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为一体的联合实验室和产教融合创新基地,进一步健全学校与人工智能产业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紧密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
经过3年投入和建设,甘肃4万多套中小学“班班通”设备目前全部安装调试完毕并通过验收。
自2015年起,甘肃省先后投入5.06亿元,为全省14个市州83个县区的中小学配备了40260套“班班通”设备。目前全省所有“班班通”设备已经全部完成建设、安装、验收,基本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
甘肃教育部门表示,接下来,甘肃省各级教育局将采取集中学习、专题学习、外出研修、远程教育等多种方式,力争项目学校55岁以下教师全部达到教学设备应用合格标准,将“班班通”应用纳入学校常规管理之中,实现“班班通”、“人人会”、“堂堂用”的目标。
在浙江永康第二中学的教学楼里,每层都有一台“自助答疑机”。这台外形有点像火车站自助取票机机器,屏幕下方配有高清摄像头,学生遇到有困难的题目,只要把作业本或试卷放在台面上,拍照、截屏、上传网络、点击搜索,就能得到详细题解,还能看到讲解视频和相关知识拓展链接,操作起来十分方便。
这台由永康二中和软件公司合作开发的机器刚获批了国家专利。据策划人、信息技术教师李冰介绍,为学生量身定制的设备正是源于学生最迫切的学习需求。“学生遇到难题,有时找不到老师询问。同时,老师有时也会被同一道难题反复询问。”
李冰开始把学生作业本上的一些重点、难点讲解录成微课视频,上传到视频网站上,然后把网址链接做成二维码,发给学生让他们贴到每道练习题后,方便查阅。永康二中的信息化精准教学很快得到市教育部门的支持。市财政设立了150万元试点专项经费,教育局提供10万元用于李冰微课工作室建设,学校统一采购了平板电脑。在课堂外,学生也可以点播学习需要的内容,教师根据大数据反馈,有的放矢地进行个别辅导。
此外,永康二中信息化精准教学还设立了自主学习空间,提供了海量学习资源,包括本校教师的数千个精品微课,以及浙江微课网、浙江教育云等网站上的系统课程。据悉,永康市教育局确定当地20所中小学开展试点,结合各校实际推广永康二中信息化精准教学的经验。
四川省教育厅等部门近日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近期四川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突出教师的基础性、先导性地位,提出教师工作“三个优先”要求,提出要把教师工作置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支持战略领域,优先谋划教师工作、优先保障教师工作投入、优先满足教师队伍建设需要。
《实施意见》明确四川省在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方面的近期目标是:经过5年左右努力,全省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基本健全,职业发展通道比较畅通,事权人权财权相统一的教师管理体制普遍建立,待遇提升保障机制更加完善,教师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教师队伍规模、结构、素质能力基本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发展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实施意见》首次将信息化、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融入教师队伍建设。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明确教师队伍建设与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和有关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奖惩任免挂钩。
11月1日起,《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正式施行。根据条例规定,中小学校应当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电子产品使用管理,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严禁中小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带进课堂;小学生每天在课堂学习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近日,山东省教育厅召开媒体座谈会,就这部法规进行了详细解读。
据悉,山东省从2014年开始推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立法。今年9月21日,山东省通过了《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条例第二十四条针对中小学校学生视力保护工作作出明确规定,其中针对学生使用电子产品,也作出限制:中小学校应当加强学生在校期间电子产品使用管理,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发现学生将上述个人电子产品带入学校的,实行统一保管。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控制学生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