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邦俊 杨邦秀
隐喻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运用形式,通常用委曲、含蓄、暗示等方式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意涵深邃,情感深沉,意味深长。阅读解文需要借助自身的生活体验,结合语境揣摩才能透彻理解。美国语言学家莱考夫和约翰逊曾说:“隐喻的本质就是通过另一种事物来理解和体验当前的事物。”①以《左传》为例,文公七年有一段记载,狄人鄷舒向贾季打听晋国的赵衰、赵盾父子孰贤。贾季回答:“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②。赵衰温情可爱,赵盾威严可畏,但贾季不直言之,而用“冬日”和“夏日”这样生动形象的事物来暗示,这种表达方式就属于隐喻。贾季之所以说赵衰是冬天的太阳,是因为二者都充满温情,外在形象上具有高度的相似性,可见,相似性是隐喻的一个根本特征。但隐喻又不是机械地记录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它还具有相异性,力求超越眼前的形象,从更深的理性层面去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或关联性。贾季之所以说赵盾是夏天的太阳,很显然不单是从外在的形象上表述二者都具有“火热”的一面,还从更深的理性层面突出二者都有令人“生畏”的一面。正如美国语言学家菲利普·维尔怀特所说:“任何隐喻都具备两种要素:相似性和相异性。二者缺一不可,缺了前者,隐喻不再是隐喻;缺了后者隐喻就成了普通的类比了。”③西方解释学把这种基于相似性与相异性的关联和推理称之为“隐喻型思维”。德国认知心理学家卡西雷尔·恩斯特指出:“语言的权力也就是隐喻的权力,它们共同的根基就是隐喻型思维。”④隐喻型思维兼有形象思维和理性思维的特征:一方面它基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联系,借助形象暗含的命题来推理。“赵衰冬日之日”,不但借用“冬日之日”的形象暗示“温暖可爱”的含义,而且还暗含一个推理,即:冬日之日温暖可爱,赵衰是冬日之日,赵衰温暖可爱。另一方面,它又具有理性思维的特点,力求超越眼前的形象,将感性上升为理性,从具象到抽象,谋求更深远的意义关联,传达一些隐秘的旨意。“赵盾夏日之日”,作者试图通过 “夏日的炽热”唤取读者对其“难于接近”的生活体验,进而传达“令人生畏”的抽象意涵。上述语言交际中,隐喻的生成机制大致是:言语表达(夏日之日)——具象呈现(红艳、炽烈)——意念抽象(难于接近)——意义觉解(令人生畏)。隐喻是阅读解释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对其解读与边界作一些探讨。
在语言的内部系统中,字词的含义大都是相对稳定的,通常可以写进词典加以规范,但是这些字词一旦进入运用状态,又显示出很强的张力,能够借助特定的语境,形成某种隐喻,临时产生一些语境义,给阅读解文造成一些困难。字词的隐喻是语言运用的一种普遍现象,主要表现为隐喻字和隐喻词两类。
1.隐喻字的解读。语用中,为了某种表达需要,人们在词语选择上往往借用一些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字,传达一些特殊的情感和意义,这就构成了隐喻字。隐喻字从本质上说属于词语的借用现象。亚里斯多德《诗学》指出:“隐喻字是属于别的事物的字。”⑤隐喻字的借用通常有以下类型,其解读主要通过对本字和借字的辨析来完成。
(1)借“属”作“种”。如“我们的船停在岸边”,这里的“停”本当用“泊”,句中临时借用了一个属字。“停”(属字)为“止”意,适用范围比较宽泛。“泊”(种字)是“停”的一种,从语源上看,意涵较为复杂。《说文》:“泊,浅水也。”段玉裁注:“浅水易停,故泊又为停泊。”“船”,可以说“停在江心”,可以说“停在岸边”,也可说“泊在岸边”,但不能说“泊”在江心。联系语境看,句中“船停(实为“泊”)在岸边”,而不明言“泊”,以属字代种字,具有故意忽略情态的意味,表意的着重点不在停泊的情形,而是静止的状态,意涵比较隐微。
(2)借“种”作“属”。如“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是“多”的一种,句中以“种”代“属”,赋予“多”以“万”的具体情态,比直接用“多”更能唤取人们的生活体验。
(3)借“种”作“种”。如“医生用铜刀吸出血来”和“用坚硬的铜火罐割取血液”,前例指医生用刀放血,后例是用铜火罐吸血,都属于“取血”的方式。如果换用直接表达,“割”与“吸”应该互换。语境中,“割”与“吸”相互借用,以种代种,构成隐喻,前者表示出血不易,后者表示吸血之多。如果采用直接表达,很难传达出这些意味。
隐喻字的解读,需要根据隐喻生成的方式,探究词语因借用造成的在表意和表情方面的细微变化。
2.隐喻词的解读。从语法方面看,汉语的隐喻有时又通过句中某些具有特殊语法功能的词语来完成,这些词语在句中不但能够帮助造句,而且还能借助特定的语法功能,暗示文本的题旨,传达特殊的用意,我们把这类词称为隐喻词。隐喻词的阅读理解需要注意以下情形:
企业中建立项目信息管理模块,首先要对项目进行全面的了解,前期应该对项目管理系统展开一系列的调查,确定开发的目标,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对信息进行分类。对分类后的信息进行数据模块的构建,数据模块之间与服务器和计算机网络设备等一些设备相连接,这些设备能够将数据信息及时准确的输入输出,并完成相关的运行工作,提高了数据信息的使用率,同时也节省了成本,最终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
(1)名词的隐喻。带标志的,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无标志的,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霜”,名词,在句中作宾语,表陈述的对象,它色白质冷,和“月光”在形象和质感上具有相似之处,用“霜”比喻“月光”非常准确,这种比喻通过标志词“是”完成。但“霜”字的妙用,又不仅限于此,从更深的理性层面看,此时,诗人远在异乡,见月光而思故乡,内心有一种凄冷的感觉,眼前外在的光冷,实际上还暗示着诗人内在的心冷,隐喻由此而生。“花”在句中作主语,表示行为的主体,表面上写的是自然界的花草,联系诗人的经历来看,实际上还暗指美好的事物,使得全诗由一般的自然现象的记载,上升到对人世的感悟,形成隐喻。名词的隐喻主要表现在对陈述的主体和对象的暗示上,解读时要仔细探究明示与暗含的语意。
(2)动词的隐喻。一般动词,如“山青花欲燃”;使动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燃”,具有很强的动态感,在句中表示陈述的内容,表面上写花的红艳似火、蓬勃燎原之势,深层的意蕴则是隐喻自然、人类的生机勃发和生命力的旺盛。“绿”,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不但写出了江南盎然的春意,联系全诗来看,还隐喻诗人对家乡的思恋,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表达了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动词的隐喻主要表现在对陈述内容的暗示上,解读要顺着这条思路求索。
(3)虚词的隐喻。某些虚词,在句中不但帮助造句,还充当隐喻的“主角”,借以传达某些深广的用意。如“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船流”。诗中“如有意”把花流“来去逐船”的自然现象,感情化了,诗化了,这一切全赖一个“如”字的妙用。“如”,有“像”“似”之意,从语法上看对“有意”进行修饰,表揣测,但它更重要的作用还是隐秘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活动,反映了诗人藏在心中的喜悦与追求。
字词的隐喻用法,大大丰富了文字的内涵,增添了阅读的情趣,但也使字词的含义变得模糊不定,给阅读理解造成不少障碍,需要解其意,玩其味。
言语指说出来或写出来的话,是特定交际场合语言运用的产物。言语交流中的隐喻,不但表现在语义方面,更表现在语音修辞上,阅读理解更多的需要对语音修辞进行解码,以获取语言符号承载的信息,品味语言修辞所产生的效果。
1.逻辑重音的解读。言语交际中,人们常常通过逻辑重音,来传达某种情绪,表达某些特殊意义,读解中要根据逻辑重音来揣摩言语者真实的旨意。
海波:“姐姐已经换好了面上的衣服,正在篮子里拣鸡蛋。”
在上述对话中,桂珍的表述使用了语音修辞,将“我们家”有意说得很重,流露出对姐姐明显的不满情绪,表达了她不便直接表达的思想。这层意思需要通过对逻辑重音的揣摩来读解。
2.语音双关的解读。汉语中有不少多音多义词,语用中经常出现谐音双关的情况,言语交际也因此而多趣,解读中要懂得言语双关的奥秘。
芸(沈复的夫人陈芸)问曰:“今日之游乐乎?”众曰:“非夫人之力不及于此。”大笑而散。(沈复《浮生六记·闲情记趣》)
“非夫人之力不及于此”,出自《左传·僖公三十年》,“夫(fú)人”原指“那人”,句中谐“夫(fū)人”,指“沈复的夫人陈芸”,运用了语音双关的修辞手法。说话者巧妙地化用经典,故意曲解原意,临时生成一种语境义,准确表达了自己的意愿,增添了语用的情趣。
3.音节停顿的解读。言语表达中,音节的停顿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传达特定的意涵,因而借助音节停顿的变化,有时也能造成某种修辞效果,达成特殊的交际目的。
我国民间有一个逐客的故事,传说主人下逐客令,书一条幅:“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客人仍未离去,人问其故,对曰:“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何走?”故事中的客人巧妙地利用音节停顿的变化,化解了自己的尴尬。从可见不同的音节停顿,有时也会传达不同的意义。交际言语的解读需要关注音节的停顿,明察说话者的本意。
4.语言修饰的解读。话语交流中,有时可以通过对语言的修饰,表现某种意趣,读解时可以通过对语言修饰的观察,揣摩作者的用意。家乡的日子是有趣的,大年初三四,正闲,正新,正浓。(吴伯箫《马》)
这段文字,“人”、“衣裳”、“春联的颜色与小孩的兴致”,处于一组短句的句首,在各小句中的位置相同,字数逐渐增多,音节不断变长,好像一个个调动的音符,构成一种内在的旋律。从语用效果上看,除了介绍家乡春天的情景外,还彰显着作者内心的激动,表现出内心的挚爱之情。
言语表达具有最真实、最生动的形态,读解中既要遵循语言的固有解释,又要关注语用中的创新变化,探究其中的隐喻义。
文学作品的隐喻与语言学中的隐喻有所不同,它们并不是单纯地表现在词汇和言语的运用上,而是综合地体现在作品的整体创作中,阅读理解需要从多角度进行综合探究,我们对其主要的存在形式和读解方式作一些介绍。
1.标题隐喻的解读。文学作品重视标题的提炼,一个好的标题往往熔铸了作者很多的暗示,具有很强的隐喻性。它们或暗示作品的主题,或透露作者的写作动机,或表明作者的情感态度。以钱钟书的《围城》为例,标题“围城”表面上指代一座封闭的小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实际上作者是把人生比作一座城堡,借“围城”来隐喻人生,写人们对婚姻、职业和人生的愿望和困境。但这层隐喻作者并没有直接说出,而是通过精心刻画的人物形象来显现。方鸿渐、孙柔嘉、苏文纨、唐晓芙,一个一个人物,他们不断地从婚姻的围城,走进职业的围城,走向人生的围城;他们渴望冲出眼前的围城,但又不得不进入下一个围城。小说真实地反映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知识分子普遍的精神困境,而“围城”二字正好生动形象地概括了当时中国社会的这种现实。标题隐喻文本的内容,文本内容彰显标题的含义,文学作品标题隐喻的解读,一定要联系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联系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整体解读,贯通理解。
2.意象隐喻的解读。意象的隐喻在诗歌和散文中最为普遍,作家常常通过特定的意象描写,寄寓自己的情意。这种隐喻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借助传统文化中惯用的意象构成隐喻,如用“鸿雁”隐喻“传情”、用“柳”隐喻“留念”、用“酒”隐喻“愁”等,阅读解文需要熟悉其中的用法。以柳为例,折柳赠别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习俗。柳者,留也。用青青的柳条作为赠别的留念,牢牢地系住行者的思念,于是古人以柳入诗,写出了很多经典的诗句。苏轼用“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隐喻时光的流逝,感叹人生短暂,柳之生息透视出传统文化的时空感;李白用“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于柳色青青中话别,隐喻别离之痛,柳之赠别反映了传统文化的情爱观。二是借助现实生活中一些生动的物象创设隐喻,如《星星诗刊》1994年第9期,曾刊发一首小诗《现实世界》:“一根圆木/一辆马车/和我的力气。”诗很短,连同诗题不足二十字,但意蕴非常丰富。“一根圆木,一辆马车”是现实生活中极其普遍的物象,作者巧妙地把它们和“自己的力气”联系在一起,采用隐喻手法,构成一个时空流转的现实世界,写出了劳动者真实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劳动的赞美和对人物命运的慨叹。文学作品具有以象写意的特征,意象隐喻的解读就是要弄清象意之间各种隐秘的联系。
3.叙述隐喻的解读。叙事文学讲究叙事的角度和方式,有的把故事浓缩到一个特定的时间范围,通过叙述者的讲述来展示故事;有的把故事压缩到一个特定的空间里,建一个“池子”来盛装故事;有的采用全知的视角,通过叙述者完整地讲述故事;有的采用有限的视角,通过作品中的一个人物来见证故事。这些结构安排,不但精致巧妙,提高了叙述的效率,而且自身也富含隐喻。以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为例,小说把一个古老民族的历史浓缩在一天里,通过一个老人之口来叙述。叙述者是一位九十高龄的老者,她从自己出生讲起,一直讲到自己九十岁止。老人口中的清晨、正午、黄昏和半个月亮,暗示鄂温克族发展历史上的初而盛、盛极而衰的过程。老人自身又是鄂温克人的一个标本,她的生命历程隐喻整个鄂温克族人的命运,她生活的最后阶段隐喻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所有鄂温克人下山定居结束游牧生活的这段历史,而这个时间段几乎代表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为关键的部分。可见小说正是通过这些叙述隐喻一个弱小民族走向消亡的历史根源的,这种结构安排突破了以往叙事文学的局限,创造出更深邃的艺术空间,便于作者更广泛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使作品具有更深沉的思想内涵。探究叙事文学结构的隐喻,为我们阅读解文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
4.人物隐喻的解读。叙事文学通过人物形象的刻画来反映社会生活,作家为了表达不便明说的事实、道理和观点,往往借助人物形象的隐喻来暗示。以《红楼梦》为例,小说中的人物大都含有隐喻,构成方式独特多样。一是单个人名的隐喻。如贾雨村,姓贾,名化,字时飞,别号雨村。其中,“贾化”,谐“假话”;“时飞”谐“实非”;“贾雨村”,实为“假语存”。联系人物在小说中的表现来看,这些姓名和字号都充满隐喻,暗示贾雨村的为人,他满嘴假话,表面上是一个正人君子,实非也。二是多个人名合起来的隐喻,如贾府四姐妹(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名字合起来,一谐“原应叹息”,感叹她们短暂的青春年华,隐喻人物看似风光的贵族生活原来应该叹息;又谐“原因探析”,暗示作者要通过这些人物的遭遇来探析封建社会衰败、灭亡的原因。三是人物关系的隐喻。宝玉、黛玉和宝钗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实际上也是一种隐喻。“钗”与“黛”在传统文化中借代“大家闺秀”,“宝玉”的名字拆开,分别给了两个少女,组成了“宝钗”和“黛玉”,正是他们三人之间的情感纠葛,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内容;正是他们三人之间的爱情悲剧,映射了封建社会对人性的摧残;正是他们三人的命运和结局暗示了小说的深刻主题。人物隐喻的解读不但要从作品外显的故事情节方面探究,而且还要从作品内隐的人物关系、利害冲突等方面思考求解。
5.场景隐喻的解读。叙事文学用语言文字叙述画面讲述故事,由一个一个的场景连缀而成。场景是叙事文学最小的构成因素,不但可以为作品确定基调,引出人物,揭示性格,而且还能用作象征,构成隐喻,暗示作品的主题思想。例如,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灯塔看守人》为我们创设了这样一个场景:主人公灯塔守夜老人一生漂泊,来到一个与世隔绝的孤岛,终日与大海为伴,享受孤独与平静。“上面是浑然的天,下面是浩瀚的水,而这个人的心灵便孤独地处于这两大之间”。上述场景具有很多隐喻:天空的浑然与广阔,隐喻宇宙的博大,岁月的久远;大海的浩瀚与喧嚣,隐喻人类的纷争与欲望;老人淡然地立身其间,隐喻老人与世无争、遗世独立的精神。场景隐喻的解读,一般包括对文中风景意义的觉知和社会环境的透视,不但要关注场景本身的描写及其相关的社会文化,而且还要深入探究这些描写背后的象征意义。
6.主题隐喻的解读。美国著名文艺理论家布鲁克斯和沃伦曾说:“主题是某种观念,某种意义,某种对人物和事件的诠释,是体现在整个作品中的对生活的深刻而又融贯统一的观点。”⑥文学作品的主题隐含在故事中,本身具有很强的隐喻性。对于以表达思想为目的小说而言,隐喻更是它们主题表达惯用的形式。文学作品主题的解读实际上就是对整部作品所写人物和事件隐喻的解读。以巴西作家保罗·科戈埃罗的《炼金术士》为例,要读懂小说的主题,一是要了解故事内容,小说从西班牙牧羊少年圣地亚哥的两个梦境写起,写他梦中两次在埃及金字塔附近找到一批财宝。由此改变了男孩的人生,为了寻梦,他卖掉羊群,跨海来到非洲,穿越撒哈拉大沙漠,一路奇遇迭起,历尽艰险。后来,在一个炼金术士的指引和帮助下,克服种种困难,见到了金字塔,虽没找到财宝,但却悟出了藏宝的真正所在。二是要思考作者讲述这些故事的用意,探究故事背后深藏的东西。《炼金术士》是用象征手法写成的寓言故事,整篇作品充满象征。比如:圣地亚哥梦中的财宝,象征个人的梦想;卖爆米花的小贩,以经济实力不足为借口,无限延迟寻找自己的梦想,象征现实社会中那些碌碌无为的人们;茫茫的沙漠,遥远的埃及,象征寻梦之旅的重重磨难。三是要综合全篇的内容和小说的表现手法来探究作品暗示的主题。统观全篇内容,文中的种种象征实际上就是作品隐喻的主题。小说告诉我们,人生在世只有相信梦想的力量,历经九死一生的追求,才会发现属于自己的财富,从而领会生命的真谛。
文学作品的隐喻构成它们永恒的魅力,真正的文学欣赏应该对其隐喻深入解读和玩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