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怀琼
★作者通联:重庆外国语学校。
传统的语文课堂,往往是老师精心预设问题,学生思考解答问题,虽然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但是学生的主体性却不能够充分展现。老师精心预设的问题,虽是一篇文章的教学重难点,但未必都是学生不能理解的地方;再者,老师预设的问题逐一解决完,并不意味着学生心中就不再有疑惑。当学生心中还存疑,教学任务就不能叫真正完成,教学目标也不能叫真正达成。《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第四板块“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激发问题意识,引导他们体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下面,笔者就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进而落实新课标的这一要求。
现在的高中学生,似乎都没有语文课前自主预习的习惯,即使有,也是粗浅地把文章看一遍,如果是文言文,最多把文意梳理一遍。传统语文预习作业的布置,教师会设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这当然有助于学生尽快熟悉文章内容,可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的问题探究思维。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笔者认为,有效的做法是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针对课文内容不能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有学生习惯了被提问,所以一开始提不出问题或不会提问题,受定式思维影响,他们总认为要围绕文章主旨的提问才叫做“提问”,于是去翻书后的练习题来当作自己的问题。其实提问很简单,所谓问题就是自己看书过程中理解不了的地方,无论是句意本身存在疑问,还是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不懂,都可以提问。以执教《祝福》为例,学生在自主阅读中就提出了不同层次的问题:如“两次‘我决计要走了’有何不同?”“四叔说‘可恶’‘然而’什么意思?”这是对文章内容的不理解;如“四叔为什么大骂新党?”“人们听了祥林嫂的故事后,为什么要鄙薄,还要陪出眼泪?”“为什么不杀生的善女人柳妈却让祥林嫂索性撞死?”这是对人物形象的不理解;如“为什么鲁镇下起雪来就一团糟?”“为什么以祝福为题,而不是祥林嫂?”“尾段祝福描写有什么作用?”这是对小说环境的不理解;如“为什么一开始寺庙死活不让祥林嫂捐门槛?”“祥林嫂究竟是怎么死的?”这是对小说主旨的不理解。值得一提的是,学生还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祥林嫂头受伤,别人只用了两把香灰而不用药?”“为什么祥林嫂说她不知道春天狼会进村吃人?”这些问题表面上是对生活常识的不了解,而随着问题的深入探讨,封建社会的问题也逐一暴露。实践证明,学生的提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文本句意的不理解,二是对文章主旨的不理解。这也是老师上课过程中提问集中所在,而本质的区别在于学生通过提问,他们的问题意识得以激发,而老师提问,学生只能被动接受。
《新课标》指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学会倾听和分享、沟通和协作,从而掌握探究学习的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学会了质疑,那么,问题又如何有效解决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解决比较基础的问题,值得提醒的是,一般来说,学生的许多思考最初大都停留在问题的表面,仅仅是直觉上的判断,而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立足文本,在文本中找寻答案。仍以执教《祝福》为例,学生对四叔说“可恶!然而……”中省略的内容不甚理解。我于是引导他们关注教材四婶对卫老婆子说话的内容“闹得沸反盈天的,大家看了成个什么样子?你拿我们家里开玩笑么?”让他们思考,对于祥林嫂被绑一事,四叔家最关心的是什么。学生经过思考,得出“四叔认为婆婆带走祥林嫂是理所当然”的结论,从而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对于小组自主讨论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可以投影在屏幕上,小组之间解答或者教师集中讲解。如有小组提出“为什么四婶第二次不让祥林嫂祭祖后,祥林嫂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就有其他小组的同学指出四婶两次制止祥林嫂祭祖时说的话语序不同,表达的情感也不同,并示范诵读,再联系祥林嫂捐门槛后的神情细作分析,让同学们明白四婶的话对祥林嫂精神的毁灭性打击。在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时,教师要注意互联和聚焦,互联即把学生所提问题之间的内在关系联系起来,聚焦即立足文本探究,与文本有效对话。
尽管新课程标准还未全面推行,但根据新课标要求,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语文一线教师要改变因循守旧的语文教学习惯,持续学习,更新观念,在实践中不断探寻,最终让新课标在语文课堂能落地发芽、生长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