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爱华
★作者通联:江苏滨海中学。
2017年江苏高考已经尘埃落定,笔者对2017年江苏高考新材料作文题进行了总结反思,以期汲取经验,获得启迪,为做好今后的作文教学工作提供借鉴。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生活中离不开车。车,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车来车往,见证着时代的发展,承载了世间的真情;车来车往,折射出观念的变迁,蕴含着人生的哲理。(2017江苏高考作文题)
简析:材料共三句话。第一句话是题目的引子,引导学生将目光投向生活,进而聚焦到生活中的车。第二句话,从“种类”和“形态”两个方面加以提示和引导,意在帮助学生展开联想。第三句话是材料的关键所在。“车来车往”既可以是现实中观察到的车流来往,也可以虚化为与车有关的记忆、思考和体悟。这三句话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表达凝练,意蕴丰厚。
每年高考作文题一揭晓,便立刻成为舆论的焦点,评论者的身份不同,看待作文题的角度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评价,而学生的考场作文评分自然也有高下。
学生从做题的角度来看待作文题,如果审题难度小,作文素材好找,容易下手,就会得到他们的好评。学生对材料的核心词“车”非常熟悉,材料的提示明确而丰富,提供的写作空间大,学生可围绕核心词任意发挥,可以说是“条条道路能开车”,都能到达目的地,差别在于学生本身的写作水平如何。
专家从考查的角度来审题作文题,主要看命题的质量怎样,是否适合用来作为高考题来考查学生的写作水平,区分度怎样,能否体现考题的公平公正原则等。专家们对2017年作文题给予了高度评价。“作文材料将学生的目光聚焦生活寻常事物,可以唤醒记忆,激活思维,发挥才华。考生可以就车谈车,可以就车说人,可以说古今、话远近,可以迁移故事、绾结人情……正因为材料具有开放性,考生的文体选择可以是多样的,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抒情散文等都可以写……。材料本身的生活味和思辨性,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知时代,又鼓励考生透过现象学会思考,特别是从器物与人的关系中思考人的主体作用和人的价值,符合时代的价值导向,对考生的人生发展也有积极的导向作用……今年江苏高考作文题是很出彩的作文题,有必要着意为之点赞!”(《专家点评江苏高考语文作文题·以车说事接地气》,2017年06月09日《扬子晚报》)但也有批评的声音,批评的理由基本一致,就是给考生思维拓展的空间不大,考生的写作主要是阐释材料,而不是发表个性见解和材料之外的独特看法。
阅卷老师则是从评卷的角度来考虑,通过文章看考生的写作水平如何,决定分数的高下。每年高考作文题一出来,不论作文题的命制质量如何,不管民间评议怎样如潮大涌,阅卷专家组总能拿出科学、客观、公正的评分细则来,尤其是六等级评分标准,每一等级再细分为三档,这样严密的区分,可以给考生作文一个公道合理的评判,不失高考的本质。
反思2017年的江苏高考作文题,看看苏教版教材,我们发现两者之间的关联:
2017年作文题的核心词是“车”,苏教版必修一《劝学》中有“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一句,曹文轩先生的《前方》是一篇由一张车厢图片引发思考的摄影散文;必修三中《老王》一文介绍老王的谋生手段,“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必修三中有周先慎先生的《简笔与繁笔》一文,这篇文章探讨的是文章繁简的问题,切合材料提及的话题。
如此找寻,其他的高考作文题必定也能找到与教材的关联点。在这里,笔者想说的是在基础年级的教学中踏踏实实地用教材教学生阅读和写作,理解教材编者的读写结合意图,好好利用教材中的写作资源,指导学生从教材中积累素材,学习写作方法,学习遣词造句、立意谋篇的具体技巧,学会修改文章,树立科学的写作观,从模仿到创造,结合课外阅读,在写作实践中提升技能,领悟写作之道。
另外,作文教学的着力点应落在对学生的写作思维训练上,可谓“作文题目千千万,思维方法一二三”。为了应对高考,要求学生大量地写僵化的考场文,大量地囤积素材,而不从思维方法上给予指导,这样做是极其高耗且低效的。冯渊老师曾尖锐地指出:“高考作文:最欠缺的是思维”,他认为“审题立意出现偏差,是思考能力薄弱的反映”“文章结构单一,是说理能力薄弱的反映”“语言表达华美空虚,是思维混乱的反映”。荣维东老师则认为“从人才素养构成和写作教育本位看,当今作文考查最重要的着力点应该是:学生在写作全程中体现出的思维力。写作任务分析、写作内容生成、篇章组织构造及书面语言表达,上述四种基本写作核心能力哪种都离不开思维。”高考作文是学生作文训练效果的终端呈现,在平时的训练中缺失了思维训练这一重要的内容,呈现出来的文章必定会出现各种状况。因此,很有必要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让学生在表达实践中锻炼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指导他们学会运用发散、聚合、逆向、比较、迁移、辩证等具体的思维方法,学会联想和想象,学会追问和探因,学会负责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植根生活,深入感悟,合理表述。只要我们将平时的作文教学真正落到实处,最后水到渠成地应对高考作文,学生定能在考场上赢得良好的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