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阿娟
★作者通联:陕西咸阳市礼泉县第一中学。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于作文而言,这个“米”指的是作文素材。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素材应用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材料单薄,没有力度;热点素材,千人一例等。当然,积累素材有多种途径。但是对于高三学生而言,任务重,时间紧,面对高考,如何积累素材呢?我想,我们可以很好地利用教材,从中挖掘作文素材。
在复习文言文过程中,我们有很关键的一步——回归课本。文言课文中蕴藏着十分丰富的作文素材。本文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试图激发学生新的感触,寻找方法,挖掘作文素材。
一般而言,材料有几个有效人物,就有几个立意角度。在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多媒体展示课文,要学生理清人物及关系,然后小组合作,要求学生从事实和立意(勿超过十五字)两方面入手,立足不同角度挖掘素材。
为了学生挖掘有章可循,我先抛砖引玉,以秦伯为例分析事实和立意(观点句)。
事实:秦伯朝晋而暮郑(不讲信义之徒)——素材。
立意(观点句):(启发思考:为什么会如此呢?利益驱使)——利益可以左右人的选择。
然后让学生小组合作,任找角度挖掘。
不击秦伯。(事实)让学生设想自己是晋侯,同桌是秦伯,自己会如何做?有人就认为应该即刻追击。可是其他学生马上反对,认为如此便会树大敌、乱大谋。
于是得出观点:变数无处不在,遇事冷静对待。
年轻时怀才不遇,老年被重用。(事实)
让学生设想假如烛之武因不被重用,破罐子破摔,结果会被举荐吗?(当然不会)
于是得出观点:失意面前,坚守初心。
先发牢骚,最终还是担大任去说秦。(事实)
得出观点:适当的抱怨也是一种交流;理性对待伟大人物的小缺点。
举荐烛之武。(事实)
这时可以提出一个疑惑:佚之狐是郑国大夫,谋略出群,完全可以担此大任,为何他不去呢?许多人都认为他太奸诈狡猾,把危险推给了年迈的烛之武,令人不齿。这个问题一抛出,学生议论纷纷。有人很理智地否定。认为佚之狐是深懂烛之武之人,因此不顾压力推荐烛之武。
于是得出观点:做正确的事,无视非议。
对臣下道歉。(事实)
设想,郑伯面对烛之武的推辞,发了淫威,比如威胁道“今天你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否则……”烛之武会怎么做?
得出观点:(1)摒弃面子问题,学会变通;(2)诚心远比胁迫容易解决问题。
文章的背景是春秋时期,当时礼崩乐坏,道义缺失。秦晋联盟轻易瓦解,贵族精神的缺失便可窥一斑。那么从贵族精神的缺失方面就可以挖掘深意。
1.贵族精神的缺失,是因为战争性质的变化。孟子说:“春秋无义战。”春秋前期的战争是惩罚性质,打仗讲究“兵礼”,商量好日期和地点,摆好阵型,然后开战。春秋后期到战国,战争是吞并目的,更功利,更残酷。秦晋围郑就是例子。所谓的“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不过是借口。礼乐崩坏,兵礼也被破坏了,只残缺地保留了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先礼后兵等观念,秦晋联盟瓦解便是例子。
2.现代社会也有人受成王败寇思想的影响,忽视贵族精神。
先看史书记载的泓水之战中宋襄公的一个故事。
冬,十一月,襄公与楚成王战于泓。楚人未济,目夷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济击之。”公不听。已济未陈,又曰:“可击。”公曰:“待其已陈。”陈成,宋人击之。宋师大败,襄公伤股。国人皆怨公。
有人称宋襄公是“蠢猪式的仁义”,我们不管宋襄公是否野心膨胀,也不管其泓水一战是否作秀,但其所言正是贵族精神的典型表现。若只以战争结果来作为评判标准,难免会嘲笑宋襄公。事物有两面性,如果能够一分为二地看待,或许能够看到贵族精神,对宋襄公可能多一点理解。
3.贵族精神的缺失,使现代人急功近利,富而不贵。
现代社会,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出现许多精神迷失的现象,比如黑心企业泛滥成灾,不良商人随处可见,破坏环境的行为屡禁不止等,造成社会的畸形发展。扩而大之,缺少贵族精神,国与国之间的交流也会受到阻碍,和平与发展可能受到威胁。
以上内容作为分论点,加上题目、开头和结尾,细作整理,便可成一篇作文。
题目:呼唤贵族精神
开头:由秦晋联盟轻易瓦解引出话题,提出论点——贵族精神是道义的传承,是时代所需。
结尾:如果富裕的同时讲贵族精神,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会更加和谐。呼吁贵族精神。
立意用词可以借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结合课文,由烛之武与郑伯之间的关系可以联系君臣之间的民主和谐;由烛之武的表现联系到公民的爱国,使命感等等。这样,古为今用,联系现实,极具时代感。
另外,还可以借核心价值观正“三观”。在从晋侯角度分析时,有学生可能想到“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一类复仇思想,我们从价值观角度考虑时便有嫌狭隘,所以在挖掘素材时此类观点可以放弃。
综上所述,我们让学生掌握了从课文中积累作文素材的三种方法:第一种,注重思维的广度;第二种,注重思维的深度;第三种,注重价值观的正确。这样,就不怕我们的学生作文没有思想,没有深度。在别人千人一例时,我们要善于从教材中挖掘,善于一例千用,信手拈来,写出亮点。苏轼在《赤壁赋》中说:“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于我们而言,惟教材之名篇,与名篇之素材,目遇之则为文,善思之则成宝。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作文素材之无尽藏也。那么,在回归课本的过程中,学会携一颗多情心,挖无数素材,在作文的天空快意驰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