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语境下的文化自信与自强
——兼论延安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

2018-02-09 13:35
关键词:延安马克思主义文化

余 雯

(陕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西安 710119)

0 引 言

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坚持文化自信,既是全球化时代融入各国深层次互动的现实需要,也是中国展现自身思想文化魅力、实现中华文化发展繁荣的关键之策。中国如何在世界众多文化思潮的纵横交错中保持自身的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话语权,如何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华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是新时代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懈探索,创制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形态,为中国现代文化价值体系的建构提供了有益借鉴。

1 全球化与文化自信的当代境遇

1.1 全球化与文化自信的内涵厘清

全球化是各种资源、信息、文化、制度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交织、碰撞、融合的过程,包括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文化教育全球化,甚至制度机制全球化。[2]67-78从时空维度来讲,全球化肇始于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全球化的中心主要分布于西欧国家,其间依次经历了几个国家的鼎盛阶段,在二战后开始转向大洋彼岸的美国,19世纪和20世纪先后传入澳洲、亚洲和非洲,形成国家间紧密联结、依存共生的全球网络。从主体维度来讲,全球化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一种单向的、以争夺殖民地为目标导向的经济扩张,而后世界其他国家主动加入或被动卷入,逐渐建立起囊括各国的全球经济秩序。从横纵发展维度来讲,全球化最终发端于经济领域,是由于国家间的贸易流转和跨国公司的普遍建立而逐渐开辟的世界范围内的商品流通体系。进入现代社会,经济全球化领域大幅拓展,以发达信息技术为载体,除具象产品外的科学技术、文化观念、制度准则等也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

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习总书记明确提出了“文化自信”这一概念,并把它提高到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等重要的位置,形成了“四个自信”的理论架构。文化自信就是对本民族文化本质和文化发展脉络的清晰认识,是对文化价值内涵的充分认同以及对文化发展前景和生命力的坚定信心,它奠基于对于民族文化内容、价值、生命力的肯定性体认所形成的文化自觉;萌生于西方强势文化侵袭和资本主义价值观念渗透所产生的强烈的文化安全意识;形成于几千年中国文明的丰厚文化土壤和独特精神标识所铸就的文化记忆。

我们讲文化自信,离不开全球化图景的宏大叙事,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华文化自信具备了更多的含义,不仅涵盖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实践指向,还面临着西方强势文化大肆挤占市场、文化侵蚀和主流价值观渗透甚嚣尘上的现实挑战。我们需要在全球化的现代发展空间中审视文化自信的当代境遇,探究中国文化自信的形成和培育路径,推动实现中国文化自强。

1.2 中国文化自信的当代境遇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民族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世界范围内的多元文化思潮激荡碰撞,深刻影响着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和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总体来讲,中国文化面临着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隐形冲击、中华传统文化价值的变相解读、西方错误思想观念的强势侵袭等挑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自信的培育和弘扬。

1.2.1 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隐形冲击威胁着国家文化安全

全球化最初是以西方化为主线发展起来的,随着美英法等发达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影响力的迅速提升,其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裹挟在文化交流外衣下的意识形态碰撞冲击愈演愈烈。邓小平曾指出:“西方国家正在打一场没有硝烟的第三次世界大战。所谓没有硝烟,就是要社会主义国家和平演变。”[3]344由于国家意识形态、体制机制、生活方式的根本差异和国家利益的本源性冲突,西方国家从未停止对社会主义中国“和平演变”的战略意图,美国前总统尼克松早在《1999:不战而胜》一书中就鲜明地提出,要让中国的年轻人不再相信他们的文化传统,这里的文化传统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二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美国试图以抹杀和重构中国的文化传统价值的方式动摇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思想根基,消解人民大众对于中华文化传统的理性认同,这种现象亟须引起高度重视。“把文化与意识形态化加以割裂,试图通过非意识形态化颠覆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一直是我们面对的严峻挑战,而借口繁荣文化、活跃学术而模糊、躲避挑战则是思想领域长期存在的严重问题。”[4]11-16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西方国家文化宣传渗透中暗含的意识形态入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执着信仰,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1.2.2 中华文化传统价值的变相解读抹杀民族文化记忆

中华文明经历五千年兴衰而屹立不倒,形成了独特的语言符号、价值意蕴和精神标识,尽管近代遭遇了丧权辱国、积贫积弱的百年压迫,中华文化仍历久弥坚、未曾凋零,在全球化浪潮中依然生机勃勃、熠熠生辉。每一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质,这一特质根深蒂固地渗透在民族语言、符号、哲学、伦理、规约和习俗之中,成为社会意识形态的鲜明表征。然而,全球文化碰撞中西方国家常常以变相解读中华文化特质的方式抹杀和重塑民族文化记忆,主要体现在:一是重新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出场。部分所谓的“学者”主张走尊孔读经的老路,煽动“儒化社会主义”“儒化共产党”等论调学说,将传统文化的当代弘扬解读为中国文化的返本回流,给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铺设障碍。二是严重抹杀红色革命文化的精神价值。他们变相解读历史,罔顾史实;否定革命英雄人物的重要作用,瓦解民众的精神支撑,使得文化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在中国大地广泛传播开来。三是极力鼓动复制西方道路的逆行思想。西方国家以中国近代学习西方救亡图存史实为依据,极力推行“全盘西化”等政治文化主张,“为在中国推行‘颜色革命’从思想上铺路”。[5]文化传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繁荣发展的思想根基,我们应怀敬畏之心去弘扬文化传统,自觉肩负起对弘扬民族文化和建构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双重历史责任。

1.2.3 西方错误思想观念的强势侵袭消解民众的文化认同

进入新时代,数字化生存空间和新媒体虚拟场域为西方强势文化渗透、侵袭开拓了新的领地。凭借强大的资本和技术优势,西方国家着力将互联网打造成实现政治目的、增强全球性文化观念引导的工具,他们打着所谓的“网络自由”“信息自由”旗号,通过对当前改革发展中产生的问题的虚假式解读和目的性包装,制造文化冲突,引起社会思想观念的混乱和动荡,并借机输入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和价值观念。其一,挟带个人英雄主义、功利主义、自由主义等西方资本主义观念的文化产品在中国市场大肆传播,一定程度上扭转和变革着中国民众的思维方法和生活方式。例如漫威英雄文化在中国市场的火热倾销,替父从军、戍边报国的忠孝代表花木兰在美国大片中却被塑造为追求女性自由解放的形象,这是以西方价值观重塑中国文化,丧失了中国文化的本真力量。其二,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大幅增长,西方国家备受威胁,他们以西方逐利扩张的资本逻辑来重新解读中国的经济腾飞和国力强盛,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中国扩张论”,并且采取贸易制约、边境冲突、国际制裁、文化交锋等方式打压中国,诋毁中国国家形象,扰乱民众心理认同。其三,西方国家常常以学术科研、项目资助、文化交流、留学支持等为幌子在华扶持代理人,传播新自由主义、“普世价值”、宪政民主等社会思潮,以铺设多元社会思潮来消解文化认同。

全球化时代,国家间竞争更多地转向文化领域,文化软实力常常以其“柔性”魅力展示出“硬”力量,成为国家强盛、国际地位彰显的重要元素。新时代繁荣发展中华文化就是要建立当代中国的文化价值体系,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既要在理性批判的视角下积极传承五千年的中华优秀文化基因,在当代中国现代化探索实践中创新文化;又要在与世界各国,尤其是西方国家的文化交融中汲取有益因素,兼收并蓄地发展本国文化;更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观,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传统中明晰现代文化发展脉络,实现中国现代文化发展新的辉煌。回溯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与中国革命发展实际相结合而形成的反映人民需求、赢得民众高度认同的文化形态,是现代文化发展的重要借鉴资源。其中,延安红色文化是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2 延安红色文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形态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不懈探索,将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社会发展实际、文化创造实际紧密结合,形成了涵盖政治文化、民主文化、社会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等要素的完备的极具生命力的文化发展样态,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今天仍然具有不可磨灭的重要价值。

2.1 延安红色文化的发展脉络

1840年鸦片战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以坚船利炮打开了清王朝的国门,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在旧中国风雨飘摇、积贫积弱、丧权蒙辱的情境下,中国各阶层的有识之士走上了救亡图存的奋斗道路。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戊戌维新,提倡“民主”“科学”的新文化运动,再到推翻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辛亥革命,器物引进、制度变革、思想解放,直至建立新的政权,一次次变革虽然未能扭转旧中国被奴役被压迫的颓然之势,然而却在学习西方的过程中引进和传播了先进思想理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便将马克思主义视作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指导党推翻“三座大山”压迫,实现民族独立和富强。

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秉持马克思主义先进理论,扎根中国发展实际,运筹帷幄、开拓创新,建立并巩固了红色政权。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价值观念,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不畏艰险、浴血奋战,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伟大胜利,实现了中国革命史的伟大转折。延安不仅是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战略要址,更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形态的孕育之地。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本土化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形态创立的伟大转变,既从政治、军事上清除了教条主义的负面影响,又立足人民的火热生活,将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西方先进文明成果相结合,取长补短、自我完善,创制了新民主主义文化,形成了光照千秋、影响深远的延安红色文化。

延安红色文化是一个总体概念,主要指以延安地域为中心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领域形成的思想体系和生命体验,也指延安时期以中国共产党人为代表的延安先进群体的革命人格、心理、行为方式的综合。[6]5-16其鲜明特征在于马克思主义筑牢思想根基,坚决扎根群众生活实际,开放吸收国外先进文明成果。延安红色文化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文化积淀和实践指向,是应该深入探究、挖掘的重要的思想文化资源。

2.2 延安红色文化的价值内涵

延安红色文化的主要内容为毛泽东思想和延安精神,它不仅内含着深刻的革命建设思想,更塑造了民族的、科学的、包容开放的文化形态。延安红色文化就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初创形态,具有重要的价值内涵。

2.2.1 独立自主的文化发展道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延安红色文化实现了从照抄照搬马列经典著作的教条主义方式到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文化发展道路的重大转变。以瓦窑堡会议从政治、军事上纠正教条主义为基础,延安整风运动进而从思想文化层面清除了教条主义“余毒”,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绝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照本宣科地阐释和解决中国问题,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规律、方法指导革命实践,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革命发展道路。从思想文化来讲,也应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是用马列经典著作来逐字逐句地解读中国现实,而是用马克思主义科学原理武装大脑,转变思维方式,结合中国现实情况来发展和繁荣思想文化。延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两步走”战略,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其思想理论集中体现在1940年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一文中,文中明确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的性质、定义内涵等,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新民主主义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新文化。”[7]708-709新民主主义文化立足民族实际、秉持科学真理、关照人民大众,成为延安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延安红色文化始终是扎根于中国的土地而生长和繁荣起来的、适合中国民族实际和特点的文化形态,在当时的环境下更能为普通大众所认同和接受,从而奠定了现代文化发展的基石。

2.2.2 批判继承的文化发展方式:新启蒙运动的文化反思

延安红色文化彻底扭转了形而上学地根本否定中国所有传统文化的文化虚无主义态度,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从形式到内容的真正结合。抗战爆发前夕,中国文化理论界掀起了一场以“继承五四、超越五四”为口号,寻求实现文化革命的思想文化运动,被称为新启蒙运动。这一运动既承袭了近代救亡图存的革命传统,又立足抗日救亡的客观形势,将“中国化”的探索推向高潮。新启蒙运动一方面打破了对传统儒学的盲目崇拜,主张对旧传统进行全面系统的批判;另一方面又强调去伪存真,以客观的态度和批判精神继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承认和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底蕴以增强民族的文化自信,反映了延安时期的文化生态理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极其重视对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曾讲到,“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7]533-534他们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是经过上千年历史的积淀而产生并传承下来的思想道德资源,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血脉和根基。延安整风运动,除政治层面的意义外,在思想文化层面立足于继承传统的基本理念,没有延续“五四”时期对西学的激情崇拜,也并未陷入尊孔复古的漩涡,而是对中国文化传统中不适应现代化发展要求的部分予以揭示、批判和摒弃,从而在理性继承批判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开辟了独立自主的文化发展道路。

2.2.3 人民主体的文化发展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延安红色文化秉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标准和实践指向,致力于建立解放人民、为人民谋幸福的真理体系和价值体系。只有坚持民本思想,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才能创造出人民拥护和喜爱的文艺作品,而只有真切落脚到人民生产生活的文艺作品才能在“大浪淘沙”式的文化更新中始终守住自身的地位和价值,历久弥新、源远流长。在于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针。1940年,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从张思德同志的先进事迹着眼,高度评价了张思德同志身上体现出的中国共产党及其军队所应有的优秀品质与核心价值观,深刻强调了为人民服务的重要价值意义,使其成为党员干部的行为宗旨。回顾延安时期的文化建设,为人民服务这一标准始终贯穿其中。延安时期,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文化发展路径不仅可以促进优秀文艺作品的产生和传播,更重要的是先进文化思想唤起广大民众投身革命、追求自由解放的民族意识,促使民众将自身利益的实现融入到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目标中,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结起来推翻三座大山,推翻一切剥削和压迫人民的阶级,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直到今天,为人民服务仍然是我们党的核心宗旨,我们弘扬延安文化也是要继承其服务人民的价值精髓,将文化建设的目标指向落到实处。

2.2.4 开放包容的文化发展态势:现代文化的雏形

延安红色文化实现了本土文化与国外文化的交融共生,在不忘本来、借鉴外来的基础上形成了开放包容、指向世界、锐意创新的现代文化雏形。在战火硝烟的革命年代,尽管文化交流受到重重限制和封锁,延安时期的文化发展依然保持着与世界各国文化的密切联系,依然以独立自主的文化立场实现了与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融通、共生共存。同样都是红色文化的涵养地,延安红色文化在开放创新路径上形成了自身独特的发展方式和文化标志,集中体现在其文化的包容性、学术性、多元化和进步性。对比井冈山时期的文化建设,我们不难发现,延安红色文化更具包容性和开放性。从文化辐射范围来讲,延安时期,来自美国、苏联、印度等国的先进文化成果,以及来自大后方乃至全国的进步思想在此交融汇聚,促进了中国与世界的交流联结;从文化产品类型来讲,这一时期,书籍、电影、戏剧、歌舞、绘画、音乐等文艺作品竞相绽放、大放异彩,极大地丰富了民众日常生活;从文化学术价值来讲,抗大、鲁艺、陕北公学、马列学院、自然科学院等高等教育机构纷纷建立,促进了高端文化研讨交流。延安红色文化以其海纳百川的品格塑造出了一个能够代表中国开创未来的现代文化发展样态的雏形。

3 全球化语境下推进文化自信与自强的实践探索

延安红色文化以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立场、批判继承的发展方式、人民主体的实践指向和交融共生的开放态度,创制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形态,成为现代文化发展样态的雏形。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面临新语境,要适应新形势、讲好新故事,不断研究、探索文化自信与自强的实现路径。

3.1 增进理论自觉,彰显主流价值观的引领力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遵循。要学深、悟透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解决中国问题,做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信奉者和坚定实践者。其一,增进理论自觉,用先进思想理论教育民众,夯实思想根基。“先进的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反之,落后的、错误的思想如果不破除,就会成为社会发展进步的桎梏。”[8]要讲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是作为外来文化的马克思主义实现本土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尽管时代变换,马克思主义依然闪烁着耀眼的真理光芒。其二,正确处理学术研究、社会意识同政治立场之间的关系,用主流价值观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要大力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用先进的理论论证引领中国道路,同时要守住政治原则,认识到学术自由、言论自由不是无限的自由,正确辨析和抵御学术外衣下的错误思想意识渗透。其三,坚持不懈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巩固国家认同和文化认同。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的思想道德基础。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10]5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最根本的就是用核心价值观厚植国家、民族的精神土壤,使其“融于教、涵于制、载于文、化于境、行于众”[5]10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实现中国文化自信和自强提供价值引领。

3.2 扎根伟大实践,增强文艺正能量的感染力

延安红色文化的当代价值之一在于高度关照人民的现实生活,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际,坚持人民性与大众化相统一的文化发展理路,促进文化百花齐放和创新发展。新时代的文化建设也应承袭这一理念,坚持人民导向和实践导向,克服文化市场的虚假浮躁、泛娱乐化风气,大力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极具感染力的、弘扬正能量的文化作品,凸显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其一,关照人民大众“火热”生活,融入日常。文化生产不是闭门造车、固步自封,而是要在大众日常生活中挖掘文化素材,真实反映和表达民众的呼声和需求,努力创作生产更多体现国人审美追求,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优秀作品。其二,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摒弃“空中楼阁”式的文化创作。要以人民实践为基础,精雕细琢,创造出思想内涵精深、文化底蕴深厚、艺术价值丰富的优秀作品,只有在实践基础上的文化创造才能历久弥新,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其三,坚持创新驱动,助推文化发展繁荣。“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创新是文化始终保持生机活力的动力之源,要持续为文化创新搭建平台、提供支撑,不断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优秀文化作品的产生和传播,同时也要及时剔除文化市场上的负面的、无欣赏价值的文化产品,提升文化的先进性和时代感,让新时代文艺作品真正做到反映世情、汇聚人心,增强精神力量,为实现中国文化自信和自强奠定实践根基。

3.3 扬弃文化传统,焕发文明包容性的生命力

习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社会的伟大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8]中国的文化建设也应一以贯之,要遵循文化发展规律,把握全球化条件下的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文化侵袭的现实挑战,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让社会主义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其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标识,凝聚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动力,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奠定民族心理。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中华美德,并结合时代发展脉络继续创新,使其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其二,以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前进动力、弘扬中国精神。中国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传递了先进的政治文化理念、高尚的奋斗精神品质和开放的文化创新实践,引领着中华文化的现代转型。新时代文化发展要始终以优秀文化传统为积淀,用人民接受的、认同的、积极实践的文化基因来推动中华文化的新辉煌。其三,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丰富民族文化内涵。全球化时代,闭关自守只能导致僵化落后,要将中华文化建设置身于世界文化百花齐放的现代图景之中,竭力在全球文化冲突碰撞中守住民族文化优秀基因,倡导文化友好交流和融合借鉴,促进人民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同繁荣。

3.4 建构传播体系,拓展文化话语权的辐射力

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争夺已经成为国际竞争的主要形式,中国文化自信的弘扬不仅要让国内人民大众了解文化内涵、形成文化认同、增进文化自觉,汇聚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磅礴力量;更要在国际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牢牢掌握中华文化自主权和话语权,坚决反对和抵制以资产阶级话语来变相解读中国实际的做法,让具有五千年深厚积淀的中华文明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增光添彩。其一,丰富文化话语内容,讲好中国故事。要特别注重文化话语的民族性、通俗性和可信度,深入分析受众心理和文化背景,吸收借鉴传统话语表述,有的放矢地传播中国文化。要循序渐进地将承载丰富内涵和极具精神特质的中华文化产品推向世界,让他国民众了解中国理念和中国价值。其二,转变文化话语表达方式,增强文化传播实效性。既要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注重文化传播载体的选取和扩展,破解话语传播桎梏,及时准确地传播中国理念;又要推动媒体整合发展,把握好文化宣传的时效度,增强文化传播亲和力,通过培养意见领袖、巧妙设置议题、构建传播框架等方式争取中国文化话语权。其三,拓展文化话语传播路径,繁荣发展网络文化。全媒体时代,数字虚拟场域的出现和发展为文化传播搭建了新平台,中国要积极适应网络发展新形势,重视网络文化建设,大力推进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不断拓宽文化传播平台。在对外文化输出中要注重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和传播载体,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在国际文化舆论场中牢牢掌握话语权,传播中国声音。

4 结 语

从延安红色文化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尽管跨越80余载的时空场域,我们仍然能够遵循时代规律,从中找到现代文化发展的有益借鉴。新的时代背景、新的现实问题、新的对话语境孕育了新的文化使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应沿袭现代文化发展道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承担起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重任,以红色文化为基石,以延安精神为滋养,牢牢掌握中华文化的国际话语权,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从而以充分的理论自觉、坚实的实践支撑、丰厚的精神积淀、稳定的文化认同来不断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辉煌,最终实现中国文化自信与自强。

猜你喜欢
延安马克思主义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谁远谁近?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走进延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