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永亮
(新疆大学中国语言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9)
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水平等级考试(简称“民族汉考”或MHK)是专门测试母语为非汉语的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汉语水平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民族汉考是可靠、有效、具有权威性的汉语水平评价工具。考试成绩可以比较客观、准确地反映应试者的实际汉语水平。通过考试获得的相应等级证书是一个人实际汉语水平的证明。
MHK共分四个等级,四级主要适用于接受过现代汉语正规教育的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者。达到这一水平的考生能以汉语为工作语言,自如地进行各种社会交际活动,可以从事较高水平的学习、研究工作。因此,MHK四级乙等亦作为新疆高校汉语专业本科学士学位获得的依据,也有个别高校将此作为汉语专业本科毕业证取得的依据。
为了满足对较高汉语水平能力的测试要求,MHK(四级)除采用广泛使用的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和读后写等题型外,还设立一种新的题型——听后写。
“听后写”是一种半主观性试题,是考查“听”和“写”相结合的题型。考生听完听力材料后,紧接着听到几个问题,然后将问题的答案写在答卷上。MHK(四级)考试中设立“听后写”题型的目的在于较为客观、准确地考查应试者的实际汉语水平。
首先,这部分内容不但考查考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而且还考查考生的听后书面记录能力。实际上,对于考生来说需要具备三种能力,即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汉字书写能力。多数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听力材料的内容,但要根据听完材料后提出的问题进行回忆、书写出来,其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其次,即便能写出大概意思,准确性却很难把握。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水平考试中心李桂梅提出的听后写评分标准需要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方面:
1.意思是否与标准答案一致。考生的答案首先在意思上要与标准答案一致,否则肯定是错误的,无需再考虑下面的两个因素。如果意思一致,则看下面两个方面。
2.语言表达。正确答案不仅要与标准答案意思一致,而且还要在语言表达方面正确。虽然意思正确,但有严重的语法、用词等表达错误,也不能判为正确。因为“听后写”要考查的不仅是听力理解能力,还包括书面表达能力。
3.错别字问题。答案中的关键性汉字如果写错了,则视为错误。如果是非关键性汉字,可以允许有1-2个错误,在无其他表达错误的情况下,视为正确。
阅读理解主要考查考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和阅读速度。要求考生在50分钟内阅读完10篇左右题材、体裁、语体、风格、长度(600-1000字)各不相同的文章并完成选择答案。
这一部分试题的难度在于学生的汉语词汇量的储备和阅读习惯、情感策略。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而词汇量的多少又是决定阅读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第二语言教学实践证明,阅读中词汇量贫乏会造成阅读者焦虑、自卑、兴趣减弱等,这无疑会加大阅读的难度,从而造成阅读者的心理障碍。可见词汇量匮乏是学生阅读效率低的重要原因之一。
词汇量的储备需要一个时间较长的过程,MHK四级考试大纲规定涵盖甲、乙、丙、丁级词汇及增补词汇,共计10125个。但实际上,根据历年试题内容来看,一万多的词汇量还不能满足考试的需要,据推测大概需要12000-15000个词汇。同时根据具体的词汇量所衍生的语篇文章内容来看,涉及的题材五花八门,几乎涵盖了所有学科门类:文学、哲学、经济、医学、建筑学、中华文化(琴、棋、书、画、茶)、饮食与健康保健、军事、科技、环境保护等等。
另外,汉语阅读习惯——情感策略的形成,对于提高阅读速度至关重要。学生的阅读材料选择若是习惯以母语文章为载体,那么阅读汉语材料的速度效率则很难提高。这种现象在我们所教授的学生中普遍存在。
读后写综合考查考生阅读理解和运用汉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读后写要求将一篇较长的文章缩写成600字左右的文章。
完成这一部分内容的试题难点在于对原文的理解、记忆要正确;重要的是还要根据记住的阅读材料大意,运用自身所掌握的汉语写作知识,重新构思文章写作框架,做到谋篇布局适当、合理;体现对汉语言文字的综合概括能力,即能够抓住原文的主干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此外,还涉及到语法、用词、汉字书写、标点符号使用等。
MHK四级口语测试考查的重点主要有两点,一是汉语语音、语调、声调正确;二是口语表达能力。而口语表达能力又涉及话题内容的组织和语意连贯性、主题观点是否明确和是否具有说服力、语速是否流畅、语法错误出现率等。这些考查测试的重点也是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提高的难点。
影响MHK四级汉语口语测试成绩的相关因素还有学生母语的负迁移,学生母语大都属于阿尔泰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两种不同的语言属性在表达上进行转换,成为新疆民族学生提高汉语表达能力的障碍,影响因素主要有:(1)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汉语言环境)有关,大部分民族学生学习成长的生活环境是农村母语环境,较少或几乎没有运用汉语进行交流的机会;(2)与初期教授汉语的汉语教师自身的汉语功底有关,比如汉语语音、语调、声调等问题,若初学未能正确把握,后期虽经过一定的强化训练,但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3)与学生个人的性格有关,比如平时是否有主动、自觉地表现出我想说、我要说的意愿等。
汉语教学质量的提升不能仅仅依靠单一的教学环节,需要教师认真地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学生的积极配合、有针对性的学生管理工作、有效的教学辅助工作等多方面努力。
采用的具体方法及措施:
1.认真把好招生录取入口关。可采取汉语高考成绩划线录取方式,参照外语专业在招考简章中或在招生计划内加括号标注汉语高考成绩线。
2.入校编班时,严格控制学生转专业条件。即便可转专业,也应制定相应的条件限制,一是依据原高考入学汉语成绩,同时还要通过汉语水平考试(难度与MHK三级甲相当)环节,二者同时具备方可转入。
3.建立激励机制,进一步加强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可专门设立学院、系内部奖学金制度,针对国家、自治区、学校奖学金未获得者(民族学生)进行奖励,人数设置比例为本院(系)总学生数(民族学生)10—15%左右。评奖标准仅看汉语各科成绩总评,平行班可合并综合评定。
4.尽可能拓宽汉语专业学生就业途径,进一步加强学生就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工作。在认真做好汉语专业相关就业信息搜集、整理、研究的基础上,可开办相关就业指导培训班课外辅导课程。如:学生职业规划课(在大一或大二班级开设),尽早引领学生做好个人职业取向,从而确定学生近期和中远期努力目标;开设汉语普通话等级辅导班、教育学与心理学考前辅导班等。
5.确立课堂阶段教学重点,将汉语本科专业教学质量提升工作阶段教学的重点安排在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进行,强化突出汉语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在教学内容选择上可适当增加与MHK(四级)相关的内容和题型训练。力争让所有学生至少通过MHK四级乙等考试,让学生集中精力在大三、大四强化双语翻译能力的训练。
6.教学方法上力求突出直接教学法和沉浸法,要求学生在教室和宿舍里尽量使用汉语交流。提倡课外观看汉语电影或电视剧、汉语小说等,同时还可在汉语口语或阅读课程实际教学环节中,适当增加学生讲述课外阅读内容环节。
7.进一步加强教学课程管理。(1)在教学任务安排上,尽量根据不同的课程要求安排同一门课程由同一名教师专门担任,以利于该教师不断深化和提升承担该课程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2)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时间不一定很长,20-30分钟即可),教研内容专门针对教师所承担课程的教学情况进行交流,以利于教研室主任掌握各班的整体教学信息,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调整和解决;(3)进一步促进和加强教师团队协作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
8.做好班主任工作,要求各汉语专业班主任在每学期开学时,认真组织好本班学生MHK四级报名工作,采取每次考试全体报名方式(若已通过者不要求)。
开展形式多样的汉语知识竞赛活动。作为MHK四级辅导形式外延的有效拓展,不仅能够丰富汉语第二课堂的教学实践,而且还能进一步增强学生汉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MHK四级辅导形式多样化,进而达到不断提高汉语本科专业学生汉语水平的目的。
1.汉语故事讲述比赛。提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汉语电影或电视剧、汉语小说等,故事讲述内容涉及一些积极向上的关于青年人励志、刻苦学习、艰苦创业、道德模范、民族团结、成才历程等方面的内容,时间为5分钟。
2.汉语词汇量大比拼。采用词义理解选择题形式,时间定为100分钟,以1000-1500词为限,快速作答。
3.汉语听写大赛。以听写汉语词语和短文为内容,要求在一小时内完成1500字左右的听写任务。
4.汉语作文比赛。限时命题作文,要求50分钟之内完成600-800字的写作。
5.汉语阅读速读与理解比赛。要求在60分钟内完成8000-10000字的阅读量和快速选择作答。
6.汉字书写(硬笔书法)比赛。采用规定语篇抄写,时间为60分钟,字数为600-800字。
7.指定话题汉语口语表达大赛。由教师遴选出50个左右的话题,初赛30个左右,复赛20个左右。初赛话题内容与复赛话题内容不得重复,时间为5分钟。
微信网络MHK自主学习平台旨在方便汉语本科专业民族学生利用智能手机微信网络,利用课外业余时间自主学习由教师提供的MHK模拟习题等内容,以期进一步提高MHK四级通过率。
具体操作步骤:
1.在院、系教务部门主导下,建立一个自主汉语学习互动平台,以年级为单位设立公众号或微信群,便于分类指导与实施。
2.仅限本院、系汉语本科专业学生实名登陆该微信学习平台,由指导教师审核加入。
3.由指导教师上传MHK模拟习题等内容的文档(包括汉语听力录音文件),学生下载并打印文本即可进行学习。
4.该微信网络自主学习平台还可与电脑建立链接,下载和打印相关文档文本。
5.为更好地检查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指导教师定期定点(一周一次两小时或一周两次四小时,在固定教室)查阅每一位学生纸质文本并答疑。
6.该微信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是一个充分利用微信进行交互式交流学习的平台,微信群里的学生可自行互问互答,对于较集中的问题,指导教师可在平台上集中答疑,也可在固定辅导时间答疑。
7.该平台开设期限每期为15周左右,一年两期。即每次MHK报名开始,考试结束后随即关闭。
8.要求学生考前每周应完成两套MHK模拟试题练习,并在主管指导教师检查时做如实记载。对于未能按时完成者,各班主任应做好督促和教育工作。
9.该微信网络自主学习平台提供的MHK模拟试题学习内容与教学计划内设置的MHK综合技能课程所使用的材料内容不能重复。
10.安排指导教师有计划、分项目内容、分年级、分阶段提供汉语学习材料,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登录此平台,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时间。此外,还可在平台上发布MHK单项强化训练。
11.每日十分钟线上阅读。拓展汉语学习材料内容的范围,强化阅读广度,激发兴趣。语料篇幅不易过长(100字左右),每日最多发布3篇且内容不得相同,之后指导教师要附有几个相关问题,并配以生词或术语解释(翻译),来强化阅读效果,学生可用语音或文字线上回答。同一内容语料可分段再次循环发布,以激起学生阅读兴趣,避免枯燥厌学情绪,逐渐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进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语料的选择要与本科汉语专业所有课程教材课文具体内容不完全相同或相近的语料,精心筛选在思想方面积极向上的关于青年人励志、刻苦学习、艰苦创业、道德模范、民族团结、成才历程的文学故事和小说,以及哲学与五观、经济与金融、政策与法律、医学与医疗、社会保障与养老、建筑与艺术、中华文化(琴、棋、书、画、茶)、饮食与健康保健、军事与国防、科技与生活、资源与环境保护、航空航天、交通运输汽车、飞机与高铁、网购与电商、计算机与网络信息安全、住房建材与装饰装修等语料片段或篇章。
12.每日三分钟线上听写。针对学生记忆、书写汉字、词与篇章的难点,根据记忆规律,采取化整为零方式,每日可线上发布2-3分钟听写简短的语音材料,学生将听写后的文字篇章拍成照片上传,供指导教师评阅。通过一至两年或较长时间的强化训练,逐步提高快速听力理解、记忆并正确书写汉字的能力。
MHK四级辅导策略研究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提高民族学生汉语考试的通过率,更重要的是通过加强MHK四级辅导以拓展课堂教学工作的外延,围绕不断提升新疆高校汉语本科专业的汉语教育教学质量这一目标,在改进汉语教学方法上寻求有效途径和方法策略。汉语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狭义的概念,应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其不但包括课堂教学,也包括课外教学(第二课堂教学与实践),课外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在研究、制定MHK四级辅导策略时,既体现了较强的科学性、针对性、目的性、实效性,又在采取相关措施和实施具体步骤及形式内容上体现了灵活多样性、可操作性和教师的主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