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茂敏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无锡 214153)
现代高职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要求学生们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外,还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从生源质量看,高职院校比起普通大学,结构更为复杂,学生综合素质也相对较低,在高职生成长成材的第一步——新生教育中,如何适应时代,充分把握学生心理特点,利用互联网思维,发挥学生自身的力量推动学生群体互相支持、帮助,提升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引领其健康成长,是一个值得好好研究的课题。
大学新生初入校园时,难免存在一定的适应问题。常见的如:学习迷茫、人际关系、生活环境适应、择业与生涯困惑、情感焦虑等等。除了传统问题外,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更出现了许多新问题。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40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7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其中学生群体为24.8%,大学生又是学生中占比例最大的一个群体。互联网极大影响了大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影响着大学生们的健康成长。“互联网+”时代,网络重塑了学习与生活的结构,影响着学生们的知识体系及话语体系。当高职生脱离了紧张的学习环境,脱离了中学阶段的强制性目的性教育,许多人就进入了迷茫及自我放飞阶段。易于接受新生事物的大学生,易沉迷在网络之中,在虚拟与现实之间游离,把网络变成主要的生活学习娱乐场所,现实生活、学习、社交都习惯依赖网络。更有许多同学沉迷在网络游戏、电视剧、小说中不可自拔,甚至很多人一离开网络,立感空虚,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对网络的过度依赖和对现实的疏离,易导致同学们注意力不集中,交友不正常等种种问题,进而产生各种不良情绪,长此以往,必然影响高职生们的健康发展。
高职大学生,有部分同学学习行为及认知习惯本就存在缺陷,时间管理能力及自我控制能力也较为薄弱。进入高职后,一部分人思想上仍没有转变过来,认为上高职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忽略或逃避分析自身原因。在这种思想支配下,容易形成一种不正之风,影响自己,更影响他人。部分新生,因认知能力缺乏,导致自己角色定位模糊,产生严重消极情绪;从众心理严重,看别人做什么就去做什么。如学别人昼夜玩游戏、上课刷手机等;控制能力较薄弱,想好好学习,但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易产生悲观厌学情绪或是陷入迷茫,找不到前进的方向。
“互联网+”时代,大学早已不是隔离的象牙塔,外围的种种意识也能通过网络渗透进现实的校园。网络的低准入性,使得各种复杂的思想、舆论及多元的意识形态可以在网络上得以散布。新生们初入大学,思想仍不成熟,缺乏控制能力及辨别能力。近几年来,各种思潮在网络上飞速传播,如大量弥漫着歪曲的现实、多面的社会、变化多端的行为准则、极端多元的评论等,给新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带来了很大影响。高职新生年龄偏小,认知能力及社会经验有限,很难作出正确的选择与判断,加之许多人理想信念薄弱,把异端当成另类个性,鄙视传统价值观,认为网上流行的就是对的,追捧才是时髦,这种现象势必影响年轻人的心理健康发展。
面对新生入学后呈现出的种种新问题,教育理念的反思与修正必不可少,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十分必要。根据各高校的专业心理服务人员的不足现状及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规律,在以发展为主,治疗矫正为辅的理念指导下,大学生心理互助最具推广和实用价值。心理互助提高了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自主程度,对于大学新生成功完成角色转变,塑造良好人际氛围,提升心理品质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
新生初入学时,对大学充满好奇与想象。然而大学生学习方式与中学阶段有着本质的区别,教师不可能时常陪伴在学生左右。学生在遇到问题及困惑时,有时不能得到及时解决。 “互联网+”时代,不用面对面,同学们利用QQ、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即可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寻求到最需要的帮助。新生入学时产生的许多适应问题,过来人最有经验,问题的处理方式也最值得借鉴与参考,利用互联网可以搭建一个互助通道,将一些同质问题及处理方式,用最短的时间,覆盖到最多的受众,帮助到最大范围的群体,从而帮助新生们迅速打破陌生感,适应当下环境。许多新生在入学前即创建了班级QQ群,虽未见面,早已熟悉,入学后通过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互助,更容易适应环境,缓解迷茫与焦虑,缩短心理适应期。
事实上,让学生走进心理咨询室,确实让他们备有压力。多数新生在产生心理困惑时,首先会选择网络查询,希望能独立解决问题。其次是网络求助,通过网络向同学或老师求助。网络的隐蔽性、匿名性给学生带来一定的安全感,让他们得以放心地释放心理压力,互相支持与帮助,解决相关问题。“互联网+”时代,网络在提供巨大信息量的同时,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互助方式,如网络分享活动、网络案例共享、互助团体活动、网络辅导等,为同学排忧解难提供了更多途径。这些网络咨询互助及分享,让新生可以迅速从网友、老师、同学身上获得如何适应大学学习与生活的间接经验,为自身提供了有力的社会支持。
网络互助是在专业心理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解决大学生一般障碍性、发展性问题,互助活动仍以学生为主体。近几年来,各种心理危机频频出现,如网络成瘾、网络发泄、网络诈骗及其它类型的极端事件等。这些心理危机的控制与预防仅靠教育者是不够的。需要发动学生的力量,利用网络资源,提高大学生主体意识,积极主动地配合支持学校工作。通过网络互助系统,建立新生信息资源库,教师可以及时准确地指导互助团体工作,接收学生对于异常事件的汇报,提前进行汇总关注,对网络求助信息可以及时进行筛选甄别介入及干预,提出可行性建议,降低极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工作效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强调指出,要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健康教育,首先要确保有正确的方向,占领思想阵地,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提高教育实效。心理互助需在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指引下,建立“我-你-我们”关系,开展互助活动。具体方法有:第一是要制定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总纲领,用制度保障行动,为大学生提供正确引领。第二是要成立专业引领队伍。要建设一支有专业教师引领的专业团体队伍,建立提供专业心理支持和工作引领的机制,使工作能有目标、高效率的开展。三要建立有大众化基础的互助咨询帮扶队伍。这支队伍的人员来自各个班级。争取每班1人。这1人下面可以再设立小帮扶小组,定期对这支队伍进行专业培训,并定期进行工作调研。这些队伍形成一个金字塔形,形成一个工作体系,使工作有计划、有目标、有行动、有反馈。打造一支专业指导、师生结合、学生为主的优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生力军。
随着互联网的深度普及,网络信息准入门槛低下,带来大量杂乱无章、良莠不齐的资讯,为新入学的大学生们带来极大的筛选困难,影响新生心理健康发展。据调查,在遇及问题前,大部分学生喜欢在网上先进行自助查询,再向老师、同伴或学长学姐求助。网络资源供给与网络平台搭建成为关键因素。方法有很多,如引导专业心理健康教师将学生关注点推向校园网络,面向学生,形成有导向、有影响力、主题鲜明、思想深刻的优质校园网络文化产品;针对学生关注点开设:几分钟心理健康微课堂、学校心理微信公众号、开放学生团体关注的QQ共享空间、有主题的网络心理教育活动等等,帮助新生抵抗多元文化,修正认知缺陷,指引方向。让新生通过主动式、互助式的网上活动,获得自我的发展,进一步提升新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互联网+”时代,新生入学后,大部分适应问题的同质性较高,人人都可以发挥作用。“互联网+”的突出特征之一就是可以推动线上线下的协同与共享,根据学生体验,打造全新互助协作新阵地。
“互联网+”下的线下互助、线上互助的融合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构建互助体系上,实现线上互助和线下互助的有机组合,通过网络拓展新生交友体系,通过现实拓展网络交流体系;二是在开展具体互助活动中,充分把网络互助和常规互助进行优化组合。线上线下两种方式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要把线上线下形成有机的结合系统,根据新生体验,随机转化,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促进“互联网+”的互助活动更加成功有效。如:线上线下均可开展互助工作室、互助微团队、互助微来访、互助答疑平台、互助公众号、定点定时帮扶,互助小论坛、互助交流会等等活动,线上线下协同开展,互为补充,注重学生体验,满足学生需求,为新生们学习新的认知和行为习惯提供资源。
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心理健康意识,使其能够自觉、主动、全面、客观地认识自己,要尽可能的创设情境,依托网络平台,营造互助氛围,倡导大学生助人自助,达到互助成长的目的。提高健康意识,一是要坚持问题导向育人,了解和分析新生需求,实时掌握新生实际情况和实际诉求,打造优秀心理健康作品,努力形成课内课外、网上网下多视角的宣传网络。二是要坚持优质内容育人,大力开展校内专业网站、微博、微信、易班互动社区等平台建设,推出包含优质文化、先进思想引领的优秀心理健康服务产品,以内容优势赢得学生关注,营造良好氛围。三是要建设网络矩阵。通过网站、论坛社区、微博、微信、QQ等载体建设,形成一个网络矩阵,构建多终端、全覆盖、全校传播的网络互助平台。通过这些平台,建立资源库,共享互助信息,掌握学生心理动态,助其塑造良好心理素质。
“互联网+”时代,网络为大学生心理互助提供了更多的方式与可能,心理互助提高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弥补了专业教师数量的不足,让同学们在助人也是助己中,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实现自我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