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嫒
(广州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人才培养是国内教育中的主要教学目标,对市场经济发展具有一定推动作用。高等中医药教育目的主要为医药卫生行业提供专业人才,提高医药服务机构专业水平,为广大病患提高优质服务。从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来看,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市场需要。新时期,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改革,以适应当前人才市场发展需要。
在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多数中医药院校依然以学历为发展目标,加强中医药专业学生理论知识教育,缺少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例如在中医药成人教育方面,高校主要采取应试教育手段,为成人学生获得毕业证书提供机遇。虽然学生已经拥有高等教育毕业证书,但本身知识结构与实践能力等并没有得到改善。多数中医药单位在人才招聘过程中比较重视学历、能力等因素,这就导致中医药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和社会发展需要不相符。在中医药教育课程设置方面,高等教育院校课程设置内容缺少针对性,多数课程设计都是照搬普通高等教育。在中医药教育发展方面,需要与地方医药事业与经济结合,对市场、行政资源进行整合,从而获得预期效果[1]。但在人才培养方面,中医药院校缺少合作意识,人才培养资源有效。
在中医药教材建设方面,高等院校编制的教材内容比较复杂,虽然教材内容比较完整,但却缺少特色、精炼。当前社会对中医药人才需求逐渐多元化,在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重视教材层次划分,培养出具有特色的专业性人才,满足中医药机构人才需要。然而当前中医药教材品种较少,部分专业课程甚至只有一两种教材可供选择。从教材版本来看,很多教材内容都是重复的,教材编写作者、出版社与名称等都一样,编制内容有很多雷同部分。自新入新时期开始,中医药教材便已经更新了3次,几乎每5年就进行一次教材更换,因此教材版本更换时间较早。在教材更换过程中,需要投入很多的人力、物力等资源。相对于其他学科教材而言,中医药教材具有创新和继承特点。由于临床医疗改革创新速度较慢,因此在教材版本更新时多数以从教材层次、数量与类别等为主,相关医疗技术、理论与创新等内容大同小异,材料更换作用较小。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改革过程中,多数院校缺少对教材建设的足够重视,而是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科研等方面,导致教材建设项目资金有限,难以激励教师。在教师职称评定方面,教材所占比例很小,对教师职称评定造成的影响并不大,导致部分高水平教师缺乏教材编制兴趣与积极性。
在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方面,部分院校依然存在工作经验不足现象,这对中医药人才培养管理工作开展可能会造成一定阻碍。当前医院管理制度和高等中医药院校管理具有较大差异,院校制定出来的人才培养方案可能与医院需要存在较大差异问题。在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地基建设过程中,部分高等院校缺少市场调查,制定出来的管理制度、培养模式与管理平台等可能不够完善。在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管理过程中,部分管理人员可能会存在推诿责任现象,导致实际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扩大问题影响范围。在中医药专业人才培训管理过程中,高等院校制定出来的培训计划可能和医院专业性质存在矛盾,相关培训管理不够规范。
中医药院校是培养传统医学继承人的重要阵地,对中医药事业发展具有一定影响[2]。从教育管理角度来看,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能够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利用专业性人才提高中医药卫生机构服务质量,符合国内教育战略发展目标。随着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育规模的逐渐扩大,人才培养现状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因此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出符合市场发展需求的中医药专业人才。在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方面,可以分为服务操作类、经营管理类与技术生产类等专业人才。中医药教育具有较强的指向性,需要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根据医药卫生机构岗位需要提供各种类型专业人才。在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不仅需要对学生专业理论进行培养,还要培养学生岗位适应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在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建设过程中,高等院校必须明确教育定位与教育目标,符合中医药岗位人才需要。国内地域范围比较广泛,不同区域内中医药人才需要也不一样。例如在城市区域开展中医药人才培养时,各中医药机构对岗位人才要求相对较高。虽然一些偏远地区医疗机构岗位人才要求不高,但人才缺口量很大,难以在各层级医疗卫生单位中普及专业人才。因此,在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院校需要根据区域内经济发展状况与人才需要情况进行不同专业课程设置。比如在偏远地区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需要以技术生产与服务操作类型为主,扩大专业人才培养规模。
3.1 创新中医药教学模式 高等院校在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改革教学模式,利用现代科技技术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新时期互联网+为高等中医药人才教育提供新的发展机遇,有利于改变院校学习形态。在中医药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高等院校可以通过互联网+教育模式建立学习共同体,开展课程资源网站、教学平台与微课等。比如在课程资源网站教学模式应用方面,高等院校可以通过爱课程过着国家精品课程进行中医药人才集中培养。相对于传统中医药教学模式而言,网络教育模式已经突破时空限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需求与市场发展情况提供多样化学习方式。平台代表公共课程平台,有机化学、人体解剖生理学与基础化学等都属于中医药职基础课程教育内容[3]。在师生互动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与学生在线交流,通过微博、微信与网络平台等进行中医药专业问题讨论。在网络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各种资源集合起来,对课程教育内容进行提炼,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帮助学生解答各种疑难问题。在实践课程教学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育模式开展虚拟工厂、实验室与车间等,为中医药专业学生实践学习提供活动场所,弥补高等院校实践教学缺陷。在中医药教学模式创新管理过程中,高等院校可以对网络课程教学管理系统进行开发应用,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提供便利。
3.2 创新中医药教材 在中医药教材创新管理过程中,高等院校必须重视教材建设工作,加大教材建设资金投入力度,编制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高水平教材内容,提高教师教材编写积极性。首先,高等院校需要建立教材建设队伍,提高中医药教材编写质量。高等院校可以邀请老教授与专家等参与教材建设工作,调动中青年教师教材编写工作积极性,发展教材建设后备力量。在中医药教材编写过程中,应增加教材种类,为学生学习提供各种类型辅助教材。例如在实践与理论教材编写过程中,可以编辑实验课类型教材,在学生专业能力开拓方面,可以编辑现代研究方法与进展等。在全球化文化范围逐渐扩大过程中,中医药传统教学材料已经难以满足现代中医药教育发展需求。在纸板教材编辑的同时,高等院校还应该重视网络视频教材、音像教材与视听教材等,丰富学生中医药教材类型。在中医药教材形式设计方面,可以提供图形、文字与符号等内容,明确教材印刷标准,确保图形等材料清晰可见,具有可读性。在中医药教材内容编辑方面,应结合专业课程设置调整教材内容,在教材中融入部门新的教学内容,将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特色与教材作用有效发挥出来。
3.3 完善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 在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完善过程中,必须加强基地平台创新建设,以适应现代医院人才发展需要。在基地平台创新建设过程中,高等院校可以与中医药机构展开合作,在医疗企业支持下建立基地平台,将各种教育资源融入平台中。在地基平台创新建设方面,高等院校可以获取政府支持,由政府部门提供专项资金,地方医院、管理部门等可以持续投入项目建设资金,逐步完善相关科研成果、仪器设备等。在实践教学地基建设方面,校企合作属于关键环节,有利于高校与企业资源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4]。为促进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工作顺利开展,高等院校必须对人才培养制度进行完善。在人才培养制度完善过程中,高等院校需要根据人才培养现状与合作单位发展情况进行具体管理措施制定。在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明确合作双方义务与权利。其中高等院校主要负责专业学生组织工作,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提供理论知识;合作企业主要负责地基人才培养工作;中医药人才考核、相关科研项目开发应用则需要高校与企业共同参与管理。
3.4 优化中医药课程体系 在中医药课程体系优化改革过程中,必须结合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设置出符合医疗机构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在中医药课程体系优化方面,首先需要建立好模板化课程选课平台,为中医药学生提供实践课程、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等。在课程设置过程中,必须对中医药学生需要进行了解,为学生提供职业资格考试、专业能力拓展与职业知识等课程内容。不同课程设置原则不一样,比如专业课程更加偏向中医药理论教学,基础课程重视专业理论实践运用。课程体系优化需要以激发学生积极性为设置目标,为学生中医药专业岗位竞争奠定坚实基础。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过程中,高等院校可以根据企业岗位需要开展订单培养模式,促进中医药专业学生、学校与企业共同发展。在订单培养模式运用过程中,高等中医药院校必须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岗位适应能力进行培养,通过企业资源进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弥补高校资源缺陷。在订单培养模式中,高等中医药院校可以为合作企业定点输送专业对口人才,弥补企业人才不足缺陷,提高学生就业率。在高等中医药人才培养过程中,高等院校需要重视学生选择,根据学生需求和市场职业需要进行个体化培养模式探索,实现学生职业梦想。个体化培养模式在西方国家应用比例相对较高,国内高校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过程中可以借鉴西方国家人才培养经验。
综上可知,人才培养是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目标之一,对现代医院人才发展具有重要价值作用。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国内高等院校培养资源有限、培养理念、模式等比较传统,最终培养结果可能与企业预期存在一定差距。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高等院校必须拥有明确培养目标,从学生、企业等角度进行课程体系优化、教材创新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等,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适应企业岗位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