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龙,邓祥敏,徐勤磊,丁 勇
(江苏护理职业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0)
2014年,教育部首次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着力构建现代学徒制培养体系,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制度;并在《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方案》中提出了试点工作的内容。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职业教育的特点就是要贴近行业的需求,以服务为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要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江苏护理职业学院以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为试点,与淮安市中医院签署教学医院协议,共同制订“双导师型”现代学徒制实施方案,在实施中取得了一些为同类高职学校可供借鉴的经验。
学徒制由来已久,从古希腊、古埃及、古代的中国都有学徒形式的学习模式,这种模式没有形成制度化,只是简单地把技艺传给他人,称为古代的学徒制。现代学徒制最早起源于德国双元制。上世纪九十年代英国正式提出“现代学徒制”。德国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而英国的现代学徒制旨在让广大中青年通过在职训练提升学徒质量,并能够得到学校教育体系的认可。相比较而言,德国对现代学徒制更关注结果管理,而英国对现代学徒制更关注过程把控。澳大利亚的学徒制是在英国学徒制基础之上进行发展与创新的,它既有传统学徒制中的“做中学”特点,又和现代的教育教学做到了有机融合。现代学徒制在澳大利亚的实施方案包括学徒制和受训生制,实施的模式主要包括典型模式、集团培训公司模式和学校本位模式,组合学徒培训公司和学校等资源,中小型企业的参与度很高。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提倡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就是对于我国传统学徒制的发展和提升。2011年,国内掀起了一股“新型学徒制”的教学改革热潮,东部沿海地区开展较多,多集中在广东、江苏、浙江三省,中西部地区较少,学校所在的地区也多集中在一二线城市,从学校层次来看,主要集中在高职高专学校。
传统意义上的中医的师徒教学还是以临床为基础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临床中要跟师学习,主要是以师傅的经验为主进行教学,主要的问题在于形式上的不固定随意性比较大。在跟师傅出诊的过程中,将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经典书籍的要义、方药配伍的方法及师傅的学术思想和辨证论治的思维,在临床实践中反复体会、学习,逐步完成对中医的理论体系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经验。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建立一系列的中医院校,对于中医的培养也开始规模化、规范化、系统化,以学科式教学为主,主要推行的是学科式的教学,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对于中医高度抽象化的理论理解不到位。中国传统医学教育的教学往往带有更明显的学院式 (重视总论和理论)特征,培养的医学人才与市场需求脱节,中医的教学应该需要更多的实践动手机会,但是按照目前教学模式,只是在学校的基础教学是远不能达到理解中医理论的程度的,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本专业的技能不能得到充分的培养,按照中医的传统培养规律最有效的就是学徒教育,一对一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随着科技的进步,现在有很多的教学辅助器材逐步开发出来,计算机网络、光电技术、模拟技术,比如推拿手法测定仪、针刺手法测定仪、舌诊教学系统、脉诊仪等系统,这些仪器设备可以做到标准化,但是中医和西医有所不同,西医偏向于量化、客观化,中医主观化更多一些。所以现在的教学辅助设备培养出的学生也不一定能完全适应市场的需要。
我们学院在申报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之初选择“双导师型现代学徒制”作为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中医精粹,践行学徒精神”为主题,在开学初遴选了本地中医康复行业内的8名专家和本校的4位专业教师组成双导师,通过本项活动弘扬现代学徒制理念。学生与双导师签订培养协议,明确三方的责任和义务,医院导师具有多年临床经验,每位导师不仅要全过程地传授中医知识和技能,更应该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言行举止等方面加以正确地引导,使之成为一名全面的合格的中医康复治疗师,学校导师在教学过程中全程参与,配合医院师傅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医院和学校的双导师针对行业发展的需要共同制定了中医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岗位标准、质量监控标准及相应实施方案,校院共同建设基于工作内容的专业课程和基于典型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基于岗位工作内容、融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的专业教学内容和校本教材。在学校专业负责人的基础之上邀请一位医院导师作为行业负责人,共同负责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的教育教学组织工作。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我们针对本专业的实际情况按照在校学习跟师学习相结合、学习和实习相融合的模式进行。在校的第二学期开始每周一至四在校学习,周五、周六在医院跟师学习。将整体实习计划分散为第二学期末的暑假8周加上第三学期末的寒假2周和最后34周的实习,实现将实习和学习融合。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开展,学生反馈:中医枯燥的理论知识经过跟师学习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有了新的体会,比如:有两个学习组在跟师学习的过程中就遇到了阴阳格拒的病症,通过临床导师的指导,在真正患者身上进行诊断,学生就会快速理解抽象的中医理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校导师反馈:在学习新的知识的过程中因为有临床上的指导,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容易贯通,与以往几届同学比较起来,理论考核和实践考核成绩均有大幅度提升。另外还有2名同学在跟师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老师的认可。
在十九大政府工作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针对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的自身特点,“双导师型现代学徒制”是比较适合的。“双导师型现代学徒制”实施过程中我们组建了一定数量的校内教师和临床医生担任师傅,但是若按照一对一的学徒教学,符合标准的临床师傅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所以把一对一转变为一对多的学徒模式,该模式可以克服一对一学徒模式传授知识面小、周期相对较长的缺点,形成一个老师也可以教多个学生的局面,扩大了知识的范围。学校与医院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实行校企互聘互用,进一步完善课程设置,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明确企业激励机制,更好地推动学徒制班各项工作的落实,共同努力开展更多形式的职业教育模式改革。相信校院双方在共同努力下,中医康复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其他专业中逐步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祺午,陈衍,等. 剑指体制—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试点情况报告[J]. 职业技术教育,2011(21).
[2]徐国庆. 为什么要发展现代学徒制[J]. 职教论坛,2015(33):1.
[3]王悦. 英国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的研究[D]. 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1:5-7.
[4]黄晓兰. 现代教育体制下的名中医培养模式研究[D]. 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2.
[5]王朝阳,袁亮. 中医人才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思考[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7):28-29.
[6]肖玮玮,陈建成. 重拾师徒制,促进人才培养[J]. 商业文化,2010,12:177-178.
[7]王锦春 . “亚 健康”人群剧增养生人才需求渐涨[M]. 吉 林 :就业时报,2010.
[8]李红日.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现代企业教育,2014(3):134-135.
[9]张志贤,罗丽娜. 建立我国养生保健医学人才培养体系的探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4):35-36.
[10]何宇媚. 高职院校试行现代学徒制的理论与实践[J]. 中国电力教育,2013(16):10-11.
[11]张丁丁,伍敏婷. 医学留学生实习期的角色转变[J].中国现代医生,2015,53(2):149-151.
[12]汤志萍,黄婉霞,王富云. 现代医学模式对我国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的启示[J]. 中外医学研究,2014,12(32):153-155.
[13]崔钰婷,杨斌. 我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综述及反思[J]. 当代职业教育, 2018(02).
[14]刘明明.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下“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7(02).
[15]张法坤,徐冠中. 现代学徒制模式下人才培养考核机制研究[J]. 教育教学论坛, 2017(52).
[16]赵斌. 基于在岗交互培养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 纺织服装教育,2016(06).
[17]牛艳玲. 基于环艺行业市场动态需求的高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7(04).
[18]朱爱文,赵旭庭,周春宝,王利刚.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畜牧兽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 安徽农学通报, 2017(12).
[19]崔发周.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三个问题[J]. 职教论坛, 2017(19).
[20]黄史,范庆科.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中国商论, 2017(26).
[21]包丽明. 高职冶金技术专业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才智,201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