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

2018-02-09 05:38:08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致残率死亡率神经功能

急性脑卒中指由各种诱因迫使患者突发性脑内动脉破裂或狭窄,由此导致患者机体出现血液循环障碍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1]。其患病人群多以老年人为主,具有死亡率高、致残率高以及并发症高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因此,临床上争取最佳治疗时机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至关重要。本文着重探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8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其中,研究组(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39~74岁,平均(54.37±10.25)岁;脑出血17例,脑梗死28例。参照组(40例)男23例,女17例;年龄38~73岁,平均(54.05±10.13)岁;脑出血17例,脑梗死23例。两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参照组采取常规诊治流程,具体为:接诊、挂号、分诊、评估病情、急救、缴费、护送检查、等待结果、初诊、办理入院、护送至专科病房等。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具体措施为:(1)优化诊断程序、简化诊治流程、及时确定治疗方案,多科室进行协调配合,缩短诊治过程中等待、重叠浪费的时间,尽量为患者争取最佳抢救时机。(2)护理人员在接诊同时做好监护和相关器械准备工作,为急诊患者开通绿色通道。(3)接诊后,急诊医师对患者病情进行及时有效的评估,时间不超过15 min,并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与此同时,护理人员快速完成标本送检工作。(4)心电图、CT、血液等检查项目应在20 min内完成,由当班专科医师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及早诊断,确定抢救方法。(5)对于即刻行手术治疗的患者,护理人员于30 min内完成备皮、皮试、抽血、用药、插管等工作,并把患者护送至手术室。

1.3 观察指标及评定标准

观察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3]进行评分判定,总分20分,分值越高则代表神经功能缺失程度越严重。同时统计两组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专科诊治时间,统计患者死亡率、致残率,在患者出院后随访1个月,统计并发症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就诊时间比较

研究组接诊至确诊时间为(16.45±1.07)min,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为(20.16±3.75)min;参照组分别为(27.67±3.59)min、(39.42±5.84)min,研究组就诊时间短于参照组(P<0.05)。

2.2 两组护理前后NIHSS评分比较

研究组护理前后NIHSS评分分别为(13.38±2.64)分、(4.46±0.55)分,参照组分别为(13.36±2.45)分、(9.62±1.43)分;两组神经功能缺失程度在护理后均有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

2.3 两组死亡率、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死亡率为13.33%(6/45),致残率为33.33%(15/45);参照组死亡率为32.50%(13/40),致残率为57.50%。随访生存患者出院后1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研究组并发症发生4例,发生率为10.26%(4/39),参照组并发症发生10例,发生率为37.04%(10/27),研究组均低于参照组(P<0.05)。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年化发展以及生活饮食习惯改变,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4]。该病在临床中属于神经内科常见疾病,主要是由急性脑循环障碍所造成的局限或全面性脑功能缺损综合征,好发于老年人群,且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老年基础疾病。若未能得到及时治疗,不仅不利于救治结果,还会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因此,给予急性脑卒中患者及早诊断、治疗是确保抢救效果的前提条件。

医院急诊科作为急危重病早期诊断治疗的第一线,对急诊急救水平有着高标准、高要求[5-6]。诊治时间间接影响着急性脑卒中患者能成功救治与否,诊治方案直接影响着该患者的生命安全和预后。在患者发生脑卒中症状的情况下,若能及时进行有效救治措施和良好护理,可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患者身体状况。因此,对于急性脑卒中患者应采用高专业、高严谨的护理干预措施,以此来促进患者救治效果。急诊快捷护理流程是临床上较为新型的一种护理干预模式,具有严谨的规范性、目的性、有效性[7-8]。主要通过优化接诊、评估病情、抢救等流程,按照分工明确、多种措施同时进行等方式快速有序地完成急救工作,可有效避免盲目护理,为患者争取更多治疗时间。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接诊至确诊时间以及确诊至专科诊治时间均短于参照组,且研究组NIHSS评分以及患者死亡率、致残率、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参照组,表明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抢救过程中,能够为患者争取更多救治时间,把握最佳治疗时机,患者神经功能得以有效恢复,抢救效果显著。原因分析为:急诊快捷护理流程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方式、临床急救、护理流程等方面进行优化,按照医护人员的工作经验、专业程度等方面进行合理分工,确保急诊快捷护理流程顺利开展,不仅能够有效避免浪费不必要的时间,为患者争取最佳救治时间,还能有条不紊地进行急救护理工作,确保护理质量,进而提高救治效果,对患者生命安全起着重要促进作用。由于受到时间与样本例数的限制,关于两组患者远期并发症等情况,有待进一步临床研究。

综上所述,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应用于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诊抢救中,可缩短患者诊治时间,获得最佳治疗时机,患者神经功能得恢复良好,有效降低死亡率、致残率及并发症发生率。

[1]冯石莲,钟东影,黄嫦,等.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的急诊抢救效果观察[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6,21(4):408-409.

[2]王晓芳.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救治中的效果研究[J].吉林医学,2016,37(7):1826-1827.

[3]周莉萍.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7,34(2):134-135.

[4]刘芳.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抢救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4):223-225.

[5]李娴.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急诊抢救效果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2):242-243.

[6]张丽红.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探讨[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18):42.

[7]王小兰,谢小丽.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诊抢救效果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7,4(54):10603.

[8]邢竹萍.关于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的急诊抢救的疗效评价[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5):627-628.

猜你喜欢
致残率死亡率神经功能
死亡率高,致残率高,预防这个健康杀手,关键有5条
祝您健康(2023年5期)2023-05-08 03:33:53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中老年保健(2021年4期)2021-08-22 07:07:02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分析急性脑血栓早期康复护理对降低脑血栓患者致残率的效果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今日农业(2021年5期)2021-05-22 01:32:38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科学之谜(2020年6期)2020-08-11 07:37:21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当代水产(2019年8期)2019-10-12 08:57:56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分析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辛伐他汀对脑出血大鼠神经功能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山东医药(2015年38期)2015-12-07 09: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