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跃捷
学科是某一个学术领域内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包括其话语体系、学科体系、教材等。所谓学科建设,就是围绕某一个学术领域来开展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以及科研和教学队伍建设的系统性活动,且这三项活动是紧密联系、缺一不可、相互支持的。
学科是专业的基础,专业是学科的运用,没有学科就谈不上专业,没有专业也支撑不了学科。高校要进行人才培养就必须设置专业,而专业是依照学科来进行划分的,设置专业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的途径是课程设置。
学科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更新和增加学科知识而开展的科研活动。一个学科要发展,就必须更新知识,同时还要增加和生产知识,而要进行知识生产就得开展科研活动,如开展各种论坛及国内、国际研讨会,通过交流,把握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前沿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是史论部分的建设,即该学科的历史,又称为史论,它是一门学科的基础和核心,是一门学科打下牢固学理基础的根本。在此基础上,设置研究机构也非常重要。它是学科建设的制度性保障,每一个研究机构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研究方向和领域,有相对独立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如果本学科领域发生新的变化,就有必要调整研究机构,所以,在设置研究机构的时候要对学科发展趋势把握准确,认识到位。此外,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在学科建设中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一门学科要取得较大的学术影响,就要做出国际一流的、独领风骚的学科成果,在学术刊物、学术组织、行政编制、国家和省部级项目中发出更多的声音。
第二,为增强人才培养能力而进行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以及增添和更新教学辅助体系来开展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强人才培养的能力,而要增强人才培养的能力就要进行专业的设置,甚至要根据学科的发展状况对专业进行调整。学科建设是个永无止境的追求过程。有些专业不适应时代发展,就要进行调整,有些专业则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需要增设。与此同时,还要进行课程体系的设置和调整。比如美国密苏里大学于21世纪初创办的融媒体专业,不仅对学科发展,而且对传媒领域的发展都起到巨大的引领作用。同时,人才培养不仅要结合本土特点,而且还要具有承担国际人才培养的能力。此外,增添和更新的教学辅助体系如图书资料、实验室器材等也都非常重要,这些都是开展教学活动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第三,科研和教学人员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开展需要专门的人才,它是学科建设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建设过程中要考虑到教师专业背景的多元化、结构的合理化等因素,注重培养有潜力的中青年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