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丽卿
(忻州师范学院五寨分院,山西 五寨 036299)
现在外国经典文学的阅读已然成为常态,但受限于外语水平,一般会选择中译本。这时,中译本中对于衔接技术的合理把握往往直接决定了其翻译质量及文章的连贯性,因此要重视衔接手段的深入研究。
荣如德先生翻译的《雾都孤儿》,其衔接手段具体囊括词汇衔接技术、指称衔接技术以及结构衔接技术等。
作品翻译工作中,为突出人物形象,防止语篇中的词义重复,需充分把握词汇衔接技术,在确保文章内容及其内涵表达明确的同时,做到语法结构合理而自然。《雾都孤儿》中,荣如德先生在翻译“A procedure that usually them in ates on the land lord′s order, a man boy who is resting to driver this strange...”这一段时,将其译作:“一个程序,通常终止在房东的订单,一个男子男孩谁是休息,以驱使这个奇怪的男孩出了地方,因为她确信他来了偷东西”。原文在此运用了“词语重复”,为了读者能够深刻了解文章内容,并且突出老板娘的形象:态度严厉、尖酸刻薄,同时为防止词义出现重复,以单词steal以及drive进行叙述,不仅文章内容更加简单、明了,而且还能使老板娘形象充分呈现,其衔接质量也因此得以呈现。
作为文章中的组成要素“词”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所谓“指称衔接”即词语语义关系,同时词语与词语间始终维持照应的关系。荣如德先生在翻译“In any case, Mr.Boubol relaxed his pace, turned his head,as if to ensure that his...”时,将其译作:“不管怎么说,布博尔先生放松了自己的步伐,转过头来,好像确保他的助手跟着一样……”。译文相当简洁明了,并未频繁地出现表达主题的词语,而是以简单词组进行构造,但是结构却更加的流畅。可见,为确保翻译工作的有效性,提升文章翻译质量,除了要对语法结构合理把握及不断优化外,还要重视指称衔接技术的应用,确保各短句间均有指称链明确呈现[1]。
结构衔接技术具体表现于两个方面,即结构连接以及结构省略。
基于英语文章,其逻辑联系语即为“连接”,在翻译时,“连接”本质属狭义概念范畴,即上下句间的内在连接。一般而言,若连接词语能够在翻译中得到充分、频繁的运用,文章逻辑性会进一步加强,其行文也会更连贯,有助于译者清晰地呈现出文章逻辑结构。荣如德先生在翻译 “I was surprised when I looked forward, because the high wing...”时,将其译作:“我很惊讶,当我向前看时,因为高风,没有人在外面,所以……”。较之英语,汉语强调意合,通过对句子间逻辑关系的充分利用,在形成关系支撑的基础上,即可构成句子整体,而并未频繁应用连接词语[2]。英语则强调对语法结构专业调整,通过对连接手段充分利用,在提升句子连贯性的基础上,确保其结构完整性。
为防止句子中的成分出现重复问题,应酌情进行成分省略,以确保文章中前后信息达到紧密衔接。但是,读者在阅读时却不会因为省略成分而造成理解困难。荣如德先生将 “Nancy,almost could not see the boy,throwing him a big rough cloak on his shoulders...”一段译为:“南希,几乎看不到男孩,扔他一块手帕绑在他的喉咙……”句子以系动词替换谓语动词,且系动词含义偏于模糊。这种形式除了能充分呈现文章情感外,还能确保其结构的严谨与紧凑性,避免读者在阅读环节出现无法理解的情况。
英语著作的翻译中,译文质量直接决定读者的阅读质量与理解程度,因此译者在展开翻译前,需要深入了解原著内容,在明确其行文思路的基础上,结合语法结构信息,对语篇内容进一步完善,以确保译文内容符合原著作者思想,进而确保文章内涵及其主旨的清晰呈现。英语语篇的专业衔接技术呈多样性,下面具体分析保留衔接以及变换衔接等方面[3]。
保留衔接应用对象集中于原著原文。为确保译文内容的通顺与连贯性,译者需遵循语篇机制,并对文章脉络展开综合梳理,以提升其翻译质量。汉语和英语除了在词义表达方面的差异外,在语法结构上也有不同,但在语篇翻译中,却有内在相似处。鉴于此,翻译时,除了要了解各种衔接技术外,还要对其综合性利用,并且予以专业切换,以提升文章衔接质量。
如 “I can not say, so do not play tricks,Fagan.” Nancy replied. “Whatdo you mean?”Asked Mr.Sikes,frowned.这段话荣如德先生译为:“我说不行,所以不用耍花招,费根。”南茜答。“你这是什么意思?”赛克斯先生皱眉颦额问道。
作为修辞手段的构成要素,排比法在中文作品中应用频率较高,运用排比句型除了能够渲染文章主旨外,还能够使人物情感得到充分流露,以提升读者主观感受[4]。然而,翻译强调对词义展开综合“取舍”,在对文章中人物的特征及其性格进行表达时,选择动词也可实现,以此丰富人物性格,同时作品内事件对于主角产生的影响及其印象也可充分呈现,以确保译本及原著作之间实现高度匹配目标。
变换衔接应用对象集中于原著中的原文词义[5]。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相同词语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涵义大有不同,部分基于有天壤之别,因此在翻译时,若未能合理调整译本中汉语的语序以及词语内容,就可能使译本非常生硬,增加读者的阅读难度。
《雾都孤儿》中的“To be honest, the short man seems to have made sure that he hasnotfor gotten...”这段话,荣如德先生译为:“说实话,矮个男人似乎已经确保他没有忘记他的处境……”在原文中,多省略主语,但不妨碍读者在阅读时,清晰判断出句子的主语,而若翻译也直译,语法、结构等方面就可能发生失真问题,文章整体脉络也难免混,就很难充分表达文中内涵[6]。
“Mr.Buber has a good idea of this ability to speak and his...”被译为“布博尔先生对他的演说能力和他的重要性有很好的想法……”句中包含过去式内容,因此也能呈现出人物态度的变化,若以主动语态进行直译,尽管语法结构会较为完整,但语篇的结构衔接却可能存在着纰漏,因此荣如德先生在确定形式主语时,选择人称代词,而译文结构衔接也可达到紧密标准[7]。
综上所述,翻译中的衔接手段应用水平影响着作品的翻译质量,同时还会对作品语篇修饰水平产生影响,因此要重视把握词汇衔接技术、指称衔接技术以及结构衔接技术,还要充分把握语篇专业衔接技术,进而丰富语篇内容,并且完善译本结构。
[1]唐冰然.翻译意识在基础英语教学中的培养——试论如何推动英语基础教学与高校翻译教学衔接[J].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5):72-72,92.
[2]植仲培,何瑞清,邓文华等.英语本科与翻译硕士专业学位(MTI)的课程衔接研究[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4):99-104.
[3]苗迎雪.独立学院高中英语与大学英语的衔接:从英语四级改革论英语翻译教学的有效衔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11):117-119.
[4]陈振龙.英汉语篇连接词的对比与翻译--以《背影》、Insouciance及其译文为例[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6,(2):71-76.
[5]田清华.从人称照应角度对比分析《红楼梦》“晴雯撕扇”一节——汉英语在语篇衔接与连贯方面的异同[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5):76-78.
[6]吕文萍.从人际语法隐喻的角度解读《雾都孤儿》原著和简写本的差异 [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4,(4):56-59,115.
[7]阳英.翻译目的论与译者的读者意识——以《雾都孤儿》之荣译本与祈译本为例[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