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胜男
(遵义航天中学,贵州遵义563000)
遵义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为了更好地传承和践行红色文化。遵义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推进“长征故事进校园”活动。航天中学作为全市22所红色文化示范学校之一。在将红色文化与青少年道德教育有机结合上做了有益的探索。把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长征精神作为使命担当,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开展了一系列以弘扬长征精神、遵义会议精神、三线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文化活动,使红色文化生生不息,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遵义航天中学是一所有着光辉历史传统的学校。老一辈“三线人”用他们的青春和热血践行着“自立更生、艰苦奋斗、团结协作、发展创新”的“三线精神”,在新的历史征程中,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正被航中人牢记与传承。航天中学将自己光荣的历史与学生德育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开发了“红色传承智慧育人”红色文化校本教材及校本课程。利用航天中学的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
20世纪60年代中期,面对险恶的国际环境和日益好转的国内形势。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布局问题,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高瞻远瞩地作出了“三线建设”的重大决策。其中航天工业的0六一基地建于遵义。它是一个配套完整的,集生产和科研于一体,以生产为主的综合基地。随着“大三线”建设在遵义的发展,061基地职工总数接近3万人。为了解决职工子女上学问题,1982年,在当时的遵义县八里乡新建了○六一基地的南片区子弟学校。后来逐步形成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完善的教育机构。随着三线建设的调整,1992年,学校搬迁到遵义市区上海路荷花池。与3534厂、3535厂子校的高中部、3414厂子校等合并组建了遵义航天中学。2005年初中部迁往广州路,沿用遵义航天中学的校名。对遵义的经济、教育、文化事业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优良品牌学校。[1]
航天中学将光荣的学校历史与德育有机结合。树立了“智慧育人”的德育理念,学校是原成都军区援建的少年军校,在习总书记“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嘱托的背景下,该校以少年军校为依托,结合学校少年军校的军事文化墙、军事训练拓展园、国防教育陈列馆,由军校国防教育办公室负责编写了一套“红色传承 智慧育人”的校本教材—《红色人物篇》《长征故事篇》《军事训练篇》《校园安全篇》。目前,军事拓展训练、长征故事探寻、国防知识启蒙已经成为该校的校本课程,聘请军事教官、政治老师、历史老师授课。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2]充分说明了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然而,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传媒手段的变迁,西方文化的不断渗透,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正在遭受冲击。青少年由于身心发展尚不成熟,理想信念也不稳定。当前西方的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思潮正在冲击着广大青少年的价值观。目前“文化娱乐化”也影响着青少年对文化的审美旨趣,特别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娱乐文化包含的负面因素对青少年影响深远,导致青少年精神肤浅化、庸俗化等。在金钱文化、炫耀文化、时尚文化、消费文化等主流文化的影响和冲击下,他们对红色化的认同与其父辈之间有显著差异,甚至会产生错位或冲突。[3]红色文化所体现的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苦奋斗、不屈不挠、顽强拼搏的精神,是当代广大青少年所缺乏,但是又必须具备的。用红色文化凝聚当下中国青少年的理想信念,从而将其转换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大动力,是青少年德育的重要任务。
在利用红色文化构建青少年德育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航天中学由德育处牵头,班主任积极推进,召开以“让红色之光照亮智慧人生”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主题班会的召开形式丰富多彩,唱一支红歌、观看一部红色电影、共读一本红色著作、讲述一个红色故事,学生从不同形式的班会活动中学习到了长征精神。
课堂教学中渗透红色文化,红色文化进课堂。将红色文化有机地融入到课堂中,在全校范围内展开,由学校教学一线牵头,学校的政治老师、历史老师率先行动起来。他们分别从政治、历史的角度撰写了红色文化进课堂的计划和操作方案。并且在政治、历史课堂中渗透红色文化、长征精神的教育。在此基础上,动员其他学科的老师,拟定操作方案,在学科中有机渗透红色文化。
组建教师红色歌舞团。将红色文化融入到教师的发展中,由学校党总支牵头,由教师组成一支红色歌舞团,参与的教师新老搭配,利用课余时间排练舞蹈,主要体现红色主旋律。经过教师们的勤学苦练,由教师们自编自演的《红军不怕远征难》在第二十九届“航中之春”艺术嘉年华上正式亮相,教师红色合唱团让全体师生深深震撼和膜拜。航天中学的教师红色歌舞团还陆续推出了许多精彩的节目,在丰富业余生活的同时传承了红色基因,弘扬了长征精神。
在将红色文化与青少年德育相结合过程中,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校开展了“红色故事代代传,故事进校园启动仪式暨小小宣讲员拜师仪式”等活动。2017年3月9日,全体师生济济一堂,共同启动了长征故事进校园活动。在启动仪式上,德育副校长刘玲对活动做出部署,要求全校师生高度重视“长征故事进校园”活动,在全校范围内全面铺开“长征故事进校园”活动,启动仪式上还举行了“小小宣讲员”拜师仪式。
打造一节以红色文化和长征精神为主题的德育综合课。学校将每周四上午第三节课定为红色文化主题德育综合课,由电脑摇号随机抽取班级上台表演,经国防教育办公室负责审核节目后,被选中的班级方可上台表演。上台的班级都要经过精心准备,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如唱红歌、跳红舞、推荐红色著作、讲长征故事、还有精心编排的红色话剧等等。一学期以来,周四的“长征故事进校园”活动从未间断,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周四的以“长征故事进校园”为主题的德育综合课赢得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
除了学校开展丰富多彩活动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之外,还为学生打造更大的展示平台,让学生积极参与红色文化的传承,全校学生参加“传承红色魂诵读经典文”活动。在红歌传唱活动中,每个班级都精心准备《在太行山上》《井冈山下种南瓜》《保卫黄河》《红梅赞》《十送红军》《七律·长征》《忆秦娥·娄山关》等红色歌曲、诗词的演绎,从而又一次把学生带回到那个艰苦的岁月,给予了学生灵魂深处红色文化的洗涤和熏陶。参加了汇川区“讲好长征故事弘扬长征精神”的讲故事比赛,并获一等奖。2017年5月27日,学校七年级学生张智琳、夏葳淋代表学校参加了“汇川区第十届校园之声文化艺术节——讲好长征故事弘扬长征精神”活动,张智琳同学讲述的《红军菩萨的故事》、夏葳淋同学讲述的《红色经典不灭的精神》让在场的评委老师和观众们都深深为之感动,两位同学双双以高分夺取一等奖。参加汇川区“小宣讲员培训班”培训。2017年5月21日,学校七年级学生唐倩雯、韩艾可、于文杰、仝昌林、李雨芡五名同学参加了由汇川区组织的在遵义娄山关小学的“小宣讲员培训班”开班仪式,此项培训是针对小宣讲员的讲好长征故事的专项培训,是一个具有长期性、针对性的培训,率先培训了一批优秀的小小宣讲员。
利用红色文化构建青少年德育模式不仅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同时还要充分调动社会的参与性,即政府主导整合社会有效资源,将青少年个人、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层面相融合,营造传承和践行红色文化的良好社会氛围。
当代青少年对红色文化知识的接受大部分是被动的。对遵义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不太了解,遵义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支撑遵义红色文化资源的不仅有会议会址、革命遗址、纪念碑、历史文物等,还有乌江渡口、娄山关、土城渡口、赤水河等多地的革命遗址。这些博物馆、纪念馆、故居等都是红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他们拥有大批研究红色文化的专家学者。这些都是红色文化传承的重要社会资源。利用这些教育基地举办讲座或红色文化活动,如遵义会议80周年的重大纪念活动,采取请进来和送出去等形式相结合,组织学生前往博物馆、纪念馆等基地参加相关活动。学校与教育基地共建,邀请专家学者进校园定期为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同时与教育基地联合举办红色文化文艺汇演,学校的红色网站与当地的博物馆、纪念馆进行网络链接,通过多方面的合作,充分调动社会的参与性。[4]
遵义市红色宣讲团走进航天中学。2017年3月22日,遵义市关工委红色故事宣讲团走进航天中学,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红色文化宣讲活动。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和专家有市关工委副主任曾祥铣、市关工委副主任熊显荣、遵义市长征协会副理事长黄先荣、市关工委副主任高庆华。本次宣讲由遵义市汇川区人民政府兼职督学、遵义市长征学会会员王起老师主讲。时值清明时节,王起老师将传统文化与红色文化有机结合起来。从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的清明切入,讲述了一些长征时期发生在遵义的动人故事。
红色文化具有时代性、民族性、科学性等特征。红色文化所蕴含的优秀丰富的传统文化思想,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永恒主题。红色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秀文化应与时代变化相适应,尤其是其传承手段必须跟上时代步伐。[5]在红色文化的传承上,传统的传承存在形式单一、内容不够丰富、说教气息较浓、文化底蕴不够、吸引力不强等问题,从而导致红色文化未能完全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不能引起学生应有的重视。尤其是忽视了随着网络的普及,微博、微信已经成为学生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平台这一传媒的变革。在红色文化的传承上,仍然以报刊、海报、橱窗等为主要的宣传阵地,与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相脱节,忽视网络的方便性、快捷性、趣味性和体验性,导致宣传的抽象性,说教性较浓,学生不感兴趣,不能吸引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眼球,更谈不上其对红色文化的认同。
网络发展对传统红色文化传承提出了机遇和挑战。只有把红色资源融入校园网络中,充分利用手机这一当前学生的第一大信息源,发挥网络在弘扬红色文化中的作用,构建红色资源网站,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在课堂教学、社会实践等各环节融入红色文化。只有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增强红色文化的吸引力,才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红色文化的认同,自觉地把红色文化作为实现自身教育的主要素材,加深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从而把红色文化内化为自己的思想。”深入挖掘红色文化题材,充分展现网络红色文化的深厚历史底蕴。由于网络的虚拟性和自媒体时代,所以,要加强网络监督,克服其负面效应,发挥其正能量。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学生通过网络不仅掌握而且传承了红色文化。[6]
随着现代传媒的发展,多媒体已经成为红色文化主要传播手段。声光电俱全的影视传媒为红色文化的传播带来了视觉听觉上的享受,但仍然不能满足青少年的好奇和探究心理。只有克服以影视传媒为主体的红色文化传播机制的失真性、技术性,让红色文化与青少年的生活联系起来,从而增强红色文化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在当前环境下,应开展以红色旅游为依托的红色文化教育和体验,增强红色教育的情境性,提升其教育效果。[7]
航天中学定期开展“重走长征路体验忆苦思甜饭”活动。由班主任和部分家长带领,各班学生分期分批举行了“重走长征路凝聚班级魂”的活动。参观遵义会议会址、参观苟坝会议会址、重走长征路,体验长征时期就地取材生活做饭,红米饭、南瓜汤,学生在活动中亲自体验长征路漫漫的艰辛,深刻体会了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以遵义红色文化为基础,依托红色旅游活动,体现红色文化的生活性和体验性。将拓展训练与遵义红色文化有机结合,拓展训练是在吸收传统拓展训练核心技术的基础上,以当下世界教育学家和行为学家公认最佳的学习方式“体验式”学习模式作为运作模式。为此学校与遵义娄山关红色拓展园定期开展“长征故事进校园,革命历史记心间”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导,体验为精要重点。在聆听红色故事、了解红色文化的基础上,加上亲身的体验,在实践和体验中培养优秀的意识和卓越的性格品质。
遵义有着遵义会议会址、娄山关战斗遗址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这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不仅是宣传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基地,而且还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凝聚力,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利用红色文化构建青少年德育模式,传承革命前辈艰苦奋斗、求真务实、追求真理精神,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1]王佳翠.遵义三线建设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5.121-122.
[2]张首先.红色文化的价值资源与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同[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1,27(3):77-79.
[3]龙翠芳,聂建平.“90后”新生代对红色文化社会认同的实证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5):76-80.
[4]饶进.对闽西大学生红色文化认知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6):116-119.
[5]刘映霞,罗清.论红色文化在高校德育工作中的运用[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7,(2):107-109.
[6]彭继裕.红色文化育人研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5):5-8.
[7]杨梅.红色文化的当代德育价值及其挖掘路径探析[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5,(4):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