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师范类心理学专业虚拟实践教学体系探究

2018-07-02 10:20:38杨青松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师范类虚拟现实心理学

朱 海,杨青松,王 燕

(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贵州遵义563006)

2015年10月,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出台《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指出,要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同时要求,要坚持需求导向、服务地方,加强实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促进毕业生就业质量显著提高。[1]由此可见,在转型发展思路的指导下,高校要关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求,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

2012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发展规划要求,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2]2013年8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司函〔2013〕94号)。该通知要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要依托虚拟现实、多媒体、人机交互、数据库和网络通讯等技术。[3]2017年7月,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2020年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通知》(教高厅〔2017〕4号)。该通知指出:“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是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实验教学项目深度融合、拓展实验教学内容广度和深度、延伸实验教学时间和空间、提升实验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举措。”[4]由此可见,高校的教学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等,要以此为媒介拓宽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心理学专业在我国主要在三类学校中开设,包括师范类大学(学院)、医科类大学(学院)及知名的综合大学。在不同类型学校中开设的心理学专业名称都为“心理学”或“应用心理学”,但研究方向和侧重点是有所区别的,师范类高校主要偏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医学类高校主要偏向医学心理或临床心理方向、知名的综合大学以基础理论为重点。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研究的方向有所侧重,但其基本的理论知识和基本的技能都是十分必要的。

作为师范类心理学专业,其主要培养的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能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在高校学习期间,他们到中小学授课和心理辅导的时间非常有限。为了他们能够尽快地了解授课及心理辅导的流程、方法,在高校学习期间就应该为之搭建相关的平台,使之能够毕业后尽快适应相关工作。为此,本文拟就师范类心理学专业虚拟实践教学体系进行探究,以期为相关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供参考。

一、基于基础理论的虚拟实践环节

多媒体、虚拟现实、网络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已融入我们的生活,这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5]在教学过程中,很多理论的知识很难用真实的实例展现出来。这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用虚拟的方式展现出来。

就心理学专业而言,大量的基础理论的学习让学生觉得比较枯燥、比较抽象、也比较难懂。如,普通心理学中的颜色知觉、深度知觉、知觉的特性、明度对比、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表象与想象、错觉、螺旋后效等;发展心理学中的道德判断、推理能力、自我中心、心理理论等;实验心理学中的反应时测定、心理物理学、表象心理旋转、概念形成、系列位置效应、STOOP效应等。

以上的各种心理学理论可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帮助学生掌握。普通心理学中的各种理论知识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采用动画的方式来演示,让学习者具有直观的感受,从而对基本理论的学习不觉枯燥。如,明度对比的演示中需要考虑到两个因素,一个因素是材料的呈现方式,即静态与动态;另一个因素是外周环境的影响,如不同的背景、不同照度等。在演示的过程中就需要分别用静态和动画的方式演示在不同照度下同一背景和不同背景下明度的对比情况。[6]明度对比中会涉及到马赫带现象,要侧重演示“更亮”和“更暗”的侧面。发展心理学中的一些知识点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的方式来帮助学习者理解。虚拟现实具有交互性、沉浸性、构想性的特点,学习者通过各个感觉通道参与其中,从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5]通过这种方式来理解发展心理学理论可以让学习者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如自我中心的三座山理论就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的方式,让学生进入“三山”场景,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三座山,从而体验自我中心;心理理论也可以让学习者进入一个藏糖果的游戏环境,从而理解心理理论的实质。实验心理学中的一些实验操作可以走出实验室,通过现代网络通讯技术让学习者在手机上就可以完成。在国家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的推动下,有一些高校也在进行虚拟心理实验室的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7]

现有的虚拟心理实验室还没有真正的和通讯技术和手机终端紧密结合,大多都还是在实验室里进行的。现在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开发手机APP,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实验,并通过管理系统提交实验的原始数据、实验结果及实验报告等。如系列位置效应实验,学习者可以在实验室外进行字词的识记以及回忆,可以将具体回忆的字词以及系列位置曲线图自动上传到系统,老师可以通过系统看到每一个学习者的情况。总之,通过多媒体、虚拟现实及网络通讯技术可以让学习者轻松有趣地学习基础理论知识。

二、基于教育教学的虚拟实践环节

师范类心理学专业培养的是一名合格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因此他们需要熟悉教学的基本流程、掌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上课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知晓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

对于教学的基本流程,可以通过多媒体结合微格教学的方式进行。首先,学习者通过多媒体播放录制好的视频进行教学流程的学习。其次,学习者可以进入实体的微格教室通过多媒体系统录制自己上的一堂课,然后“鉴赏”自己课并总结经验和不足。除此之外,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的方式进行,设计一个虚拟仿真环境,让学习者进入该环境并进行多维交互,若有错误的地方,该环境会作出提示或发出警报。如上一堂中学生学习方法的课,要有导入、也要有具体的学习方法、还要有学习如何掌握这些方法等等。心理健康教育课与其他的课在上课的方式上存在差异,如语文、数学等是重知识获取的课程,而心理健康教育是重体验、重感悟的课程。该课程的上课方式也可以通过多媒体及虚拟现实让学习者熟练的掌握。比较直接的方式是通过多媒体系统、手机终端等多次观看经典教学视频。

学生是教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要关注学生们当下的心理状态,帮助其健康成长,因此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对于小学生在每一个年龄段都有自己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如小学一年级是适应问题、小学四年级是逻辑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六年级既有青春期的问题也有小升初的问题。对于学生心理特点及需求也可以通过虚拟现实、多媒体系统、手机终端等来了解,其表现的方式可以是动画、虚拟场景及有趣的“游戏”。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以上这些之外,还需要有正确、科学、前沿的教育教学理念。正确、科学的教育教学理念能够指导和规范教学行为,使之在正确的轨道上,如记忆规律、过度学习规律。艾宾浩斯的记忆规律是个体学习后对所学知识的遗忘是“先快后慢、先多后少”,依据该规律要求学生要及时复习。在记忆策略里有复述策略,但复述多少次比较好?这涉及到过度学习的问题。[8]同时我们还要掌握前沿理论如一万小时定律、[9]刻意练习理论等。[10]另外在教学设计上要充分考虑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的运用。[11]对于这些教育教学的理论与理念,可以通过多媒体系统以动画的方式展示并重点突出各种理论之间的差别及其使用条件。

三、基于学生心理辅导的虚拟实践环节

师范类心理学专业毕业的学生不仅要能胜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且要能够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能够诊断,并根据情况进行心理辅导,因此他们需要掌握基本的心理诊断和心理辅导的技能。要能够准确的诊断就需要掌握心理发展的特点,同时掌握心理测量的技能;要能够进行心理辅导就得掌握心理辅导的方法和相关技术。

就心理诊断而言,要能从多角度多方位判断来访者的情况。首先要判断来访者是精神病范畴还是“心理障碍”范畴,这是确定咨询师可否进行心理辅导的关键一环。其判断可根据自知力、求医行为、典型症状、以及“三原则”等来进行。[12]若属于可以进行心理辅导的“心理障碍”范畴,则需要判断属于一般心理问题还是严重心理问题。然后还需要进行病因识别,确定引起心理与行为问题的是生物学因素、社会性因素还是心理因素。在诊断的过程中,会借助一些心理测验工具对来访者的智力、人格、心理与行为问题、应急及相关问题等进行评估。就心理辅导而言,根据辅导对象的多少可分为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都需要掌握基本的心理辅导的流程及其基本的心理辅导方法和技术。以个别辅导为例,其流程是首先建立辅导关系,然后制定辅导方案,最后实施辅导方案;其方法和技术包括倾听、询问、鼓励、面质等基本的方法以及一些特殊的技术如系统脱敏法、认知行为疗法、沙盘疗法、绘画疗法、意向对话辅导法等。

心理诊断和心理辅导都可以通过虚拟仿真的方式让学习者掌握必要的方法和技能。可以根据需要设计出虚拟仿真训练方案,如心理诊断虚拟仿真训练方案、心理测评技能虚拟仿真训练方案、团体心理辅导虚拟仿真训练方案、个体心理辅导虚拟仿真训练方案等。这些训练方案的设计体现出“三单元三系统”的特点,见图1。“三单元”指的是每一个训练方案都包括问题显示、问题解决和反馈评价三个单元。“三系统”指的是指导学习、交互控制和中断控制三个系统。三个系统分别对三个单元上起作用,指导学习系统是在问题显示单元让指导学习者怎么学;交互控制系统是在问题解决单元让学习者能够在虚拟现实中有更多的交互性和沉浸感;中断控制系统是在反馈评价单元对学习者的错误反应进行纠正。

图1 学生心理辅导虚拟训练方案设计简图

四、结语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学生的实践技能非常重要。师范类心理学专业也应该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尤其是运用虚拟仿真实践系统,从帮助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出发,增强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扎实的心理辅导方法和技能。因此师范类心理学专业应建立包括基于基础理论、教育教学和心理辅导的虚拟实践教学体系。我们相信该体系会逐渐得到完善,也相信师范类心理学专业在该体系的训练下会培养出具有过硬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1]黄东升.新建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路径依赖和破解之道[J].教育评论,2017,(1):21-25.

[2]李平,毛昌杰,徐进.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提高高校实验教学信息化水平[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1):5-8.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开展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EB/OL].(2013-08-13)[2018-02-22]http://www.moe.edu.cn/s78/A08/A08_gggs/A08_sjhj/201308/t20130821_156121.html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17-2020年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通知[EB/OL].(2017-7-13)[2018-02-22].http://www.moe.edu.cn/srcsite/A08/s7945/s7946/201707/t20170721_309819.html

[5]张凤军,戴国忠,彭晓兰.虚拟现实的人机交互综述[J].中国科学 信息科学,2016,(46):1711-1736.

[6]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96-98.

[7]谢冬婵,林春艳,梁柏燊,范炤,柯善玉.虚拟仿真心理实验中心促进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7,(6):165-168.

[8]教育部西南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组.高等教育心理学[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2.

[9](美)丹尼尔科伊尔.一万小时天才理论[M].张科丽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5.

[10](美)安德斯·艾利克森,罗伯特·普尔.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M].王正林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11.

[11]吕姗,苑璞.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J].黑龙江教育,2017,(Z2):25-26.

[12]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三级[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07.

猜你喜欢
师范类虚拟现实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阅读与写作:高职师范类学生语文课堂核心教法初探
爆笑心理学
爆笑心理学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商周刊(2017年24期)2017-02-02 01:42:55
浙江:中职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需进课堂下企业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02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海外星云(2016年7期)2016-12-01 04:18:00
HTC斥资千万美元入股虚拟现实设备商WEVR
IT时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37
中小学师范类与非师范类教师的教学能力差异状况及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