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奎军
(重庆市潼南区第一中学,重庆402660)
毫无疑问,《边城》是一幕悲剧,其主人公翠翠则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但是,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翠翠的悲剧?《边城》里面没有一个坏人,无论是水上码头船总顺顺,还是乡下的农民,甚至是传统印象中唯利是图的集市上的买卖人,都无一例外的个个心地善良。整个《边城》,似乎就是一个现代版的世外桃源。照理说,在这样平和安宁的环境中,每个人都应该生活得幸福,翠翠的悲剧也不应该发生。
如果将《边城》和鲁迅的《祝福》或者是《孔乙己》做个比较,我们会发现它们之间有很大的不同。它们都是描写传统封建宗法制度下小人物的生活状况,但沈从文对传统封建宗法制是赞同的,至少我们在《边城》中看不出他对封建宗法制度的批判;鲁迅则完全相反,他对封建制度采取的是严厉的批判态度。我们还会明显地发现鲁迅小说中封建地主阶级和封建礼教对人的压迫和禁锢在《边城》里是不存在的。长期以来,专家学者对《边城》多有研究,相关的论文更是汗牛充栋。但是,却很少有文章讨论这个重要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翠翠的悲剧?
按照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就悲剧描写的人物来看,“首先,悲剧不应表现好人由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再者,不应表现极恶的人顺达之境转入败逆之境,......介于上述两种人之间还有另外一种人,这种人不具十分的美德,不是因为本身的罪恶或邪恶,而是因为犯了某种错误。”[1](P97)但是,翠翠是一个外貌灵秀美丽、心地善良的女孩子,她的悲剧命运并不是由于她的过失。在小说中,翠翠并没有犯什么过失,但她不幸的命运还是随之而来。就悲剧的作用来看,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功效在于“通过能使人惊异的剧情引发怜悯和恐惧并使人们在体验这些情感中得到快感”[1](P71)。但翠翠只能引起我们对她的怜悯,而不会引起我们对自己因为犯和她同样的错误而招致不幸命运的恐惧,因为如前所述——翠翠根本没有过失;我们也不能从翠翠的悲剧命运中使自己的哀怜和恐惧的情绪得到净化而产生快感:很显然,希腊悲剧理论解释不了翠翠的悲剧命运。朱光潜先生指出了亚氏悲剧理论的局限性:“悲剧的主要的道德作用决不在情绪的净化,而在通过尖锐的矛盾斗争场面,认识到人生世相的深刻方面。”[2](P87)然而,用矛盾斗争来解释《边城》同样行不通:《边城》里人和人的关系是和谐的,人和自然也是和平相处,哪里有什么矛盾冲突?
也有少部分论文谈到了翠翠悲剧的原因,而且颇有见解。如蓝棣之就提出了四点原因:“第一,是爷爷无法很深理解翠翠‘关于自己的事情’的想法,翠翠与二老的四次见面里的三次,他都不在场,因此,他一开始就弄不明白翠翠的所爱;第二,是翠翠不能也无法告诉爷爷她内心深处的感情向往,她无法如一个现代女性一样与别人讨论完全属于自己的事情;第三,是船总一家人都认为老船夫对于翠翠的婚姻有决定权,而实际上他是要看翠翠的想法;第四,是老船夫对于翠翠的婚恋怀有根深蒂固的悲观情绪:一方面他认为翠翠太像她妈妈,怕与她妈妈有共同的命运,另一方面他怕翠翠在爱二老的道路上走得太辛苦,担心翠翠不是那位有碾坊的山寨团总之女的对手。”[3(P210)]陈思和则认为:“翠翠的悲剧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小悲剧,爷爷也好,大老二老也好,都是好人,因为大家互相之间缺乏了解,又不善于表达,内心的爱情表达不出来,缠来缠去就出毛病了。”[4](P110)值得注意的是,蓝棣之和陈思和都注意到了一个事实——那就是翠翠没有或者是无法表达出她内心的真实想法,但这其中的原因他们却没有讲明。大老和二老都喜欢翠翠,翠翠则喜欢二老。依照我们现代人的想法,解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翠翠直接拒绝大老并向二老表明心意就可以了,根本不会造成大老淹死二老出走,翠翠苦苦等待的悲惨结局。笔者以为,其根本原因在于传统农业文明影响下产生的部分儒家文化具有是封闭性与保守性对翠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造成了翠翠性格的封闭保守,从而最终造成了翠翠的悲剧。因此,翠翠的悲剧既不是命运的悲剧,也不是性格的悲剧,而是保守传统的农业文明的悲剧。
有人认为《边城》不仅是地域意义上的“边城”,还是文化意义上的“边城”。但笔者以为,《边城》仅仅是地域意义上的“边城”,而不是文化上的边缘地,它里面有很明显的传统农业文明的影响。《边城》里面民风淳朴,各个阶层的人和平相处,这完全不是远离传统汉文化的苗族人的世外桃源,这恰恰是农业文明影响下的儒家理想的传统封建宗法社会。汉儒的五行图式宇宙论具有“封闭性、循环性和秩序性的特征。......秩序性更带来所谓安分守己,听天由命,认为任何努力无不受既定秩序图式(天道)的限制和制约,自认已被规范在某种既定位置上和处在这个不能逃脱的图式网络中,‘思不出位’,逆来顺受,培养奴性,不敢说‘不’”[5](P179),这一思想影响到社会能造成社会的和平稳定而又故步自封,影响到个人则造成性格的封闭和保守。
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虽然《边城》属于沈从文“湘西世界”作品,但《边城》又和其它作品完全不同,“沈从文最初写湘西世界,不是采用《边城》这种写法,......他要夸大湘西农村那种非现代的、野蛮的、粗暴的‘血腥’因素,来冲击、刺激甚至摧毁城里人建筑起来的审美文化。”[4](P100)《边城》描绘的则是一个和谐的充满宁静美的世界,这里的人们重义轻利、诚实守信、尊老爱幼,人人颇有君子之风,是个如桃花源般的君子国。这个君子国显然不是蛮荒的湘西所有的,它倒是很符合儒家典籍里面描写的理想社会:“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6](P114)“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6](P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6](P15)除了没有“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外,《边城》完全就是一个孟子眼里的理想社会。而《边城》里面民风淳朴,完全不同于湘西地区的民风剽悍,所以也不需要学校来教化他们。所以说《边城》和儒家的理想社会颇为接近,而不是不受儒家文明影响的文化荒漠之地。
就小说人物而言,翠翠完全不同于沈从文笔下的其他湘西女孩子,如《三三》里的三三,《长河》里的夭夭,虽然她们都是从外表到内心皆姣好无比的女孩子,是作者心中美的化身,但翠翠显然更加柔弱内向。与其说她是一个大自然养育的苗家女孩,还不如说她是个受传统儒家文化影响的汉族女孩子。《边城》里有这样的描写:“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于是,我们就很容易把翠翠看成是完全没有受过教育的自然之子,的确《边城》里面并没有翠翠上学的描写。她所受的教育主要来自于祖父和社会生活。但是,儒家文化对人心理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无处不在的;比如按照传统观念:女孩子是不能自主挑选夫婿的,婚姻大事都是父母做主。翠翠显然没有像她母亲那样表露自己的真实想法,或者是直接采取行动。她一方面不能告诉爷爷她自己心中喜欢的是二老,另一方面她又对爷爷安排的让她嫁给大老不满。这样,她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中,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儒家“对情感展露采取克制、引导、自我调节的方针,所谓以理节情,‘发乎情止乎礼仪’,这就使生活中的情感经常处在自我压抑的状态中,不能充分地痛快地倾泻表达出来。”[5](P33)这是翠翠保守内心的深层次原因。或许,有人会说翠翠没有上过学堂,儒家文化的影响从何而来?其实,儒家文化早已经内化在我们的血液中,已经成为了我们的“集体无意识”。大老二老也完全不同于沈从文“湘西世界”里的其他男子,苗族人敢爱敢恨充满血性,苗族男子为了爱情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如《月下小景》中男女主人公因无法结合双双服毒而死,《豹子•媚金•与那羊》中豹子和媚金因误会而先后拔刀自尽。大老和二老显然不是这样典型的苗族男子,两兄弟虽然都喜欢翠翠,但既没有采用决斗的方式决胜负,也不是完全采取唱歌的方式决胜负(大老在唱歌方面自愧不如,退出了比赛)。两兄弟在爱情方面让来让去,迂腐不堪,显然不是苗族人的风格。
将翠翠、大老二老和翠翠的父母加以对照,我们就会发现,虽然翠翠和她母亲模样长得像,但是二人的性格却完全不同。翠翠母亲和她当兵的父亲结合后又遭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最好两人双双自杀,这才是典型的湘西苗族人的性格——敢爱敢恨,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当然,在翠翠的悲剧性中,她的性格也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翠翠是美丽的,可她也是柔弱的。这种柔弱的性格加上外在传统农耕文化影响下儒家思想的影响,最终造成了悲剧的发生。可以说,翠翠在爱情中一直是处于被动地位。但无论如何,翠翠的性格只是一个次要因素,《边城》中无处不在的儒家文化才是翠翠悲剧的主要因素。
沈从文肯定乡下(湘西),否定都市。《边城》是“湘西”世界的最重要作品,湘西代表的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7](P231),他对湘西是赞美的、歌颂的;与此相反,则是他在都市小说中对都市人生的无情讽刺与批判,如《八骏图》对都市知识分子“阉寺性”问题的揭露,《绅士的太太》对都市人爱情和家庭道德的讥讽调侃。鲁迅不遗余力地批判传统文化的劣根性,沈从文则诗意地描绘湘西的生活,表面看起来,他们似乎是走的完全相反的道路。但翠翠的悲剧证明湘西也并非真正完美的世界,传统文化依然根深蒂固,其负面影响依然影响着中国人的方方面面,哪怕是偏居一隅的湘西也同样不能幸免。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沈从文和鲁迅殊途同归——都揭示出了传统文化的劣根性,虽然这并不是沈从文的本意。但传统是复杂的,虽然我们经常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但是真正操作起来却困难重重。“传统是非常复杂的,好坏优劣经常可以同在一体中。如何细致地分析解剖它们,获得清醒的自我意识,就显得比单纯的‘保卫’和‘打倒’,喜欢或憎恶,对今天来说,就更为重要。孔孟儒学一方面保持了氏族传统中的人道、民主等许多优良的东西,另一方面又同样保存了氏族传统中许多落后的东西。”[5](P34)《边城》中人们恪守古老的仁义礼智信,谦让平和,这是传统的积极方面。但传统压抑人的本性,使人变得封闭保守,这又是传统的消极方面。如何继承好传统积极的方面,避免传统的消极方面,可以说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2]朱光潜.西方美学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3]蓝棣之.现代文学经典:症候式分析[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4]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5]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生活·读书· 新知 三联书店,2008.
[6]杨伯峻.藤文公章句(上)[A].孟子译注[C].北京:中华书局,2010.
[7]沈从文.习作选集代序[A].沈从文选集(第五卷)[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