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阐述了电子图书的定义、特征及分类,分析了电子图书管理的必要性,对目前中国电子图书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对国外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的经验加以借鉴,最后对于中国电子图书管理和建设从政策层面、技术层面和操作层面等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电子图书;数字资源;问题分析;对策及建议
1 电子图书的定义、特征及分类
1.1 电子图书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行业标准CY/T 96-2013 电子书内容术语》电子书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和电子报等,而电子图书的标准定义为通过相关设备直接呈现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内容,具有相当篇幅的专题数字出版产品。从定义可以看出电子图书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印刷型图书的数字化形式,是利用计算机高容量的存储介质来储存图书信息的一种新型图书记载形式。
1.2 电子图书的特征
电子图书拥有与传统纸质图书相同的特点:包含一定的信息量,比如有一定的文字量、彩页;其编排按照传统书籍的格式以适应读者的阅读习惯;通过被阅读而传递信息等等。但是电子图书作为一种新形式的书籍,又拥有许多与传统书籍不同的或者是传统书籍不具备的特点。除了当前总结的特点比如数字化、网络化、电子化等特点以本人认为它还有以下特征:
(1)易传递:由于使用电子技术和网络技术,电子图书的传递非常方便和迅速;
(2)易保管:可以保存在许多电子设备上,节省物理空间;
(3)易选择:由于使用新的电子技术,读者在选取电子图书的时候可以更加快捷、高效地找到自己需要的图书;
(4)成本低:相同容量的价格可以是传统媒体价格的1/10-1/100甚至更低;
(5)丰富性:由于互联网快速发展,致使传统知识电子化加快,基本上除了比较专业的古代典籍,大部分传统书籍都搬上了互联网,这使电子图书读者有近乎无限的知识来源。
1.3 电子图书的分类
对于电子图书的分类,依据不同标准则有不同的分类。
(1)按电子图书实现方式可分为以下四种:下载电子图书、网上可利用的电子图书、专用的电子图书、随选列印的书等[1]。
(2)电子图书按照其格式的通用性可划分为4类,分别是基础格式、开放/通用格式、半开放格式及私有格式。基础格式是非专有格式,具有良好的可拓展性和移植性,如XML;开放/ 通用格式是由官方或国际性标准组织认可的,其具有高普及率和高认知度,如TXT、HTM、EPUB、PDF等;半开放格式在一定程度上是开放的,但其核心技术由格式制定机构掌握,如方正CEBX;私有格式是在专门阅读器或软件的支持下方可使用的格式,如亚马逊AZW 等。电子图书用户最喜欢的格式为以PDF、EPUB3 为代表的开放/通用格式。
2 加强电子图书管理的必要性
2.1 电子图书在馆藏资源中的比例越来越高
电子图书具有易于长期保存的特点,在图书馆的整体馆藏比例越来越高,有些图书馆的电子图书比例达到了10%以上。
2.2 读者对电子图书的需求日益增加
目前全世界各图书馆在电子图书管理方面处于供需失衡的状态,因此各图书馆正在不断加大对电子图书的采购力度。鉴于此,行政主管部门对数字资源建设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根据文化部印发的《“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要求,全国县均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在2020年要达到5TB。
2.3 读者的阅读需求发生了变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经济的发展,非图书馆组织的电子图书供应商在不同程度地抢占了一部分图书馆的读者群或者抢占了部分电子图书服务内容,比如2002年开始启动的GOOGLE BOOKS项目,如果这个项目能顺利完成将是世界上第一个名副其实的在线图书馆。还有比如亚马逊和百度阅读提供的收费电子书业务,这些电子图书供应商的电子图书更新速度快,它们对于读者的阅读需求响应速度远远快于图书馆。所以面对这些新形势,图书馆需要加强对电子图书的管理,以便更好、更快地服务于读者。
3 中国目前电子图书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电子图书资源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广大读者不断发展的阅读要求
目前,全国各级图书馆资源均衡、持续增长,各省市级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总量达到12311.7TB。尽管我们取得了如此的成就,但是读者对电子图书的阅读需求也再爆发式地增长,尤其是智能手机和移动阅读器的普及以及网络技术的更新升级,阅读电子图书的优势更加凸显出来,因此电子图书资源的供需矛盾成为广大图书馆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3.2 读者对图书馆提供的电子图书利用率和满意度均不高
虽然读者对电子图书的需求量大增,但对于图书馆所提供的电子图书,读者对使用率和满意度并不高。虽然各馆也采取了各种方式宣传电子图书资源,显然效果并不如意。反映的問题集中在图书馆的电子图书过时,很多新颖的图书没有,使用起来也不方便。相比之下,眼下许多提供电子图书的商家,比如新浪读书、亚马逊、我爱电子书、百度阅读等,其资源丰富,图书时效性好,阅览方式多样,既可以在线阅读,也可以下载到移动阅读器阅览,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即使是收费阅览,费用也不高。出于版权保护或自身商业利益的考虑,目前电子书供应商对图书馆用户使用电子书设置了诸多限制,比如浏览、打印、下载、传输电子书的限制,版权管理的限制,电子书流通方面的限制以及电子书馆际互借的限制等,这些极大地阻碍了广大读者对电子书的访问、共享和利用。
3.3 行政管理的多头领导制约了电子图书的发展
依照国务院颁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出版管理暂行规定》、《出版市场管理规定》等相关制度,电子图书出版是基于文化与技术融合于一体的产物,在实践过程中图书馆的对口管理部门是文化部,新闻出版的对口管理部门是国家新闻广电总局,他们制定了电子书的行业标准CY/T 25-2013、CY/T 96-2013、CY/T 97-2013、CY/T 98-2013,这种多头管理的现象,一方面有些工作存在重复交叉管理的现象,另外也存在谁都不管的空白地带,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国电子图书出版产业的发展。endprint
3.4 政策法规的缺失同时阻碍了电子图书的发展
仅仅出台电子图书的标准是不够的,政策法规的缺失尤其是与电子图书版权相关的法规的缺失导致电子图书出版市场混乱不堪,致使出版中存在的灰色地带无法界定,电子图书产业是与高新技术相关的一个新兴产业,不仅要制定颁布相关政策法规,还需要启动配套的政策等,目前看国家已经在逐渐完善中,但尚需时日。
3.5 电子图书格式的不统一严重地制约了其进一步发展
上图馆藏的10万种、24万册电子书都是从方正Apabi购买的CED格式电子书,唯一能与方正Apabi的CED格式电子书“握手”的只有易博士阅读器,上图拥有许多从美国联机计算机图书馆中心和欧洲专业图书数据库系统Springer Link引进的英文电子期刊,但易博士阅读器跟这些英文电子图书的格式不匹配,因此没法下载。目前,电子图书市场尚未形成统一的电子图书格式标准,电子图书出版商、集成商使用各自支持的电子图书格式,这无疑严重制约电子图书本身的发展。[2]
3.6 图书馆对电子图书的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电子图书的出现给图书馆的服务与工作流程都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积极探索电子图书的管理和服务对于图书馆来说已经迫在眉睫了。数字资源馆藏规划需要从整体馆藏资源通盘考虑,以及电子图书的采购、编目、和原有检索系统的整合、电子图书的提供方式、电子图书的评价等都需要加强。对于图书馆从业人员的培训需要加强,据国家图书馆网站信息显示,数字图书馆工程实施以来已经有超过18万人次的数字图书馆从业人员接受专业培训,但对于全国庞大的图书馆从业队伍而言,这是远远不够的,包括专业技术知识培训和服务意识培训都有待加强。[3]
4 国外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建设经验的借鉴
国外的图书馆和研究机构在数字图书馆建设方面起步较早,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地方,列表如下。
5 電子图书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5.1 从管理层面加强电子图书管理的政策法规建设,以及相应的技术标准的出台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图书馆法》将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为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文化部“十三五”时期全国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中有数字图书馆工程项目,为图书馆的电子图书管理建设提供了政策保障,但具体落实还需要各级图书馆的努力。
5.2 从技术层面应制定相关的标准
图书馆应积极呼吁电子图书市场中的相关者参与制定国际认可的开放性的电子图书通用格式,使其规范化、标准化、统一化,并寻求现有格式的转化技术和工具。针对基础格式,图书馆可以利用现有技术和软件进行格式转换;对于半开放格式和私有格式,图书馆需要与出版商、集成商沟通协调,获得电子图书内容转化的许可权利,只有这样电子图书才能更加广泛地服务与读者。
5.3 具体操作层面,需要完善图书馆馆藏资源规划
增加数字馆藏资源采购预算,优化电子图书采选机制,丰富电子图书资源。拓展图书馆电子书发现渠道,提高电子书的利用率。在电子图书采购进来以后改进图书馆图书检索系统,尽量方便读者快速有效地查找到需要的电子图书资源。建立健全电子书资源的评价机制,定期(可以是半年或者一年一次)对已经投入使用的电子图书资源进行评价,以便为后续的电子图书采购提供参考,提高电子图书服务效益。加强馆际合作,促进电子图书的资源共享。加强对馆员专业技术培训和版权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的培训,加强对电子图书版权的管理以及增强为读者服务的意识。从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战略层面讲,电子图书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如果在21世纪要创建大规模、有效的数字图书馆,不仅要解决技术挑战,且要具有共享思想,这些共享领域包括资源建设、互操作性、知识产权、提供有效访问、和资源的持续性等方面。
参考文献
[1]李彤蕾,程正富.中国电子图书的发展现状及策略.新西部[J].2015.14.
[2]崔剑颖,郑建程.国内外电子图书长期保存现状研究.图书馆建设[J].2013(9)
[3]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网
[4]靳国艳.俄罗斯国家数字图书馆建设及对我国的启示.绥化学院学报第37卷第9期
作者简介
朱雯娜(1977-),女,上海市长宁区图书馆助理馆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