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状况、空巢原因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
——以恩施市农村空巢老人为例

2018-02-08 02:20向运华
社会保障研究 2018年1期
关键词:空巢健康状况慢性病

姚 虹 向运华

(1 湖北民族学院法学院,湖北恩施,445000;2 武汉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湖北武汉,430072)

一、问题的提出

穆光宗指出空巢老人只有在风险最小化的保障网络中才能保证自己的生活质量,这样的网络至少需要两个条件:第一,老人身体健康,有较强自理能力;第二,发生意外时能得到来自家庭和社区及时的帮助,如儿女住得很近或者所居社区有很好的为老服务设施。[1]

关于第一个条件,龚勋等的研究发现,农村空巢老人的慢性病患病率高达75.31%。[2]王飞鹏等的研究发现,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不仅堪忧,且治疗方式也较为简单。[3]此外,与农村非空巢老人相比,空巢老人生活自理能力虽然较强,但孤独感更高,生活满意度更低。[4]所以,即便大多数农村空巢老人自理能力比较好,但慢性病及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这无疑会影响到他们的生活质量。关于第二个条件,大多数农村空巢老人也是难以满足的。在我国农村,空巢家庭的形成原因除了计划生育政策导致的人口少子化以及思想变迁导致的老人居住偏好的改变外,社会变迁导致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转移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除了通过参军、外出求学“跳龙门”等这些传统的方式外,外出务工或经商逐渐成了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方式。[5]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异地转移是空巢家庭和空巢老人形成的主要原因。特别是在落后地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更为严重。[6]而且,随着城镇化的继续发展,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农村空巢老人将保持不断增长的态势。[7]子女与父母的空间距离拉大,不仅改变了老人的居住方式,也减少了老人可获得的家庭照料资源,加之农村社区为老服务设施建设极为薄弱,空巢老人的照料问题及安全隐患极为突出。

所以,如果上述两个条件难以保证,农村空巢老人的生活将陷于一定风险之中,这就需要社会化的养老方式为其化解风险。随着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农村老人的经济保障得以很大改善。但在农村“空心化”的趋势下,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服务问题还未得以解决。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一种社会化的养老方式,不仅具有低成本高效益的优势,也符合老人就地养老的心愿,它必将成为农村老人,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方式的主导。本文旨在了解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空巢原因以及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以此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农村有针对性地开展,并为老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一定参考。

二、文献回顾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身体、心理健康与社会幸福的总体状态,是人类的一项基本权利。[8]健康状况显著地影响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老年人的健康状况越差,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有更高的需求程度。与患慢性病较少的老年人相比,患慢性病较多的老年人对生活照顾和医疗康复服务的需求显著更多。[9]生活自理能力是老年人健康状况的直接度量指标,生活自理能力越差的老年人在医疗保健和康复护理方面有更多的需求。[10]老年人在健康状况较差的情况下,难以通过多种渠道参与社会活动来获得精神满足,同时由于消极情绪的影响,他们也难以通过自我调节来满足和实现精神上的需求,所以对社区居家养老的精神慰藉服务有更多的需求。[11]

农村子女的外出务工会给老人的生活造成多方面的影响。农村子女的外迁使老人的居住方式朝独居化、夫妻化及隔代化发展,空间上的分离使得子女照料老人的难度大大增加。[12]此外,空间距离的阻隔还弱化了子女对老人的情感慰藉。[13]卢海阳等通过对15省份农村老人的调查数据研究发现,子女外出务工虽然提高了老人的物质生活,但长时间的空间分离导致老人的生活照料、精神生活以及就医陪护存在严重问题。[14]连玉君等利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库研究发现,子女外出务工虽然可能提高家庭收入,但空间上的分离不仅减少了对父母的日常照料及精神慰藉,还增加了父母从事农业和家庭劳动的时间。[15]

陈建兰通过对苏州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研究发现,有37.1%的农村空巢老人需要社区(即村里)为其提供日常生活照料服务,这样的需求水平在经济落后、思想保守的农村还是较高的。[16]李芬基于海南省农村空巢老人的调查分析发现,农村空巢老人医疗服务的需求最为强烈,对生活照料和心理慰藉服务的需求程度则较弱。农村土地出租或承包收入、社会保障状况、子女情况、孤独感等是影响农村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主要因素。[17]

从现有研究可以看出,对农村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相关研究不仅很少,更是没有涉及空巢原因对农村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影响的研究。但是,子女外出务工对老人生活状况影响的文献还是非常多的,从中可以看出子女的外出务工影响到了老人的居住方式、生活照料及精神生活诸多方面,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由子女外出务工形成的空巢老人的家庭照料资源更为匮乏,更需要社会化的养老服务给予补充和支持。基于此,本文以恩施市农村实地调研数据为例,着重探讨健康状况及空巢原因对农村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并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健康状况越差的农村空巢老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更多。

假设2:由子女外出务工形成的农村空巢老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更多。

三、数据来源及变量说明

(一)数据来源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笔者于2016年6月—8月在恩施市农村地区开展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调查,研究对象为恩施市下辖的14个行政区划中60岁及以上的农村居民。问卷调查采取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式。根据恩施市农村区域的空间分布及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将恩施市所辖农村分为近郊农村和远郊农村两种情况。受制于时间和经费的约束,分别在近郊农村和远郊农村抽取了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其中近郊农村包括恩施市3个街道办事处下辖农村以及龙凤坝镇农村,远郊农村包括白杨坪镇、沙地乡、新塘乡、红土乡的农村。然后,在抽取出来的6个农村区域中,每个区域中再抽取2个具有代表性的村落,最后在每一个被抽取的村落中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在60岁及以上的村民中选择调查对象。问卷主要包括农村老年人的个人基本情况、收入、社会保障及医疗服务利用情况、身心健康状况、养老服务需求等内容。在调查中,总计发放问卷900份,回收786份,有效问卷720份。本文的研究对象为调查中的空巢老人,即不与子女共同居住的老人,有效样本414个。

(二)变量选取

因变量为农村空巢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具体为对生活照顾、医疗保健以及精神慰藉这三大类服务的需求,均为二分变量,即无需求、有需求。

自变量为农村空巢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及空巢原因。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通过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来反映,躯体健康包括慢性病情况和自理能力。在具体指标上,慢性病根据其种类数分为四个等级,“无、1种、2种、3种及以上”。自理能力通过基本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DL)来度量,吃饭、穿衣、上厕所、上下床、洗澡、室内走动,如有任何一项自己无法独立完成则视为没有自理能力,所以自理能力分为两个等级,“无、有”。心理健康状况通过是否有焦虑感来度量,分为两个等级,“有(包括经常有和偶尔有)、无”。关于空巢原因,所利用问卷题设为“您的子女是否全部外出务工了?”,选项为“是、否”。本文将选择“是”的视为空巢原因是子女外出所致,选择“否”的视为其他原因。

控制变量为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况、文化程度、月收入等社会人口学特征变量。变量的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的定义及赋值

(三)研究方法

从表1可以看出,因变量建模为二分类变量,即老人对养老服务项目存在无需求和有需求两种情况。本文需要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揭示相关因素对农村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利用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考察在剔除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农村空巢老人健康状况以及空巢原因对其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

四、需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一)农村空巢老人的健康状况及空巢原因

在健康状况方面,没有慢性病、有1种慢性病、有2种慢性病、有3种及以上慢性病的农村空巢老年人比例分别为26.8%、41.1%、22.0%、10.1%,有自理能力的空巢老人比例为88.4%,有焦虑感的农村空巢老年人比例为55.8%。可见,整体上,大部分农村空巢老人的自理能力较好,但慢性病情况和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在空巢原因方面,其子女全部外出务工的农村空巢老人比例为58.7%,超过了一半,正如前文所述,农村地区的空巢家庭、空巢老人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青壮年劳动力外迁所致。虽然子女外出务工导致老人常年独自居住,但在本调查中,当问及这些老人是否支持子女外出务工时,这些老人中有94.8%的表示支持,仅有1.9%的表示不支持,另外还有3.4%的表示不好说。对于落后地区的山区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务工往往是改变自己乃至家庭经济状况的最好选择,外出务工的收入远高于在家务农的收入。所以即便老人常年得不到子女的关心照料,他们也支持子女外出务工。

(二)农村空巢老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

表2 农村空巢老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 单位:%

如表2所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分为生活照顾、医疗保健及精神慰藉三大类,每一类服务中包含4个项目,总共12个服务项目。在三大类服务中,农村空巢老人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最多,有需求的老人比例高达81.2%;其次为精神慰藉服务,有需求的老人比例为59.7%;最后为生活照顾服务,有需求的老人比例为36.0%。在具体的服务项目中,有需求的老人比例超过50%的且从高到低依次为定期体检、上门看病、健康咨询、陪同看病、棋牌娱乐、陪同聊天、起居照顾。

总体上,与农村非空巢老人相比,空巢老人对社区居家养老三大类服务都有更多的需求。若以空巢老人和非空巢老人需求水平的比值作为需求强度差异的衡量,可知需求强度差异最大的是生活照顾服务。这体现了相对于非空巢老人,空巢老人更难以得到子女的生活照料。其次需求强度差异较大的是医疗保健服务,而其中的陪同看病服务在两种老人之间的差异最明显。这个需求的差异同样说明了空巢老人往往更容易处于无人陪护的风险中。此外,在精神慰藉方面,虽然空巢和非空巢老人之间的需求强度差异不是很大,但在心理咨询服务上,两者需求强度的差异很明显。这说明了空巢老人由于子女不在身边,缺乏亲情关爱,加之生活在底层,孤独、无助自然会带来较为严重的心理问题。而老人的生活幸福感,很大程度上来自心理的满足和呵护。因此,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是社区居家养老一个重要的关切问题。

(三)健康状况、空巢原因对农村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

表3的各模型中,模型Ⅰ的Nagelkerke R2值最大,模型拟合度比较高,虽然模型Ⅱ和模型Ⅲ的Nagelkerke R2值均较小,但Hosmer和Lemeshow检验的Sig值都大于0.05的显著性水平,说明模型的拟合度还是较好的。总体上,各模型都具有较好的解释力。

表3 健康状况、空巢原因对农村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

注:*、**、***分别表示在10%、5%、1%水平上统计显著。

关于健康状况对农村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慢性病对生活照顾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的需求均没有显著影响,但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有显著影响。随着农村空巢老年人慢性病种类数的增多,对医疗保健服务有更多的需求,如与无慢性病的空巢老人相比,患有3种及以上慢性病的农村空巢老人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是前者的3.854倍。自理功能对任何服务需求的影响均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调查中的绝大多数农村空巢老人都具备完全的自理能力。焦虑感则对所有服务的需求都有显著影响,而且显著性非常强。与没有焦虑感的农村空巢老年人相比,有焦虑感的农村空巢老人对生活照顾服务、医疗保健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的需求分别是前者的4.543倍、2.366倍、2.204倍。整体上,假设1得以部分验证。

关于空巢原因对农村空巢老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与其他原因形成的农村空巢老人相比,由子女外出务工形成的农村空巢老人对生活照顾服务、精神慰藉服务的需求分别是前者的2.918倍、1.729倍,且差异都具有非常强的显著性。在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上,虽然二者并没有显著差异,但从发生比上看,仍然是有子女外出务工的农村空巢老人对医疗保健服务有更多的需求。可见,假设2同样得到部分验证。

此外,在控制变量方面,年龄对空巢老人生活照顾服务和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有显著影响,农村空巢老人年龄越大,对这两项服务的需求更多。民族对精神慰藉服务的需求有显著影响,少数民族身份的农村空巢老人对这项服务的需求更少。婚姻状况对生活照顾服务的需求有显著影响,有配偶的农村空巢老人对这项服务的需求更少。月收入也对生活照顾服务的需求有显著影响,月收入越高的农村空巢老人对这项服务的需求更多。性别和文化程度对农村空巢老年人任何服务需求的影响均没有显著性。

五、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身体健康以及子女住得很近是空巢老人保证生活质量的基本条件,本文基于对恩施市农村空巢老人的调查发现,农村空巢老人虽然自理能力较好,但慢性病患病率达到73.2%,而且这还是老人自报的慢性病,有的老人可能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并不了解,不知道自己患有慢性病,所以实际的慢性病患病率可能更高。而且,农村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堪忧,认为自己有焦虑感的农村空巢老人超过了一半。此外,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务工是农村地区,尤其是落后农村地区的普遍现象,这不仅加剧了农村的老龄化进程,也加重了农村的“空心化”程度,是农村空巢家庭和空巢老人形成的最主要原因。由于子女与父母长期在空间距离上的远隔,无法向父母履行照料责任,所以这类由子女外出务工形成的空巢老人会面临更多的生活风险。

社区居家养老作为一种社会化的养老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化解空巢老人的生活风险。本文的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最多,其次为精神慰藉服务,最后为生活照顾服务。实证分析也发现,健康状况和空巢原因的确影响了空巢老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在健康状况方面,慢性病情况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有重要影响,慢性病种类数越多的农村空巢老人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也越多。焦虑感则对农村空巢老人生活照顾服务、医疗保健服务和精神慰藉服务的需求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有焦虑感的农村空巢老人对这些服务的需求明显更高。在空巢原因方面,由子女外出务工形成的农村空巢老人明显对生活照顾服务和精神慰藉服务有更多的需求。

(二)建议

第一,优先满足空巢老人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随着社会的变迁、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空巢老人将成为老年群体的主体,所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在提供的过程中应注重考虑空巢老人的需求特征,并优先满足其最为需求的服务。这样既可以更好地满足空巢老人的需求,也适应于农村经济落后的现实条件——无法在短时期内提供所有服务。如在本调查中,农村空巢老人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最为迫切,所以可优先保证医疗保健服务的提供。为保证医疗保健服务的有效提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则是关键。村卫生室作为农村最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既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网底,也是农村居民获得最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载体。所以,要改善村卫生室的硬件条件,提高村医的医疗知识水平和业务技能,在提高多发病、常见病诊治能力的同时,增强服务老年群体的能力,特别是提升老年人慢性病的防治以及出院恢复期老年人的康复护理能力,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相互协作以满足农村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需求。

第二,切实提升农村社区提供精神慰藉的能力。传统的家庭养老呈现出非常重要的一面是对老人的经济给养,但不容忽视的是完整家庭对老人精神生活的支撑作用。对老人而言,特别是农村老人,其处于生存的边缘,社会支持网络在地域和经济的双重影响下相对狭小。由此,家庭关系在农村老人的精神生活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此也就不难理解,由子女外出务工形成的农村空巢老人,其孤独、无助等心理问题相对更严重。因此,农村社区应该提升提供精神慰藉服务的能力,守护空巢老人的精神世界,缓解空巢老人孤独、寂寞等情绪。而要提升上述能力:一是要建立相应社会化组织,并由这些社会化组织开展相关老年活动吸引空巢老人参与社交;二是要制定开展相关老年活动经费的筹措机制。一方面政府可以为农村空巢老人提供一部分经费;另一方面基层组织也应努力发展集体经济,增强农村社区的经济能力。此外,空巢老人在外的子女也可以适当为这些老人的文化活动提供一部分的经济支持。通过这种方式,还能培养传承孝道精神,孕育爱老尊老的社会风尚。综上,农村社区首先要在活动形式上吸引空巢老人参与社交,从而获得精神食粮;其次在资金上要有保证,从而保证农村社区有效且可持续地为空巢老人提供精神慰藉服务。

[1]穆光宗:《家庭养老制度的传统与变革》,205~206页,北京,华龄出版社,2002。

[2]龚勋等:《湖北省农村地区空巢老人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分析》,载《湖北农业科学》,2015(24)。

[3]王飞鹏等:《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困境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潼南县Z村调查为例》,载《西北人口》,2013(1)。

[4]李建新等:《农村空巢老人生活质量研究》,载《老龄科学研究》,2014(5)。

[5]宋斌文:《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老龄化的影响及其对策建议》,载《公共管理学报》,2004(2)。

[6]姚引妹:《经济较发达地区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以浙江农村为例》,载《人口研究》,2006(6)。

[7]李芳、李志宏:《农村空巢老年人权益保障的策略选择——城镇化视域中的再思考》,载《社会保障研究》,2014(3)。

[8]杜本峰、王旋:《老年人健康不平等的演化、区域差异与影响因素分析》,载《人口研究》,2013(5)。

[9]史薇、谢宇:《家庭养老资源对城市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市为例》,载《西北人口》,2014(4)。

[10]王琼:《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全国性的城市老年人口调查数据》,载《人口研究》,2016(1)。

[11]胡宏伟、李玉娇、张亚蓉:《健康状况、社会保障与居家养老精神慰藉需求关系的实证研究》,载《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

[12]孙鹃娟:《劳动力迁移过程中的农村留守老人照料问题研究》,载《人口学刊》,2006(4)。

[13]方菲:《劳动力迁移过程中农村留守老人的精神慰藉问题探讨》,载《农村经济》,2009(3)。

[14]卢海阳、钱文荣:《子女外出务工对农村留守老人生活的影响研究》,载《农业经济问题》,2014(6)。

[15]连玉君等:《子女外出务工对父母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影响研究》,载《经济学(季刊)》,2015(1)。

[16]陈建兰:《城市空巢老人生活状况的调查与分析》,载《社会科学辑刊》,2009(4)。

[17]李芬:《农村空巢老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基于海南省农村空巢老人的调查分析》,载《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2)。

猜你喜欢
空巢健康状况慢性病
肥胖是种慢性病,得治!
健康管理和健康教育在老年人慢性病控制中的应用
昆明市大学生口腔健康状况调查
健康体检常见慢性病及指标异常流行病学分析
关爱空巢老人
关爱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独
逆转慢性病每个人都可能是潜在的慢性病候选人!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