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祥艳,胡科学,李继鹏,吕鹏
(1.青岛滨海学院图书馆;2.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山东青岛266555)
随着电子信息网络的不断发展和演进,广大读者的阅读和学习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学习、读书变成了一种随时随地都可以发生的事情,不受任何物理空间的限制。信息泛在化的存在,很大程度上使读者摆脱了对图书馆的依赖。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数量、阅读时间和图书借阅数量相当低。[1]因此,高校图书馆为了保证自身仍是学校文献信息资源中心这一地位不变,就必须转变服务方式,探寻更多的服务途径,开拓更广泛的服务空间,实现由传统向现代的成功转型。而在这一重大转型中,与之相匹配的文献资源建设模式也必将发生相应的改变。
目前,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片面追求“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一方面导致大量资金的浪费,特别是民办院校,本来办学经费就比较紧张,更应该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另一方面造成了千馆一面的局面,特色资源建设重视程度不够。
很多高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客观原因是为了应对评估,完成应该达到的指标任务,而这一指标只是对资源建设的数量上的硬性规定,至于建设质量的好坏没有明确的量化。因此,在我国高校中,普遍存在着针对图书等文献资源的建设指标,无论是上级教育部门制定的评估指标还是本校制定的发展指标,这些评估或发展指标往往成为文献资源建设的“指挥棒”,使得图书馆为了达到指标要求,不得不放弃“以质量为导向,以学科需求为导向”的原则,采取短期内大量购书、只求数量达标等建设行为。[2]主观上是因为资源建设模式主要以专职采访馆员采访为主,采访馆员所面对的是全校所有学科和专业,由于自身专业知识的局限性与负责学科的多样性之间的矛盾,无法保证信息资源的合理性和实用性。因此,一方面造成图书馆的文献借阅率低;另一方面造成读者无书可读,找不到所需资源,保障不了学校教学和科研的需要。供需脱节,是造成文献资源利用率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纵观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建设规模在上述思想和指挥棒的作用下,基本上达到了相关部门或学校自身的要求,但这并不能作为图书馆追求的最终目标,文献资源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学校发展和全校师生学习、教学和科研的需要。而实际上很多高校图书馆就此止步,为“藏”而“藏”,并没有发挥这些文献资源应有的价值,存在着重“藏”轻“用”的建设思想。虽然,近几年来,在国家倡导全民阅读的呼声中,很多高校图书馆也纷纷响应,推广阅读方面的活动也纷纷涌现,但就其推广实效上来看,缺少长效机制。追求的是短期轰动效果而非长远效应,活动还流于形式,缺少真正的读书环节,活动过后多留下繁华落尽、万籁俱空、曲终人散的景象。[3]
青岛滨海学院图书馆为了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学校快速发展的需要,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时期,为了适应这一转型发展,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应该由以采访馆员为中心,转向多种方式并存,优势互补的建设模式,以此达到以读者为中心,最终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提高图书馆对全校师生的服务水平。
经过一个假期的思考和准备,一般于学期初大部分教师就所任课程或者研究方向都有一定的文献资料需求,在这个时候向全校教师征询参考用书,一是体现了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二是可以提高文献资源建设的针对性,提高资源利用率。因此,每个学期初滨海学院图书馆都会通过校园网和图书馆外网这两个网络平台,向全校任课教师征询教学参考用书。由任课教师结合实际需要,把所需参考书的相关信息,包括书名、作者、出版社和ISBN等提供给图书馆。图书馆将征询到的教学参考用书所有的书目信息统一汇总到资源建设部,由资源建设部的专职馆员认真查重、补全和整理,最后交由采访老师统一采购。
图书荐购这种方式对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是有利的,读者的积极参与赋予了高校图书馆采访工作新的活力,体现了文献资源建设和读者充分合理利用文献资源的双赢,促进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推动了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开展,更好体现出了读者第一的办馆理念。[4]2016年下半年,青岛滨海学院图书馆成功组建了与学校院部对应的11个重点学科服务博客。文献资源建设可充分利用这一平台,提高资源建设的针对性,提高对学科建设的服务水平。教师有用书需求时,可随时打开学科服务博客,填写所需书目信息。保证了图书馆与教师读者之间就资源建设方面沟通渠道的畅通。学科馆员及时将教师提供的书目信息转交给资源建设部,由资源建设部专职人员统一整理和汇总,最后转交给采访老师统一订购。
学科馆员参与文献资源建设工作,对提高馆藏文献资源的质量和优化馆藏文献资源结构均会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5]经文献调研发现,我国高校图书馆自从1998年引入学科馆员制度以来,一直在探索和尝试学科馆员参与到图书订购中来。其动因是学科馆员具有专业优势,可以在学科专业基础上构建资源信息采访的完整性和系统性。[6]
青岛滨海学院图书馆为了实现由“资源服务”到“知识服务”,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也开始了学科馆员制度的建设。于2016年下半年成功组建了学科服务团队。由于学科服务团队初步组建,学科馆员的学科专业知识还需要继续积累,因此,现阶段可以以学科馆员在向各院部提供学科服务资源时,注意搜集和整理各学科必备的专业书目和经典书目为切入点,逐步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专业书目。这部分书目将是学科建设不可缺少的必备资源。今后,随着图书馆整体转型的发展,学科馆员参与文献资源建设将成为文献资源建设的主导。
经考察发现,在全国倡导和促进全民阅读的影响和带动下,一些媒体于每月、每季度或每年都会推出好书,经整理和对比发现,有些媒体推出的这些书目的确具有权威性,一般是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领域很受大家喜欢的书籍,具有很高的可读性。例如,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微信公众号,设有人文社科联合书单和博雅书坊微书单。人文社科联合书单,是由全国人文社科领域优秀出版社单位联合发布,致力于推荐最优秀的人文社科书目,每月一期,2017年3月1日推出了第20期书单。博雅微书坊,侧重于关注每月新书,自从2014年1月以来,每月都会推出一期博雅书坊微书单,可以将这些书目信息整理出来,提供给资源建设部的采访老师统一采购。这部分文献会大大提高图书馆馆藏的质量,从而会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
每一种好书,基本上都离不开参考和学习别人的著作,因此,只要找到一种好书,就是找到了一条好的线索,我们就可以“顺藤摸瓜”,继续收集该书所参考的文献。这种做法的优势有三:一是可以保证所收集到的文献资源的质量;二是可以节省时间,几乎省去了征询、问卷、调查和搜集的过程;三是所收集的这些文献资源自成体系,便于形成科学、系统的馆藏结构。
在不断探索新的文献资源建设模式的过程中,发现基于读者决策的PDA采购已经成为全球图书馆馆藏建设的一种趋势。美国有2/3的学校已经实施或计划实施,从2009年开始,英国高校的PDA项目也在英国全面铺开。[7]所谓读者决策采购(Patron-DrivenAcquisition,PDA)是图书馆员设定购买参数,读者挑选图书的购买模式,也叫读者驱动模式。这种模式有诸多优势,可以真正体现“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尊重读者,为读者节省获取资源的宝贵时间,提高馆藏利用率,实现“书有其读者,读者有其书”,大大降低零借阅率图书的馆藏等。目前,国内高校关于PDA理论的研究基本趋于成熟,但成功将这一理论运用到实践上的案例还较少。当条件成熟时,青岛滨海学院图书馆将会把PDA这种方式嵌入到整个文献资源建设模式中来,发挥它应有的优势。
高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到“藏”并不是文献资源建设的真正目的,牢固树立“藏用并举”的建设思想。围绕这一思想,从分析读者阅读兴趣,阅读行为,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入手,站在提高读者专业素养和人文素养的立场,设立资源推广主体机构和推广平台,探索兼有广度和深度的资源推广方式,建立资源推广的长效机制。
青岛滨海学院图书馆,在决定实行转型发展时,进行了机构改革,设立了专门负责文献资源建设的资源建设部,且在这一部门内部又下设了专门分管资源推广的分部,即资源推广部。资源推广部作为资源推广的主体机构,其主要工作职责是通过多种形式的调查、走访、访谈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分析研究读者的阅读行为、阅读心理和阅读习惯等,建设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点”和“面”相结合、“新”和“旧”、“大”和“小”相结合的推广模式和推广平台。
以上这些模式,青岛滨海学院图书馆在转型发展初期已经开始尝试运用,不管是专业、学科建设方面,还是通识的人文社科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文献资源建设的采购质量。随着图书馆转型发展的推进和深化,仅仅这些模式还远远满足不了现代图书馆的需要。因此,在整个转型发展过程中,除了继续运用和优化上述模式之外,随着学科馆员队伍的不断成长和壮大,要逐步走上以学科馆员为主导的精准订购的建设模式上来。
[1]陈清莲.高校图书馆读者危机及其对策[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18(5):161-165.
[2]王兴旺,李正龙,沈元蕊.面向学科建设的高校文献资源建设现状及对策[J].图书馆学刊,2013,(2):42-44.
[3]张华艳.试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活动的长效机制[J].图书馆研究,2015,(4):58-64.
[4]蒋映霞,梁永忠.高校图书馆图书荐购的困惑与出路[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6,18(2):168-170.
[5]李大林.高校图书馆学科馆员参与文献采访工作[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10,19(4):40-43.
[6]阎亚矢.学科馆员与文献资源建设[J].现代情报,2008,(5):200-202.
[7]侯君洁.读者决策采购在国内高校图书馆实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J].图书馆论坛,2013,33(4):1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