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效果提升的策略研究
——以计算机绘画课程为主线

2018-02-08 19:22:02欧佩玲
中小学电教 2018年10期
关键词:工具绘画计算机

☆ 欧佩玲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广东广州 510006)

一、研究背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已陆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通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认识到信息技术对人类日常生活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计算机绘画占据着重要地位。计算机绘画是指利用计算机绘画软件进行美术创作的过程,具有快速整合和可变的特性,以其强大的功能和独特的视觉效果,使其成为媒体艺术的一种,有利于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潜能。在使用计算机绘画时主要以Windows操作系统中自带的画图工具来进行操作,以小学三、四年级学生为教学对象来开展信息技术的启蒙教育。

小学阶段常用的计算机绘画软件中,系统自带的画图工具具有丰富的表现性,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以及表现能力;同时,其操作简单,能够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机基础知识与原理,掌握鼠标的指向、单击、双击、拖动等基本操作,从而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与能力。计算机绘画已俨然成为儿童学习信息技术的一项必修技能。

然而,信息技术课程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总体处于缓慢发展阶段,教学效率和质量都未能达到预期。因此,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广州地区多所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现状,以计算机绘画课程为主线,调研了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并基于此提出了相应的提升策略。

二、教学现状

1.对课程体系思想价值取向的偏差性

目前,我国的教育模式依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流,主次科的区分度依旧明显。由于信息技术课程无法被纳入到主流课程,容易被社会群体所忽视,这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初次开展以及延续实施产生不良影响。

学校方面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资源投入少,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学科软硬件的建设、课程编排、师资投入上。软硬件的配置是顺利开展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条件,没有提供基本的配置则无法开展;一些地方学校存在课程安排上弄虚作假,默许调课、占课等现象;社会人群主要表现在家长方面多数赞同信息技术课程对学生升学、就业的无用论观点,其次,家长认为作为信息技术课程重要教学工具的计算机会影响到学生视力的健康发展,从而带有一定的抵触心理;学生方面,存在其对课程学习的关注度与重视度不够,主要表现在持有“信息技术课程是以游戏、娱乐为主”的错误观念。

2.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规范性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的专业性相对其他学科教师较为薄弱,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多以服务于行政管理、其他主科教学工作为主,地位相对较低,极少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的钻研中。另一方面,国家培养的专业教师人才与学校教师岗位需求上的不协调与不统一,容易导致专业教师分配错位,一些学校的音、体、美,包括信息技术教师,因个别主科教学岗位的空缺而被安排填补。

计算机绘画是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板块,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丰富的教学经验、专业的计算机绘画知识、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也要有一定的美术绘画基础。传统的教学模式虽有助于发挥教师在课堂的主导、管理和组织作用,却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比如: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要求利用工具画直线,学生跟着教师的步调操作直线的画法,这种“依葫芦画瓢”的方式显然不利于学生发散和创造思维的培养。就目前来说,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自我发展以及教学观念未能得以及时的更新,专业发展不到位,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3.教材内容与所应用工具的落后性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有100多种版本的信息技术教材,但这些教材无论在内容、工具应用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有些教材多以注重操作技巧的运用为主,让学生按部就班、循规蹈矩地根据教材上的步骤操作,过于实用化的教学内容并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思维的发散,使得课堂教学枯燥单调。有些教材存在知识结构不合理、内容过度重复使用、专业知识连贯性缺乏等问题,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与信息素质的培养。

以广州版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为例,教材中的绘画课程教学软件仍然采用Windows XP系统的画图工具,而目前计算机XP系统在日常生活中早已退出了主流,这俨然已不适合用于基于校园网构建的信息技术课堂。另外,XP系统画图工具相对于应用广泛的Windows7及以上系统的画图工具,其界面陈旧、功能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画图操作的积极性。

4.计算机绘画与纸质绘画的差异性

计算机绘画虽具有纸质绘画的特点,但又不同于纸质绘画。计算机绘画借助相关的画图软件和硬件设备来进行创作,具有传统纸质绘画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深受小学生的喜爱。在教学重点上,计算机绘画更注重对软件中各种工具功能技巧的掌握,比如:直线、曲线、椭圆、多边形、颜料桶填充、取色工具、橡皮擦、前景色背景色的切换、复制粘贴移动等等;纸质绘画更注重绘画手法的理论灌输以着重培养学生的构图技巧。纸质绘画技巧好的学生未必能够利用计算机画出一幅好作品,计算机绘画技巧好的学生也未必在纸质绘画上擅长,但纸质绘画上的美感教学对计算机绘画的构图与创作能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三、提升策略

1.深化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推进改革措施落实到课堂

信息技术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学校、教师、家长等各方应重视当前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创新与发展,明确课程目标,落实课程结构与内容的重构,确立并细化学业质量标准。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思想认识,重视学生的信息技术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对信息技术的正确认识及提高其对该学科的学习积极性,从底层转变教学观念,进而推动实际改革的开展。信息技术学科应加强开展学科研讨会,从深度与广度上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在帮助学校、教师转变对信息技术学科错误观念的同时,推动信息技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梯度建设。

2.加强软硬件设备的建设,为课程效果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带来了生机、冲击,甚至是挑战,尤其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教育环境的改善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教学不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地传授知识,还要通过多种教育媒体,包括幻灯、摄影、影视、虚拟技术、触控手绘等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视、听、说多种感官的体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学设施的先进性、教学媒体的多元性为课程实施提供了便利、为学生拓展思维创设了良好的氛围,因此,提高对信息技术环境的资源投入,及时更新软硬件设备是非常必要的。

3.重构教材编排体系,促进教学内容与时俱进

教材对教师教学具有指导性、建设性的作用。因此,在教材体系编排上,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教材的开发力度,不应停留在理论型、步骤型,应重视技术能力与人文素养的双重建构,增强教材建设的弹性;信息技术教材可适当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整合,比如:在计算机绘画中,掌握操作是基础,绘画构图是点睛,这可与美术学科的教学资源相结合,拓展学生在学习画图工具时的创作体验;小学信息技术教材除计算机绘画外,Office系列工具也是重要的知识板块,而Word文档同样可进行绘画,各模块之间的知识过渡,要求优化教材单元的衔接;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小学信息技术教材仍存在知识点与应用工具陈旧的问题,比如:Office系列为2007版本、画图工具为XP系统版本等,学科教材应根据时代发展引用较为先进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工具进行编写以发挥教材的导向性;在辅助教学光盘的内容建构上,可适当加入情境创设、游戏互动、虚拟现实等,以增加教材的知识性与趣味性。

4.正视教师自身角色,加强资源整合与教学相长

新的课程理念和师资力量的壮大要求信息技术教师正视自身专业发展,加强同事间的教学交流、课例研讨,比如:计算机绘画教学可与美术教师合作探究;切实转变教学观念,优化和完善传统的教学模式,遵循课堂教学改革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师生间的课堂互动;了解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喜好,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有效情境,采取多样先进的教学模式,如翻转课堂、任务驱动、研究与启发式等,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主线,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螺旋上升地设置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各种媒体资源与其他学科资源,增强微视频课堂切入的融合性,提高知识点的针对性、灵活性和适应性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可发挥社团形式开展小班分层教学,遵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结合因材施教理念来开展教学实践,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培养;发挥好课外活动激励策略,举办或参加相关的信息技术活动,比如:全国开展的“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等社会大型活动;教师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更新自身知识体系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

四、结语

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为信息化社会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培养信息化人才、建设信息化社会最初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计算机绘画教学是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的起点,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体走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面对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现状,教育者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教学中不断寻求解决策略,从课程改革入手,以软硬设备为基底,从教材编改着手,以教师教学为支撑,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工具绘画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34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40
“巧用”工具
读者(2017年18期)2017-08-29 21:22:03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
下一代英才(2014年1期)2014-08-16 15:57:49
欢乐绘画秀
下一代英才(2014年3期)2014-08-16 09: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