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泛在学习工具的教学设计研究
——以《实践平面设计》为例

2018-11-08 06:47:20陈小辉
中小学电教 2018年10期
关键词:工具学习者信息技术

☆ 陈小辉

(宁德市民族中学,福建福安 355000)

一、引言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及移动自带设备(BYOD)等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泛在学习工具呈现出智能化、个性化、数据化、专业化的特点。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由于受各因素制约,在教学设计上仍沿用单纯的“任务驱动”模式组织教学活动。这种设计导致学习者社会属性的缺失。与此同时《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支持‘互联网+教育’教学新模式,发展‘互联网+教育’服务新业态”。这标志着网络泛在学习工具与学科教学设计整合成为“互联网+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本研究基于利用网络泛在学习工具设计教学过程,营造了“教学+技术+学习”三者融创的教学模式,借以促进教师教学设计理念的提升,学习者学习体验感的升华及学科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内涵与现状分析

网络泛在学习工具是指基于网络环境下支撑学习者在任何时段与任何地点的无缝化和个性化学习的移动在线学习信息工具。例如支持自主与互动学习的综合资源平台或是专门的移动学习工具、思维提升工具、在线合作学习工具、资源共享与评测工具等。它可以是一个整合型的学习资源平台,也可以是为解决某类问题专门设计的网络工具软件。

另一面,受教师意识形态、学习者特征、学科教学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目前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多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进行,即“教师示范演示”到“学生操作实践”,整个教学过程是为了解决“任务”而完成“任务”,并未对“任务”本身加以理解。这种课堂教学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教完即学完,学完即忘完。教师的教学只为完成工作量的教,而不是为提升教学质量的教。学生的学也只是单纯地为了完成某个任务的学,不是在“做中学”。这种教学设计割裂了设计本意,违背了学科的核心素养和理念。

三、基于网络泛在学习工具的教学设计

为了改进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效率,本文基于网络泛在学习工具,运用教学设计理论对信息技术课堂进行课前、课中、课后作详细的教学设计,其教学设计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基于泛在学习工具的课堂教学设计模型

该模型揭示了教师借助网络泛在学习工具在课前、课中、课后依托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特征、教学策略及教学方法等要素,创设学习问题情境及任务,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及任务结合自身的学习风格、学习偏好、学习管理、学习设计及学习创新等特点,选择网络泛在学习工具(教师提供或自主选择均可)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总结学习问题,提炼反思,并对学习结果进行测评。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记录问题、探索问题及解决问题等方式来获得学习体验,改进学习方式、促进学业进步。网络泛在学习工具将对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在线诊断,并将诊断结果反馈给学习者和教师,学习者和教师根据反馈数据及时调整学习方式和教学设计策略。整个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甚至家校互动的过程,它为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和学习者的有效学习提供数据分析依据和技术支撑,使其最大程度地提升信息技术课堂学习效率。

四、网络泛在学习工具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为了进一步说明网络泛在学习工具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本文以《实践平面设计》一课为例,在课前、课中、课后环节开展教学设计试验。

课前教学设计,教师在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对象、教学方法等基础上,通过“百度脑图”设计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思维导图(如图2),并将学习资源包,如微课、学习任务单、素材资源等传送到“百度网盘”,并通过“密码获取”的方式分享学习资源包(如图3),学习者利用密码提取学习资源,完成教师任务。

图2 百度脑图:实践平面设计思维导图

图3 百度网盘:分享实践平面设计学习素材资源包

课中教学设计,教师讲授新课,答疑解惑。在课程的设计上教师可以利用Padlet工具(如图4)进行思维分享、记录心得、故事创作、同伴祝福、家长评价等,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指导者、引路人的角色。学习者根据自身条件及需求,个性化的选择学习资源与学习方式。

图4 Padlet工具

课后教学设计,教师根据学习者课前与课中学习的反馈情况,综合利用网络泛在学习工具整合设计支持在线学习的相关系统,如使用“问卷网”编制练习,问卷系统、作品展示投票系统(如图5)等。这些系统将收集学习者各方数据并反馈给教师,教师根据反馈数据调整教学策略。

图5 问卷网:作品展示在线投票系统

五、应用效果分析

为了深入说明网络泛在学习工具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的有效性,笔者采用行动研究和调查研究相结合的方式。研究表明:基于网络泛在学习工具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对促进学习者养成学习习惯、掌握技能、合作能力、学习效率、创新能力等方面均有显著效果。

1.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问卷调查对象为宁德市民族中学初二年级4个教学班的学生,人数共计202人,其中男生88人,女生114人,男女生各占总人数的43.6%和56.4%。调查共发放问卷202份,回收有效问卷202份,回收率100%。

2.应用效果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项目分为:习惯养成、技能掌握、合作能力、学习效率、创新能力等5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网络泛在学习工具对学习者各项能力的影响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学习者感受到网络泛在学习工具非常好的占68.2%,比较好占26.64%,一般占3.74%,差的占1.00%。可见网络泛在学习工具在学习者学习习惯养成,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面达到显著效果。在技能掌握上感到非常好的占71.30%,比较好占10.80%,一般占17.82%,差的占0.08%。反应出网络泛在学习工具有助于学习者技能的提高,在网络搜索、评测、信息技能掌握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合作能力上被调查者感到非常好的占69.50%,比较好占19.45%,一般占9.92%,差的占1.13%,说明网络泛在学习工具较大地促进了学习者协作交流能力的提升。在学习效率提高方面调查者感到非常好的占79.88%,比较好占13.21%,一般占6.91%,差的占0%。这说明网络泛在学习工具在不同程度上促进了学习者学习效率的提高。在创新能力方面学习者感到非常好的占56.08%,比较好占24.01%,一般占18.9%,差的占1.01%。本项调查最能说明学习者利用网络泛在学习工具能够提升自我能力,反映在作品创作中体现了学习者的设计理念。

总之,随着“互联网+教育”时代的来临,网络泛在学习工具呈现出智慧化、网络化、综合化、专业化及数据化的发展趋势,在软硬件条件欠缺、技术力量薄弱的学校,教师可考虑利用网络泛在学习工具整合课堂教学设计,提升课堂效率、促进“教学+技术+学习”三者的融创。

猜你喜欢
工具学习者信息技术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波比的工具
波比的工具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44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2:02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巧用”工具
读者(2017年18期)2017-08-29 21:22:03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