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时代,必须善用、会用、用好网络信息源

2018-02-08 14:45
中国地市报人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新闻线索民生传统媒体

(苏州日报社,江苏 苏州 215000)

融媒时代,网络信息浩如烟海,传统媒体采编人员如何“慧眼识珠”,寻找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网络上同样充斥着大量未经证实的信息,采编人员如何从中“辨出真伪”,需要一双“火眼金睛”,传统媒体采编人员如何做好新闻“把关人”?本文笔者拟就如何利用网络获取新闻线索谈些个人看法。

网络上寻找新闻线索的途径

政府文件、会议、发布会、读者爆料等传统的新闻线索来源,主要是被动的接受新闻线索。在融媒时代,特别是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到来,传统媒体需要记者主动出击,寻找更多的新闻线索,写出更鲜活、接地气的报道。

因工作需要,笔者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网络浏览网页、看微博、微信朋友圈,从中寻找有价值的新闻线索。那么,新闻记者在网络上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寻找线索呢?

网站——从工作信息中挖掘有价值的新闻。目前,大多数企事业单位都建有自己的网站,并通过网站这一便捷途径发布信息。网站上的信息包罗万象,有工作动态、会议信息等,并具有实时发布、更新及时的优势。相对而言,这些政府机关在自己网站上发布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真实性基本没有问题。

但是,这些信息大多是工作信息,记者要学会从工作信息中“慧眼识珠”,不仅可以快速发掘到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还可以了解许多与采访相关的信息,便于记者做好采访前的准备工作。

2012年11月,笔者跟往常一样打开苏州市民政局网站,看到网站上有一条工作动态:“全省灾情年报会审暨民生保险调研会议在苏州召开。”作为负责民政条线的记者,民生保险一直是记者关注的重点,所以,记者看到这条信息后,立即与苏州市民政局联系。得知月底将举办市民政局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市分公司“民生险”的签订仪式,而且更为重要的新闻点是:“我市642余万户籍人口、213万户住户均获得了由政府送出的‘民生险’,率先在全省实现自然灾害民生保险全覆盖。”于是,记者在会议前期先对民生险在苏州的发展历程、老百姓的受益情况,以及之前的理赔情况等进行了采访。签约仪式结束后,写出了《苏州实现自然灾害民生险全覆盖》,并获得了2012年度江苏省报纸好新闻评选消息类三等奖、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

另外,国内很多传统媒体有自己的电子版或者网络版。这些网站中的很多信息也可以作为新闻报道的线索。

论坛——从网友热议中寻找社会热点。论坛是网站的衍生品,几乎所有的网站都设有论坛。在论坛里聊的人大多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因而在这里最容易发现新闻线索。

2010年,笔者在苏州某论坛闲逛的时候,发现有名网友在抱怨,怎么开无犯罪记录证明。当时觉得很奇怪,竟然有如此匪夷所思的证明,后来笔者在中国苏州网站的公众监督专栏下,发现匪夷所思的证明还不止这一项,还有无入户证明、无业证明、单身证明……这一系列形形色色、千奇百怪的证明,有些还是闻所未闻的证明,让需要的老百姓跑了一趟又一趟,却屡屡碰壁。于是,笔者通过深入调查,于2010年4月17日在《城市商报》8版刊发了一篇《我为啥要一次又一次地证明自己?》的稿件,获得了很多读者的共鸣。

有时候,你还可以通过论坛,来听取网民对于某一事件的意见看法等、或者与网民互动,或者进行小调查等。

微博、微信等——从片段信息中寻找新闻点。这些传播工具的诞生使网络传播进入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布消息,引起关注。这一点在文娱新闻上体现更为明显,有很多明星、企业家等新闻焦点人物都是微博使用者,他们的言行随时可能构成新闻,这样微博就成了新闻富矿,微博大大拓展了记者的新闻来源。比如,引发热议的李亚鹏、王菲离婚案,当事人双方都是通过微博发布的消息。

但是,微博、微信上的很多信息大多是片段的、碎片式的,在这里,记者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学会从单独的信息中与社会大背景相结合,从而将网络上的信息作为新闻线索,根据其新闻价值做相应的报道。2017年,苏城遭遇史上最热的夏天。8月,笔者在微博、微信上发现,有好几位网友同时晒出了他们的电费单,缴费金额令人吃惊。笔者从这一平常的举动中发现了新闻价值,并且进行了深入采访,通过几户居民家庭的用电情况,并且了解高额电费单背后的阶梯电价。于是,2017年8月13日刊登了《史上最热电费单小伙伴们都惊呆了》一文,提出了两个观点,一是向公众寻求省电秘诀,二是体现了媒体下情上达的作用:“在这种极端高温天气里,电量分档能否弹性改变,增加第一档用量。”

传统媒体从业人员应做好“把关人”

网络上信息量巨大,但是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谁也搞不明白,以前有句形容网络的名言,大意是“你都不知道网络另一端跟你聊天的是人还是狗”。网络信息更是如此。网络的开放性,使网络成了人人都可以发布信息的地方,这导致网络很容易成为各种虚假信息甚至违法信息的温床。

如何防止被虚假信息忽悠?笔者认为,在新闻实践中,网络新闻线索除了要满足新闻价值的基本要素外,传统媒体采编人员更要用辩证的方法对网络新闻线索进行甄别和考量,开采好网络新闻线索“金矿”。网络新闻线索是否具有采用价值,首先必须对其是否真实进行鉴别。当一条爆炸性新闻线索出现在网络上时,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一定要对该信息中涉及的各方进行多方求证,必要时设法联系到网络线索的提供者本人进行核实,一旦发现有不能相互印证的破绽,应该大胆舍弃。

但是,在新闻实践中,一些传统媒体明明知道网上新闻线索漏洞百出、难以自圆其说,但为了吸引读者眼球,不惜以“网友曝”的形式报道出来,结果常常掉进虚假新闻的陷阱。此前浙江一条新闻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一名女性在浙江富阳跳河,两天后在600公里之外的江苏泰州被发现。可这么一条离奇的新闻,疑点重重,经南京一家媒体报道后,新华网、人民网等一些著名网站以及传统媒体都纷纷转载,微博微信更是转发无数。当然,最终被证实,这实则是这名女子为教训一下老公而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

因此,作为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一定要把握真实这一新闻最基本的准则,做好新闻“把关人”,不辜负读者的信任。

猜你喜欢
新闻线索民生传统媒体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关于传统媒体能否打造“名公号”的思考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新闻线索
传统媒体商业模式坍塌的根源
传统媒体记者该如何主动转型
要善于发现新闻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