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晓堂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 100875)
课程改革通常需要与之配套的考试与评价改革。考试与评价改革既包括体制和机制(如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也包括命题理念与技术的改革。课程改革提出的课程目标、课程理念、课程内容、教育教学方法,都应该直接或间接地体现在考试与评价改革之中,特别是要体现在命题理念与技术的改革之中。只有这样,考试与评价才能做到既准确反映课程改革的成果,又对日常教育教学起到积极的反拨作用,从而促进教学与考试的协调发展。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基本理念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宗旨是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2。《课标》实施以后,学业考试、高考以及其他相关考试与测评都需要进一步改革。与之相关的一系列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如:如何测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未来的重要考试(如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是否将涵盖核心素养的各个方面?如何解决那些不具有可测性或可测性比较低的素养?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学界的关注[2-3],但还需更加广泛、更加深入的探讨。本文着重讨论核心素养背景下,基于问题情境的英语考试命题理念与技术。
仔细研读《课标》可以发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点是在问题情境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标》对语言能力的定义是“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及在学习和使用语言的过程中形成的语言意识和语感”[1]4。这个定义特别强调了“社会情境”,也就是说语言能力是在社会情境中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不是单纯地掌握语言知识,也不是脱离语言使用情境的一些语言运用能力,比如补全句子或语篇的能力、转换句型的能力、纠错改错的能力。
《课标》界定思维品质时指出,思维品质的发展有助于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5。也就是说,发展思维品质的目的也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问题情境。显然,问题情境对思维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
《课标》描述课程内容时指出,语言学习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即学生围绕某一具体的主题语境,基于不同类型的语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技能获取、梳理、整合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1]12-13。可以看出,《课标》对课程内容的描述也突出了“语境”和“解决问题”,也就是说,课程内容的学习要在语境中进行,特别是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完成课程内容的学习。
《课标》把高中英语学业质量设置为3个水平。这3个水平是根据问题情境本身的复杂程度、问题情境对相关知识、技能、思维品质的要求以及问题情境涉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等进行划分的。每一级水平主要表现为学生在不同复杂程度的情境中运用知识、技能以及各种重要概念、方法和观念解决问题的关键特征[1]46-47。显然,问题情境是学业质量标准的关键要素之一。问题情境既是检验学生学业质量的环境,也是衡量学生学业水平的重要参数。
《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指出,教师要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在找寻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有机融合自主、合作和探究等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完成信息整合、意义探究和交流表达[1]71。高中英语教材要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表达和思维的能力[1]111。可见,英语课程的实施也强调了“问题情境”和“问题解决”。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在界定英语学科核心素养、规定英语课程目标和内容、设置学业质量标准、倡导教学方法等方面,《课标》都强调了情境、语境、问题解决等重要概念。如果核心素养的关键点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的培养也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的,那么就可以顺理成章地得出以下结论:核心素养的测评也应该强调问题和情境,也就是说,应该在问题情境中考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这一点在《课标》的“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命题建议”部分也得到体现:设计试题时,要尽可能提供语义相对完整的语境,要尽可能使考试题型接近或类似现实生活中语言使用的实际情况[1]96;英语学业水平考试和英语高考的考试形式都应该尽量贴近真实的语言使用情境,采用典型的听、说、读、看、写等任务及其综合任务的形式,为考生提供运用语言和展示语言能力的机会[1]100。笔者注意到,这些考试命题的理念在近几年的高考英语命题中已有所体现,比如,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卷在问题情境的设计上,既有需要考生进行真实的口语和书面交际的任务,也有需要考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写作任务,体现了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考查要求[4]。
面向21世纪素养的课程与教学都强调真实情境对帮助学生获取核心素养的重要作用。相应地,也应该尽可能地选用真实情境对21世纪素养进行评估[5]。
语言素养是21世纪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交流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只有在社会情境中使用才能体现其存在的价值。学习和使用语言都离不开情境。因此,对语言素养的评价,更应该选用真实情境。事实上,在过去几十年里,语言测试领域的研究者一直在探讨语言测试的真实性问题[6-11]。
虽然学界对语言测试的真实性问题还未完全达成共识,但一般都认为语言测试应该追求真实性,即语言测试中的任务(试题)应该尽可能接近考生在现实生活需要完成的任务[12-13]。真实语言测试的理论基础是基于表现的评价(performance-based assessment),即根据学生在完成实际的真实任务过程中的表现来测量学生的学习结果[11]。比如,如果要考查学生写求职信的能力,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招聘广告,让学生写求职信。
真实语言测试在语言测试界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而且已在一些重要考试中得到体现。比如,PISA测试的阅读部分主要关注学生对阅读过程的掌握、阅读技能的运用以及在不同情境中灵活运用阅读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14]。
语言测试不仅要选用情境,而且要尽量提高情境的真实性。“测试情景的真实性是指考生完成测试任务的情景与现实生活中完成类似交际任务的场景的相似程度。情景的真实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任务的真实性。情景都是完成任务的场景,任务都是在一定的场景下发生、完成的,两者不可分割。”[15]
PISA阅读测试非常注重考试情境的真实性。PISA测试的设计者认为,离学生最近的是个人生活。因此,PISA阅读测试特别强调要考查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所需要的阅读能力,强调要测量学生应用阅读知识和阅读技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秉承这样的设计思路,PISA阅读测试跳出了具体的课程知识内容的限制,测试内容紧扣学生现实生活,测试试题强调问题情境的真实性[14]。
托福考试近些年也有很大的变化,比如,听力部分最大的变化之一是彻底改变了以前由播音员在录音间录制听力材料的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模拟教授的真实授课场景以及校园中课堂内外学生、教授和有关工作人员之间的真实对话。这些听力材料对考生的听力能力提出了更大的挑战,有利于改变以往考生只熟悉标准发音而不适应真实生活场景的尴尬境况。此外,在传统选择题的基础上,新托福还增加了多选题、录音回放题、匹配题、排序题、填表题等灵活多变的新题型[16]。
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目前的英语考试命题中,基于问题情境的命题理念尚未得到充分体现,基于问题情境的试题使用频率还比较低。
基于问题情境的试题通常给出一个具体交际情境以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学生需要根据情境的要求,获取并处理信息,解决具体的问题。这就对试题形式提出了更高要求。近些年来,国内一些重要的英语考试已经开始尝试使用类似的试题,如根据录音摘录并填写信息、任务型阅读、概要写作等;但这类试题使用得还不够广泛。另外,一些传统的试题形式(如选择题和填空题等)仍然占很大的比重,使得基于问题情境的试题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下面结合几种题型进行讨论。
例1
单项填空: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She and her family bicycle to work,_________helps them keep fit.
A.which B.who C.as D.that
例1是一道经典的旨在考查语言知识运用的单项选择题。这种分离式知识点考试题型(discrete point items)在语言测试发展历史中产生过重要影响,其测试的语言知识也是语言学习者需要掌握的重要学习内容;但是,这类试题在学界备受诟病,原因是它们往往侧重考查学生对语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不一定能够反映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13]。这类试题基本上没有情境(语境),也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与现实生活中人们使用语言的情形有很大的区别。国外一些重要的考试已经不再使用这类试题,我国部分省市的高考英语仍在使用。
与单项填空题相似的完形填空题,虽然采用了相对完整的语篇,但仍不能充分体现问题情境的特征。陶百强指出,在很多国外测试中已经消失的完形填空题型值得研讨,该题型立足语篇测试语言知识(词汇辨析能力),而囿于命题语篇,词汇测试的广度极其有限,且在理论上,该题型的认知—语境效度并不理想[2]。
我国近几年开始使用的语法填空题(在短文中的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单词或填入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主要是在语篇层面考查学生语法知识的运用能力,其优点包括:测试产出能力而非识别能力;短文语境限制了多个答案的产生;考生需使用所有语境线索来判断语法形式,情境意义在完成任务时发挥重要作用[17]。应该说,与单项选择题和完形填空题相比,这类填空题的价值更大一些;但是,这类试题同样也不属于基于问题情境的试题。考生的答题过程主要是解决语言问题,而不是解决信息接收、处理和传递的问题。
短文改错题是近些年来高考英语一直采用的题型。如果作为练习题或阶段测验题,改错题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语法和词汇知识;但这种试题的情境不充分,也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不一定能有效反映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另外,这种试题的期望后效并不理想。亓鲁霞的实证研究表明,短文改错题孤立地考查纠错能力,难以促成教学中将写作与纠错结合起来训练;而且,为便于评分,保证考试信度,短文改错题以每行文字为单位设置考点,造成短文中的错误分布有规律可循,从而导致程式化的操练[18]。
需要指出的是,探讨以上试题形式的局限性,并非要完全否认这些试题存在的价值。在不同时期、不同测试目的和背景下,这些试题可能有其特有的价值;但是,如果要考查学生借助英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试题的局限性就凸显出来了。
《课标》在“考试命题建议”部分指出,试题要求学生做的事情(答题)应该接近或类似现实生活中人们使用语言来完成的事情[1]96-97。这体现了语言测试的真实性原则。语言测试中的真实性也就是语言测试与语言交际的统一程度[15]。
现实生活中,人们使用语言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欣赏文学作品,通过创作抒发情感,或自我反省、交流信息、再现生活经验等;但是,在更多的情况下,人们使用语言是为了做具体的事情,或完成具体的任务,或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遗憾的是,这些语言使用情形在英语考试中体现得还很不充分。
实际上,一些英语试题(如听力理解、阅读理解和写作试题)已经涉及信息的理解、处理和传递等过程,但往往只是为了理解而理解,为了传递而传递,信息的理解和传递没有真实或接近真实的交际目的,也不是为了解决某个真实或接近真实的问题。下面结合例题来讨论这一问题。
例2
阅读下面的短文,从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Find Your Adventure
at the Space and Aviation(航空)Center
If you're looking for a unique adventure,the Space and Aviation Center(SAC)is the place to be.The Center offers programs designed to challenge and inspire with hands-on tasks and lots of fun.
More than 750,000 have graduated from SAC,with many seeking employment in engineering,aviation,education,medicine and a wide variety of other professions.They come to camp,wanting to know what it is like to be an astronaut or a pilot,and they leave with real-world applications for what they're studying in the classroom.
For the trainees,the programs also offer a great way to earn merit badges(荣誉徽章).At Space Camp,trainees can earn their Space Exploration badge as they build and fire model rockets,learn about space tasks and try simulated(模拟)flying to space with the crew from all over the world.The Aviation Challenge program gives trainees the chance to earn their Aviation badge.They learn the principles of flight and test their operating skills in the cockpit(驾驶舱)of a variety of flight simulators.Trainees also get a good start on their Wilderness Survival badge as they learn about water-and land-survival through designed tasks and their search and rescue of a“downed”pilot.
With all the programs,teamwork is key as trainees learn the importance of leadership and being part of a bigger task.
All this fun is available for ages 9 to 18.Families can enjoy the experience together,too,with Family Camp programs for families with children as young as 7.
Stay an hour or stay a week—there is something here for everyone!
For more details,please visit us online at www.oursac.com.
(1)Why do people come to SAC?
A.To experience adventures.
B.To look for jobs in aviation.
C.To get a degree in engineering.
D.To learn more about medicine.
(2)To earn a Space Exploration badge,a trainee needs to_____ _.
A.fly to space
B.get an Aviation badge first
C.study the principles of flight
D.build and fire model rockets
(3)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or trainees?
A.Leadership. B.Team spirit.
C.Task planning. D.Survival skills.
例2是目前国内各类英语考试中最典型的阅读理解题型。这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短文大意、具体信息的理解能力,有时也考查推理、判断能力;但是,这类试题存在以下不足:未根据阅读材料的原始语境和目标读者对象的阅读目的来设计任务。例2选用的原始材料是太空宇航中心(Space and Aviation Center)的一份宣传材料,介绍了该中心的基本信息,但主要目的还是劝说人们到该中心去学习或培训。目标读者阅读这份材料时,可能从自身的角度作出反应,如:这是一份广告,还是新闻报道?太空宇航中心的活动真的很有意义吗?这些活动以娱乐为主,还是以学习为主?有适合我或我的家庭成员参加的活动吗?获得一些荣誉徽章有什么价值(材料使用大量篇幅介绍如何获得荣誉徽章,但并没有说获得荣誉徽章的价值)?该题如果能根据原始材料产生的语境以及目标读者的上述反应来设计试题,那么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基于问题情境的命题思路。
下面举一道PISA阅读测试的样题(笔者略作修改)。
例3
from Arnold Jago
Did you know that last year we spent almost the same amount on chocolate as our Government spent on overseas aid to help the poor?
Could there be something wrong with our priorities?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bout it?
Yes,you.
Arnold Jago,
Mildura
The letter above appeared in an Australian newspaper.Refer to the letter to answer the questions below.
(1)Arnold Jago's aim in the letter is to provoke_____.
A.guilt B.amusement
C.fear D.satisfaction
(2)What kind of response or action do you think Arnold Jago would like his letter to prompt?
例3选用的原始材料是某报纸刊登的一封读者来信。第(1)小题考查学生对这封读者来信的目的的理解,第(2)小题则是问考生写信人希望读者作出什么反应或采取什么行动。虽然试题并没有直接问考生自己会采取什么行动,但至少是从读者的角度来设计试题的。此外,这篇阅读材料是典型的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的语篇:你知道过去一年我们买巧克力的花销相当于政府在海外援助的总开支吗?我们优先考虑最重要的事情了吗?我们(你们)应该做点儿什么呢?这样的语篇不仅呈现了问题,而且还要读者作出反应或采取行动。在考试中适当采用这类语篇有助于提高语言测试与语言交际的统一程度。该试题体现了PISA基于问题情境的测试理念。PISA的设计者认为,人是在特定的情境下阅读文字材料的,不同的阅读情境会导致有差别的阅读活动;因此,PISA阅读测试十分注重试题的情境化和生活化,试题设计均以社会现实生活为设计框架,测试内容均来自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试题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强调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以真实的生活情境呈现问题[14]。
下面结合例题讨论写作试题中问题情境缺失的现象。
例4
假设你是晨光中学的机器人兴趣小组组长李津,你的美国朋友Chris就读于你所在城市的某国际学校,他曾在机器人技能竞赛中获奖。你打算邀请他加入你的团队,参加即将于7月底在本市举行的世界青少年机器人技能竞赛。请根据以下提示代表兴趣小组给他写一封电子邮件:比赛的时间、地点;邀请他的原因;训练计划将发送其邮箱,请他提出建议。
例4这样的写作试题在国内英语考试中经常采用。试题提供一个假想的情境和部分信息,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情境和信息完成写作任务。应该说,这样的试题已经设置了问题情境:邀请一位朋友加入机器人兴趣小组并参加机器人技能竞赛;但是,学生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根据所给信息完成一封英文书信,学生自己基本上不需要查找更多信息,也不需要对信息进行处理,更不需要经历分析、推理、判断等思维过程。如此看来,该题的问题情境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问题情境。
例5
青少年应该从小就学会辨别是非。有人认为,为了帮助小孩子辨别是非,惩罚是必要的。
你同意以上观点吗?你认为应该允许家长和教师使用哪些惩罚手段来教育孩子分清是非?
请你以普通读者为对象,就以上话题写一篇短文,回答以上问题并给出理由。
例5设计的问题情境是:有人认为,为了帮助小孩子辨别是非,惩罚是必要的;你是否认同这样的观点?应该允许家长和教师使用哪些惩罚手段来教育孩子分清是非?显然,要回答以上问题,学生不可能只是根据已提供的信息完成写作任务,而是要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甚至情感态度进行思考和论证。例5这样的试题才有助于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言测试的真实性包括命题素材的真实性。近些年来,英语考试命题都比较重视选用真实、地道的语言材料,编造素材的情况已经很少见(单项选择题的题干、听力理解部分的短对话还存在编造现象)。有研究者指出,语言测试的真实性原则从命题素材或命题情境的选择就开始体现。英语测试也应依据真实的生活情境或素材,如招聘广告类命题素材不能缺乏简历投递截止时间和联系方式等真实招聘广告的必需元素[2]。改革后的托福考试也力求体现测试的真实性,包括测试材料的真实性,所有输入材料均来自大学生课堂内外接触到的、真实情境下的地道英语。但是,如果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测试素材除了要尽量真实、地道以外,还应该包含问题元素;也就是说,原始语篇素材是在什么问题情境下生产的?生产该语篇素材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问题是否已经解决?请看例6的语篇素材(为节省篇幅有删减)。
例6
I'm simmering with anger as the school wall is cleaned and repainted for the fourth time to get rid of graffiti.Creativity is admirable but people should find ways to express themselves that do not inflict extra costs upon society.
Why do you spoil the reputation of young people by painting graffiti where it's forbidden?Professional artists do not hang their paintings in the streets,do they?Instead they seek funding and gain fame through legal exhibitions.
In my opinion...
Helga
There is no accounting for taste.Society is full of communication and advertising.Company logos,shop names.Large intrusive posters on the streets.Are they acceptable?Yes,mostly.Is graffiti acceptable?Some people say yes,some no.
Who pays the price for graffiti?Who is ultimately paying the price for advertisements?Correct.The consumer.
Have the people who put up billboards asked your permission?No.Should graffiti painters do so then?...
Sophia
例6是某道阅读理解题的原始素材,是某网站发布的两位网民关于涂鸦的意见。面对随处可见的涂鸦,Helga强烈反对并表示谴责,而Sophia则表示支持。如果在命题中使用这样的素材,就可以把学生引入这一问题情境,并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角度来设计试题(任务)。
选用现实生活中的语言素材已经成为国外很多语言测试的重要趋势之一,比如,新托福考试的语言材料模拟了北美大学校园的学术气氛和生活氛围,语言纯正,贴近现实,要求考生具备准确理解主要信息、做课堂笔记、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完整地阐明自己的论点、妥善处理校园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情况等方面的能力[16]。
目前,很多英语考试听力理解和阅读理解试题过多地使用故事、短文类原始素材,这些素材往往不涉及或未提供问题情境,因而也不利于依据这些材料设计基于问题情境的试题。当然,并不是说考试命题不能使用故事、短文类材料,而是说不宜过多地使用这类材料。另外,如果试题能够提供故事、短文类材料产生的背景(特别是问题情境),就可以据此设计基于问题情境的试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级各类的英语考试一直在不断变革、不断改进,为推动英语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新形势下,英语考试面临新的挑战。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英语教育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考试体系和考试命题理念与技术,为此,提出如下命题建议:
第一,全面评估现有主要考试的试题形式在核心素养背景下继续使用的必要性,甄别出与核心素养理念存在明显偏差的题型(如语言知识运用单选题),研究取消这类题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及可以替代这些题型的其他形式。进一步研究和改进目前已经使用的能力立意的考试题型(如任务型阅读、开放式书面表达),以凸显问题情境在测试学生核心素养水平中的作用。
第二,借鉴国外重要语言测试采用的基于问题情境的命题思路(如PISA),研发和尝试使用符合我国国情的基于问题情境的试题形式(如本文例3、例5和例6)。改革命题机制和体制,积极创造条件(如增加命题、审题以及实施考试所需要的人力和物力),以满足新的试题形式的需要。
第三,加强有关基于问题情境的命题技术研究。有些基于问题情境的试题仍然可以采用选择题、匹配题和判断题等客观题形式,但是,为切实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可避免地要采用一些非客观题形式。当然,采用非客观题形式也面临一些技术问题和实际操作问题,如评分标准的主观性、评分员的不可靠性、阅卷耗时过多等。学界和教育主管部门要联合开展相关研究,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不能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而因噎废食,裹足不前。
第四,探索基于计算机的问题解决能力测评(computer-based assessment of problem solving,CBA-PS)的命题技术。CBA情境中的问题解决能力测评不仅仅展示了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更重要的是体现了社会各界对学习者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基本要求。CBA情境中问题解决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学习者必须通过与计算机所提供的虚拟的、陌生的环境互动来了解、寻求、发掘相关信息,这一过程是寻找、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过程,是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整合而成的综合认知过程,也是类比问题解决或创造性问题解决的过程[19]。目前,国外已经开始研究和尝试基于CBA情境的语言测试,比如,考生通过计算机网络与虚拟的交流者合作解决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罗少茜教授对本文初稿提出了宝贵意见,谨表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