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18年1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最新老年人口统计数据,截至2017年末,中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24 090万人,占总人口的17.3%[1],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老年人面临身体机能退化、收入水平下降、社会角色改变等多方面的问题,身心健康发生障碍的比例较高[2],因此有更多的健康需求。除了专业医疗服务以外,老年人也需要在自己的健康及健康照顾问题上采取更加积极的态度和行动[3-5],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及健康信息,运用健康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 提高老年人发现和解决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6]。不少实证研究认为,大多数老年人独立获取健康信息的能力有所欠缺,仍需要可靠的外部信息服务主体提供健康信息服务[2,5]。目前对健康信息行为的研究大多以现状评述为主[7],专门针对老年人群体健康信息行为的研究,特别是对于健康信息服务主体及其开展针对老年人的健康信息服务的研究较少。因此,本文以老年人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老年人的健康信息行为需求,认为社区医院是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主体,并讨论了相应的服务方式,为相关机构开展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提供建议,同时指导老年人更好地利用健康信息服务。
以国内50岁以上老年人为调查对象。在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根据地域分布的不同,在全国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抽样调查。
考虑到老年人的生活特点,本文主要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调查方法。线下调查包括沿海发达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共6个城市,其中特大型城市1个、大型城市2个、中小型城市3个。在取得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现场发放问卷,问卷为匿名填写,当场回收。共发放调查问卷3 243份,有效问卷3 174份,纳入问卷统计结果。线上调查通过E-mail或微信进行,共推送问卷1 332份,经检测确定有效问卷650份。
老年人问卷调查的样本规模为3 824份,达到了99%置信区间、3%抽样容许误差条件下所要求的1 849的样本规模[8]。
调查结果全部通过Excel 2013进行汇总保存,使用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对调查因素进行描述和分析。
本文从老年人健康信息获取、健康信息行为习惯、健康信息素养和健康信息服务等4方面进行问题设计,梳理了老年人健康信息行为以及信息服务特征。本文主要讨论健康信息服务方面的内容。
当被问及“你最相信哪里获取的健康信息”时,2 088人(占54.60%)选择“医护人员”,有1 638人(占42.83%)和1 412人(占36.92%)选择了“广播电视”和“书刊杂志”,选择“网络”和“亲友”的分别为26.67%和29.81%。
当被问及“你希望哪类机构专门提供健康信息”时,2 770人(占72.44%)1 942人(占50.78%)和1 242人(占32.48%)选择了“医疗机构”,选择“政府部门”和“公益机构或图书馆”的分别,仅占17.10%的调查对象选择“商业公司”,说明大多数老年人希望具有专业医学背景的医疗机构为其提供健康信息而不信任以营利为目的的商业公司。
健康信息服务的获得方式上,2 105人(占55.05%)选择“主动进入社区提供服务”,这与老年人自身行动不便以及希望获得更好的服务体验有关;913人(占23.88%)和806人(占21.07%)“到指定地方获取服务”和“通过网络或手机获取信息服务”。
健康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与社会力量(包括商业机构)的参与密不可分,而老年人是否愿意为健康信息服务付费是这一问题的关键。在调查中,当被问及“你愿意为健康信息服务付费吗?”时,选择“愿意”和“不愿意”的分别为1 984人(占51.88%)和1 840人(占48.12%)。
一般来说,健康信息服务主体有医疗机构、政府部门、图书馆(公益机构)和商业机构等四大类[9]。本文调查结果显示,医疗机构作为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主体具有最大的优势。原因在于健康信息服务专业性强,医护人员和医疗机构凭借其医学知识背景能充分满足老年人对于健康信息的准确性要求,故应成为重点发展的健康信息服务主体。但是与对医护人员的信赖程度相比,实际从医护人员那里获取健康信息的比例却不是很高(占38.28%)。调研中我们进一步了解到,许多大中型医院的医生在单位时间内接诊病人过多,便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处理疑难重症上,无暇为老年人常见、多发的功能性减退或系统退化性疾病提供详细健康指导。健康信息服务不便捷、不充分是限制老年人群通过大中型医疗机构专业人员获取健康信息积极性的主要原因。相比之下,社区医院就医环境相对宽松,患者相对较少,社区医生有更充分的时间和老年人沟通,老年人从社区医院获取健康信息的比例高于中型医院,但仍未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调查中得知,目前老年人对社区医生的医疗水平还有所顾虑。近年来国家全面推进分级诊疗制度,让更多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到社区医院,让更多老年人信任社区医院,这为社区医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成为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主体提供了进一步的可能性。事实上,根据英美等发达国家健康保健系统的成功经验,社区医生尤其是全科医生一直是居民健康管理的主体,在保障、提升全民健康素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家庭医师学会(AAFP)将全科医生定义为“执行全科医疗的健康照顾者”,并提出其所受的训练和经验能够从事内、外科等若干领域的服务,必要时也适当利用社区资源及专家咨询,向患者及其家庭提供相关的健康指导[10]。我国社区医院毗邻生活区,老年人就医方便,社区医生对老年人身体状况比较了解,彼此关系相对紧密,同时社区医生的工作量也小于综合性医院的医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向患者推广健康信息。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社区医院提供健康信息服务工作优势显著,是开展健康信息服务最重要的力量。
收费问题也是阻碍部分老年人从社区医院获取健康信息的因素之一。当被问及“你愿意为健康信息服务付费”时,有一半老年人回答“不愿意”。进一步访谈时了解到,许多老年人担心健康信息的费用过高,会影响自己的生活水平。当被问及所期望的健康信息收费标准时,大多数老年人回答的是每个月30~50元,还有一部分老年人希望能够在医保基金范围内支付这笔费用。他们提出最好的健康信息服务方式是以挂号的方式在社区医院获得医生的直接指导。老年人去社区医院不仅仅是看病就诊,健康信息服务、慢病随访、健康教育也应在看病过程中得到解决,这些服务都可以挂号费形式支出,由医保负担。因此要使社区医院的健康信息服务为老年人所接受,政府需要对医保政策做出进一步调整,在报销比例政策方面向基层社区医院倾斜,同时明确将健康信息服务纳入社区医院的工作职责,这样健康信息服务的相关费用即可以作为基层医疗费用纳入医保负担范围。
目前居家养老还是我国老年人最主要的养老方式,生活社区是老年人活动的主要范围,社区医院是老年人最便捷的就医场所。社区医生掌握老年人第一手的健康信息,其健康指导应该是最直接、最有针对性的。要发挥社区医生提供便捷服务的优势,就要为老年人特别是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多样的便捷服务。从调查结果看,老年人有医疗需求时会希望社区医生上门服务。但健康信息需求不同于医疗需求,健康信息重在平时积累,如果社区医生频繁上门提供健康信息,必将造成卫生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故笔者就老年人如何获取健康信息服务提出以下建议。
3.3.1 组建老年人互助组
由问卷调查反馈的情况,我们了解到,大多数老年人愿意同别人分享健康信息,因此可以组织社区里的老年人组建老年人互助组,通过集体活动增进交流,创造积极共享健康信息的氛围,并且通过相互监督,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如糖尿病患者互相监督,共同控制饮食稳定血糖。同时,也可以鼓励其他热心的老年人多去那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家中问候,潜移默化地向他们传播健康知识,以满足这部分特定人群的健康信息需求。
3.3.2 开展健康信息素养培训班
社区医生可以开办健康课堂,指导老年人通过正规的渠道获取健康信息以及如何辨别虚假健康信息,提高老年人自身的健康信息素养,让他们更有能力为自己的健康负责。
3.3.3 发动志愿者,营造良好的社区医疗互助氛围
有条件的社区可以鼓励医学院校学生利用寒暑假时间开展健康信息服务活动,作为其社会实践的一部分。大学生既可以采取健康专题宣讲的方式,也可为“空巢”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为他们送去温暖的同时向他们传播健康信息。
3.3.4 建立网络健康信息服务平台
加大社区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推动信息化建设,使全科医生能够更加便捷地管理社区居民的健康档案,为社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信息。如英国自2005年实现电子化患者档案后,全科医生每次接诊患者前都会浏览、参考以前的病历记录,了解既往史、过敏史和前期治疗情况。同时诊所和医院能够信息共享,全科医生与专科医生之间通过邮件等形式密切关注患者转诊前后的病情变化,共同商讨最佳治疗方案[8]。按照2018年7月《第4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11],我国老年人上网比例逐年增加,60岁以上老年人网民所占比例已经提升到5.2%。尽管老年上网的比例低于各年龄人群平均水平,但是其增长速度却远高于其他年龄人群,依靠网络为老年人提供健康信息将成一大趋势。网络信息平台可以将字体调整为老年人能够轻松辨识的大小,针对不识字的老年人开发在线语音互动的功能,最大限度地为老年人获取健康信息扫清障碍。
在采取以上方法传播、普及健康信息的同时,仍不可忽视传统的社区医生随访对于老年人健康信息收集的重要性。社区医生面对面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有助于发现其潜在的健康问题,向其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健康信息,社区医生的人文关怀还有助于安抚老年人面对疾病时常产生的紧张、焦虑乃至抑郁的情绪,这些都是其他方法所无法取代的。因此,仍有必要组织社区全科医生定期上门为老年人提供相应的诊疗服务。
国家正大力发展全科医学,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正在日益完善,社区医生作为老年人健康信息服务主体将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真正成为“老年人健康的守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