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钢
乡愁,总是内心深处最难以忘怀的牵挂。趁着春节放假带着一家老小回到了老家,熟悉的乡音和口味抚慰着乡愁,但翻天覆地的变化更让人惊讶欣喜。坑洼的通村路拓宽了,还浇了沥青,栽了整齐划一的树,设了骑行道;线缆杂乱的空中“蜘蛛网”入地了,视野变得开阔许多;“赤膊墙”穿衣戴帽了,成了靓丽的风景线;垃圾分类了,定期有车来统一清运处理;昔日露天茅坑变成干净且富特色的公厕,污水横流的溪滩也整治成公园……
家乡的大变样,让原先熟悉而陌生的概念性词汇——“五水共治”、“三改一拆”、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厕所革命”、“垃圾革命”等,在自己的老家变得立体且触手可及,这些举措确实落地了、见效了,农村人居环境越来越美了。趁着走亲访友,深入田间地头,与当地干部群众作了些交流,欣喜之余却多了几分忧虑,“物”的大投入确实让农村快速旧貌换新颜,据了解,仅通村路拓宽改造、线缆“上改下”政府就投入了4000多万元,但“人”这个核心因素往往被忽视。
忧虑一:干部在干群众在看。记忆中小时候村里搞建设,政府发动群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现在基本是政府唱独角戏,干部干得再辛苦也未必能得到群众理解和支持。政府成了有些人心中“钱多人傻”的代名词,不少老百姓造新房故意留着赤膊墙让政府来买单粉刷。干群关系有时紧张到剑拔弩张,为了村民自留地流转开发,政府与村民成了敌对两方,干部被打有之,村民日夜守地有之,层层上访有之。
忧虑二:农村空心化陌生化。春节期间,村里虽车水马龙、热热闹闹,但基本是外出人员暂时回乡过年。为了就业赚钱、子女教育等原因,年轻人常年在外奔波,留守农村的大多是老弱妇孺,土地抛荒严重。农村越来越由一个熟人的社会走向一个半熟人甚至是陌生人的社会,乡贤文化、伦理道德等日趋薄弱,农村德治自治亟待加强,光鲜亮丽的外表和逐年衰败的内部让人唏嘘不已。
忧虑三:如何引得凤凰来。治环境、做项目、搞建设,政府得心应手,大干快上,但巢筑好了如何引来人才、产业等金凤凰,进而带来百姓增收致富,却很少有整体谋划,运动式“完成上级硬任务”较多,管长远但见效慢的软任务往往“力不从心”。春节期间,带着兴致想游玩下整治好的溪滩公园,却发现早已成为妇女们天然的洗衣池。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有机整体;省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开展的“五万工程”,也是相互关联协同的,并不是简单的新农村建设升级版,更加强调了“内外兼修”。“物”的投入固然重要,但“人”的因素切不可忽视。建议从“三类人”上“添柴加火”,真正把农村的人气聚起来:
一是把农村人留下来、外流人引回来。坚持城乡等值化理念,加快释放农村改革红利,切实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地制宜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让美丽产业、优美环境留住人。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吸引外出就学大学生、退伍军人和农民工等返乡创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加快农村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大力促进乡村文化兴盛,留住农耕文明的根和魂,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体系,努力形成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二是把城里人吸引来、技能人请进来。坚持“产村人”融合、“居业游”共进理念,通盘考虑、整体谋划推进环境整治和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的协同发展,想方设法吸引城里人下乡来、游客住进来,让老百姓钱包鼓起来。在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积极推动工商资本参与农业农村开发,加快推动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以乡情乡愁为纽带,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鼓励技能人才到乡村创新创业,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沉下去,努力形成引进一名人才、培育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百姓致富。
三是把带头人责任担起来、基层党组织强起来。立足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基本要求,全面提升“三农”干部队伍能力和水平,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既增加懂三农、善谋划的“书香气”,又增添与农民打成一片的“泥土味”,围绕农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保障。
只要政策给力,农民努力,社会各界出力,乡村振兴定会换发新活力。期待不久的将来再次回乡,面对的是一个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