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勇良
试图通过重大工程设施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果缺乏相应的社会和产业发展政策,不仅无法让农民离开村庄,反而加快人口增长、加深贫困状况
尼罗河沿岸的土地一片翠绿,尼罗河沿岸的村庄是灰褐色的。作为跟团的旅游者,只能透过大巴的车窗,观察这个被称为埃及粮仓的河谷地区。从阿斯旺至尼罗河三角洲的尼罗河道,直线距离700余公里,两侧有数公里至10余公里的绿洲,即是所谓的尼罗河谷。
映入眼帘的一片绿色,主要是由小麦、饲草以及高大的棕榈科植物构成。炽烈阳光下,小麦呈深绿色,饲草呈浅绿色。沿途看到零星农民在收割饲草,大概用来喂牛羊和驴马。农田上遍布的貌似棕榈树的高大乔木,多半是阿拉伯地区的重要农作物——椰枣树。间或能看到小片的甘蔗林,有些已经收割。往南继续行驶,因为季节更早,看到了一些正在焚烧或是已被焚烧的甘蔗地。
以笔者对浙江农村观察的经验,基本可以判断的是,靠近红海一带人均耕地约1亩左右。继续往南的人均耕地可能稍高一些,出现了一望无际的绿色景象。这里常年积温较高,复种指数应该大大高于现在的浙江。
一些农居零星地沿河渠分布,这与萧山农村没什么区别,更多是集聚而居的农村。农居以平房为主,多数外墙未加粉刷,也有一些外墙使用了粉刷材料,应该是低标号的水泥砂浆。农居墙体材料是5000多年前的古埃及就已大量使用的泥砖。这些裸露的泥砖墙,与低标号水泥砂浆的色泽交织在一起,形成了灰褐色的基调。
少数农居外墙的粉刷比较漂亮,目测这样的农居应该不超过20%。离开卢克索往南,这一比例在降低。一户人家在具有了足够的生活资料之后,才会考虑外墙美观。所以,欠发达地区的农居外墙状况,可以显示一个村庄的发展水平。
离开卢克索继续向南似乎是埃及的贫困区。一些村庄的状况,甚至不如笔者26年前从喀什至和田看到的状况。有一些村貌,几乎全是灰褐色的裸露的泥砖墙的平房。这甚至非常类似于吐鲁番的高昌古城遗迹,感觉到一片令人恐怖的荒废。只有屋顶上的卫星天线,以及少数外墙粉刷较好的农居,才能表明这是有人居住的地方。
贫困写在农村,责任却在城市和工业,原因则或是在发展路子和宏观政策。埃及农村贫困率高达51.4%,由于农村依靠人均水平并不高的耕地,如果没有大量人口向外迁移、进入工业和城市,就不可能改变贫困面貌。这就需要检讨埃及的现代化路子及其政策,即如何积极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来大幅度减少农村人口,以此促进农村发展。2016年,埃及农业增加值比重为12%,农村人口比重高达50%以上。当前埃及经济的发展,显然并不能带动农村发展。
如果导游讲的“80%工业消费品来自中国”情况属实,则这样一种产业结构将难以改变农村面貌。因为只有日用消费品生产的较快发展,才能吸引大批农村劳动力。石油业虽然很赚钱,但吸收的劳动力很有限,旅游业能吸收的劳动似乎也比较有限。
此行的一个旅游景点是阿斯旺大坝。这座竣工于1970年的大坝,有效控制了尼罗河的季节性涨落,根据国内的一部著作——《埃及通史》数据,埃及耕地面积因此增加27.5%,农作物种植面积1992年是1952年的约6倍。然而,这些成果却被迅速增加的人口所吞噬。埃及人口1981年为3500万,2016年为9668万,年均增速2.8%。这也进一步表明,试图通过重大工程设施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如果缺乏相应的社会和产业发展政策,不仅无法让农民离开村庄,反而加快人口增长、加深贫困状况。
沿途看到的贫困农村,大概有两类建筑最漂亮。一类是清真寺,在沿公路的农村地带,大致是每两三百米就有一座;另一类是学校,新建的多层建筑,有着走廊和均匀分布的窗户。在卢克索至阿斯旺的一个贫困村庄,笔者看到一大群小学生刚好放学,女孩们身着黑色长袍、头上包着白巾,看到我们的大巴,欢快地跟着过来,开心地向我们招手。而在另一个地方,一群统一穿着白色校服的孩子,隔着铁路,热情地向公路上的大巴招手。
观察到不少村庄都有在建的农房,甚至看到了若干幢像温州那样顶天立地的五层楼农房。这种建设中的新农房比例,目测在一些地方似乎可占同一村庄农居的3%-5%。这说明埃及一些地方的农村处于发展之中,埃及城市也到处都有建筑工地。同行的一位旅游者也说“到处都在建设”,情况似乎在向好的方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