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尚柱,彭 军,易 军,陈国荣,,郭辉平
(1.重庆科技学院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重庆 401331;2.重庆科技学院 中兴通讯学院,重庆 401331)
产教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通过产学研多方合作,依据市场需求、科技发展形式和教育规律,培养不仅掌握基础理论知识,还具备较强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的教育方式。产教融合是地方高校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实践应用水平的重要途径。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程,推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1],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决策部署,要求“有关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2]。在此政策的指引下,各地方高校开始转型发展。
近年来,虽然国内外高校和学术团体都在积极探索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但是受本专业理论体系的影响,制订的专业教学计划仍然不能脱离原课程体系框架,在培养学生具备完整理论基础和较好实践创新能力上难以做到平衡,出现顾此失彼、实际效果差的局面,导致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大量信息类专业毕业生无法找到合适工作的供需矛盾,反映出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无论是按照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要求,还是实际办学过程中的经验总结,都应该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实验方法与应用技能;同时,为满足创新时代的需要,应用技术的创新也是对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必然要求。物联网工程是一门多专业综合的学科,专业发展必须果断铲除禁锢物联网新兴学科发展的障碍,完全根据社会需要,以专业特点、以实践创新型工程人才规格对学生进行培养,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对物联网高级专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高校应构建集“体验、实验、运维、创新创业”于一体的高标准专业实验室,服务物联网工程等专业,与相关专业共享优质实验平台,培养具有显著工程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工程宽口径技术人才。重庆科技学院依据国家教学规范和本校发展特色,以行业人力资源需求为导向,培养具备良好的自然科学基础与工程素养,能系统掌握物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技术领域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具备云计算工程系统架构设计、系统应用开发、综合工程实现和运维能力的高级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专业课中,企业承担7门专业核心课程及相关实践环节,校企合作承担4门课程及相关实践环节,体现校企深度融合的理念,培养学生具备以下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知识结构包括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性、工具性知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专业技术知识;职业基本行为、职业基本素养和职业基本方法论。
能力结构包括基于互联网等途径,获取知识的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如具有较强的物联网及云计算系统架构设计能力,终端系统设计与开发能力、运行维护能力以及物联网与云计算在各行业的综合应用开发能力、工程实现设计和研发能力;科学研究、实验检测、分析解决本专业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熟练的物联网及云计算综合应用能力;职业发展与创新能力,如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适应科技发展的应变能力,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组织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具备企业入职所需的基本职业素质。
素质结构包括本专业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其中,专业素质是灵活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素质;能较好地掌握物联网工程、云计算及大数据领域相关技术与理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有良好的工程意识、实践意识和质量意识。身心素质指满足ICT领域从业人员要求的素质。
依托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可通过校企合作开展专业发展及技术前沿追踪,聚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进行行业应用及创新探索,承接地方政府及企事业科研、社会化服务项目,通过政企研发项目进校园的模式,实现科研创新工作体制与机制创新。
依托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可为区域行业在“互联网+”及“工业4.0”方面,提供技术咨询、方案设计、技术开发、解决方案、工程实施及运营服务;同时,提供社会化服务,把学生的就业工作拓展为区域行业人力资源综合服务职能,实现工程教育的社会化服务创新。
为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建设目标,培养具有相关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职业素质的合格人才,校企双方可以资源深度融合的方式共同成立项目实施主体,开展教学基地建设工作。
在现有实验室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新建部分实验室以及整合企业资源,以校企共建共管的方式开展实验室建设,为学生工程训练提供长期稳定的企业支撑。
按照建设目标定位以及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以物联网工程和软件工程为基础的ICT专业群所需要的实验室体系如图1所示。该实验室体系充分考虑了新建与利旧相结合的原则,使基地建设既能充分发挥既有实验室的作用,又能保持技术先进性,实现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结合学校现有实验室建设基础,需将上述目标进行功能分解。其中,实验中心按照感知层、数据传输层、平台层及应用层技术体系,重点建设云计算与大数据实验室以及移动互联与物联网实验室;体验中心以移动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应用等作为体验项目;管理中心新建云数据中心、科研创新云平台,统一融合移动业务应用开发平台等营运单元,实现服务教学和科研并支持社会服务的功能定位。
3个中心之间功能互有交叉,相互融合,互为补充。物联网应用系统运行在管理中心的数据中心,物联网的数据传输部分设备同时也可作为通信与信息安全实验室的实验设备使用,另外新增了物联网基础实验平台和物联网综合实训平台,满足物联网专业的基础教学。
图1 ICT类专业实验室体系
根据课程体系及实验环节要求,系统规划时应充分考虑以利旧和新建相结合的原则进行设计。实验中心主要承担教学实验、学生创新实验和科研创新中的实验需求3项任务。在信息大数据应用分析系统的数据中心建设中,应遵循开放性、标准化、统一性、灵活性与可扩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值得一提的是,为进一步简化领用流程和提升服务水平,保证耗材能合理高效地使用,防止浪费,基地制定了毕业设计耗材申领、回收和报销办法,如坚持对可重用的较高价值元器件和模块的回收,以及对常用耗材的集中采购。耗材管理室对库存的耗材进行归类整理,并开发学院耗材管理系统,将电子元器件和模块及耗材的管理纳入学院耗材管理系统;学生及教师注册后,即可登录耗材管理网站查询库存清单,填写领用单并签名就能到耗材室领取相应耗材。此外,需要申购的器件也都在网上进行申请和审批;同时,学院还采用集中统一报账的方式,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或完成后,以系(中心)为单位收集师生购买器件等的发票及相关票据,由学院统一集中报账。
应用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培养物联网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产教融合更突出实践性教学内容,强调生产技术环节,符合国家相关政策要求和专业人才成长的培养规律,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实际需求。按照本模式培养的生物技术人才,不仅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还具备较强的实践技能、较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产教融合教学模式下的应用性教学实验在产教融合基地内完成,ICT教学基地依照行业核心技术标准和最新发展趋势构建,“双师型”教师常驻,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定期指导,为学生学习行业新技术、新方法创造有利条件。通过应用性教学实验,学生将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形成产业意识,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近3年来,该专业学生获得国际级奖励1项、国家级奖励7项和省市级奖励19项,包括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1项、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二等奖2项、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大赛一等奖1项、全国电子设计大赛二等奖2项和“H3C杯”全国大学生网络技术大赛二等奖2项;目前,已成功获批重庆市大学生创新项目3项和学校科技创新项目6项;以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6篇,其中5篇已刊出。
实践证明,产教融合是适合物联网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教学模式。产教融合将有力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提高地方高校支撑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能力,提升本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实力,实现高校、企业和学生多方共赢。
笔者以重庆科技学院物联网专业产教融合模式为例,从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构建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全方位ICT产教融合多功能体系,并以“重庆科技学院—中兴通讯学院”作为产教融合项目实施主体,开展教学基地建设和实验体系建设,以灵活多样的形式支撑学生的创新技能训练,取得了良好的综合效果。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EB/OL]. (2010-07-29)[2017-10-16].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1/s7048/201007/t20100729_171904.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教育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EB/OL].(2015-10-23)[2017-10-16]. http://www.moe.gov.cn/srcsite/A03/moe_1892/moe_630/201511/t20151113_218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