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2018-02-07 18:32凌楠
黑河教育 2018年2期
关键词:提高阅读习惯

凌楠

[摘要]英语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英语学习的好坏。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对学生进行系统的、科学的阅读训练,要把精读和泛读的相互结合、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相互结合,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多读、多练,并保证一定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理解语篇主旨的能力、语言思维能力和阅读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关键词]英语;阅读;方法;习惯;提高

阅读是英语语言学习中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阅读理解能力的强与弱决定着学生英语水平的高低。在日常教学中,许多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着困难,不知道该怎样去阅读,不知道正确的阅读方法。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呢?

一、识记单词,增加词汇量

掌握一定数量的英语词汇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基本前提。一篇文章如果有着大量的生词,那么,这篇文章阅读起来肯定难度很大,让人难以理解,所以,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是学生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基本前提和保证。记忆英语词汇的方法有很多种,在教学中可使用以下几种:

1.分类记忆法。即认真分析单词,将所要记忆的词汇根据其汉意、词性、音标、规则记忆等进行分类。如我们可以根据音标的发音规则来记忆单词、按照词性的变化来记忆单词。另外,还可以根据构词法中的派生法记忆规则,通过词根加前缀或后缀可派生出新的单词来进行记忆;也可根据合成法或转化法的记忆规则将两个或更多的词放在一起进行记忆。

2.联想记忆法。充分运用发散思维展开想象力,将要记忆的词汇分类记忆,迅速在脑海中形成印象,使词汇生动、形象和具体化,让生词与记忆过的词汇之间建立一种联系,从而达到以旧带新、快速记忆的目的。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兴趣

刚开始时,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对英语阅读存在一定的心理负担和畏难情绪。那么,教师就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定量的训练,要求他们一天做一篇小阅读,用逐步“蚕食”的方式来训练学生,强化提升他们的阅读量。在阅读任务布置选材时,文章体裁应多样化,涉及范围要广,趣味性要强。除了课本中的阅读材料,教师还应该收集一些与学生水平相当、难度不大、贴近学生生活、容易使学生感兴趣的文章作为课外阅读训练材料,如可以选择一些关于西方国家风俗习惯、节日礼仪等方面的文章。在学生阅读后,要求他们做一定的习题,或写出文章的内容概要,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又可以训练他们的写作能力。

在学生的英语阅读达到一定的量后,教师可结合考试常见的阅读题型,如说明文和一些科普文章等,让他们进行阅读练习。对学生遇到的困难要鼓励他们认真去思考,要学会结合上下文来理解文章的意思,还可定期举办一些英语阅读竞赛,提供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任务,要适时鼓励和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让他们体会到成就感。

三、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

阅读的目的不单是要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还要学会从材料中获取有用的相关信息。阅读的题目及任务要求的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同。那么,都有哪些阅读方法呢?

1.略读法。在阅读时,重点读文章的首句(段)和末句(段)。因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事情的结果大都是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点明的,这样就不用逐句去阅读,否则既浪费时间,还容易遇到生词从而影响阅读的质量。

2.选读法。如果阅读文章的篇幅过大,文章章节内容比较分散,做题的时间又有限,那么,可根据阅读题目和任务的要求选择性阅读,只选择和题目及任务要求有关的信息。

3.跳读法和猜词法。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熟悉或不认识的生词,影响理解。若不是严重妨碍阅读的重要词汇,可以要求学生不要理会,跳过生词。若该生词影响对文章的理解,学生可以结合上下文进行推敲、猜测。用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对文章的阅读理解。

4.精读法。若阅读任务的要求是要学生选出文章的最佳标题,那么靠略读文章是不行的,这时应逐句逐段进行细致的阅读,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起因、过程和结果,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整篇文章所阐述的内容,从而选择出正确的题目,做出正确的答案。

四、做阅读题时四注意

1.要注意将题目审清。在平时做阅读理解题时,一定要注意要求学生仔细阅读题目要求,弄清题意,然后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边读边在文中找出问题的答案。

2.要注意分析题目,避开陷阱。在做阅读理解的选择题时,选择题中通常会有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这样的答案是出题者设计的陷阱,它往往会迷惑学生,使他们做出错误的选择。遇到这种题时,一定要注意认真阅读文章中和所给选择题目及答案有关的句子,要对所给答案进行细致的分析比较,从而排除不正确或不符合题意的答案。

3.要注意不可先入为主。我们平时所接触过的一些阅读文章有的只需要学生根据平时的认知和结合生活实际就可以得出答案,而有的阅读文章则不然,这样的阅读需要学生按照文中所给出的信息来做出正确的判断、选择及回答。因此,在平时做阅读训练时,教师一定要让学生注意文章的内容,不可主观臆断、先入为主,要仔细阅读文章,按照文章中的表述和反映的情况来做出正确的答案。

4.要注意时间是否充足。在做阅读理解题时,教师一定要教导学生注意控制做题时间。文章中个别没弄懂的地方可以暂时先放一放,先做会做的题目,等把会做的题全部做完后,再回过头来处理那些没弄明白的题,以免在不会或没弄懂的题上花费太多的时间,从而影响整体的答题速度。

五、阅读时要注意中西文化的差异

在日常英语阅读训练中,教师应该注意对英语文化的渗透。如在中国,对别人的健康状况表示关心是有教养、有礼貌的表现,但对西方人的健康表示关心,就不能按中国的传统方式来理解了。中国人在饭桌上的热情好客,经常被西方人误解为不文明的行为。西方人认为:客人吃多吃少完全由自己决定,用不着主人为他夹菜添酒,而且饮食过量是极不体面的事情。而且,西方国家尤其是英美国家的人,在同他们一起就餐时要准备一副公用筷子,英美人认为这有利于大家的健康,是十分必要的;而这在中国人看来简直就是“娇性”。所以,在日常的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尽量给学生讲述一些英、美、加、澳等英语国家的地理文化、人文风情以及生活习惯、习俗等。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学习和了解,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强化他们在做阅读时注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认识和理解,以免出现一些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

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除了注意使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在平时训练的时候,教师还要注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培养和时间的合理分配。有的学生习惯出声阅读,还有的学生习惯用手指或笔指着阅读,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在很多情况下,尤其是考试的时候,这样的阅读方式既影响别人做题,也耽误答题时间。所以,要养成在心里默读的习惯。在阅读时,要心无杂念,扩大视野,减少回视。将精力全部集中在阅读的材料上,不浪费时间。教师在平时训练学生阅读的时候,应该给学生限定时间,要求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在平日尽量少查或不查词典,不可对词典产生心理依赖,训练中要尽量加快阅读节奏,以免由于过于磨蹭,而出现考试时间不够、答不完题的现象。

七、倡导课外阅读,增加阅读量

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只靠课本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该在快速阅读的基础上,进行课外拓展练习,通过阅读量的增加,提高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和背景的认识,并为其阅读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与此同时,在平时的阅读训练中,教师应该多选取一些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难易程度与课文内容相似、内容贴近日常生活的文章。教師还应对学生进行一定的阅读量的规定,使学生通过完成阅读任务来扩大知识面,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的兴趣,从而逐步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总之,阅读理解是英语知识综合运用的体现,是进行英语教学的重要版块,是学生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教师应该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和手段,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并坚持训练,从而在阅读提升中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黄丽红.论阅读策略与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D].陕西师范大学,2002,(02).

[2]张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及策略探微[J].中学生导报(教学研究版),2014,(15).

(责任编辑 史玉英)endprint

猜你喜欢
提高阅读习惯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