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做好中学化学课堂教学的优化

2018-02-07 10:50何淑荣
考试周刊 2018年25期
关键词:教学优化中学化学课堂教学

摘要:化学课堂需要从课前、课中和课后全面优化,具体来说,课前注重备课流程的优化,要把握学情、研究教材、设计方法;课中的教学导入、教学语言和提问方式需要全面优化;课后需要从作业反馈、教学反思和教学策略改进几个方面加以优化。

关键词: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教学优化

传统的中学化学教学一般为老师讲、学生听,学生没有主动参与课堂,学生积极性差,学习兴趣差,有时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这样造成课堂效率不高,教学成果不好,最终教学目的没有达到,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对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进行优化探究就势在必行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课堂。

一、 备课流程的优化

备课流程的优化包括:把握学情、研究教材、设计方法。

1. 学情把握过程的优化

了解学生学情过程中,采用集体备课方式,可以组建老、中、青教师备课组,从而最大化实现备课过程的优化。主要是以老教师的经验为基础,中青年教师的创新思想以及先进教育理念为依托,为更好地把握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学习方式提供了一种制度保障。具体来说,老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知道学生对知识掌握的程度,从而有利于在设计问题过程中难易的程度的把握,并且重难点把握更加到位,处理更加有经验。中青年教师具有新颖的想法和先进的教育理念,经常会想出一些独特的授课方式以及有趣的活动。

2. 教材研究过程的优化

从根本上说,任何教学都要从研究教材开始。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深入研究教材,对接考纲,落实考点,分析知识难易度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把握知识点间、教材章节间、不同年级的教材之间的相互联系。具体而言,在研究教材过程中,要求教师要熟悉教材结构,熟悉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知识所蕴含的思维背景,领悟教材所传达的教育理念,站在国家教育的角度,在落实教材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同时,也落实好国家规定的探究精神的塑造和科学精神的培养。

3. 方法设计过程的优化:

化学学科以其探究性和实用性特点而著称,知识的结构性和逻辑性较为严密,因而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和知识的难易程度,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实现方法和学习的同步,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教和学的协调,达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的有机融合。在教学方法设计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知识的结构、难易度、教材知识的内在联系,设计一些操作性强、实用程度高、学生反应好的教学方法。

二、 教学过程的优化

1. 导入过程的优化

任何一节课,学生思维的激活、兴趣的激发,与导入环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总体而言,根据不同课型,情境导入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中的几个或全部:

一是趣味性原则。虽然化学学科知识体系总体而言具有严谨性特征,但一些知识和章节直接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因此,教师在设计相关章节的情境导入时候,需要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炼案例,对接学生原始经验,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二是生活化原则,也就是导入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实现新旧知识间的融合。三是知识性原则。导入应该是知识导向,重视把知识融入导入过程,撬动课堂学习的锚。

2. 教学语言的优化

对教师而言,教学语言是教师的核心素养,也是教师教育魅力的生动体现,因而,教师要注重教学语言的优化,改进自己的语言表达习惯,减少教学过程中的干扰语言、口头禅、方言土话,形成简练的教学语言和生动传神的表达风格。与此同时,要注意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达的起伏变化,减少平直的表达,借助语言来把控课堂节奏,形成跌宕起伏的课堂氛围,从而增强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3. 提問方式的优化

一节课的优劣,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的问题设置决定的,对于化学课堂而言,知识的密度较大,知识间的衔接程度高,要求教师在问题设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问题间的层次性、联系性和逻辑性,注意问题表达的准确性,用问题来推动教学过程,驱动学生思考。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充分考虑问题的特征,把握提问的方式,注重提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一定意义上讲,好课就是好问题组成的。

三、 教学反馈的优化

1. 作业反馈的优化

对学习化学的学生来说,科学而合理的课后训练起到巩固知识、加深理解、补充课堂学习不足等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在学生的作业反馈上做足工夫。一般来说,针对化学的作业反馈,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层次性原则。意即注重作业反馈的分层训练,处理好基础知识巩固、基本实验强化、基本能力提升以及学科思维形成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有时候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设置不同训练难度的题,让后进生也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就感。

二是及时性原则。意即作业反馈要及时,不可拖延,做到及时训练、及时批改和及时反馈,进而及时改进教学策略。

2. 教学反思的优化

对一名优秀的教师而言,教学反思显得尤为重要,反思备课过程、教学过程以及反思教学过程中的目标达成情况、学生参与情况、知识把握情况、能力培养情况。全面反观自身教学的不足,总结教学过程中获得的启发,领悟教学的智慧,把握教学的方法,最好能根据反思形成文字,梳理成自己的反思笔记,这对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具有较高的价值,也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经过程。

3. 教学策略的优化

在优化学生作业反馈和自身教学反思的基础上,教师要进一步做到的就是根据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改进教学策略,纠正教学行为,这对提升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教学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管是新教师还是老教师,都不可能是教学的完美演绎者,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种问题的存在,使得教师有了极大的提升自我的空间。

总体而言,化学课堂要真正实现优化,必须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方面全面优化,与此同时,还依赖于教师的观念转变,教师教育境界和教育使命感的提升。

作者简介:何淑荣,贵州省铜仁市,铜仁市第六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优化中学化学课堂教学
“四步”解答中学化学工艺流程题
基于微课的中学化学教学探讨
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电子商务与物流课程的教学优化与项目教学的实施
探析如何优化高中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素质教育推进中中学化学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