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进中考成绩测评引思考

2018-02-07 07:08祝荣芳
考试周刊 2018年23期
关键词: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初中美术

摘 要:为了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鼓勵学生培养自己的兴趣,江苏省政府和教育部签署了《学校美育改革与发展备忘录》,其中明确提出:在江苏省范围内将逐渐把初中美术、音乐学科纳入到学生的中考中。对于每个中学艺术类教育者而言,新加入中考的艺术学科成绩的测评标准和实施策略是需要思考的问题。2015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生艺术测评办学》中指出: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由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三部分构成。本文以这“三个指标”为出发点,以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为导向,就学生的常规课堂教育和课外学习两个方面的成绩测评方式,提出了具体实施策略,旨在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法,更好地引导学生参与美术学习,提高美学认知。

关键词:初中美术;中考;过程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一、 引言

人们把美术称为“无错误的学科”,在美术中似乎不存在对与错,黄色加蓝色可以调出不同色调的绿色,同一个主题又有着千变万化的表达,它对错误的谅解和新的尝试有着更宽松的态度。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教学评价不应是机械的,测评方式也不应是单一的,在考核学生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和美术素养。美术在中考中的测评可采取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以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审美要求为出发点,从课堂教育和课外学习两个方向入手,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测评:课堂实时反馈、平时作业、期末理论测试、课外活动的附加分,目的是从不同的角度考核学生,同时能够以一种更开放、有效的方式指导学生对艺术的热爱,鼓励学生学习艺术的积极性。

二、 以“课堂成绩”为主体,“多方面”考评

(一) 课堂教学的“实时性”

在教学的过程性评价方面,课堂的实时反馈是一项重要评价指标。但以何种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打分,是每个美术老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加减分”制。在上课前,教师就学生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准备一些客观性的问题,在课堂上以集中的方式或课堂穿插的方式进行提问,教师根据学生举手抢答的情况进行加分,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外,老师准备一些主观性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的思考。以各抒己见的方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再根据学生的观点酌情加分。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巩固和加深学生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引导学生对美术的思考,而且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全班学习氛围,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以下是对课堂提问考核评价表的设计,旨在进行有效性尝试。

然而在课堂上难免会有些同学表现不够良好,例如:忘记带绘画工具、同学之间交头接耳、或者做其他科目的家庭作业等。如果是课堂上教师提醒后仍然有不良行为的同学可采用减分制,例如A同学本堂课减去1分记录在考核评价表上,教师备注扣分理由,以课堂的实际表现情况酌情减分。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向在课堂上公布学生的“课堂成绩”,给表现良好的学生以鼓励,同时提醒表现欠佳的同学要努力。在学期的期末,对每个学生一学期的总体表现进行综合计分。

加减分制是课堂实时记录,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直观的评价。

(二) 课堂作业的“延时性”

学生的平时课堂作业是学生参与美术学习重要的一环,属于操作性技能的训练,是每位学生必须完成的内容。教师对学生每次上交的作业进行百分制评分,并附上画面精彩之处或需要如何调整的评语,学生能够根据教师评语对自己的绘画作业有个明确的认知,并尝试进一步完善画面。与此同时,成绩的高低对学生心理也会产生一种影响,有进步时会产生成就感,退步时也会思不足。

美术学科其自身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学生平时课堂作业的考核并不是“一锤定音”的如果有想带回家画的同学可以带回去继续画,下星期美术课带来准时交,或者某次作业教师已经给过分数并且给出如何调整的评语,学生根据教师评语进行调整后在作业上注明“已修改”字样并写上日期,教师给予二次打分的机会。我对于学生的作业主要看这三方面:一看是否有创新意识,二看画技是否好,三看作画态度是否认真。教师多次强调评分的标准不单单是画得很好的作业能得高分,学生的参与态度,努力程度和进步状况都考虑在内,如果是和前面一次作业相比明显认真,认真的态度会给作业加上很多分。

(三) 理论测试的“全面性”

设置美术理论测试,主要考的是一些中外美术史、美术概论或一些常识性的知识。也许有人会觉得我对美术不感兴趣,不需要学美术理论,但是要清晰地认识到一部美术史也是一部古代发展史,它记录着人类历史文明足迹,学习中国美术史、西方美术史等美术理论可深入领略传统文化内涵,更深入认识传统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美术史与一般文化史、历史学、民族学等都有交叉关系,所以不单是专业知识的学习,更是中学生需要知道的常识性问题,比如:在众多的南京文化代表中,最能体现南京六朝古都形象的,是一尊神奇威武的石刻—辟邪。

这些常识性的知识在初一至初三的教材上都有,并且教师在课堂上也会把重点部分强调,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每节课记几个知识点,教师板书在黑板上,学生用笔记录在美术本上,记好以后全班一起回顾知识点以加深记忆,让学生脑中有个印象,下堂课一上课再提问,教师提问全班同学一齐回答,这在学生不刻意去背诵的前提下做到脑中有个印象,做一些客观题是迎刃而解。

三、 以“课外学习”为参考,“多角度”测评

艺术能够培养我们的感性认知,提升人文素养,老师鼓励并引导学生自行拓展自己的美术学习,比如老师在有限的条件下开展兴趣小组课程,组织学生积极报名参加;也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绘画比赛;或者鼓励学生自觉参加校外活动,比如去美术馆参观或者观看画展以开阔眼界、体验文化艺术的魅力,要求学生将看展览的感受写成文字或者用口述的方式分享给全班同学;教师在课前或者讲完课以后空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发言,对于发言的同学予以表扬。学生参加美术实践活动、校外美术学习、观看美术展览等,可以提供参与活动的照片或撰写心得体会等材料,也可以将看画展的图片进行分享并简要描述,参加绘画比赛获奖提供获奖证书,老师可以对于学生的各方面表现酌情加分,以构成对学生的“多角度”评价。

四、 以“过程性与终结性”相结合的方式最终评定

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标准》一书中,针对教学评价提出如下建议:“鼓励运用美术学习档案袋记录学生整个美术过程,把每学期成绩及表现情况记录在档案袋里,以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的客观事实为基础,注重评价与教学的协调统一。”

把学生美术作业情况与学生在参与整个美术中表现的态度,努力程度以及在美术活动中的良好素质,三者结合起来,教师在学生自评和集体民主评议后,根据自己平时积累的资料,综合分析后评定出该生的总评成绩。

五、 总结

教育部将美术纳入中考的科目旨在培养孩子的审美意识,艺术感知。对于老师而言,在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给予每个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更要从各个角度发现学生的优点,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的着眼点是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善于向他们提出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标,促使他们形成良好的学风,不断提高技艺。新的测评模式不但使少数优秀者可以得到优良成绩,而且也使大多数愿意积极参与美术活动、态度认真的“作画困难者”,也有可能达到良好成绩,这就为不同层次与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不同的程度上获得成功与表现自己提供了机会。

美术老师在教学过程和成绩评定中,表达对他们不同方面的欣赏,会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因此评定美术成绩时,不仅要看作业质量和考试分数,而且还要考虑整个过程中,学生对美术的整体认识。新测评模式不仅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只关心画作的手法、技能的片面性,而且要关心学生在创造画作的过程所展现出来的对美的创造力。新的测评模式注重激发学生参与自我评价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在自我测评中不断认识老师对他们的期望,从而能更好地提高和完善自我。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美术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宋昊芳.浅谈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美术考试的变化[J].体育.美育2017(32).193-194.

[3] 刘春燕.新课程改革下美术教学的激励评价[J].艺术教育与美育2017(6).14.

作者简介:祝荣芳,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伯乐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初中美术
利用大数据进行学习评估与诊断
新形势下大学英语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比较研究
高校外语学习评价现状及改革研究
《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基于过程性评价的Office高级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形成性评价对《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有效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