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最好”是相对的,是一种极限,可能永远达不到,但它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因为它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因而,“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一生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作者分别从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四个角度阐述如何“做最好的自己”。
关键词:学校;老师;学生;家长;最好的自己
中图分类号:G637 中图分类号:G637c 收稿日期:2017-10-12
作者简介:黄鸿明(1968—),男,湖南郴州人,湖南省郴州市第十五中学校长,中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中学教育教学管理和中学历史教学。
一、做最好的学校,走内涵发展之路
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确保新课程改革、新高考改革成功的必然选择。内涵式发展的本质特征是“生成”,湖南省郴州市第十五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在创造各种条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发展动力、氛围和态势。一追求质量的发展;二追求精细型发展,在事关学校发展的每项工作上都力求精雕细琢;三追求特色发展,实行“优质+特长”策略,将办学特色放在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突出地位,在特色的形成和品牌的培育中实现“三年树形象,六年争创一流,十年成品牌”的办学目标,使学校上升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达到“做最好的学校”的目标。
二、做最好的教师,走配享幸福之路
教师的幸福是教师职业道德建构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教师是幸福的教师,才能给学生幸福和指明幸福的方向。学校倡导教职员工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强烈的爱心,具备“三心”观(尽心、精心、静心),弘扬“三爱”精神(爱祖国、爱学校、爱自己),让教职工走上配享幸福之路。着力打造“四个工程”: 第一打造“师德师风培养工程”,创新师德培养方式,化静态学习为动态培养,将师德纳入年终绩效目标考核、评级晋级考核、选拔任用考核内容,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二重视新进教师“入口工程”。学校对学科人才开辟“绿色通道”,抓好“三个入口关”,吸收优秀教师到我校创业奉献。①敞开校门,向省内外招考(聘)教学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②面向六大部属师范院校招聘优秀免费师范生;③面向全国招聘优秀大学毕业生。第三落实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工程”。①定期组织教育理论、新课程理念、信息技术和普通话等的学习培训,实现教师知识更新;②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或派出学习培训,或邀请专家和教研员来我校开展讲座、评课等活动;③加强校际交流,互相学习、互相提高;④对中青年教师开展“传帮带”结对帮扶活动,开展“青蓝工程”,建立学习和培训制度,在教师参加进修、学习培训、教科研活动和比赛等方面,全力扶持,提供成長平台。第四优化教师“竞争激励工程”。学校在加强教师业务培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的同时,对教师实行年级组分层管理,年级组下分备课组和班级,各类考试、学生评教,教师按备课组,学生按班级进行量化考核。同时推行年级组选班主任、班主任选教师、班级进行分组的管理模式,强化了教师的竞争意识,调动了教师的积极性。
三、做最好的学生,走“先成人,再成才”和谐之路
“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是由“三个维度组合成一个整体”。这三个维度是感恩知礼、阳光健康、学习进步。
学校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深入农贸市场、建筑工地、超市、医院等公共场所,了解各行各业劳动者的工作艰辛、工作内容等,回校后,要求每位学生写心得体会,每个班级撰写调查报告。学校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初步形成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心灵也受到洗礼,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
四、做最好的家长,走“家校共同体”的特色之路
学校提出建设“家校共同体”,呼吁每一个家长做最好的自己:做一个有品位的家长,一个善于沟通的家长,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家长。家长不仅要注重自身的素质,也要言传身教,给孩子的终身发展做好一个表率。
学校在创建“家校共同体”特色之路上,一是创新管理,聘请“家长督学”。通过家长督学、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充分参与学校管理;二是互通互联,加强家校联系纽带,每学期安排班主任、科任教师进行家访,特别是对学困生的家访;三是凝心聚力,探讨“家校共同体”新思路。学校依托“万华讲堂”,邀请家长进行讲座,充分沟通交流,并通过家长学校宣传正确的教育思想、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成为广大家长了解孩子生理、心理发展,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能,协助学校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主要窗口。
参考文献:
[1]杨平科.现代初中学校管理策略之探究[J].华章,2013(22).
[2]毛德华.初中学校管理的内涵建设探究[J].科研,2016(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