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弦
【摘要】 目的:探究重症急性肾衰患者通过连续性肾脏替代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肾衰患者80例,均在2014年1月-2016年6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从钙磷代谢、甲状旁素、肾素改善及生存质量状况三方面入手,针对相关内容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钙磷代谢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甲状旁素及肾素改善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重症急性肾衰患者通过连续性肾脏替代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相比,在有效控制患者钙磷代谢的同时,使患者甲状旁素、肾素水平及生存质量均显著改善,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关键词】 连续性肾脏替代; 间歇性血液透析; 重症急性肾衰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070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2-0138-02
急性肾功能衰竭属于临床常见病,致死率较高。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三个阶段[1],该病多出现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及急性尿毒症综合征等临床症状[2]。对患者生命健康危害性较大,需予以积极有效治疗。本文为探究重症急性肾衰患者通过连续性肾脏替代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肾衰患者80例,具体内容如下文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4年1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肾衰患者80例确定为研究资料,纳入标准:(1)两组均符合文献[3-4]WHO规定的重症急性肾衰的诊断标准;(2)征得所有患者同意。排除标准:(1)伴有心血管、脑血管疾病或癌症患者;(2)对药物易产生过敏反应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观察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最小55岁,最大75岁,平均(65.0±2.1)岁;对照组男25人,女15例,年龄最小60岁,最大80岁,平均(70.0±2.5)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如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给予对照组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方法为:进行血液透析时,使用碳酸氢盐透析液,每分钟500 ml为透析液流量,每分钟200~250 ml为血流量,透析次数为2~3次/周,每次持续透析4~4.5 h。观察组运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方法为:对患者建立血管通路,一般选择在锁骨下静脉和颈内静脉,对患者进行抗凝时,选择低分子肝素治疗,开始时用药剂量为0.3~0.5 mg/kg,依据患者病情恢复情况,不断增加药物用量,一般为2~10 mg/h。每分钟250 ml为血流量,治疗持续时间为10~12 h。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钙磷代谢情况;(2)观察两组甲状旁素及肾素水平情况;(3)比较两组生存质量状况。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 16.0系统软件作为本文统计分析资料;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钙磷代谢情况比较
观察组钙磷代谢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甲状旁素及肾素水平情况两组比较
观察组甲状旁素及肾素水平分别为(46.6±5.8)pg/L、(0.60±0.12)μg/(L·h),对照组分别为(88.5±6.7)pg/L、(1.23±0.22)μg/(L·h),观察组甲状旁素及肾素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2.3 生存质量方面两组对比
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得分都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急性肾功能衰竭若治疗不及时,将出现高血压、低钠血症、低钙、高镁血症、高钾血症、脑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腹水、胸腔积液、消化道出血等全身各系统病变,同时有并发严重感染的可能[5-6],该病的发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病情复杂,对患者危害性较大,进行有效治疗尤为重要。
血液透析是指将人体内部血液通过一定方式引流至人体外部透析器内,透析器是由多根空心纤维组成的,其内部含有与人体血液浓度相似的电解质溶液,在对流、弥散作用下,人体血液与电解质溶液进行有效物质交换,将人体内部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于正常状态,对体内代谢废物进行彻底清除,最后血液净化完成后,将其输入人体内部的过程[7-8]。与血液透析相比,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能够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对残余肾功能有良好的保存作用,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若患者存在血压低及心功能异常的情况时,该方法能够将体内多余的水分排出,从而将患者心功能维持于正常水平,且对患者血压不产生影响[9-12]。
本文通过探究重症急性肾衰患者通过连续性肾脏替代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临床数据结果显示,观察组钙磷代谢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甲状旁素及肾素水平分别为(46.6±5.8)pg/L、(0.60±0.12)μg/(L·h),对照组分别为(88.5±6.7)pg/L、(1.23±0.22)μg/(L·h),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关系及环境因素方面的得分分别为(86.1±10.2)、(80.1±9.2)、(87.3±9.7)、(88.5±11.3)分,對照组患者各指标得分分别为(63.2±9.7)、(52.3±12.6)、(70.8±10.1)、(73.5±11.4)分,对照组得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综上所述,重症急性肾衰患者通过连续性肾脏替代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相比,在控制钙磷代谢的同时,能够有效降低甲状旁素及肾素水平,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存在显著推广价值。endprint
参考文献
[1]柯辉.用间歇性血液透析疗法与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重症急性肾衰竭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14):58-59.
[2]张红群,张侠.连续性肾脏替代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比较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0):59-59,62.
[3] The chronic kidney disease in the cat(CNI):Effective and well-tolerated treatment option for more quality of life.[German]Original Title Die chronische Nierenerkrankung der Katze(CNE):Wirksame und gut vertragliche Therapieoption fur mehr Lebensqualitat[J].Kleintier-Praxis:Archiv fur Kleine Haus-und Nutztiere Sowie Laboratoriums-und Zoo-Tiere,2013,58(11):605-606.
[4]丘美蓉,梁兴澜,陈勇平,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比较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4):66-67.
[5]黄志勇,钟家浩,卓建钦,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比较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15):21-22.
[6]吴小清.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尿毒症的疗效探讨 [J].中外醫学研究,2014,12 (24):118-119.
[7]祝亮.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竭的临床效果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4,13(6):476-478.
[8]宋纲,刘丽娟.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重症急性肾衰的对照研究[J].四川医学,2013,34(4):555-556.
[9]刘兆云,李杰,吴春林,等.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对重症急性肾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肾功能的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6,44(2):50-52.
[10]胡旭军,许兆军,陈培服,等.连续性肾脏替代疗法与间歇性血液透析在急性肾衰竭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5,22(22):14-15.
[11]倪惜芝,傅碧玲,沈珣.腹膜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临床应用探讨[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6):38-41.
[12]顾少华,赵毅.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PTH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2):30-32.
(收稿日期:2017-06-0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