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模式分析研究

2018-02-07 19:47胡莹
考试周刊 2018年25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摘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在于培养学生对语文的语言性理解掌握能力和基础的语文学习素养,对于其他科目的课程来说,小学语文课程是相对更贴近现实生活的,而且语文素养的有效培养也是提升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基础的有利条件。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可以更加深入的渗透新课程教学改革理念,提升学生的学习基础能力,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语文语言掌握技巧,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有效提升我国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模式

一、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方向

1. 教学方式上需要提升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学生的自主学习态度和学习基础,而小学阶段的学生自身所处的年龄阶段是非常活泼的,这样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学习习性是相悖的,导致学生容易在小学阶段的学习过程中对语文课程产生厌恶心理,不仅很难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对语文课程的接纳程度。

例:在教学《我爱你啊,中国》一课时,传统课堂直接由教师进行字句的讲解,学生在学习课文时很难有效激发学生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对文章的内涵和深意以及所要表现的感情也难以有效琢磨,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比较落后的。

教师课堂进行《我爱你啊,中国》的内容讲解时,在“当灿烂的太阳跳出东海的碧波,帕米尔高原依然是群星闪烁。当北国还是银装素裹的世界,南疆早已洋溢着盎然的春色。啊,我们爱你,中国!我们爱你……桂林山水的清奇俊秀,杭州西湖的浓妆淡抹,黄山、庐山的云雾缥缈,长江、黄河的波澜壮阔。我们爱你……”这一段落中即使有感情的进行朗读也很难提升学生对“中国山河壮丽”的认知,学生对于“中国山河壮丽”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字面上,不能深入理解。

2. 学生兴趣培养的效果有待提升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大多不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这样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安排在很大程度上都让学生缺乏了学习的耐心和热情。学生在小学阶段所具有的知识接受能力是不同的,教师面对这样的特殊阶段应该首先培养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有基础学习能力,同时提高课堂注意力集中程度。如果没有很好的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基础,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就会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自卑情绪,对语文学习逐渐产生排斥感。

二、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优化模式分析

1. 教学环境

教师要想有效地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首先就要注重教学环境的改变和优化,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自身的学习主体价值和作用,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和小组团结合作都要落到实处。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课堂来安排不同的教学情景和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在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中完成小学语文课堂学习,掌握课堂中的知识,对语文学习的价值有全新的认知和理解。教师有效地改善教学环境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课堂的有效性,还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基础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构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过程中,首先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优良的学习态度,才能为将来的小学语文课堂学习铺垫好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趣的问答引导,引起学生之间的讨论和思考,通过合理的情景引导,帮助学生完成学习目标,这些都是有效的教学引导,可以从根本上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课堂。

例:在教学《草原》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图片和视频的展示,并提问学生由多媒体信息可以感受到哪些,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比如“我们访问的是陈巴尔虎旗。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这一段落的教学,教师就可以播放相关的草原景色视频,让学生真正看到辽阔的草原景色,从而由景生情。通过这样的形式,学生能够更加真切地体会到草原所富有的情趣,仿佛置身于辽阔的大草原之中,在感受草原风光美的同时,使学生陶醉于草原雄奇壮丽的风光当中。学生在这种形式的教学中,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写作手法,并对其进行学习和掌握,促进自身写作水平的提升。

2. 情景构建

有效地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情景是新课程教学理念指导下必须的教学环节,只有有效地构建适合小学阶段学生的教学情景,才能更快更好地引导学生进入到小学语文课堂学习内容中來,教师的情景构建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学习兴趣,勾起学生的好奇心理,针对课堂重点知识参与研究和讨论,同时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未知知识的探求欲望。情景构建在我国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是比较普及的,教师还需要不断实践努力去研究情景构建的技巧和方式,让学生在学习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时有更多的选择便于融入到课堂内容中,这样的教学课堂才是有效的。

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都还处于基础阶段,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特殊阶段和特殊学习方式进行研究,利用学生的个性和热情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让学生可以面对各种语文学习困难时都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式,这样的因材施教才是小学阶段教师所必需的教学能力,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学习,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教学,都是非常有价值的课堂优化模式。

三、 总结

就我国当前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说,还有很多的问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研究并加以解决,在课堂教学优化模式上,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相对来说还是有不足之处的,教师要利用当前的研究成果展开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从小学语文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和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文化素养,让学生在面对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时也可以有充足的学习基础去准备。

参考文献:

[1]张杨.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有效评价的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0).

[2]胡媛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0).

作者简介:胡莹,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市涟水县梁岔镇中心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