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尽管在新课程的不断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已经变得更加高效,小学教育也算是登上了一个全新的台阶。小学生能够在更加优秀的平台上面学习,不过,一部分教学问题依然存在。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就是语文作文教学尚且还有提升的空间,这篇文章从小学教育中目前的语文教学形势出发,详细论述了现在的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状况,并随之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有效改善与解决这些问题的措施,希望能够为小学教育早日达成新课标的发展要求贡献些许绵薄之力。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新课标对作文教学的重要性做出了强调,将作文当作小学生自我表达能力的衡量标准,认为进行写作是小学生情感释放的重要方式,通过自身的思考,小学生运用相关的修辞手法以及写作技巧,就能使他们的真实感受转换为语言,这是对小学生情感表达的有效锻炼。因此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作文的教学,改变陈旧的语文教学理念,积极地做好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工作,这既是对新课程改革的响应,也是对学生负责的体现。
一、 小学语文课程中作文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的现实状况
(一) 传统教学观念依然存在
虽然我国的课程改革从未停止,但是传统的应试教育的深刻影响还没有完全消失,这在很大程度上使课程改革难以前进,课堂教学还是保留着教师主导课堂的模式,尤其是在小学语文课程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够重视作文的教学,他们一部分教师认为小学生还不需要加强作文的学习,这一工作应该要推迟到初高中时期去,教师的这种落后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发展写作能力的机会大大减少了,影响了作文教学的进展。
(二) 语文作文教学方法过于单调
尽管新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小学语文教师在实践这些要求的时候并没有严格要求自己,教学模式还是同以往的“填鸭式”教育模式相差无几,这导致语文作文教学依然比较单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得到调动,课堂只是教师单方面地阐述作文写作的理论知识与技巧,学生的学习就像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得不到保障,课程改革也没有得到积极的响应。
(三) 小学生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的兴趣低迷
小学生尚且处在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与求知欲的阶段,尤其对丰富有趣的事物充满了热情,但是他们的生理与心理都还处在生长发育的时期,因此他们的意志力与注意力等都还比较薄弱,这些都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写作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高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应当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来增加学生对语文作文教学课堂的兴趣,只有兴趣才是小学生最好的老师,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在合适的时候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为学生的良好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
二、 有效地促进小学生个性化写作能力培养的策略
(一) 小学语文教师创造性地运用作文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丰富程度会影响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同时丰富教学方法也是新课程改革对小学语文教师的要求,单一的教学方法显得无趣乏味,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更加无法奏效,而且丰富的教学方法是在结合学生的实际发展状况与规律的情况下进行的,有利于使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提升自己。举个例子来说,如果教师为学生布置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作文任务,倘若在布置任务之后让学生径直开始构思写作,学生就会出现力不从心的感觉,因为很难出现灵感,而假如教师能够在学生正式写作之前为他们展示一些与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相关的视频与图片,学生受到这些相关信息的启发就很容易想到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以及情感,作文的完成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因此语文教师创造性地进行写作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 激发学生进行写作的兴趣
如果学生对教师的语文作文教学没有兴趣,那么完成文章的写作就只是被迫地完成任务,这样非常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也会对教师有效地开展作文教学产生不良的影响,正确的做法是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时候应当努力地使学生感受到写作的魅力以及乐趣,这就要求教师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的写作风格与情感的表达,让学生在写作的天地间自由驰骋与翱翔,可以自主地加工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比如说,教师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来激励学生进行自由写作:每次让作文具有可借鉴之处的学生能够将自己的文章分享给同学,并发表自己的写作感悟,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感受到重视与赞扬,更加愿意去探索写作的世界,当然教师也應该对写作能力尚且不突出的学生进行鼓励,关注他们的进步与值得继续发扬的优点,促进他们继续努力。
(三) 鼓励学生积极运用生活中的写作素材
写作就是生活的表达,生活是写作最好的材料来源,学生的认知与情感都是在生活中发展,所以想要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水平得到提升,对生活的观察与感受是教师必须要强调与重视的,而且小学生的观察力与感受力都非常敏锐,加上他们的实际生活本来就比较丰富,因此,生活真的是小学生最好的写作素材。教师应当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充分借助生活的力量,尤其是让学生就某一处风景进行写作的时候,这种方式非常有用,比如,教师要让学生描绘学校的风景,就可以组织学生到学校的各个位置进行观察与感受,学生经过自己的眼睛、耳朵与身体就能够对学校风景形成比较深刻的认识与感受,自然就能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和感染力的文章来。
三、 结束语
结合以上的阐述内容,我们知道,尽管当前小学语文的作文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获得了不小的发展,然而这一教学工作仍然还有进步的空间,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身上的担子依然十分沉重。为了不断地完善自身的作文教学工作,他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总的宗旨就是持续地在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工作上下狠功夫,使小学生能够拥有一个比较好的写作平台,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义增.小学生作文个性化的实践思考[J].新课程:小学,2013(1):2-3.
[2]孙雪梅.浅谈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J].作文成功之路:中,2014(5):89-89.
作者简介:陈晶晶,福建省龙岩市,福建省龙岩市实验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