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凤+程书书+袁明香
【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血清生化指标与妊娠结局。方法:选择2015年3月-2017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3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正常妊娠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的血清生化指标,并对其血清生化指标所反映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孕妇的血清总胆汁酸、甘胆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孕妇的水平要高(P<0.05);观察组孕妇的分娩孕周及新生儿体重明显比对照组低;而观察组发生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早产、围生儿死亡的数目比对照组多(P<0.05)。结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于孕妇妊娠结局有着重要的影响,可根据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来实施临床治疗,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
【关键词】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血清生化指标; 妊娠结局
doi:10.14033/j.cnki.cfmr.2018.2.03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8)02-0068-02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一种多项生化指标异常的临床综合征,这些多项生化指标包括全身皮肤瘙痒、黄疸、总胆汁酸升高等[1]。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属于女性妊娠期所特有的一种疾病,尤其在妊娠中晚期有着比较高的發病率。妊娠期孕妇患上该病可造成急性胎儿缺氧、胎儿生长受限、早产、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神经系统后遗症及不可预测的胎儿突然性死亡等不良妊娠结局,增大围生儿的死亡率,严重危害孕妇及胎儿的身心健康[2-3]。所以,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进行早诊断、早治疗对于孕妇的妊娠结局,以及降低新生儿发病率、改善患儿预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4-5]。为了研究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血清生化指标与妊娠结局,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正常妊娠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的血清生化指标,并对其血清生化指标所反映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选笔者所在医院2015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30例,将其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30例正常妊娠者作为对照组。此次调查的全部研究对象均同意参与、配合此次研究,且已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观察组年龄22~34岁,平均(25.2±3.1)岁;孕周37~43周,平均(38.7±3.1)周;接受教育时间8~19年,平均(15.3±5.3)年。对照组年龄23~36岁,平均(26.1±3.0)岁;孕周36~42周,平均(37.9±2.9)周;接受教育时间7~21年,平均(16.7±5.8)年。两组患者年龄、孕周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根据2011年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分会产科学组制定的ICP诊疗指南来判定,包括妊娠期皮肤出现瘙痒、肝功能异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轻度升高)、总胆汁酸及甘胆酸水平明显升高(最高可达到正常100倍,出现这种异常比皮肤症状还要早,属于一种敏感的诊断指标)、伴有黄疸(血清胆血素大概为2.0~19 μmol/L)、一般情况下没有食欲不振及呕吐等、分娩后瘙痒黄疸消退及肝功能快速恢复到正常状态[6]。
1.3 方法
标准采集:在早上对孕妇进行空腹抽取静脉血,抽取量为5 ml,2 000 r/min离心10 min,将血清进行分离,用EP管将分离之后的血清进行分装,用来测定血清总胆汁酸(TBA)、甘胆酸(C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7]。
检测方法:采取日立76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检测,包括TBA、ALT、AST以及GGT水平,检测所需要用到的试剂主要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所提供。CG检测主要采取放射免疫法来进行,检测所需要用到的试剂盒主要由浙江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实验过程中所涉及的操作需要严格按照厂商所提供的仪器操作说明书以及试剂盒参数设计说明书来实施。
1.4 观察指标
(1)观察并记录两组孕妇各项生化指标,包括血清总胆汁酸、甘胆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2)观察并记录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包括孕妇分娩孕周、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早产、围生儿死亡及新生儿体重。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 17.0版统计软件实施处理统计,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各项生化指标比对
观察组孕妇的血清总胆汁酸、甘胆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孕妇的水平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妊娠结局比对
观察组孕妇的分娩孕周及新生儿体重明显比对照组的要低;而观察组发生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早产、围生儿死亡的数目显比对照组多;两组孕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产科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其确切的发病原因还没有完全明确,文献[8]显示其发生可能和遗传因素、性激素、免疫因素及环境因素等有关。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孕妇及新生儿均有着显著的影响,尤其是对于新生儿,因为胆汁酸毒性作用,可导致早产、胎儿窘迫、羊水胎粪污染、新生儿窒息等,增加剖宫产率、围产儿发病概率及死亡率,严重危害孕妇及其胎儿的身心健康[9-10]。对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进行早诊断、早治疗不仅对于孕妇的妊娠结局有着积极的影响,还可以有效降低新生儿发病率、改善患儿预后,血清生化指标检测是诊断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及判断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依据,更是监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病情及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11-12]。在本次研究中,选取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孕妇及正常孕妇进行血清生化指标检测,并对其所反映的妊娠结局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孕妇的血清总胆汁酸、甘胆酸、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均明显比对照组孕妇的水平要高(P<0.05);观察组孕妇的分娩孕周及新生儿体重明显比对照组的要低;而观察组发生胎儿窘迫、羊水污染、新生儿窒息、早产、围生儿死亡的数目显比对照组要多(P<0.05)。endprint
综上所述,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对孕妇妊娠结局有着重要的影响,可根据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血清生化指标的改变来实施临床治疗,改善孕妇的妊娠结局。
参考文献
[1]刘莉萍.不同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对早发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围产儿结局影响[J].中国临床医生,2014,26(10):39-42.
[2]刘金涛.血清总胆汁酸检测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檢验医学,2015,17(5):541-544.
[3]郑维群.围产儿结局和早发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血清总胆汁酸水平的关系[J].医药前沿,2017,7(8):73-74.
[4]唐仁菲.总胆汁酸水平对早发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结局的影响[J].现代临床医学,2016,20(1):36-38.
[5]王尚武,丁爱华.血清总胆汁酸的检测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的临床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5,18(4):368-369.
[6]黄鹰.TNF-α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表达的研究[J].重庆医学,2015,11(14):1913-1915.
[7]巩海亮.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血清甘胆酸水平对围生儿及孕妇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9):74-76.
[8]柯盈月,崔盈盈,李权伦,等.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患者血生化指标及其对围产儿预后的影响[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7,20(2):187-190.
[9]詹大庆.血清甘胆酸、总胆汁测定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诊断价值评价[J].饮食保健,2016,3(14):204.
[10]张雅琴,沈玲珑.餐后2小时血清甘胆酸测定对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早期诊断意义[J].中华全科医学,2015,13(4):636-637.
[11]吴绍洋,杨新明.血清甘胆酸检测在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6):41-43.
[12]韩保良.血清CG与TBA联合检测在ICP诊断中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9):1249-1250.
(收稿日期:2017-06-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