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有效性教学策略探析

2018-02-07 16:59蒋晓燕
考试周刊 2018年25期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通用技术高中

摘要: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全面性、实践性以及创造性有着较强的特性,在我国高中教学中,通用技术的应用教學较为晚,但是由于课程具备较强的实践性以及全面性和创造性特点,把人文和科学有效地结合在一起,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技术能力以及全面素养,确保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但是目前一些学校并没有充分利用通用技术课程,教育工作者的认识度不够,从而导致通用技术的教学质量低下。如果不按照具体教学实况去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就很容易让这门全新的课程失去它原有的色彩,难以确保教学效率,必须通过实际需求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以确保通用技术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高中;通用技术;有效性教学;课堂教学

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兴起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科目,目前这门课程依旧处于摸索时期。由于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在通用技术领域的专业能力较为薄弱,再加上相关教育部门的注重度也较为薄弱,从而导致目前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学习能力较低,学生在课堂的学习质量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为了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提升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效率,教育工作者必须摒弃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提升自身素养,通过日常需求来选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与此同时,学校各个领域必须增强对通用技术课程的关注度。

一、 目前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现状

就目前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课程教学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阻碍教学的发展,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究其原因,是由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足。

(一) 通用技术的教学缺乏专业的教师

由于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全新的可持续发展科目,其出现的时间尚处于初期阶段,因此,大部分教育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理论实践知识,教学模式过于古板,大大降低了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从而导致教学质量直线下降。由于教育工作者缺乏一定的专业素质,从而导致学生不能深入地学习知识,为了提升通用技术教学质量,首先,教育工作者必须提升自身素质。

(二) 高中通用技术是一门全新的教育课程,这个原因也造成了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度不够,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合理。高中通用技术和其他课程不同,通用技术较为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拓展能力,然而在以往陈旧的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过于注重学生的解析以及创作水平等,所以,以往陈旧教学模式以及教学手段难以有效地在高中通用技术中取得良好的成效。因为没有合理有效的教学模式以及学习方法,导致学生无法在通用技术学习中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通用技术的学习能力,在未来的课程中,教育工作者必须和学生共同奋斗,在实践中探究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以便于学生学习。

(三) 通用技术课程缺乏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

通用技术课程相比较其他科目,更为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难以利用古板的分数来评价学生,而且这门课程并不会被归纳于高考中,所以,相关教育部门难以重视这门课程。由于缺乏学校的大力支持,所以扼杀了通用技术的可持续发展性,进而也让学生的知识面逐渐缩小,学习的方法以及信息也极为缺乏,这些都造成通用技术课程不能有效的发展,更降低了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质量。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相关教育部门必须高度关注通用技术课程。

二、 提升教师自身素养,铸就核心素养教育之源

如果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必须端着一碗水。然而通用技术教师就必须有一缸水。在通用技术中体现核心素养,教师首先要理解何为核心素养,核心素养的特质。如果想要在课堂中渗透核心素养,教师自身就必须具备核心素养。首先,丰富自身知识系统。其次,熟练地了解每一种工具。加工工具以及加工工艺都必须掌握到位。最后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思想,在不断设计和使用各种通用技术时,不断进行改革创新教学,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三、 提升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目前的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依旧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实现学生操作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的教学目标,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和学生一起探究、奋斗,与此同时,更加要求学校给予大力的支持。

(一) 突破以往陈旧教学思想,明确教学目标

在高中阶段开设通用技术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自身素质,促进学生的的综合发展。总目标是根据对教学的理解。帮助学生养成正确运用技术的好习惯。进一步提升学生技术能力以及职业规划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面对以后的挑战,提升生活效率。

例如在讲解相关“技术的价值”时,可以以课堂导入方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同学们在上节课中我们已经掌握了通用技术含义,并针对于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探究,切实的掌握了通用技术的重要性,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通用技术的价值吧!教育工作者可以为学生创设实验环境,让学生自主操作。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对学生通用技术的教学,在具体课程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以及解析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除了要为学生创设实践操作的机会,更要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把已经学习的知识和实践融合在一起,进而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二) 利用多媒体制定教学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制定教学课件。让课堂教学不在趋于形式化。例如在学习有关“工艺”的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制定曲线锯以及电钻等工具的操作方法,融合具体的“教师私人空间”以及“视频点播平台”,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随时查询以及诵读教育工作者提供的素材,又或者通过自身学习需求,在网络中取得需要的资源,以便于构建自身知识结构系统。

现代技术方法运用到通用技术课程中,智慧化环境为学生引入了全新的学习元素,学生可以充分借助全新的教学素材来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协作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技术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等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升,进而也让学生的探索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逐渐取得良好的发展。endprint

(三) 利用项目实践活动,提升通用技术教學质量

项目实践活动是一门实践类的课程,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以项目活动为出发点,在授课过程中,利用多元化的模式来展开学习活动。它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科目和单元的隔阂,把教材知识和实践知识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实现“做中学,学中做”的目标,最后以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一起抉择并完成行为产品的指引教学活动。例如在高中通用技术实践项目中,以“多功能笔筒的设计和制作”来分析,进行项目实践,顺应了新课改的需求——知识、技能、素质。项目环绕一条知识脉络,以教材内容为媒介,注重项目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重点知识。又比如“别墅模型的设计和制作”,其中的知识和技能也可以按照上述流程来教学,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这样的模式,教师愿意教,学生乐于学,从而构建教学的过程。实践表明《通用技术》课程教学过程中,项目实践方法具备切实可行特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四)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提升通用技术课程质量

新课程改革背景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通用技术具备较强的实践性。课堂过程中要求学生必须自主进行实验操作,高中学生存在个体化差异,其学习进度是不同的。例如在实际学习中,会发现有一部分学生的实践能力较为强,其学习的进展也会特别快速,而有一部分学生的实践能力较为薄弱,学习进展较难,如果教育工作者想要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体会成功的喜悦,就必须实行分层次教学,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又或者教育工作者可以在通用技术课程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例如在学习技术与设计的关系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实际情况,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在进行分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在组内设计一名组长,其组长必须是综合能力优秀的,让其构建团结的学习小组。组长必须担负起责任,针对于学习后进生,组长必须进行正确引导,提高学习能力。教师在每一节课程都要对各个小组进行系统评价,并设计表现栏,表现良好的小组可以填写入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柯世民.运用信息技术提高通用技术教学有效性[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6):91.

[2]马丽娟.提高通用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初探[J].教育研究与评论(技术教育),2012(3):26-28.

[3]张凤真.对高中通用技术课堂有效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2):74.

作者简介:蒋晓燕,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浦城县仙阳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性教学通用技术高中
初中语文复习课有效性教学初探
探讨通用技术有效教学的实践
通用技术课堂中开展技术试验的实践和思考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策略和有效性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